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鞋王百麗國際宣布私有化 業績已經連續兩年下滑

2021-01-09 每日經濟新聞
一代鞋王百麗國際宣布私有化 業績已經連續兩年下滑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28 23:56:02

4月28日晚間,百麗國際(01880,HK)公告稱4月17日收到私有化通知,要約人所計劃的私有化價格為6.3港元/股,為此支付的總價款約531億港元。

每經編輯 段倩倩    

每經記者  段倩倩 每經編輯 姚治宇

塵埃落定,鞋王百麗正式宣布私有化。

4月28日晚間,百麗國際(01880,HK)公告稱4月17日收到私有化通知,要約人所計劃的私有化價格為6.3港元/股,為此支付的總價款約531億港元。

私有化一旦完成,百麗國際將從聯交所退市。在這背後,是百麗業績連續兩年的下滑,更是一代鞋王的沒落記。「凡是女人路過的地方,都要有百麗」成了令人扼腕嘆息的豪言壯語。

百麗國際將私有化

根據百麗國際公告,要約方為智者創投、高瓴HHBH、高瓴HHBG及鼎暉投資旗下的SCBL共同組成的財團。

智者創投由百麗國際新業務事業部總裁盛放、體育事業部總裁於武及百麗國際管理層股東組成;高瓴資本是國內知名的投資機構;鼎暉投資在百麗國際上市以前就對之進行了投資,直到現在,對百麗國際的投資仍被作為經典案例出現在鼎暉投資的官網上。

要約人計劃的私有化價格為6.3港元/股,目前百麗國際股份總數為84.34億股,無利害關係股東持有股份共71.92億股,因此要約方所要支付的總價款約531億港元。

531億港元絕對是一筆不小的資金。要約方將通過以下方式支付此次交易所需現金:Bank of America, N.A.提供280億港元債務融資;股權投資者集團提供約173.11億港元的現金投資。

私有化一旦未完成,高瓴資本對百麗國際的控制比例將為56.81%,智者創投的控制比例將為31.33%,SCBL的控制比例將為12.06%。

百麗國際4月18日公告停牌,停牌前的收盤價為5.27港元/股,因此私有化的收購價溢價約19.54%。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交易量比較穩定且充沛的話,一般而言20-30%的溢價率是普遍的。」

此外,百麗國際已向聯交所申請股份由2017年5月2日起恢復買賣。

業績連續兩年下滑

在中國鞋履市場上,百麗國際可以說是當之無謂的鞋王,喊出「凡是女人路過的地方,都要有百麗」口號的管理層,多少有些底氣。

百麗自有品牌包括Belle、Staccato、Joy & Peace、Millies、JipiJapa、Mirabell、Tata、Teenmix、Senda、Basto、SKAP、:15MINS、Map by Belle;代理品牌有Bata、CAT、Clarks、Hush Puppies、Mephisto、Merrell;此外,百麗國際的重要業務之一是運動服飾的銷售,其代理的運動品牌有NIKE、Adidas、Puma等,散落在全國各地的滔博運動,為百麗國際銷售運動品牌的渠道之一。

因此從商場逛完一圈並拎走雙鞋子的女人,十有八九把腰包掏給了百麗。但近些年百麗國際的日子並不好過,淨利潤已經連續兩年出現下滑。

2015財年,百麗國際淨利潤僅為29.34億元,同比上年減少了38.4%,這也是其首次出現業績下滑;2016財年百麗國際再度延續了下滑的態勢,根據其業績預告,2016/2017年度淨利潤將減少15%至25%。

據公開報導,在2015財年的業績說明會上,百麗國際主席盛百椒稱對上市以來的業績下滑感到很抱歉,談及轉型時更顯得十分猶豫,說「自己都65歲了,還能折騰多少呢?」並又反問在場記者「到底要不要轉型?」

「百麗的問題自身規模壯大的同時,喪失了對市場的快速應變能力。其今天龐大的規模嚴重依賴在需求大於供給時期建立的模式,這種模式下企業主導消費需求,而現在網際網路和電商推動了消費者主導消費的時代提前到來了,百麗引以自豪終端店鋪出現過剩或者衰退,」優他國際品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CEO楊大筠認為,「更深層次的說,百麗產品沒有個性,品牌老化嚴重,同質化嚴重,對消費需求反應遲鈍。」

