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 冰刃 3 體驗

2021-02-14 數字尾巴

每個玩家心中,都有個「把遊戲帶在身邊」的夢。以前我們通過笨重的遊戲本和迷你的遊戲掌機做到了這一點,但這還遠遠不夠。作為一個忠實的 PC 遊戲玩家,近幾年推出的輕薄遊戲本可能更適合我。這其中以 ROG 玩家國度為領頭,藉助與 NVIDIA 的深入合作,推出了不少 Max-Q 理念的輕薄遊戲本。

是的,把真正極致的遊戲體驗交給 PC 遊戲主機,遊戲本也該走輕薄路線了。


我們想要看到的輕薄遊戲本,並不是說為了輕薄而大幅度地削減性能,而是在性能與便攜、性能與功耗之間取一個最佳的平衡點,並以此為基礎去設計整個遊戲本的散熱系統、內部結構等等。換句話說,是在保留 80% 性能的前提下,將重量、厚度、功耗等都降低至原來的 70% 甚至更低。這就要求輕薄遊戲本能夠實現流暢運行大部分遊戲的目標, 同時兼具一定的可移動性。


而說到輕薄遊戲本,就不得不提 ROG 的冰刃系列。自 2017 年正式推出後,短短一年時間已有四名成員,包括三代冰刃以及一款冰刃新銳版。而我手裡這臺冰刃 3,作為冰刃家族最新一代的輕薄遊戲本,是該系列中首次加入窄邊框屏幕的產品,而這也對它的整體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


繼承之中,應有創新

ROG 冰刃 3,雖然依舊是冰刃系列,但從產品的定位來看,它又稍作了調整,而這個調整,源於機身尺寸的變化。微邊框屏幕的加持,使得整機的長度從冰刃 2 的 379mm 下降至 360mm;在收窄長度的同時,冰刃 3 還將合蓋時的厚度由原來的 16.9mm 壓縮至了 14.95mm;不過相對地,由於採用了新的剪刀門式轉軸設計,冰刃 3 的尾部留出了一部分空間,使得寬度從 262mm 增加到 268mm,當然這個尾部也不是毫無作用的,後面會提到;重量是最直觀能感受到的變化,冰刃 3 從原來的 2.25kg 降至 2.1kg,差不多相當於減少了一臺手機的重量。


也就是說,除了寬度略有增加外,ROG 冰刃 3 在其它方面都是儘可能地往輕薄的方向突破再突破,最終進化到如今這樣樣子。即便是拿它與現在不少主流的輕薄遊戲本相比,它也絲毫不遜色。

ROG 冰刃 3 與 2018 款 MacBook Pro 13 厚度對比


隨之而來的,就是功耗與散熱問題了。因為機身尺寸的縮小,ROG 冰刃 3 在散熱系統和內部結構上的要求比前代更高,而在之前的技術講解會上我也與它的產品經理進行了一番溝通,大致意思就是「為了搞這個散熱我們都快瘋了,但做出來的效果確實很好」。


ROG 冰刃 3 依舊採用了自家招牌的 AAS 主動空氣力學系統,為兩個散熱風扇加上五根散熱管的設計,並做了一定的優化。機身側面四組薄型的散熱片讓它得以在有限的空間裡加入更多的鰭片,簡單粗暴地增大了散熱面積,同時也不用擔心側面散熱口的熱量會直吹你的手,因為它做了一定的向後傾斜設計;散熱風扇也進行了輕量化,通過降低厚度提升扇葉數,達到了 83 片,防塵通道的應用讓其可以長時間地保持清潔,提供更長久的散熱性能;機身底部熟悉的「大口呼吸」式散熱口在冰刃 3 打開屏幕的時候聯動地升起展開,讓熱量能更直接地被吹出。

除此之外,冰刃 3 還對配置進行了一定調整,如頂配目前只有 GTX1070 Max-Q 可選,缺少了 GTX1080 Max-Q 的選項。這麼做一方面是考慮到 GTX1070 Max-Q 的單位瓦數性能比 GTX1080 Max-Q 要更加理想,另一方面 GTX1080 Max-Q 的發熱也更加嚴重,而冰刃 3 本身體積已經壓縮至如此小了,巨大的發熱量實屬它所不能承受之重啊。


