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米騷動是什麼?搶米風潮從何而來?

2021-01-11 桐桐帶你回味歷史

大家知道嗎一九一八年八月,在日本爆發了全國範圍的搶米風潮嗎?這次風潮最初是從漁婦搶米引起,各地一般也以搶米形式爆發,所以史稱「米騷動」。下面跟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後初期,由於歐美帝國主義國家忙於戰爭,無暇東顧,日本帝國主義乘機在遠東太平洋地區大肆擴張侵略,佔領了德屬太平洋島嶼(馬利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霸佔了中國的山東。一九一五年,日本政府又與袁世凱政府籤訂「二十一條」,妄圖變中國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竭力想稱霸遠東一九一八年八月,日本政府還出兵西伯利亞,武裝幹涉蘇俄革命。在經濟方面,由於歐美帝國主義忙於戰爭,暫時退出了東方市場,從而使日本幾乎壟斷了東方市場,日本資本主義有了很大的發展,資產階級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勢力迅速增長。

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金融寡頭逐漸控制了日本的國民經濟命脈。戰爭使日本的資產階級地主發財致富,但是,工農勞動大眾,以及城市貧民、低級職員等,卻因生活費用的上漲過著極為悲慘的生活。生活費用指數的上升,比工資指數的上升快兩倍以上。一九一八年八月一日,大阪的《朝日新聞》刊登的「弱者之聲」一信中談到,五口之家每月只收入三十六圓,連日本人每天上澡堂的習慣都無法維持。日本的農業生產,當時仍處於封建剝削關係之下,落後於資本主義工業。一九一七至一九一八年,糧食產量比一九一四至一九一六年期間的任何一年都低。

可是,這期間工業和城市卻在發展,城市人口比戰前增加了約百分之二十,工礦業人口增加兩倍以上,農村的手工業人口也增多了,因此,糧食供應日趨緊張。據統計!一九一四年米糧的消費總額為五千四百八十萬石,一九一八年增加到六千零六十三萬石。但是,商人為了謀取暴利,不但不進口糧食,反而把日本和殖民地朝鮮的大米,大量販運到正忙於戰爭急需糧食的歐洲國家;在國內,奸商又乘機囤積居奇。一九一八年春天稻米每升二十錢,到夏天上漲到五十五錢。這樣,大批貧苦勞動大眾,更加無法維持生活。十月革命的影響有如火種落入乾薪,大規模的群眾鬥爭「米騷動」終於爆發了。

九一八年七月二十三日,富山縣新川郡魚津町從事碼頭搬運工作的漁民妻女們,要求米商停止將本地的米糧外運,道到米商的拒絕。隨後,漁婦們來到財主、米店和町村公所繼續要求停止米糧外運,廉價售米,救濟窮人。八月五日在下新川郡魚津、中新川郡滑川、西水橋、東水橋、生地等地方,發生了數百人的搶米暴動,參加者主要是婦女,也有少數男人。事件發生後,大阪《每日》、《朝日》等報紙以同情漁婦的心情報導了暴動的消息,給全國人民以很大的震動。

從搶米的經濟鬥坐開始,發展到要求提高工資、改善待遇,個別地方提出了「米價騰貴的根源是寺內內閣造成的罪惡。目前最迫切的急務,就是打倒這種違反國民意志的內閣!」的政治鬥爭口號。但是,由於缺乏組織領導,暴動被政府殘醋地鎮壓下去了。在「米騷動」的打擊下,寺內正毅內閣倒臺。接替它的是原敬內間。原敬為地主資產階級政黨政友會總裁。這是日本歷更工第一不政竟內閣。政黨內閣的產生,標誌著日本資產階級在政權中地位的進一步加強。實質上,這是資產階級基奪人民群眾「米騷動」的鬥爭果實。

