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吃自助餐的經歷

2020-12-13 學一代的敘事散文

我第一次吃自助餐是在1997年到1999年的某一天,那時正在烏魯木齊上大學。學校附近新開了一家自助火鍋店,我們幾個關係好的同學從未嘗試過自助餐這種就餐形式,就商量著去消費一下。

既然是聚餐,得找個由頭,好增加一點儀式感。正好室友小周要過生日了,就以給他慶祝生日為由,大家稍微奢侈一下。

過生日的人免單,其餘費用由大家分攤,這是多年來在我們那一帶留下的規矩,大家一直認真遵守著,從來沒有人對此提出異議。

「每位28元,請先付帳,後消費。」一名女服務員非常有禮貌地對我們說。

那時候,我們大多不富裕,每月只有父母給的幾百元生活費,28元可以在學校食堂吃好幾頓飯了,有的女生每月夥食費甚至不超過100元。

先上桌的是一盤蝦,算是贈品,可惜這種當時非常受大家歡迎的東西是限量供應的,每桌只給一盤,剩下要吃什麼東西就是自助了。

我們選的是鴛鴦火鍋,幾個大小夥子選這麼個曖昧名字的火鍋幹什麼?主要是為了照顧我這個平常不喜歡吃辣的人。一個大火鍋裡面按太極圖形分隔開,一半放辣的鍋底,一半放不辣的。

鴛鴦火鍋

吃火鍋的技巧是先吃葷菜,後吃素菜。當時我們雖然不是很懂這些,但是本著不吃虧的原則,往火鍋裡扔進了各種丸子、蟹肉棒——雖然裡面沒什麼蟹肉、雞蛋、鵪鶉蛋等葷菜。

飲料有兩種:一種是豆奶,口感極差;另一種是瓶裝的紅色甜飲料,口感不錯,最後被我們幹掉了56瓶,如果按照1元一瓶來計算的話,單單這一項,就吃回了兩個人付出的成本。後來老闆嚇壞了,跟服務員耳語了幾句,免費供應的飲料就只剩下豆奶了。其實聰明的商家應該多備些啤酒,這種飲料喝了後很有飽腹感。

鄰桌已經換了兩撥人了,我們這桌還沒有吃完。除了一開始大家說了句祝小周同學生日快樂外,再也沒人提起這檔子事了,這讓小周很是不滿,於是想法子找碴。他見我往鍋裡扔進了二十多個鵪鶉蛋後就很嚴肅地對我說:「你一定要全部吃掉啊,不許剩一個。」儘管這種東西當時很對我的胃口,可是我吃得已經很撐了,我也承認是多拿了一些。好在小秦幫我解了圍,他把我吃不動的鵪鶉蛋撈出後一個個吃掉了,連說「怎麼就放這麼點兒」。小秦的所作所為讓小周倍感尷尬,一直到聚餐結束,後者也沒有再說一句話。

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在吃黃瓜之類的蔬菜,感覺肚子裡的油水實在太多了,得吃點刮油水的東西。

本來每張餐桌旁都有一個服務員等候著服務顧客,但由於我們的戰鬥力實在太強了,不知什麼時候,服務員消失了。一直到我們離開,除了門口迎賓的那位女士和我們打招呼外,再也沒有人理我們了,她也因此被我們公認為最佳服務員。話又說回來,那天我們的吃相的確比較難看,倘若每桌客人都這麼吃的話,那家餐廳恐怕得關門大吉了。要怪就怪那時候大家實在是太窮了,食堂的夥食油水又太少,能敞開肚子如此肆無忌憚地吃,著實很誘人。

室友阿泉來之前曾問了大家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你們知道吃自助餐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嗎?」無人能夠答出來。因為進這家店前,我們從未吃過自助餐。「扶著牆進去,扶著牆出來。」他故作高深地說。「這怎麼講呢?」有人好奇地問。「很簡單,連餓兩頓飯,你就會扶著牆從外面進來了。在店裡吃撐了,你又會扶著牆出門了。」阿泉的解釋引來了哄堂大笑,以至於二十多年來我都忘不了那一幕。阿泉的話肯定起了很大的作用,為了好好吃這頓飯,有幾個室友都沒有吃早飯,直接餓著肚子跑來吃午飯了。

