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多肉植物的品種已經多到掰著手指頭都數不清了,但仍然有源源不斷的新品種被培育出來。所以說作為一個多肉愛好者真的是「痛並快樂著」,一邊要捂緊腰包為天天買多肉而心疼,一邊又為養了可愛的多肉而感到幸福。
今天花花要和花友們分享的一種多肉名字叫做「紅色漿果」,聽它的名字花友們就已經想要流口水了吧?確實,紅色漿果這種多肉是絕對不會讓花友們失望的,因為它的葉子就像紅色的漿果那麼晶瑩剔透、誘人,所以花花每次看到它的時候都要在心裡無數次默念:這是多肉,不能吃……
紅色多肉的葉子是小小的,圓圓的,養出狀態之後整片葉子都可以呈現出一種鮮紅色,非常漂亮。可能很多花友都會拿紅色漿果和虹之玉來做比較,畢竟它們倆長得是比較像的,其實它們長得像也是應該的,畢竟紅色漿果就是虹之玉雜交培育出來的新品種。不過,它們倆也是有很多區別的哦!
紅色漿果和虹之玉的葉片有很多細微的差別,比如紅色漿果的葉子是圓圓鼓鼓的,長得比較小,但是葉片很緊湊,而且出狀態之後可以呈現出一種帶有透明質感的鮮紅色;而虹之玉的葉子相對來說就大了很多,是橢圓形的,葉頂尖尖的,沒有那麼緊湊,出狀態之後的顏色是深紅、暗紅色的,毫無透明質感。
紅色漿果和虹之玉各有千秋,但總體來講,花花還是覺得紅色漿果更漂亮,花友們覺得呢?
雖然紅色漿果養出狀態來會很漂亮,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紅色漿果都這麼漂亮,有些花友怎麼養都沒法讓它變成漂亮的紅色,或者說怎麼養都沒辦法讓它爆盆。花友們別擔心,問題不大,花花接下來就講一講把紅色漿果養好的小竅門。
要想讓紅色漿果變得紅彤彤的,還要多生側芽,就一定得給它提供充足的光照。花花見過不少紅色漿果都已經長「毀」了,葉子青綠,稀稀拉拉的,還失去了圓鼓鼓的形態,變得又細又長。所以除了夏天不能暴曬之外,其他季節在溫度合適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放到室外去接受全日照養護,越曬越美!
土壤對紅色漿果的顏值也是有很大的影響的。為了不讓紅色漿果積水,那麼肯定得在土壤裡加一些顆粒土的,但是顆粒土應該加多少呢?花花建議,顆粒土的使用比例最好在百分之六十五左右,這樣既不會因為顆粒土太少而影響排水性,也不會因為顆粒土太多而讓葉子變瘦。
花友們或許也會在各種渠道上看到一種「彩色漿果」,它們的葉子是綠色的,但是頂端的葉片卻是粉紅色的,像是出錦了一樣漂亮。如果花友們遇到這種那花花不建議花友們購買哦,因為它們基本上都是用藥做出來的藥錦,養一段時間之後粉色會褪去,而且養起來會很困難,活不久,所以還是儘量別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