水質對咖啡的風味的影響

2021-02-16 後谷咖啡

咖啡裡99%都是水,水質直接影響了咖啡最後的風味。

水的影響要素分類

我一般把水對咖啡的影響分為三大類:

1、水的酸鹼度(pH)

2、水中可溶性物質(TDS)

3、水的軟硬度(水中鈣鎂離子含量)

有時候我們在衝煮咖啡的時候會發現,使用不同的水來衝煮咖啡,不僅僅咖啡的味道會改變,還可以很清楚地用肉眼觀察到咖啡顏色的改變,這便是因為受到水的pH影響。

pH指的是水溶液中的酸性和鹼性的強度數值。

水在25℃時,pH為7表示中性,pH大於7表示鹼性越強,pH小於7代表酸性越強。鹼性越強,抵消酸的能力越強;酸性越強,被鹼性抵消的能力就越強。而我國自來水普遍都屬於弱鹼性。

我們都知道,咖啡是pH在5-6之間的弱酸性飲品,如果使用pH在6以上的水來衝煮咖啡,會提高pH,減少咖啡的酸性,pH越高,減少酸味的效果就越強,所以有時候當我們使用pH較高的礦泉水來衝煮咖啡時,同時水中的鈉離子較高,就很容易產生過高的鹹味。

因此並非使用pH越高的水來衝煮咖啡,就代表咖啡越好喝,不喜歡酸味太強的人會認為使用pH較高的水來衝煮咖啡會讓咖啡的口感更加柔和,而對酸味接受度較大的人則會認為使用pH較高的水容易讓咖啡失去原本的風味。所以我們在使用礦泉水衝煮時,要記得查看標籤上的pH以及礦泉水中的分子含量來作為衝煮依據。對於水pH的選擇也只是作為調整咖啡酸鹼度的一種方式而已。

水中可溶解物質(TDS)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因此每個城市的水質相差較大,特別是南北差異特別明顯,北方的自來水動輒300-500ppm。甚至在同一個城市的水質都會有所差別,主要分為舊城區和新城區,舊城區使用老舊的鐵製水管輸送水源,水管老化會使水中的氧化鐵類的物質增加,因此舊城區的水質普遍沒有新城區來得乾淨,在水過濾器上可能需要耗費較高成本。

美國飲用水標準:0-50ppm

我國居民飲水衛生標準:

1.自來水、日常飲用水不宜超過300ppm

2.純水50ppm以下

檢測自來水、純淨水、礦泉水的水質是否符合國家制訂的飲用水標準:

自來水300ppm以下

純水50ppm(國家標準)以下

礦泉水100-200ppm之間

水的軟硬度

軟水(soft water)指的是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而硬水相反。經軟化處理的硬水指鈣鹽和鎂鹽含量降為 1.0~50毫克/升後得到的軟化水。雖然通過煮沸就可以暫時將硬水相對變軟,但在咖啡出品中,基本上不會用到煮沸的水來萃取咖啡。

軟水是表示水質「硬度」的一個標準,具體是指一公升水所含有的鈣離子和鎂離子的含量。依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

水的硬度一般來講與水的ppm值有關,ppm值高的水,鈣、鎂離子的含量相對來講較高,ppm值低的水,鈣、鎂離子的含量相對來講較低。但當不同的水即使是ppm值相同時,水中的可溶性固體物質有可能成分不同。也就是說,鈣、鎂離子含量也相對來講會有所不同,這時候就會出現ppm值相同的水,但軟硬度卻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水壺用久後內壁會有水垢生成,這是因為在我們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無機鹽類物質,如鈣、鎂鹽等。這些鹽在常溫下的水中肉眼無法發現,一旦它們加溫煮沸,便有不少鈣、鎂鹽以碳酸鹽形式沉澱出來,它們緊貼壺壁就形成水垢。

我們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雨、雪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江、河、湖水都是屬於硬水。

當然,也有些鈣、鎂離子含量很高的水卻不見有水垢生成,這是因為這些鈣、鎂離子以氯化鹽形式存在,它們是可溶的,所以在加熱時並不能沉澱出來。由此可知,水壺內壁上沒有水垢並不能說明水中不含有鈣、鎂化合物,也不代表其水質屬於軟水。

而軟水硬水對咖啡的影響不言而喻,單單飲用軟水和硬水,味道的差別就已經非常大,更何況在咖啡中水質對風味的影響。軟水飲用起來口感較為柔和,因此衝煮出來的咖啡也較為圓潤柔軟,但甜度卻往往沒有硬水衝煮出來的高,當水中擁有適量的鈣離子時,會提升一定的咖啡甜感,但鈣離子含量如果過高,則口感會不夠柔和,觸感相對來講不佳。不僅僅在觸感與甜度上的差異性,軟水相對於硬水來講會使咖啡的風味不夠清晰,因為在萃取咖啡時,如果有一定量的鈣離子和碳化物時,風味可以在這些礦物質巧妙的平衡下,在適當的咖啡粉量、刻度和溫度下產生。