那頓飯大家吃得都很撐,有幾個室友出門後被冬日的冷風一吹,就在路邊哇哇吐了起來,奮戰了許久才吃下去的好東西被吐得乾乾淨淨,把自己的胃還搞得很難受,深刻地詮釋了得不償失這個成語。

人類的一大優點就是有反思精神,經歷了這次自助餐,我們一致認為,從今以後再也不能這麼吃了,看似佔了便宜,實際傷了身體。

前幾年爆紅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已經播出好幾季了,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裡面沒有出現吃自助餐尤其是自助火鍋的情景。也許是編導人員覺得這個檔次太低了,也許是不想誤導觀眾暴飲暴食。總之,這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一直到畢業,我們都沒有再踏進那家店半步。

相關焦點

  • 你第一次吃自助餐,有啥不一樣的經歷?
    我估麼好多70,80後,應該都是那時候開始接觸自助餐的吧,壘「沙拉塔」那時候特火。因為只能拿一次,盤子就那麼大點兒,想要多拿就得往高了摞,為了能吃夠本兒,各種鑽研的大有人在,用什麼打底最穩固,用什麼順序,什麼角度才能多裝點兒,現在想想也挺好玩兒的。說起吃自助餐,有一次我媽特逗。
  • 吃自助餐遇到哪些奇葩經歷?美國餐館用中文樹立了一個牌子……
    自助餐,是喜歡美食,手頭又不寬綽的人的最愛,畢竟吃的時候可以完全的放開肚子,不用考慮價格,可是你在吃自助餐的時候,有遇到什麼奇葩經歷嗎?我們一起看下網友怎麼說!老爺們真是個好人哪!可是估計從今往後,老闆看到你爸去吃,都會關門打烊吧?
  • 婆婆第一次進城,帶她去吃自助餐,臨走說了這句話,我扎心了!
    上周我查出懷孕了,老公高興的跟婆婆說了,婆婆也很高興,要過來看我,這還是她第一次進城,帶她去吃自助餐,臨走婆婆說了這句話,我感到羞愧。我和老公結婚一年多了,我們都是從村裡走出來的大學生,畢業後打拼了四五年,婆婆資助了一部分,我們。才在城裡買上房。
  • 去吃自助餐,沒怎麼吃就飽了?牢記「4吃4不吃」,輕鬆吃回本
    導語:去吃自助餐,沒怎麼吃就飽了?牢記「4吃4不吃」,輕鬆吃回本記得第一次去吃自助餐,感覺自己像個土鱉,看到什麼都想吃,結果還沒有怎麼吃就吃飽了,怕剩得太多需要多掏錢,沒辦法只好吃一吃歇一歇,可回家後回想起來卻覺得沒吃到什麼好的,花這麼多錢,倒不如去外面吃一碗麵實在。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那麼吃自助餐前,得掌握方法才行,不然到了自助餐廳又抓瞎。
  • 日本美女吃180元一位的壽司自助餐,吃著吃著把老闆吃「跪」了
    吃貨們的天堂或許就是自助餐了,特別是到了日本餐廳裡面通常都是可以吃到很多關於這裡面所含有的各種食物,對於裡面所含有的各種美食更多會受到無數人的喜歡,遇到大胃王來吃,店家老闆只有等破產的份。就有一位日本美女吃180元一位的壽司自助餐,吃著吃著把老闆吃「跪」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大家都知道在日本可以說是以壽司和拉麵出名的,當有了這家壽司店鋪很多人都被這裡面所含有的各種對大家都喜歡,裡面也會有很多壽司品種,特別是吃貨看到後兩眼都發光了,其實光看圖片中的壽司就知道很是美味和精緻。
  • 美國的自助餐,日本的自助餐,中國的自助餐,各國人民都想吃回本