百麗自身定位為零售公司

百麗國際在私有化公告裡表示,「近年來公司鞋類業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從2014年2月28日起,同店銷售額已經連續第13個季度出現負增長。」

而縱觀百麗國際的歷史,大舉擴張店鋪數量,也為日後單店產出的凋落埋下了伏筆。

在消費者心中,百麗國際一直是以「鞋王」的形象豎立著;但留意百麗國際的人會發現,百麗國際從來不把自己當成鞋廠,它對自己的定位是「零售公司」,在2010年年報中,百麗國際稱「集團核心競爭力中,最有價值的就是遍布全國各地的零售網絡管理團隊」。

在百麗早期的年報中,一年中新增多少家零售網點十分亮眼,被放在年報中靠前位置。且可以發現,開店數量是百麗國際年度重要經營目標之一。

2007年(上市的第1年)年末,百麗國際稱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標,新開2280家店鋪,到年底零售網點總數為6143家。除了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開店速度有所放緩外,百麗2007年到2013年每一年新開店數量都在1000家以上,最誇張的2008年新增了3241家零售點。

另一方面,百麗國際單店產出額的增長開始放緩。到2013財年,百麗國際鞋類業務同店銷售額增長約0.6%,平均成交單價上升超過2.0%——換言之,百麗國際同店銷售數量2013年就出現了下滑,警鐘這時已經敲響。

但2014年財年,百麗國際依舊新增零售網點876家,這一年百麗國際鞋類業務同店銷售下滑約4%;2015財年,百麗國際鞋類業務同店銷售下降超過10%,鞋類業務銷售規模同比上年下降8.5%,也是在這一年,一向強調開店數量的百麗國際,鞋類零售網點減少了366家(大陸地區),業績出現下滑。

「百麗的鞋子質量還是挺好的,就是沒以前好看了,而且還貴。它旗下的高端品牌Staccato感覺性價比不高,主打舒服的Teenmix現在買來也沒那麼舒服,」大學讀書時就在穿百麗品牌的消費者郭小姐對記者表示,「我身邊有錢的基本上都去買ecco,收入低點的就買達芙妮什麼的,更多的人會去網購。」

鞋履市場普遍下滑

實際上不只是百麗國際,達芙妮、星期六等鞋履品牌這兩年的日子都不好過。

根據達芙妮2016年年報,集團2016年全年營業額下降22.4%至65.02億港元,經營虧損為8.20億港元,虧損增幅為64.7%。2015全年,達芙妮關閉805個銷售網點,2016年關店速度加快,截至年底淨關閉了999個銷售點——平均下來每天都要關店近3家。

星期六2016年年報顯示,星期六2016年營業收入下降9.61%至14.84億元外,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亦下滑了7.52%至2083.96萬元。

楊大筠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其實鞋業市場已經處於飽和狀態。十年前鞋業市場經歷了高速發展,現在則處於一個瓶頸期,這個瓶頸期整個鞋業產能過剩,而這個產能的消化需要一定時間,市場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調整。」

百麗國際在公告裡稱,聯合要約方計劃向百麗國際投入財務和運營資源,與公司探索、嘗試新的零售模式,並在技術、物流及人才方面投放大量資源。

高瓴資本等財團此時出手,看上了百麗哪點呢?這一度引人思考。

「百麗國際是一個值得收購的企業,做為國內最大的鞋服企業,百麗擁有龐大的分銷網絡和市場佔有率,供應鏈完整而有效。」楊大筠稱。  

零售界有這樣一句話:「得渠道者得天下。」截至2017年2月28日,百麗國際擁有20716家零售店鋪,其中13062家為鞋類店鋪,7654家為運動、服飾店鋪。

因此無論如何,百麗國際的2萬多家零售網點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也正如百麗國際自己所說那樣,「集團核心競爭力中,最有價值的就是遍布全國各地的零售網絡管理團隊」。