當然了,「看廣告不如看療效」,下文我也對它的散熱系統做了測試,這裡我們還是把冰刃 3 的其它變化繼續講完吧!輕薄和散熱都解決了,那麼穩固性呢?在這一點上冰刃 3 的產品經理也很自豪,其 A 面採用的是 CNC 一體成型的一整塊鋁板,D 面則採用鎂鋁合金去加強整體的結構強度。官方也對冰刃 3 進行了單體落摔測試,標準直接是 76 公分的桌面高度上開機摔下去,結果依舊是能正常使用。


延續前兩代冰刃的外觀設計之餘,冰刃 3 在一些細節處也做了小小改動。鍵盤面上半部分仍然是大片的散熱區域,不過這次還做了兩個 2W 的揚聲器,並做了斜紋切割,與 ROG 的標誌互相輝映 —— 距離真正的逼格,大概只差一個 Logo 燈了吧。


微邊框給冰刃 3 帶來了顏值更高的視覺觀感,其左右收窄的效果最為明顯,頂部也僅預留了攝像頭的高度,底邊倒是沒什麼變化,還是一樣的「寬厚」。從更好的視覺效果以及更小的機身尺寸來看,這次冰刃 3 的「減肥瘦身」計劃還是頗為成功的。

接口方面,冰刃 3 同樣做了些調整:

USB-A 3.1 Gen 2 × 1

USB-C 3.1 Gen 1 × 1

USB-C 3.1 Gen 2 × 1

USB-A 2.0 × 2

HDMI 2.0 × 1

3.5mm 耳機/麥克風 × 1


其中,USB-A 接口僅有一個是高速接口,而另外兩個僅為 USB 2.0 的速度,正常來說是給外接滑鼠鍵盤使用的;兩個 USB-C 接口位於機身右側的是 10Gbps 的速度,可以用來走 DP 視頻輸出,另一個則是 5Gbps 的速度。之前一直存在的 Thunderbolt 雷電 3 接口此次被取消了,大概是覺得使用頻率不高吧。特別需要提到的是 HDMI 2.0 接口位於機身尾部那個空餘出來的地方,平時如果接顯示器的話會更加方便一些。


從 ROG 冰刃 3 的外觀來看,它似乎已經沒有什麼短板,此前一直被詬病的跑馬邊框這次也換了,重量更輕體積也更小巧了,那麼用起來到底怎麼樣呢?這就回到輕薄遊戲本的本質了 —— 即便是遊戲本,也是可以帶著走的。

是輕薄遊戲本沒錯,可遠不止遊戲本那麼簡單

在我拿到 ROG 冰刃 3 的第二天,就是一次 2 天的出差,因為時間跨到了周六才返回深圳,所以我在思考是不是可以帶著它,閒暇的時候還能拿它玩兩把遊戲,加上最近沉迷古希臘旅遊遊戲「刺客信條:奧德賽」,思來想去後還是決定背著它。

出差和平時在辦公室或家裡玩不一樣,因為對於遊戲本來說,必不可少的是電源適配器。而 ROG 冰刃 3 的這個電源適配器就做了輕量化設計,雖然個頭還是很大,畢竟電源功率達到了 230W,但也不至於說帶不出街,適配器自重 0.8kg 加上冰刃 3 的 2.1kg,旅行重量為 2.9kg,確實要比普通的輕薄本重很多,但也不是不能接受。所以說,目前輕薄遊戲本的輕薄關鍵在於電源適配器,遊戲本本身反倒做得足夠好了。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續航。說實話帶著電源適配器了,續航基本上不在考慮範圍內,但總有那麼一些時候找不到插座,此時如果輕薄遊戲本本身能堅持 3~4 小時的續航,那確實是再好不過了。ROG 冰刃 3 這塊屏幕雖說是 144Hz 刷新率,但支持切換回 60Hz 以降低屏幕耗電。實際體驗下來,如果只是輕度的碼字或者瀏覽網頁的話,ROG 冰刃 3 確實能夠支持到 3 小時以上的使用。