小編認為「米騷動」是日本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性的群眾大發動,是工農勞動大眾反對反動統治和剝削者的自發運動。促使了日本的發展,也給日本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圖說長沙搶米風潮
    圖說長沙搶米風潮——在長沙搶米風潮110周年座談會上的放映座談會後合影手機「一直播」APP畫面_搶米風潮的導火線搶米風潮後守衛橘子洲英國領事館的中國士兵借給英國領事館的湖南巡撫兵船借給英國領事館的湖南巡撫輪船排外情緒高漲的另一原因是大米短缺和由此造成的米價上漲。根據協議條款,任何省份如果由於米供應不足希望禁止米出口,必須提前三周公告。
  • 損失達千億的搶米風潮,七十年後仍令老寧波人心有餘悸
    七十年前,浙江寧波曾發生一起搶米風潮,至今仍令一些寧波的耄耋老人記憶深刻,心有餘悸。解放前百姓搶購糧食1948年上半年,寧波市內米價持續上升,升鬥米粒已讓市民們的日子過得惶惶不安,到了6月16日,米價已經漲到了每石一千三百萬,最終釀成寧波全城的搶米風潮。
  • 辛亥革命前的絕響——長沙搶米風潮
    然而,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湖湘聖地長沙爆發了一場轟動全國的搶米風潮,無數不被銘記的人民將腐朽的社會秩序砸得粉碎,仿若吹響了舊時代晨曦初現的號角。 導火線:內憂外患 這場震驚舉國上下的搶米風潮並非單一因素造成的。
  • 載灃執政期間,發生了兩起「搶米風潮」,制定政策不足成效不大
    在載灃執政期間,發生了兩起影響巨大的「搶米風潮」,即「1910年湖南長沙搶米風潮」和「1911年浙江搶米風潮」。並指出此次搶米風潮「如不能撫輯災黎,饑民流而為匪……借災搶劫,滋擾閭閻,則會前景堪憂」。而此上奏措施,後在清朝政府應對湖南搶米風潮中得以實施。當時任湖南新紳士代表的諮議局議長譚延闓致電朝廷,對於此次民變中,官紳關係的對立,進行曲解性的解釋,遭到了清朝政府諭旨嚴詞申飭。
  • 1940年成都「搶米事件」真相
    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以後,日本帝國主義對蔣介石集團採取政治誘降為主、軍事進攻為輔的政策。軍事壓力減輕,蔣介石集團開始把關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抗戰陣線內部的政治矛盾上。而此時,由於方針正確、組織有方、行動有力,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武裝力量和抗日民主根據地得到很大的發展,中共中央南方局領導下國統區的群眾抗日救亡運動也更加彭勃。
  • 辛亥前夕長沙搶米風潮:反新政搗毀學堂
    資料圖:長沙饑民怒燒巡撫衙門  1910年4月,即距今整整一百年前,一場自發的搶米風潮在長沙城內爆發,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這是清朝覆亡民國建立前最大的一次民變。  偉人自述  長沙「搶米」影響一生  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於1936年下半年來到中國的「西北紅區」採訪。毛澤東同志對斯諾談起自己的革命歷程時說:1910年發生在長沙、震驚全國的長沙搶米風潮影響了他的一生。  毛澤東說:「這時,湖南發生了一件事,影響了我的一生。
  • 長沙搶米風潮反映激烈的民族矛盾,知識界認識到近代教育的迫切性
    1910年爆發的長沙搶米風潮是清末民初時民族矛盾激化的典型事件,震撼了清政府和湖南當局。20世紀初年,湖南連年自然災害,尤其,1906年的水災導致湖南受災人數高達三四十萬,被稱為「湘省二百餘年未有」。這一切導致米價瘋狂上漲,災民甚至是城鎮居民都無力購買,最終因一黃姓貧民之妻帶小孩投江自盡一事,爆發了饑民要求平糶,並搗毀米店的搶米風波。這一事件最終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下去,但它並非一次單純的「饑民暴動」,而是帝國主義與中國統治階級,以及人民大眾之間矛盾日益激化的產物,集中反映了長沙激烈的民族矛盾。
  • 清末仙女廟兩次搶米事件(揚州江都仙女廟)
    百姓為了吃飯和生存,忍無可忍,不得不鋌而走險搶扒米行。史載,光緒二十八年(1902)與三十二年(1906)江都仙女廟先後發生過兩次搶米事件。1902年,江蘇發生了嚴重旱災,數月不雨,米價奇貴。8月,省府要求各縣購米平糶,揚州知府石蘊卿與江都、甘泉兩縣知縣不僅不組織米源,反而受奸商張傳芳的賄賂,還準許其將米外運。
