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9,國漫崛起言之尚早,霹靂布袋戲的做法值得參考

2021-01-11 古德漫

豆瓣評分8.9,國漫崛起言之尚早,霹靂布袋戲的做法值得參考

文/老郭

哈嘍,各位同學大家好!聊到動漫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日本,都知道日本動漫是非常強大的,所以這幾年國產動畫中有一些作品就打著中日合作的賣點,不過大多都屬於出口轉內銷,質量並不好。作為臺灣地區熱門的霹靂布袋戲,喜歡創新的老黃(霹靂國際掌門人)兩年前就和日本的虛淵玄團隊一起合作推出了《東離劍遊紀》。這期老郭就和大家聊聊,豆瓣評分8.9的《東離劍遊紀》製作團隊背後的故事。

合作的契機出現在2014年,那一年動漫圈著名的劇作家虛淵玄來到臺灣參加動漫節,在參觀展覽的過程當中他第一次見識到了霹靂布袋戲,這讓其本人大為震撼,以至於直接帶了一套DVD決定回日本觀看。大部分人會認為老虛只是做做樣子,畢竟一個外國人能不能看懂霹靂布袋戲還是兩說。誰知道,老虛不但看懂了,還因為霹靂裡百裡冰泓這個角色突然的死去而感到錯愕,都知道老虛的劇已經挺虐心了,結果霹靂更虐。於是老虛發了個國外的微博,正好霹靂副總裁黃亮勳是他的粉絲,看到老虛對布袋戲表現出的熱情突然覺得合作這事有戲。就這樣雙方再度聯繫,老虛也再次飛到臺灣最終確定了合作的意向。

都知道虛淵玄在日本名氣很大,並且很認可霹靂布袋戲這個模式,但是合作起初並不順利。最初敲定的想法是由虛淵玄寫一部霹靂的支線故事,是被包容在霹靂世界觀之中的。但是在花費半年時間寫好之後,虛淵玄就砍掉了。因為雙方都沒有把握能夠讓日本的觀眾接受霹靂世界的故事,因為霹靂發展的太過龐大和複雜了,如同三國一樣,就算是中國人想要看懂霹靂的故事情節也非常困難。

考慮到最終的目的,虛淵玄重新規劃了劇本。用最簡單的故事情節,大幅度拉低布袋戲的門檻,方便帶著大家去接觸這個沒有看過的藝術形式。所以,東離劍遊記最後呈現出來的就是很日式的RPG故事情節。幾個人組成一個小團隊去冒險爭奪一把劍,另外又加入了保護公主的元素。也只有用這種最容易被接受的故事,才能讓更多的日本觀眾接受布袋戲。

還有一個阻礙就是虛淵玄的公司Nitro+了,這幾年日本很少會冒險推出原創故事的動畫內容,大部分都是以改編有一定受眾的輕小說和漫畫為主。最後還是霹靂團隊的不懈努力和虛淵玄本人對霹靂布袋戲的熱愛才真正搞定合作。

合作確定之後,日方成立了「東離劍遊紀製作委員會」分別包括了負責製作的霹靂國際、負責提供劇本設計的Nitro+和負責造型設計的GoodSmileCompany三家公司。在拍攝過程中霹靂國際和日方各種溝通,每一次得到日方的確認才會繼續,所以東離劍遊紀是完全針對日本市場來製作的。

說起中日合作製作布袋戲的過程中,也是一種非常大膽的顛覆。要知道當初霹靂布袋戲在臺灣播出的時候,就已經被業內評價為瞎搞,離經叛道!所以對於霹靂來講,大著膽子創新已經是骨子裡的基因了。但是這一次的合作,有些方面就算霹靂的高層,也有些接受不了。

比如人偶的設計,由於是針對日方市場,並且選擇了日本的設計團隊,所以日漫常見的人物萌化元素就必然會加入進來。比如第一部的女性角色丹翡,在當時就造成了很大的爭議。這種類似芭比娃娃一樣的人偶,在布袋戲偶中是完全不會看到的。諸如此類的情況,在合作中對中日雙方都是一種考驗和學習。尤其是霹靂學到了日方製作動漫時嚴謹的態度和工作流程。還好,最終出來的成果沒有讓人失望。

其實老郭認為,東離劍遊記的這種合作模式對於其他想要中日合作的動漫作品有很好的參考意義。合作應該是雙方的良性溝通和共同製作,而不是簡單的買個IP,就撒手不管了。現在很多土豪企業都會去日本大把的燒錢,請日本動畫公司做動畫,但是並不怎麼考慮到底要做成一部什麼樣的作品。這種結果就導致了日本的觀眾不喜愛,最終轉內銷忽悠國內觀眾。資源這樣的浪費,國漫又談何崛起?

