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老新聞工作者,今天把買來的這本書阿蘭德波頓的《新聞的騷動》迫不及待地打開,我太想知道這位被稱為英國才子的作家如何看待新聞對我們的生活產生的影響。
我摘抄一段,看看這個歪果仁才子的描述是否和你的感受一樣:
新聞的騷動已經滲透到了我們內心的最深處。現如今,須臾的沉靜已是一份奢侈,安靜地入睡,或專心與朋友交談都堪稱小小的奇蹟。要是某人能離開新聞漩渦一整天,只傾聽窗外的雨聲和自己的心聲,其持戒水平當直追高僧。
阿蘭德波頓為什麼會這樣說,你看天天捧著手機一刻不離,手機不在身邊一會兒就心神不寧的人就明白了。
《新聞的騷動》中說:封閉在課堂裡的時間畢竟只佔十八年左右,此後的生涯都交給了新聞媒體,而後者對我們的影響超過了任何學術機構,正式教育一結束,新聞就成為我們的老師。
作者接著說,「正如革命分子熟知的,要想改變一個國家的理念,不能奔著美術館、教育部或者著名小說家的的寓所去,而是必須開著坦克直搗國家的神經中樞——新聞總部。」
這話可謂深刻。
我們幾乎所有人每天都沉浸在各種各樣的新聞當中,不了解外界任何信息時,你甚至會產生一種懼怕心理。只要和新聞絕緣一會兒,心裡的牽掛就在習慣性的積累。
可實際上,很多很多新聞和我們一毛錢關係也沒有。
可為什麼我們會這樣呢?等我慢慢讀來。
我從來沒覺得自己從事的工作有這樣的作用。
酸辣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