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0年7月,受罕見的持續強降雨的影響,廬江縣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災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自汛情發生後,廬江縣同大鎮連河村黨委副書記王松一直奮戰在抗洪防汛第一線。由於巢湖高水位頂託,7月22日上午8時,廬江縣同大鎮石大圩連河段突然漫堤潰口,洶湧的洪水衝開圩堤,快速向圩內漫延,部分未及時撤離的群眾被困,情況萬分緊急。王松在執行廬江縣連河村抗洪搶險任務中壯烈犧牲,年僅38歲。
王松(左一)帶隊在巡埂
自告奮勇坐上開路船
「我比較熟悉這片水域情況,我和你們一道」
7 月 22 日上午 8 時,巢湖支流白石天河水位達到13.56米,廬江縣同大鎮石大圩連河段突然漫堤潰口。由於迎水面有漩渦、背水面有管湧,內外水位差過高,眼看著潰口越來越大,現場搶險人員連沉3臺挖掘機想堵住潰口、減緩水流,都因為水流過於湍急而被衝走。隨著潰口被洪水撕開 20 多米,激流裹挾著泥漿傾瀉而下,滾滾洪水快速向圩內漫延,圩內 6 個行政村、5.8 平方公裡的農田村莊和道路將被洪水淹沒,部分未及時撤離的群眾被洪水圍困。
「我和王松會合後,挨門挨戶通知村民們撤離。」同大鎮連河村黨委第一書記趙莉向記者回憶,當時王松打來電話,讓她趕緊通知村民撤離,同時王松自己趕往村民組通知、幫助群眾撤離,之後他們一起趕到永和、五聯和朱陳村民組,一戶一戶地敲門敲窗、一戶一戶地喊話。
在清點村民人數時,王松發現永和村民組 58 歲的翟年懷在家還沒撤離出來,他連忙趕到王渡二站指揮所報告,並主動請纓跟同消防隊員一起乘坐衝鋒舟去救援。在趕去營救翟年懷的路上,他們又發現許鹹來、沈方芝兩位老人被困家中,王松和消防隊員們將他們安全送到指揮所靠岸後,立即調轉船頭繼續營救。
「『我比較熟悉這片水域情況,我和你們一道!』這句話我們到現在還記得。」同船的幾名消防隊員回憶,考慮到危險性,王松自告奮勇坐在開路船上,引領其他衝鋒舟組成一個編隊。
工作中的王松
和妻子6秒鐘的通話
「圩破了,在救人,話少講」
7 月 22 日中午 12 點 58 分,王松和消防救援人員乘坐的衝鋒舟,在第二次前往營救被困群眾的途中突然遇到漩渦側翻,衝鋒舟上4名消防隊員和王松全部落入水中。
據同船獲救消防隊員李順回憶,在搜救過程中,潰堤口子愈開愈大,水位不斷高漲,處處暗流湧動,險象環生。衝鋒舟在第一次途經事發水域時,就險些被打翻,幸而當時的水位落差只有大概30釐米,那次是有驚無險。沒想到兩小時後,當他們再次經過這片水域時,這裡已形成水域救援中最不可預料、最難自救、最容易發生亡人事故的狀況——「滾水壩」。
等船上人員發現時,調頭已經來不及了。衝鋒舟順著湍急的水流一頭栽下去,船頭的王松第一個落水,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和另三名消防員相繼落水。另外一名獲救消防隊員李俊傑告訴記者,當時王松穿著救生衣在他的右邊,「看到王鬆掉進水裡,當時我就蒙了,大概差不多時間我也掉進水裡。」李俊傑說,掉進水裡後他看見王松在旁邊漂著,但是幾秒鐘之後就不見了。
在王松失聯後,國家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安徽省消防救援總隊、廬江縣委縣政府迅速調集救援力量開展搜救工作。經74天全力搜救搜尋,至10月4日上午,搜尋人員在連河村區域內發現一具遺骸,經公安機關DNA 比對,當日 22時確認是王松同志遺骸。
王松的妻子汪志雲悲痛地告訴記者,在此前救援中,她給王松打過電話,他只說了「圩破了,在救人,話少講!」就掛斷了電話……通話時間只有僅僅 6 秒鐘。「這是他留給我的最後一句話。他的水性很好,如果不是因勞累體力不支,他是完全可以從水裡遊上來的。」汪志雲說,家裡兩個孩子都在上小學,孩子們最喜歡吃爸爸做的菜。說到這裡,汪志雲已經哽咽。