相關焦點

  • 百麗宣布退市!一代鞋王,再見!
    北京時間2017年7月27日下午四點,「一代鞋王」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宣布退出香港聯合交易所。時移勢易,由於鞋履市場的不景氣加上電商轉型失敗等多重因素,最終讓這位昔日的王者日漸沒落。最終,中國最大的鞋業企業百麗國際(港股代碼1880)在7月27日收盤完成了私有化。而百麗的兩位創始人,董事長鄧耀和CEO盛百椒均沒有參加此次收購,宣布出售全部的百麗股份。
  • 旗下幫阿迪耐克賣鞋的滔搏運動赴港IPO
    在運動服飾風潮的消費趨勢下,滔搏運動的未來前景被看好作者 | Yohanna 一代鞋王百麗集團雖因業績持續下滑而從港股私有化退市 不過,由於消費者對鞋品類需求出現改變,消費者開始重視性價比、便利及個性化,以及電商激烈競爭帶來的威脅,自2014年第四財季以來,滔搏運動母公司百麗集團的同店銷售額錄得連續13個季度負增長,股價也在與日具減,亟需實施轉型策略。
  • 曾價值1500億,如今1天關閉2家店,鞋王「百麗」宣布退市,就此隕落...
    北京時間2017年7月27日下午四點,「一代鞋王」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宣布退出香港聯合交易所。時移勢易,由於鞋履市場的不景氣加上電商轉型失敗等多重因素,最終讓這位昔日的王者日漸沒落。最終,中國最大的鞋業企業百麗國際(港股代碼1880)在7月27日收盤完成了私有化。而百麗的兩位創始人,董事長鄧耀和CEO盛百椒均沒有參加此次收購,宣布出售全部的百麗股份。
  • Tod's連續13個季度業績下滑 「豆豆鞋」已失寵?
    【環球網時尚綜合報導】 「豆豆鞋」是義大利知名品牌Tod's奢侈品集團主營產品,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上半年財報顯示內銷售額同比下跌4.7%至4.546億歐元,較去年同期的1.3%跌幅進一步擴大,淨虧損為600萬歐元,已連續13個季度業績下滑。
  • 星期六專攻新零售 國產鞋履品牌黃金時代落幕?
    兩年來,星期六轉型仍未見成效。事實上,隨著消費者喜好的變化,國內主要鞋履集團的情形均已發生了劇變。去年4月,被譽為「一代鞋王」的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麗國際」)宣布被收購併於7月27日從港交所退市。由高瓴集團牽頭、鼎暉投資及百麗國際的執行董事於武和盛放組成的財團向百麗國際提出私有化提議,建議收購總價531億港元。
  • 達芙妮宣布關閉中高檔品牌線下門店 一代鞋王也不行了?
    一代鞋王達芙妮再次交出虧損的半年報成績單後,「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的話題也登上了微博熱搜。對於這個微博話題,達芙妮方面澄清稱,集團公告內指出是關閉中高檔品牌的線下實體業務,聚焦核心品牌業務發展,並非徹底退出線下實體零售。不過就算是並非徹底退出線下實體零售,達芙妮的線下業務也是萎靡不振。
  • Tods集團銷售額連續三年下滑 「方扣鞋」正在失去光環!
    在截至12月31日的12個月內,Tod's集團銷售額同比下跌2.4%至9.44億歐元,已是該集團連續第三年下滑,主要受批發渠道、核心鞋履業務和皮具部門收入減少影響。作為集團核心業務的Tod's品牌銷售額同比下跌3.3%至4.98億歐元,按匯率計算已連續11個季度下滑。
  • 引領一代潮流的「鞋王」達芙妮突然宣布:徹底退出!
    引領一代潮流的「鞋王」達芙妮突然宣布:徹底退出!但原因卻讓人唏噓: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曾經是一代鞋王,70、80後幾乎無人不曉,沒想到也到了關店這一步——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關閉旗下所有其他品牌業務銷售點,轉型「輕資產」。
  • 中國一代「鞋王」百麗退市,創始人和CEO套現百億離場!市值曾達1500億,店面20630家,有女人路過的地方就有它!
    這句霸氣的口號出自中國家喻戶曉的鞋履品牌百麗。巔峰時期最高市值超1500億港元,門店20630 家,百麗曾是當之無愧的「中國一代鞋王」。然而鬥轉星移時移勢易,昔日的鞋業王者日漸沒落,最終淪落到了黯然退市的境地。7月27日下午4點,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正式退市,一代傳奇就此謝幕,當年那句「有女人路過的地方,就有它」也成了令人扼腕嘆息的豪言壯語。
  • 一代「鞋王」落幕!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去年日均關店6家