  • 日本皇室:雅子皇后的氣質從何而來,看她從小到大的照片就知道了
    --日本皇室:雅子皇后的氣質從何而來,看她從小到大的照片就知道了 1963年12月
  • 宣統年長沙搶米風潮,加速清王朝的倒臺!
    賣水為生的黃某因買不到米,全家投水自殺,激起民憤。4月12日,民眾一百多人搗毀抬價的確房,要求平價。湖南巡撫岑春蓂下令鎮壓。13日,民眾數千人包圍鰲山廟巡警局,傍晚聚至兩萬餘人,擁向巡撫衙門,並當場毆打了巡警道劉承裕。當夜各米店被搶,次日全城罷市。岑春蓂下令開槍,當場打死二十餘人。
  • 戴錦華:我們的「日本情結」從何而來?
    今天,活字君與書友們分享戴錦華教授的文章《情結、傷口與鏡中之像:新時期中國文化中的日本想像》,在文中,戴錦華教授深刻闡釋了我們繁複又曖昧的日本情結由何而來:「『我們』在日本與西方世界/基督教文明的參照中,不斷發現『我們』作為東方古國,作為亞洲/東亞國家的共同擁有,『日本』因此而成了他者的自我。」
  • 商業插畫的創意從何而來?
    商業插畫的創意從何而來?什麼叫做故事感?一般是具有人物與人物之間的互動、人物和環境之間的互動的氛圍。非敘事類構圖,就是和敘事類構圖相反,不具有明顯的故事性,畫面一般也沒有現實背景,更多的是通過比較隱喻的方式,表現一種觀點的構圖類型。三、造型同樣一個麵包、一片樹葉、一個人、一片田野,不同的插畫師各有不同的造型表現。
  • 為什麼日本人那麼鍾愛胚芽米?
    說到胚芽米不得不提到日本,因為日本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吃胚芽米,在政府的倡導和民間的共同努力下,胚芽米在日本一度非常普及。 後來,胚芽米的營養價值逐漸被其他亞洲國家所認識,中國、韓國、新加坡、泰國等也開始逐漸把胚芽米推行出去。
  • SCP-096身世的秘密 神秘強大的力量從何而來
    它的力量又從何而來?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要從一起收容失效事件講起。當時SCP-096原本狀態平穩,可不知道什麼原因096開始躁動,隨後幹翻看守突破收容,然後狂奔到了一個百裡之外的村莊後,將自己的目標(一名年輕男子)殺死。
  • 宇宙從何而來?人類又從何而來?佛教的看法大不同
    宇宙從何而來?我們人類又從何而來?這兩個問題實在是太大了,至今尚無絕對的定論。不同的人與團體,從不同的出發點,各自有自己的論述。佛教對此也有自己鮮明的觀點。佛教徒都是無神論者,所以佛教不相信有創世神,也不相信我們的世界與人類,我們的宇宙是由神創造的,而宇宙的存在,生命的存在,是確定無疑,不可否認的。佛教認為,空性才是眾生永恆不變的真理。
  • 能量的本質是什麼?宇宙最初的能量從何而來?
    能量的本質是什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能量與質量其實是等價的,這就是著名的質能方程。能量和質量就像一個東西的兩面性,兩者可以相互轉換。說白了能量就是質量,質量就是能量。而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物質指的是具有質量的物質,這也說明了其實能量也是一種物質。
  • 穿上緞面襯衫,終於明白高級感從何而來
    穿上緞面襯衫,終於明白高級感從何而來!穿上緞面襯衫,終於明白高級感從何而來穿上緞面襯衫,終於明白高級感從何而來穿上緞面襯衫,終於明白高級感從何而來穿上緞面襯衫,終於明白高級感從何而來
  • 除了壽司,你還知道日本人喜歡把米做成什麼嗎?
    不過白米有不同的用法,中國喜歡用來做成飯,日本人喜歡做成壽司,壽司如今已經成為日本餐飲文化的一個象徵了,風靡全世界。如果要問大家日本人喜歡把米做成什麼,大家一定會說是壽司,那麼除了壽司還有什麼呢,日本人喜歡把米做成三種食品。壽司第一個當然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壽司了。日本壽司風靡世界,不僅日本人愛吃,很多外國人也對壽司情有獨鍾。而這聞名世界的壽司的主要原料就是大米。
  • 《人間失格》失的是什麼?罪惡從何而來
    從小我們熟知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為什麼違背了初衷,會去為惡,即使不是對他人,對自己為惡也算,罪惡從何而來。時間是罪惡回首人的一生生命軌跡,沒有說那個一出生就十惡不赦。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用在這裡好似不太恰當。人走正途,走千裡亦是正途,如若走上歧路,走多遠還是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