主動承擔最危險任務
「守住圩堤,就是守住鄉親們的希望」
防汛期間,正值兩個孩子放暑假,40 多天的時間裡,王松只回過一次家,還是因為衣服髒溼得實在沒法穿才回來的,回家後抓了幾件舊軍裝又匆匆回到防汛一線。廬江縣同大鎮連河村整個圩防4.56公裡,王松主動承擔了最長、最險、有2公裡長的永和段圩堤的防護任務。
「出事前,王松已連續 40 多個小時沒好好休息,尤其是從 7 月 21 日中午接到鎮防指通知開始疏散群眾,到 22 日中午,將近24小時沒來得及吃上一口正經飯,我只給他送過去一袋方便麵。」駐村幹部徐明偉說。
同大鎮連河村從7月21日中午開始勸離、轉移群眾。村裡在轉移群眾時,決定先轉移 70 位無親友投靠的孤寡老人和行動不便人員。王松主動將這個最難的任務接了下來,撤離過程中,王松看到有老人行動不便,二話不說就上前或背或抱,深一腳淺一腳地在水裡蹚,往返 20 多個來回,行程有10多公裡。他一個人把20多位老人安全轉移到村部,後集中送至安置點。安排妥當後,他顧不上片刻休息,又趕到村民組轉移其他被困群眾。
整個防汛搶險中,王松心裡想的、腦子裝的都是群眾的安危,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守住了圩堤,就是守住了鄉親們的希望」。他帶領巡防隊員馬不停蹄地奮戰在一線,查險排險50多處,成功處置管湧20多處,加固堤防1.5公裡,安全轉移和救援群眾3447人。
王松(左一)防汛期間查滲漏
同事眼中的他「夠拼」
哪裡任務重,哪裡就有他不知疲倦的身影
記者了解到,1999年12月,王松參軍入伍。在部隊的12年裡,他 8 次榮獲表彰嘉獎,多次獲得「優秀學員」「優秀士官」榮譽稱號。2019年2月,經同大鎮政府安排,王松到同大鎮環保辦工作。
同大鎮地處巢湖沿岸,生態環保工作是重中之重,也是難中之難。不論是田間地頭一遍遍地宣傳秸稈禁燒、一家家企業去檢查排放情況,還是鎮域內一級保護區100多處衛片核查、黑臭水體排查……王松在鎮環保辦工作期間,一天也沒閒過,哪裡任務急、任務重,哪裡就有他不知疲倦忙碌的身影。
由於工作認真、成績突出,2020年3月,同大鎮黨委任命他為連河村黨委副書記。或許是十多年的部隊生活歷練,王松做起事來特別注重細節。村裡計劃用閒置的舊房子改造成蓮禾鄉村書院,暑假時給貧困家庭的兒童辦活動班,王松帶著大家利用休息時間清掃教室,把桌椅板凳搬出來曝曬殺菌,細心的他還特地把所有紗窗都拆了下來,洗得一塵不染再裝上。
村民王定四因為患大病,先後做了 2 次手術,花掉了所有積蓄。王松得知情況後,入戶收集相關佐證材料,幫助他通過醫保、大病救助等渠道解決了大部分的醫療費用,還採取線上、線下募捐的辦法,籌募了幾千元捐款,解決了王定四的燃眉之急。
有群眾的殘疾證丟失了,本人不方便到縣裡登報公示,王松主動幫助跑路協調;有鄰裡發生糾紛了,王松第一時間趕去做耐心細緻的調解,讓雙方消除矛盾、握手言和……為了方便工作,王松特地在村部附近租居了一間房子,群眾有需求,他隨叫隨到。
王松的英雄事跡在省、市、縣各級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他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評定為烈士,並被授予「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安徽好人」「安徽青年五四獎章」「合肥市優秀共產黨員」「合肥青年五四獎章」「合肥市最美退役軍人」「合肥好人」「合肥市五一勞動獎章」和「廬江縣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魏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