    一代「鞋王」達芙妮國際再次交出虧損成績單。8月25日晚,達芙妮國際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個月業績,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63.77%,但仍虧損1.41億港元。與此同時,達芙妮國際在公告中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包括大陸及臺灣)。
  • 再見了,一代「鞋王」!又一巨頭突然宣布退出實體市場!
    再見了,一代「鞋王」!又一巨頭突然宣布退出實體市場! 想當年,它可是遍布大街小巷 受盡年輕女孩青睞的「牌子貨」 但今天,這個「一代鞋王」
  • Tods品牌連續12個季度銷售下滑 Roger Vivier業績「止跌」
    期內,該集團核心品牌Tod's銷售額同比大跌11%至1.064億歐元,按匯率計算已連續12個季度下滑。 圖為Tod's集團2019年第一財季主要業績數據   按品類分:   Tod's集團鞋履部門銷售額下跌3.8%至1.75億歐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則同比下滑約5%至1.73億歐元;
  • 連續兩年業績下滑後 全日早餐成麥當勞力挽狂瀾最大功臣
    誇張點說,在連續近兩年的下滑之後,全日早餐幾乎是為麥當勞力挽狂瀾的最大功臣。這是去年3月麥當勞新任 CEO Steve Easterbrook 上任後主導的復興計劃的一部分。這一舉措在去年10月推出後很快有了成效,第四季度麥當勞在美國市場利潤增長10%,同店銷售增長5.7%。當然,連續兩年下滑的首次增長也因為關閉了美國幾百家門店。
  • 一代「鞋王」落幕,達芙妮2019年日均關店6家,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鞋王」落幕,桂樹折枝8月25日,達芙妮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半年財報,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63.77%,但仍虧損1.41億港元。一代「鞋王」達芙妮國際再次交出虧損成績單。隨報告一同公布的是,達芙妮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
  • 鞋王百麗集團歡聚日戰報背後的商業邏輯
    鞋王百麗「集團歡聚日」戰報背後的商業邏輯。、阿里巴巴大聚划算事業部市場總經理蘇譽、阿里巴巴大聚划算事業部運營總經理雲驄、百麗國際副總裁、百麗品牌總經理胡兵素有「鞋王」之稱的百麗,用如期而至的盛典傳遞了對疫後市場的信心,用亮眼的業績證明了品牌勢能——9·23百麗國際集團歡聚日,時尚鞋類業務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74%,更難得的是,線下銷售額同比增長21.6%
  • 一代「鞋王」達芙妮衰落 輕資產模式能挽救頹勢嗎?
    原標題:一代「鞋王」達芙妮衰落,輕資產模式能挽救頹勢嗎?   一代「鞋王」貌似真的要隕落了。
  • 達芙妮巨虧、富貴鳥破產,鞋王百麗憑什麼浴火重生
    溫州和晉江鞋企一度撐起中國鞋履行業半邊天。但是2015年後,中國鞋履品牌相繼由盛轉衰。17年4月,百麗私有化退市,19年8月富貴鳥破產清算,19年12月貴人鳥債務纏身……不過,在眾多衰落的鞋履企業中,百麗早在18年就大刀闊斧地戰略變革。如今,無論是技術還是品牌,都堪稱新一代的鞋王。
  • 達芙妮巨虧、富貴鳥破產,鞋王百麗憑什麼浴火重生?
    溫州和晉江鞋企一度撐起中國鞋履行業半邊天。但是2015年後,中國鞋履品牌相繼由盛轉衰。17年4月,百麗私有化退市,19年8月富貴鳥破產清算,19年12月貴人鳥債務纏身……不過,在眾多衰落的鞋履企業中,百麗早在18年就大刀闊斧地戰略變革。
  • 線上同比增長50% 解碼鞋王百麗雙11的奪冠之路
    1秒破億,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50%,線下總同店同比增長14.7%,這是2020年雙十一百麗國際(以下簡稱「百麗」)時尚鞋類業務交出的成績單。在天貓女鞋行業排行榜TOP10中,百麗旗下品牌連續三年霸榜,BELLE穩居榜首,TATA、STACCATO、TEENMIX、BASTO均進入TOP10,五大品牌均衝進億元俱樂部;京東女鞋行業TOP10佔據6席。
  • 私有化退市 聚美已無優品
    聚美於4月14日宣布完成私有化,將正式從紐交所退市。近兩年的電商市場中,聚美猶如走過場一般,沒有過多的引流嘗試,作為垂直平臺,也曾涉足娛樂領域、投資共享經濟,儘管也有過「驚鴻一瞥」,但在美妝市場的存在感終究越來越低。此次私有化退市之後,聚美還會有何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