    美國人吃自助餐,日本人吃自助餐,中國人吃自助餐,區別真的很大!往往都是要吃撐了,實在是吃不動了,海盜們才會消停下來,之後這種方式就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自助餐模式。關於自助餐其實各國都有,不管是美國還是歐洲還是亞洲,甚至杜拜也有,那麼我們一起來美國人吃自助餐,日本人的自助餐,和中國的自助餐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 廣東美食小廚:第一次體驗五星級酒店自助餐,為啥吃完不想走了?
    幫客戶解決完問題非要請我們一起吃晚餐。這麼熱情也不好拒絕了。他要請我們去吃自助餐,跟著他來到花園酒店這裡。這裡看到很多外國進進出出,估計都是土豪多。來到這個花園酒店的瀑布餐廳。第一次來到這麼漂亮的地方吃自助餐。花園酒店的瀑布餐廳,邊吃美食邊欣賞瀑布,邊聽音樂。好美享受。透過餐廳內的大面積玻璃窗可以欣賞瀑布的優美景觀,西式的用餐環境搭配美食可享受完美的浪漫時刻。
  • 自助餐被「淘汰」?美國幾乎全線「陣亡」,國內自助行業如何了?
    從自助餐模式進入中國市場之後,得到了無數人的好評。消費者們總是抱著「吃垮」自助餐廳的想法,但是最終總是「扶牆進、扶牆出」的狀態,其實誰也沒吃窮誰。不過自從千禧年之後,大家對於吃自助餐不再「瘋狂」,而這其中的原因,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有很大的關係。從「扶牆進、扶牆出」到「反浪費、勤儉節約」,大家的心理狀態經歷了一個變化路程,而消費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觀。從新穎到浪費,自助餐在消費者們的心中,經歷了多個歷程。不過從風靡全國到漸漸沒落,自助餐的火爆時間,也就那麼幾年而已。
  • 頭一回吃海鮮自助餐,一位40元,媳婦從小蠻腰吃到「水桶腰」
    頭一回吃海鮮自助餐,一位40元,媳婦從小蠻腰吃到「水桶腰」"自助餐"這種營銷方式大部分都是在城裡所見,農村人都很少吃到,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農村人也會來城裡來品嘗,有時候一吃就是好幾種口味,最受歡迎的就是海鮮了,許多海鮮口味也是農村人沒有吃過的,一旦接觸到自助餐之後,食量驚人。
  • 吃自助餐時:記得4吃4不吃,不用吃撐也能吃回本,你記住了嗎?
    筆者也記不清楚自助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席捲整個餐飲業的了,只記得當初第一次聽說過自助餐到現在已經過去很長的時間了,但是如今自助餐的行業依然做得很火爆。自助餐顧名思義就是自己動手煮東西自己吃,這種做法對於像筆者這種不會做飯的人來說其實還蠻有成就感的。可是總是覺得一頓飯要花個幾十塊錢,會覺得很心疼。但是去的次數多了,就會覺得其實自助餐的菜品有很多,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吃的菜,想吃多少拿多少,都能把肚子填飽,而如果選擇一些相對來說比較值的菜品,想要回本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 自助餐為什麼一吃就飽?
    自助餐菜品豐盛,不僅有海鮮、家常菜、蛋糕甜點,還有水果、飲料、酒水供我們品嘗,可以說一應俱全。估計很多朋友和我一樣,吃自助抱著要吃回本的心態,甚至前一頓就少吃做好準備,但往往會出現沒吃多少就「飽」了!感覺有點巨虧呀~~!
  • 吃自助餐,如何才能吃回本?