而說到性能發揮,ROG 冰刃 3 確實讓我挺滿意的。儘管是 GTX1070 Max-Q,但整體的表現都超出了我對這款 GPU 原本的期待,通過 3DMark 測試軟體可以窺其一二。同時,這個 i7-8750H 處理器的性能發揮也處於主流水平,並沒有因為冰刃 3 本身體積嬌小而受到過多的壓制。


藉助 3DMark 中的 Time Spy 壓力測試,我們可以了解到 ROG 冰刃 3 的性能及散熱表現。CPU 方面,i7-8750H 的溫度基本在 70 度左右徘徊,頻率也維持在 3.9GHz 左右;GPU 方面,GTX1070 Max-Q 保持 98% 的負載,溫度同樣在 70 度左右徘徊,頻率維持在 2100MHz 上下。


而熱量通過 ASS 主動式空氣力學系統被帶出來後,反應在機身表面的溫度又是多少呢?壓力測試期間,讓我們通過紅外線測溫儀來感受下。C 面頂部的散熱區域溫度多集中於中間 ROG 標誌及其上方,最高到 48 度,而鍵盤區域的平均溫度僅為 32 度,看來 ROG 冰刃 3 下置的鍵盤設計,確實有它的理由。

熟悉的觸控板 + 數字鍵盤一體式設計,方便之餘也很好用


作為一個在出差過程中玩遊戲的男人,我還測試了冰刃 3 在不同遊戲中的表現,具體如下:

《守望先鋒》是自它發布以來我一直有在玩的遊戲,雖然最近沉迷古希臘,但在通關之後還是重回了守望先鋒的懷抱,隨著幾次版本更新和守望先鋒聯賽的舉辦,這款遊戲最近也在漸漸火起來:

最高畫質,100% 渲染倍數,平均幀數 134;

次高畫質,100% 渲染倍數,平均幀數 153;


《戰地 1》雖然是一款 2016 年的遊戲,但實際上它對性能的要求依舊不低,同時獨特的「拉大栓」復古玩法也依舊吸引著不少玩家:

最高畫質,100% 渲染倍數,平均幀數 95;

次高畫質,100% 渲染倍數,平均幀數 120;


《極限競速:地平線 4》應該是今年最佳賽車類遊戲了,同時它還擁有著極為出色的畫面,且對硬體的要求也不算特別誇張:

最高畫質,平均幀數 83;

次高畫質,平均幀數 102;


《刺客信條:奧德賽》俗稱古希臘旅遊,裡面確實有不少還原歷史的場景和事件,特別是當我看到了豪放的蘇格拉底之後,感覺歷史仿佛就在眼前:

次高畫質,平均幀數 60;

中等畫質,平均幀數 67;


《古墓麗影:暗影》這款遊戲就不多說了,依舊是一款畫質殺手:

最高畫質,平均幀數 61;

次高畫質,平均幀數 70;

中等畫質,平均幀數 71;


出差出差,正經事還是要做的,平時拿來修圖或者碼字瀏覽網頁,ROG 冰刃 3 的風扇都十分冷靜,且它本身的性能足夠強勁,當作主力機做起事情來完全沒有問題,即便是出差有剪輯視頻的需求,它的酷睿標壓 i7 處理器和 16GB 的內存也完全足夠。


哦對了,我還想聊一聊 ROG Armoury Crate 這個原廠自帶軟體。可以這麼說,大多數品牌筆記本或遊戲本都會自帶一個類似於電腦管家或者遊戲中心的軟體,為的就是一站式解決用戶在使用上遇到的問題。在 Armoury Crate 之前,冰刃系列自帶的都是 Gaming Center 這款軟體,只不過界面實在是太過硬核,以至於我感覺並不實用。現在這個 Armoury Crate 界面設計非常優美,同時各類功能和監控狀態都一目了然,讓我不得不感嘆:啊!總算換設計師啦!


