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多福·諾蘭,1970年7月30日出生於倫敦,英國導演、編劇、攝影師及製片人2010年,憑《盜夢空間》獲得金球獎最佳導演及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2015年,憑藉執導電影《星際穿越》入圍第41屆美國科幻恐怖電影獎土星獎最佳導演。2017年,憑藉《敦刻爾克》榮獲亞特蘭大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 以及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2019年,克里斯多福·諾蘭被授予大英帝國司令勳章(CBE),以表彰其作為導演、編劇、製片人對電影做出的貢獻。
要了解克里斯多福·諾蘭,你必須從他對電影的深層理解開始談起。作為導演,諾蘭主動選擇踏入這個他所營造的迷宮中,與角色比肩並立,一起經歷錯誤的轉彎,一起走上死路,而不是在迷宮上方觀察角色犯錯。這是一種身臨其境所傳達的真實感覺。
諾蘭喜歡深入故事結構,從數學與幾何角度來研究結構,通過各種圖片表格進行各種細緻編排。從《星際穿越》,《失眠》,《敦刻爾克》和《黑暗騎士三部曲》到《記憶碎片》,《盜夢空間》,再到《回憶錄》和《威望》,諾蘭稱得上是一位多產的導演。諾蘭最受歡迎的電影以下幾部必定榜上有名:
《記憶碎片》 - 非線性時間線
影片其實分為兩條線,黑白與彩色線相互交替進行,兩者在影片的末尾相交(考驗極致推理能力)。萊納謝爾比在家遭到歹徒的襲擊,妻子被殘忍的姦殺,自己腦部也受到嚴重的傷害。醒來後,萊納發現自己患了罕見的「短期記憶喪失症」。影片的時間線性全部被打亂,萊納憑藉紋身、紙條、寶麗來快照等零碎的小東西,保存記憶,收集線索,在最後復盤了真相。
2. 《敦刻爾克》- 交叉切景
影片的從陸、海、空三個角度講述,並且不斷交叉切換這三方面的鏡頭,營造出一種持續增強的緊張感(大熒幕觀感極強)。隨著第一個故事的高潮,第二個故事發展,第三個故事萌芽。故事改編自著名的二戰軍事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二戰初期,四十萬英法盟軍被敵軍圍困於敦刻爾克的海灘之上,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全力營救。而面對德國軍隊的全面包圍,每個人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才有可能活著回家。
3. 《星際穿越》- 保持真實
《星際穿越》中,諾蘭沒有使用任何一塊綠色屏幕。他們建立了一個基地,用視覺效果萊增強他(經費在燃燒)。包括影片中五維空間的三維場景也是真實搭建。更不用說其他場景,完全是實景取材。近未來的地球,農作物因枯萎病滅絕,人類遭受著沙塵暴的肆虐。土星附近出現神秘蟲洞,庫珀在布蘭德教授的勸說下,告別了女兒,與其他三名專家搭乘宇宙飛船前往最有希望的三顆星球考察。他們穿越遙遠的星系銀河,體驗了一小時七年光陰的滄海桑田,窺見了未知星球與黑洞的壯偉神秘。絕望而孤獨的宇宙角落裡,超越了時空的情感羈絆將他們緊緊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