    每一次吃自助餐,都是一場「戰鬥」。儘管抱著「餓著扶牆進去、撐著扶牆出來」的信念,但似乎……結果總是事與願違。吃自助餐,如何才能吃回本?紀錄片《兩百萬卡路裡的自助餐》,講述在自助餐模式下的大胃王食客們,是如何打算「吃垮」餐廳的,它同時也揭開了餐廳老闆們的精明策略。
  • 新加坡自助餐吃太多被老闆「嗆」,你們試過嗎?
    新加坡最大中文生活門戶微信:sgcn_com  QQ:1390086最近就有網友在網上申訴,自己和4個朋友一起在牛車水那邊吃自助餐
  • 在臺北一人吃自助餐是什麼體驗?每人500臺幣的自助餐沒什麼好吃
    要是在臺北一個人吃自助餐是什麼體驗?每人500臺幣的自助餐感覺沒什麼好吃的,說到世界上的美食,那可就非常多了,而且現在的餐飲業已經變得非常吃香,走到大街上能看到的餐飲店絕對比以前多出很多。其實每個地方的餐飲店都是不一樣的,各具特色,當然也有一些餐飲店是非常相似的,所以都經營不久就倒閉了。
  • 武漢市民自助餐消費趨於理性 選擇吃貴不吃撐(圖)
    江城自助餐從興起到成熟,正經歷著許多方面的改變——價格提升了,內涵也在充實,尤其近兩年不少國內自助餐品牌大腕紛紛落戶武漢,給武漢的自助餐行業帶來新的面貌。  20多年來自助餐均價漲了近3倍  昨日傍晚6時,記者在漢口沿江大道一家自助餐廳裡看到,近千平方米的大廳裡,500多種食材擺放整齊惹人食慾大發。
  • 花1,300元吃了頓史上最貴自助餐,我是不是瘋了?
    自助餐這玩意兒,讀大學、剛工作,一直到談戀愛那會兒,都特別熱衷,我相信這不會只是我個人經歷與感受。畢竟自助餐一價全包啊,尤其當時年輕,身材又好,無所「畏懼」。隨著年齡增長、經歷增多、腰圍增大,我對自助餐的期待感卻是逐年遞減。即便偶有嘗試,也再不會像年輕時那樣--每次都奔「吃回本」目標而去。
  • 第一次吃無限量哈根達斯就在那!當初上海灘最顯身價的自助餐竟如此落幕
    對普通百姓而言,數百元一位的自助餐價格,又能吃到牛排、海鮮等高級料理,「金錢豹」曾是高端「放題」的代表。記得第一次知道金錢豹還是很小的時候如果有同學說他吃過金錢豹可以得意很久曾經,這是上海灘最貴、最顯身價的自助餐👇
  • 搞笑段子:吃自助餐最丟人的經歷是啥?網友:一個學校吃黃了一個餐廳
    吃自助餐最丟人的經歷是啥?來揭開白霜的真正面目。首先用清水、小蘇打、果蔬清洗機三個方法來清洗葡萄。外搭休閒鞋也很顯腿長。牛仔褲+針織衫涼爽的初秋終於到了。現在有很多的人也是越來越注重養生。比起普通的牛仔褲。這裡指的肉一般是豬肉。生薑主要是用來提升食物的辣味和香味的。美腿就要秀出來。最後淋入糖漿水。價格高、產量低、顏色深。豬血中含有豐富的鐵元素。有著很好的補血的效果。簡單大氣的款式。
  • 遊客吃自助餐別扔掉蛋黃
    原標題:遊客吃自助餐別扔掉蛋黃最近,我跟團去美國旅遊近20天,一路上吃的幾乎都是自助餐。旅行團有一對中年夫婦,在自助餐上取菜時,往往是獅子大開口,有時一人就取兩盤菜,而且還堆得滿滿的,其中不少是海鮮。我觀察過多次,每次用完餐之後,他們的餐盤內基本上都是剩下一半。
  • 自助餐有3樣東西是免費的,女服務:經常吃自助餐的,不懂就虧了
    自助餐有3樣東西是免費的,女服務:經常吃自助餐的,不懂就虧了。這是怎一回事呢?我們往下看就知道了。對於現在的自助餐來說,除非吃海鮮類的自助餐,像是一般美食的自助餐不過超過100元,當然也會有特例的時候,但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在我們去吃自助餐時,怎樣才能讓自己不「吃虧」,而且還是賺到的那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