在 ROG 冰刃新銳版的體驗文中,我就有提到對於窄邊框的期待。而在 ROG 冰刃 3 發布的那一刻開始,我就知道它將是目前 ROG 冰刃系列中最為均衡與全面的一款。它的優點很多,如良好的性能發揮和散熱表現、出色的體積和重量控制、新加入的窄邊框屏幕等等。反過來看,它也取消了一些較為前衛的東西,比如 Thunderbolt 雷電 3 接口和 G-Sync 刷新同步技術,算是實用值加兩分而酷炫值減一分的水平。同時考慮到它與 ROG 冰刃 2 並不是在同一個定位,細微的差異化令 ROG 冰刃 3 同樣有著一定的市場和適用人群。

   你可能還喜歡   

iPod

雷電 3

大果粒

到手刀

Mac mini

荒野大鏢客 2

滑蓋全面屏手機

iPhone XR 攝影

新 12.9 英寸 iPad Pro

華為 Mate 20 RS 保時捷設計

Google Pixel 3 大戰 iPhone XS

相關焦點

  • ROG冰刃雙屏體驗
    終於,這次華碩也將雙屏設計帶入了ROG遊戲本中,一塊副屏幕恰好取代了前代冰刃C面上半區域的大面板,由此ROG冰刃雙屏應運而生。那麼這款全新形態的遊戲本到底能給玩家帶來哪些不一樣的遊戲體驗呢?接下來讓我們一探究竟。
  • ROG 冰刃雙屏冰刃雙屏遊戲本體驗,性能強悍的雙屏尤物
    既然這樣,咱IT之家又找 ROG 那邊 PY 了一臺售價 49999 元的頂配版 ROG 冰刃雙屏,它不僅擁有 4K 可觸摸的副屏,還配備了主流遊戲本中最高規格的硬體搭配——i9-10890HK + RTX2080 Super,也就是傳聞已久的雙屏版冰刃,各位是不是一下子就來了興致呢?那今天,水水就為大家揭秘這款與眾不同的遊戲本體驗幾何。
  • 隱匿的刺客,ROG冰刃3S新銳輕薄遊戲本
    雖然同為15英寸級別的遊戲筆記本,但ROG冰刃3S新銳卻要更加輕薄。其詳細尺寸為360mm(寬)×252mm(深)×18.9mm(厚),相比普通15英寸遊戲本,ROG冰刃3S新銳的厚度縮減25%,所以更加纖薄。不僅如此,得益於鋁鎂合金鍛造外殼的採用,ROG冰刃3S新銳的重量僅為2kg,也比普通15英寸遊戲本輕了42%。
  • ROG冰刃雙屏引領行業潮流
    作為ROG家族全新上市的超高端筆記本,ROG冰刃雙屏除了在硬體配置上實現全面頂配,最吸引人眼球的莫過於15.6英寸+14.1英寸觸控屏的雙屏設計,為遊戲玩家和內容創作者帶來更加多樣化的全新玩法。Super搭載Max-Q設計光追顯卡,前者採用8核16線程,睿頻高達5.3GHz,多核心搭配高主頻,能提供更高、更穩定的遊戲幀數表現。
  • 創新雙屏顛覆傳統 ROG冰刃雙屏打造全能機皇
    這款ROG冰刃雙屏也不負眾望,內置全新十代英特爾酷睿 i9-10980HK 處理器,8核16線程線程,睿頻至高可達5.3Ghz,性能足以媲美主流桌面級處理器。C面鍵盤上方搭載的14.1英寸ROG ScreenPad Plus觸控副屏解析度高達3840*1100,支持觸控筆操作,體驗更便捷,主屏雙屏均提供100% sRGB廣色域,因此色彩表現度相當出色。同時ROG也考慮到機身散熱、人體工學等因素,開啟A蓋時副屏會自動抬起13°,提升觀看體驗和副屏使用壽命。
  • ROG冰刃雙屏筆記本上手體驗:高效雙屏辦公...