因此,也不僅僅是軟水能夠產生更好的口感,相對應的軟硬適中的水質或許是萃取咖啡更理想的水。

目前大部分咖啡館都是使用過濾水來製作咖啡,我建議可以購買簡易的水質測量器具來測試自己所使用的水,通過自來水的水質來選擇淨水設備以及軟水設備,不僅僅是為了使咖啡更好喝,而且也有利於保護咖啡機的鍋爐,增加咖啡機的使用壽命。

            谷Coffee∣愜意時光 · 歡樂分享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文字、視頻、數據來源於網絡,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

相關焦點

  • 詳解水質對咖啡風味的影響
    眾所周知,一杯咖啡中有99%都是水,水對咖啡口感的影響可想而知,水質對咖啡的影響主要有三大類:1、水的酸鹼度(PH值)2、水中可溶解物質(TDS)3、水的軟硬度(水中鈣鎂離子含量)我們從水的酸鹼度(PH值)開始講
  • 水質對咖啡液風味的影響(一)
    鹿石咖啡  熱點原創資訊發布平臺點擊標題下方藍字關注  鹿石咖啡咖啡液——自然無添加的水+
  • 水質對咖啡液風味的影響(完結篇)
    鈣、鎂離子的含量比較高的水——ppm值高;鈣、鎂離子的含量比較低的水——ppm值低;所以水的硬度一般ppm值有關。BUT!不同的水質,即使是ppm值相同,水中的可溶性固體物質的成分如果不同,鈣、鎂離子含量也相對來講會有所不同,就會發現ppm值即使相同,軟硬度卻不同。
  • 臺灣第一本研究咖啡水質的科學書:《咖啡的水科學:萃取原理、水質檢測與參數調整,全面揭露咖啡風味之謎》
    一杯咖啡98%是水,無法駕馭"水質",美味難求 !臺灣第一本研究咖啡水質科學書水質,世界冠軍咖啡師的秘密武器  儘管選豆、烘焙、研磨、水溫及衝煮手法都已經到位,忽略了「水」——一杯咖啡98%物質,對於極致風味的渴望,終究難以滿足。
  • 分享水質(TDS)對咖啡出品的影響(深度好文)
    因此並非使用PH值越高的水來衝煮咖啡,就代表咖啡越好喝,不喜歡酸味太強的人會認為使用PH值較高的水來衝煮咖啡會讓咖啡的口感更加柔和,而對酸味接受度較大的人則會認為使用PH值較高的水容易讓咖啡失去原本的風味。所以我們在使用礦泉水衝煮時,要記得查看標籤上的PH值以及礦泉水中的分子含量來作為衝煮依據。對於水PH值的選擇也只是作為調整咖啡酸鹼度的一種方式而已。
  • CAMPUSIN乾貨課 | 臺灣博士告訴你水質對咖啡風味的影響,大到無法想像!
    ,有很多前輩就告訴我,煮咖啡的水很重要,因為一杯咖啡裡面,有百分之98以上都是水,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咖啡的風味,所以要注意你所使用的水。以上這些話相信各位同好也曾聽過,那麼水質的標準在那裡呢? 下次我們就來討論 dissolved solid(溶解固體)對於水味道的影響。(to be continued.)
  • 水質對咖啡的影響有多大? | 咖啡師及館主必讀.實用乾貨
    接下來,我們從/了解水質/水是如何影響咖啡風味/衡量咖啡水質的七大要素/這三方面來探索 水與咖啡 的關係 。我們總是把「水質」簡單理解為 strength (硬度)and body(醇厚度), 但實際上,水通常帶有它自身的很多風味。
  • 咖啡知識篇----水質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咖啡中98.75%的成分是水」這句話,但很少有人意識到水對其餘那1.25%的成分影響有多大。為了得到更好喝的咖啡所用的水應該是中性酸鹼度,有一定的硬度、含鹼量、和總溶解固體量(TDS)。
  • 咖啡與水質的重要關係 | 小白科普
    之前的文章中我們為大家科普了影響手衝咖啡的七大變量👉(2020年喝到了傳說中的「21杯變量」)本文將會就其中一個變量——水質,為各位詳細講解其對咖啡風味的影響。一杯黑咖啡98%以上都是水,而一杯Espresso中約含90%的水,水的質量對咖啡風味的影響是比較明顯的,但同時又容易被忽視。在咖啡入門階段,很少有人討論咖啡與水的關係。
  • 實驗水質(TDS)對咖啡出品的影響