感謝各位同學能夠認真看到這裡,原創不易,你的一個贊是我們最大的動力。如果喜歡老郭帶給大家的優質動漫內容,歡迎留言討論收藏並分享給身邊的小夥伴。更多原創動漫精彩內容還請關注「老郭聊動漫」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必刪,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霹靂布袋戲這個「寶藏劇」的開採方法
    俗話說「一入霹靂是深似海,從此安利成日常」,0202年了還有人沒聽說過霹靂布袋劇嘛?它,風靡30多年,引得無數兒女盡開言;它,至今已經出品3000多集劇情,被譽為「史上最難追的劇」(保守估計看完3年);它就是無數道友們的心頭好——霹靂布袋戲。
  • 四部劇帶你走進霹靂布袋戲
    俗話說「一入霹靂是深似海,從此安利成日常」,0202年了還有人沒聽說過霹靂布袋劇嘛?它,風靡30多年,引得無數兒女盡開言;它,至今已經出品3000多集劇情,被譽為「史上最難追的劇」(保守估計看完3年);它就是無數道友們的心頭好——霹靂布袋戲。如果你想看霹靂,但是不知道如何入手,下面這份安利請「吃」下,4部劇讓你徹底快速了解霹靂,了解這霹靂布袋戲的獨有的魅力。
  • 霹靂布袋戲:傳統劇種也酷炫
    劇組人員拍攝布袋戲劇集。霹靂布袋戲公仔。在青少年流行文化匯集地臺北西門町,走進國際知名的動漫連鎖商店,入口處的玻璃展櫃裡便是巡展中的《東離劍遊紀》明星木偶。從造型酷炫的戲偶到大眼萌的公仔,再到或高冷或可愛的動漫周邊商品,這些竟都出自臺灣一家布袋戲的「百年老店」。
  • 動漫圓桌會:為何霹靂布袋戲越做越火,金光布袋戲卻有所不及
    動漫圓桌會:為何霹靂布袋戲越做越火,金光布袋戲卻有所不及文/老郭聊動漫今天談的這個話題,並不是來引起霹靂和金光粉絲的矛盾的,我們儘量從客觀角度來進行討論,並且老郭最後希望,能夠通過對兩家同源同種的藝術作品分析,來獲得一些結果和啟發。
  • 起源於福建泉州,霹靂布袋戲前世今生
    輾轉300年間,布袋戲從福建泉州漳州、廣州潮汕等地流傳到臺灣等地區,逐漸發展出不同的派系。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紅遍兩岸三地,流行30多年出品3000多劇集的霹靂布袋戲。從落地生根到枝茂繁榮,霹靂布袋戲又經歷了怎樣的一個發展過程,讓我們一起走進黃氏布袋戲家族。
  • 自從沉迷上霹靂布袋戲……道友們,以下症狀是你嗎?
    霹靂布袋戲,一門魔幻的藝術。自1988年《霹靂金光》播出開始,脫胎於傳統布袋戲的霹靂布袋戲就以其清新脫俗的表演形式、別具一格的人物魅力收割了大批「道友」(布袋戲戲迷的自稱)。據說,霹靂布袋戲具有神奇的魔力,「磕偶」一時爽,一直磕一直爽。
  • 真心錯付《霹靂布袋戲》
    今日繁忙之餘,翻看網絡資訊,最令編者震驚的是,各大網站平臺紛紛下架《霹靂布袋戲》相關作品。究其原因是因為霹靂貓叔「武漢肺炎」言論以及霹靂其他人員的臺獨言論!實實令編者驚詫與憤怒。編者喜歡霹靂布袋戲也將近十年了,此前也用這個帳號發表過很多霹靂布袋戲的內容和視頻,這讓編者有一種真心錯付的痛心與憤怒。
  • 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我為霹靂布袋戲點個讚!
    ‖雖然沒有資本去整合天朝道教神仙體系打造只屬於天朝的神魔紀元是一個遺憾,但其實天朝是擁有能與漫威宇宙相提並論的作品的,它就是霹靂國際旗下的霹靂布袋戲!下面漫遊君將正式開啟我們今天的分析:「為什麼說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
  • 5本霹靂布袋戲題材的網絡小說,題材小眾,卻讓道友們刮目相看
    霹靂布袋戲是相對小眾的藝術,但是多年下來,積累了不少粉絲。一些網絡小說作者也比較喜歡霹靂布袋戲,於是就寫了關於霹靂布袋戲題材的小說。儘管這些小說題材小眾,但是對於書荒的老書蟲而言,卻正好可以換換口味。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書15年的老書蟲。
  • 霹靂布袋戲新手入坑指南
    自從1988年的《霹靂金光》開播以來,霹靂布袋戲已經出品70多部劇作,劇集超過3000多集,人物多達到上千個。以下盤點了霹靂布袋戲的初級入坑指南,供各位參考。 1.《霹靂劍蹤》——最多好評的入坑劇《霹靂劍蹤》於2005年2月推出,總計30集。
  • 下架又上架的《霹靂布袋戲》,還是又下架了