    HelloHello大家好,我是鵬飛,作為2020年的ROG電競本旗艦機型,ROG冰刃雙屏筆記本採用了獨家首創雙屏設計。那如果副屏支持手寫筆,這體驗感會更好!好,我們看回主屏,主屏的尺寸是15.6英寸3ms的IPS專業電競級遊戲屏,解析度是1080x1020,刷新率是300Hz,具有Pantone色彩認證和100%sRGB色域,兩側和上方的邊框也是很窄,不過這個下巴著實有點大......
  • ROG冰刃雙屏筆記本評測:2020最強本到底有多強-ROG,玩家...
    3、冰川散熱架構2.0ProROG冰刃雙屏敢大幅度提高i9-10980HK與RTX 2080 Super 搭載Max-Q設計的功耗,自信就是來自於內部的這套冰川散熱架構2.0Pro。這套散熱系統擁有雙風扇5熱管和4個出風口,並且還採用了暴力熊液態金屬導熱矽脂。
  • ROG冰刃4Plus搭載十代酷睿 +RTX 2070S 詮釋性能怪獸
    十代酷睿處理器帶來遊戲新紀元ROG冰刃4 Plus選用英特爾十代酷睿 i7-10875H處理器,擁有8核心16線程的規格,基礎頻率為2.3GHz,在運行各種3A級大作和特效滿天飛的網遊時,為了滿足玩家的遊戲體驗,可自動睿頻至5.1GHz。
  • ROG冰刃4 Plus 2070 SUPER版筆記本評測:性價比更高的旗艦機
    再來看到C面,冰刃系列傳統的下置式鍵盤非常顯眼。將鍵盤下移有幾個目的,一個是可以更好的照顧到兩個發熱核心的散熱,在採用這種散熱方案後,兩枚渦輪風扇的進氣口從機身底部移到了C面;另一個目的是讓用戶的手部可以遠離主要發熱區域,儘量提升使用體驗。鍵盤按鍵帶有RGB背光,支持單個按鍵的背光顏色調控。
  • ROG冰刃4 Plus輕薄遊戲本評測:液金加持下的新性能傳奇
    整體外觀與設計冰刃4 Plus是一款屏幕大小為17.3寸的筆記本,不過它的機身尺寸相比起傳統的17寸本本來,就要小上一圈了。冰刃4 Plus的整體外觀設計基本維持了前代的風格,沒有做太大的改變。,另外還有一個「極其先進」的3.5mm音頻接口,它是四芯的。
  • 搭載十代酷睿i7處理器 這臺ROG冰刃4新銳擁有媲美臺式遊戲電腦的性能
    最近,我就上手了這臺ROG的冰刃4新銳,看看它的表現如何?鋁鎂合金機身,「霸氣十足」,細節討喜相比上一代,ROG的冰刃4新銳的改變不算非常大。但ROG的冰刃4新銳給人的第一印象還是那麼「霸氣十足」。接口方面,ROG的冰刃4新銳比較豐富。左側為電源輸入接口、網線接口、HDMI 2.0b接口、USB 3.2 Type-A Gen 2 10Gbps接口,3.5毫米麥克風和耳麥二合一接口。右側為雷電3接口,集成DisplayPort 1.4與PD充電,兩個USB 3.2 Type-A Gen 1 5Gbps接口。
  • ROG幻14 & 冰刃雙屏筆記本電腦榮獲日本G-Mark設計大獎
    日本優良設計獎(G-Mark)作為和德國IF工業設計獎以及德國紅點獎齊名的世界三大設計大獎之一,在近日公布了2020年電子產品的獲獎項目,在4769款參賽產品中,華碩多款產品一舉攬獲15項設計大獎,而其中最搶眼的當屬ROG幻14輕薄高效能潮玩筆記本、ROG冰刃雙屏輕薄電競本,繼年初獲得
  • ROG冰刃4Plus、魔霸新銳上架;戴爾G5電競遊戲本開賣