    關注咖啡社,不一樣的咖啡聚集地這是一場關於【TDS對咖啡出品影響】的實驗
  • 實驗 水質(TDS)對咖啡出品的影響
    這是一場關於【TDS對咖啡出品影響】的實驗在學習咖啡的道路上
  • 咖啡的水科學——真的有最合適衝咖啡的水質嗎?
    關鍵影響因素,就在水中的礦物質成分。水中的鈣、鎂、鈉、鉀等礦物質離子,會影響咖啡在熱動力學上的萃取能力,而造成咖啡風味的改變。一般的咖啡連鎖店、便利店會用RO濾水器的過濾水來進行咖啡衝泡,因為過濾水好易獲取、量大足以應付商業化的需求,精品咖啡館則是會使用硬度較高的水質來沖泡咖啡,如軟水器過濾水或是調整過硬度的水質,這也是為什麼高單價咖啡館的手衝咖啡較有風味的緣故呢!
  • 水質與咖啡
    一般咖啡店都會有專門的過濾設施,悅然在對於衝煮水的處理上,採用過濾+軟水的方式,測試水質以保證咖啡的出品。但是家用的可能不會做如此細緻的測試,包括過濾的設備好壞也會直接影響水質的好壞。所以當我們在家衝咖啡的時候,除了打開廚房的水龍頭取到的水,就只剩超市貨架上琳琅滿目的礦泉水、純淨水了。
  • 震撼咖啡界的水質研究
    :鈉離子、鈣離子以及鎂離子,並且著手分析這些離子對於咖啡風味物質的萃取有何影響。首先作者挑了七種化學物質,包括有乳酸、蘋果酸、檸檬酸、奎寧酸、綠原酸、咖啡因以及丁香酚,用來代表咖啡的風味。 其中乳酸以及蘋果酸代表酸感﹙sour﹚,檸檬酸代表甜感﹙sweet﹚,奎寧酸以及綠原酸則用來代表咖啡的刺激性﹙pungent﹚和不好的﹙unpalatable﹚的風味,而丁香酚﹙eugenol,亦常見於咖啡威士忌和紅酒中﹚則代表令人愉悅的木質風味。
  • 科普 水質關乎咖啡的生命!
    所以水的質量對咖啡有著重要的影響。今天小癖帶大家看看水質對咖啡風味的影響有哪些?我們認為水質對咖啡的影響分成主要有三大類:1 水的酸鹼度(PH值)2 水中可溶解物質(TDS)3 水的軟硬度(水中鈣鎂離子含量)
  • 不同水質對咖啡口感的影響
    因此,為了了解不同水質對咖啡口感的影響,我們對市面上各種常見品牌的飲用水做了衝煮測試,找出更適合咖啡的水質。由於歐美文化的喜好會略有不同,在金杯準則(Gold Cup)中,SCAA(美國精品咖啡協會)與SCAE(歐洲精品咖啡協會)對於咖啡濃度的標準也會略有不同。
  • 水對咖啡風味意味著什麼?
    ▲ 與烘焙條件以及咖啡研磨等萃取因素相比,咖啡中的水向來不受重視,當咖啡風味出現問題時,很多人會習慣先考慮咖啡器具設備等因素,但其實水對咖啡風味也有很大的影響,水是僅次於咖啡豆之外,十分重要的因素。
  • 什麼是手衝咖啡 手衝咖啡要素 手衝咖啡研磨度 水質 溫度 粉水比
    導讀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自己在家做手衝咖啡的習慣,但有時會覺得怎麼衝不出咖啡館的味道,以此陷入「轉牛角尖」的狀態。本期小編就分享一下影響一杯咖啡的參數。一、咖啡豆優質咖啡豆是一杯好咖啡的根本,一般手衝咖啡使用的咖啡豆都是單品豆,即單一產地咖啡豆,更能體現產區的獨特風味。好的咖啡豆直觀體現在風味、瑕疵率、烘焙新鮮度。瑕疵豆直接會影響咖啡整體的風味,還有就是最好選用新鮮烘焙的咖啡豆,一般咖啡豆最佳賞味期為4-30天。
  • 乾貨 | 烘焙對咖啡風味的影響
    隨著越來越多數據記錄軟體的出現和應用,人們理所當然地對咖啡是如何從綠色變成特定程度的棕色更感興趣,他們也很容易就能比較每天和每周的烘焙成果,以了解個中差異。即使有了更好的追蹤和記錄方式,對專業烘焙師來說,仍有許多問題待解決。「我該如何開始對我的咖啡做實驗?我的烘焙曲線會如何影響咖啡最後呈現的風味?烘焙咖啡時有任何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情嗎?大家是怎麼找到自己的烘焙曲線的?」
  • 咖啡風味影響因素之溫度
    關於咖啡風味的影響因素從生豆到消費者的感官這一過程的影響因素很多,這裡稍微深入介紹下水溫對咖啡風味的影響因素。本文主要是理論講解,無法提高你的衝煮技術,但是能指導您分析原因,提高您的衝煮技巧。使您更加靈活的控制水溫來達到衝煮目的。本文來源與AK咖啡系列教材之手工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