    《霹靂布袋戲》,是臺灣地區一種「文化劇」。從1984年開始至今,已經更新了2500集。《霹靂布袋戲》,因每一齣劇中的名字均帶有「霹靂」二字而得名。雖然從1984年就開始製作發布了《霹靂城》,但是大家所熟知的是在1988年發布的《霹靂金光》。
  • 霹靂布袋戲:用木偶講好霹靂故事
    這便是木偶戲的魅力,「木偶戲」起源於漢朝,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並憑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全世界範圍內流行起來。捷克的提線木偶;越南的水上木偶;日本的文樂木偶;中國的霹靂布袋戲都深受喜愛。(越南的水上木偶:圖片來自於網絡)霹靂布袋戲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問世時深受好評,一舉捕獲觀眾的心。
  • 道友與霹靂布袋戲一刀兩斷:我是道友,但首先是中國人
    喜歡霹靂布袋戲的朋友,經常以道友自居。對於很多道友而言,霹靂布袋戲陪伴了從小到大幾十年,已經是一段難以磨滅的記憶了。但是霹靂布袋戲的立場卻出現了嚴重錯誤,寒了無數道友的心,讓無數道友既感痛心,又感憤怒!原則問題,不容動搖。立場問題,不容退讓!
  • 霹靂布袋戲的困境:《霹靂靖玄錄》的價格是不是標錯了……
    上篇偶然發了一個霹靂布袋戲的小圖集,沒想到道友還挺多的。看來布袋戲的圈子雖小,但都是真愛粉吶!閩南布袋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晉代。晉《拾遺錄》有載: 「南陲之南,有扶婁之國,其人善機巧變化……」,可謂歷史悠久。
  • B站1月將上線8部國漫,布袋戲還沒上線就被噴,其實是被錯怪了
    而且通過相關消息可以知曉,B站將在明年一月份的時候上線八部國漫作品,而其中的布袋戲還沒有上線就被噴了,其實是被錯怪了。多部新作上線相信在看完B站國創區官方製作的一月份導視片後,眾多漫迷小夥伴已經得知B站將會上線八部新作的消息。而這八部新作,除了有驚喜回歸的伍六七第三季外,還是鶴追出演的《長劍風雲》。
  • 霹靂布袋戲「霹靂藝術科幻特展」在臺北舉行
    霹靂布袋戲「霹靂藝術科幻特展」在臺北舉行 (2/3) "← →"翻頁
  • 霹靂布袋戲員工涉爭議言論,《閃耀暖暖》等與其解約
    3月24日上午,有網友發現霹靂布袋戲發布在Youtube上的官方視頻節目《超級霹靂會》裡,主持人小狄談到新冠疫情的傳播時,將中國臺灣和新加坡並稱為「最安全的兩個國家」。此言論很快便引起了眾多霹靂布袋戲粉絲的不滿,「霹靂布袋戲」也隨之登上熱搜。
  • 同宗同源,為什麼內地布袋戲落後臺灣霹靂這麼多?
    只因為他們是中國重要的文化遺產,所以才被當成珍惜動物保護起來,說一句不好聽的,如果任由市場來決定,皮影和布袋戲恐怕早就消失了。可奇怪的是,就在只隔一條海峽的臺灣,霹靂布袋戲這幾十年可謂是如日中天。老黃家父子兄弟開創的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數千個角色、上萬小時的影像,不但風靡東南沿海,在內地也有大量的粉絲。同樣是一個師傅傳下來的手藝,同樣是一種表達形式,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呢?
  • 非遺布袋戲:傳承與創新之路如何走?看霹靂布袋戲的成功轉型
    布袋戲還有一個很有特色的地方,就是每個人物出場時都有自己的特定詩號,也就是出場念白,這齣場詩和人物的身份、性格相關。如臺灣霹靂布袋戲的主角素還真的詩號是「半神半聖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賢,腦中真書藏萬卷,掌握文武半邊天。」
  • 霹靂布袋戲,我們就此別過吧
    這個帳號前面寫了幾十篇關於霹靂布袋戲的文章,藉由這些文章也曾與很多有趣可愛的道友交流,但今天我只能和曾經很愛的霹靂布袋戲道一句山高路遠,我們就此別過。早上發現關注的布袋戲臺詞bot突然不更新並頭像全黑,驚詫之下點開霹靂布袋戲的超話,發現霹靂貓叔「武漢肺炎」言論以及霹靂會主持人節目上臺獨言論,再向前還翻到了霹靂ins上關於新冠疫情的海報。這種無恥的態度簡直令人震驚。原來臺獨抹黑大陸人的思想是如此的根深蒂固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