    【科技犬】根據ROG新聞稿消息,ROG冰刃4Plus現已上架,i7-10875H/32G/1TSSD/RTX2080SMQ 配置售價為 29999 元。ROG冰刃4Plus搭載了英特爾 i7-10875H 處理器,8 核 16 線程,睿頻可達 5.1GHz,顯卡為 RTX 2080 Super Max-Q 設計,同時機身厚度僅為 18.7mm。
  • ROG冰刃雙屏筆記本評測:2020最強本到底有多強
    現在又有一臺擁有絕對信仰的產品來的了快科技評測室,這是一臺名為ROG冰刃雙屏的雙屏筆記本,市售價格49999元。在這個三圍尺寸和重量下,ROG冰刃雙屏是市面上性能最強的筆記本,且沒有之一。當然還遠遠不止以上這些,下面一一道來:1、90W TDP的i9-10980HK處理器i9-10980HK為8核心16線程設計,基礎頻率2.4GHz,加速頻率5.3GHz,全核頻率高達4.5GHz,官方TDP是45W。
  • ROG 2020新品齊發:ROG遊戲手機3聯手騰訊遊戲深度定製優化
    7月23日,專業電競品牌ROG玩家國度召開「天生高能」 ROG 2020新品發布會,推出ROG遊戲手機3、ROG冰刃雙屏遊戲本等一系列專業電競裝備。  ROG遊戲手機3 騰訊遊戲聯合發布  去年騰訊遊戲與ROG首次合作,開放「高幀率」選項,深度適配ROG遊戲手機2。
  • 冰刃雙屏筆記本評測:2020最強本到底有多強
    在這個三圍尺寸和重量下,ROG冰刃雙屏是市面上性能最強的筆記本,且沒有之一。 3、冰川散熱架構2.0Pro ROG冰刃雙屏敢大幅度提高i9-10980HK與RTX 2080 Super 搭載Max-Q設計的功耗,自信就是來自於內部的這套冰川散熱架構2.0Pro。
  • 炫酷RGB 加持暢玩光追遊戲,ROG 魔霸 4 體驗評測
    前不久,水水給大家帶來了ROG冰刃4 Plus的評測,結果很多朋友都說太貴了、打擾了;這不,這兩天水水又拿到了一臺ROG的魔霸4,它的起售價為11999元,只要冰刃4 Plus的三分之一左右。前言「除了性價比,遊戲本的出路在哪裡?」
  • 玩家國度ROG GX502遊戲本上手體驗評測
    Zephyrus S系列是玩家國度近兩年推出的輕薄遊戲本產品,國內正式名稱是冰刃系列,去年玩家國度推出了採用標準筆記本設計的冰刃新銳版,是高端輕薄本中一款人氣很高的產品。今年隨著新硬體的發布,玩家國度ROG也推出了新一代的Zephyrus S GX502遊戲本,可以看作是去年冰刃新銳版的新一代繼任者。
  • 流放之路:3.2貴族冰刃熔打 造價比暴徒低的開荒BD
    3.2貴族勇士元素使升華勇士+元素(元素無視元反,10穿透,捷40,雙魔像,勇士命中自帶免暈和常駐耐力球,)自帶無視元反和0物理傷害無視物反。前期通關T16以下造價:2E以內,成型碾壓造價:50E,畢業造價:無上限優點武器自帶擊回無視無法偷取。
  • ROG發布多款筆記本新品 輕薄全能本幻13支持360°旋轉
    DoNews 1月13日消息(記者 丁凡)今日,ROG 2021新品發布會,ROG全產品線新品發布。此次發布會中,ROG幻系列「全能本」,包括ROG首款13英寸翻轉觸控屏幕的輕薄高性能全能本--幻13,新一代幻14、幻15新品重磅發布; ROG冰刃5雙屏旗艦級電競本以及專業電競信仰裝備ROG槍神5、槍神5 Plus、ROG魔霸5、魔霸5 Plus等新品也悉數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