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搶米風潮反映激烈的民族矛盾,知識界認識到近代教育的迫切性

2020-12-21 魚兒讀書會擺尾

1910年爆發的長沙搶米風潮是清末民初時民族矛盾激化的典型事件,震撼了清政府和湖南當局。

20世紀初年,湖南連年自然災害,尤其,1906年的水災導致湖南受災人數高達三四十萬,被稱為「湘省二百餘年未有」。這些災荒導致糧食產量大減,加之周邊省市饑民的大量湧入,加重了長沙糧食供應的負擔。

儘管如此,英、日、美等帝國主義商人卻是更加猖獗搶購糧食,而非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減少長沙糧食的輸出量。再加之此時以王先謙、葉德輝、楊鞏、孔憲教為首的豪紳地主也瘋狂搶購、囤積糧食,欲待價格上漲之時獲取暴利。

這一切導致米價瘋狂上漲,災民甚至是城鎮居民都無力購買,最終因一黃姓貧民之妻帶小孩投江自盡一事,爆發了饑民要求平糶,並搗毀米店的搶米風波。這一事件最終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下去,但它並非一次單純的「饑民暴動」,而是帝國主義與中國統治階級,以及人民大眾之間矛盾日益激化的產物,集中反映了長沙激烈的民族矛盾。

這對於長沙知識界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他們認識到創辦近代教育的迫切性。值得一提的是戊戌維新時期的「學戰」思想,長沙人曹典球便是代表人物之一。曹在發表於《湘報》上的《兵戰不如商戰,商戰不如學戰說》一文中對兵戰、商戰、學戰孰輕孰重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論述。他認為商戰比兵戰重要,但此兩者都依賴於學戰,學戰是一個國家富強之根本,倡導大力發展新學,培養專門人才,幵啟民智。

清末民初時期,以國民教育為核心的「教育救國」思想則在湖南最為流行。其代表人物有楊度、譚延闓、曹典球、胡元倓等。他們認為國家只有提高國民的素質才能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倡導國民教育的目的是將學生培養成具有獨立的人格,自尊自強,富有國家責任感和使命的新國民。當然,清末民初還有很多其他教育思潮的興起,但無論是哪種思潮都說明了民族危機對長沙近代教育興起和發展的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圖說長沙搶米風潮
    圖說長沙搶米風潮——在長沙搶米風潮110周年座談會上的放映座談會後合影手機「一直播」APP畫面_搶米風潮的導火線這成了風潮的導火線,風潮從湖南省開始波及到湖北,甚至各省。湖南的泥瓦匠、木匠隨即在城內張貼布告,號召大家團結起來,抵抗外國侵略,把契約方趕出去。湖南諮議局也宣布工匠們的行動完全正確。但英方堅持保留使用各地勞工的權力。他們決定使用來自上海、漢口、廣東的熟練工人,而不使用長沙的泥木工,這是引起暴動的原因之一。
  • 辛亥革命前的絕響——長沙搶米風潮
    然而,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湖湘聖地長沙爆發了一場轟動全國的搶米風潮,無數不被銘記的人民將腐朽的社會秩序砸得粉碎,仿若吹響了舊時代晨曦初現的號角。 導火線:內憂外患 這場震驚舉國上下的搶米風潮並非單一因素造成的。
  • 辛亥前夕長沙搶米風潮:反新政搗毀學堂
    資料圖:長沙饑民怒燒巡撫衙門  1910年4月,即距今整整一百年前,一場自發的搶米風潮在長沙城內爆發,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這是清朝覆亡民國建立前最大的一次民變。  偉人自述  長沙「搶米」影響一生  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於1936年下半年來到中國的「西北紅區」採訪。毛澤東同志對斯諾談起自己的革命歷程時說:1910年發生在長沙、震驚全國的長沙搶米風潮影響了他的一生。  毛澤東說:「這時,湖南發生了一件事,影響了我的一生。
  • 載灃執政期間,發生了兩起「搶米風潮」,制定政策不足成效不大
    在載灃執政期間,發生了兩起影響巨大的「搶米風潮」,即「1910年湖南長沙搶米風潮」和「1911年浙江搶米風潮」。湖南自1901年至1909年間不斷地荒災,最終引起了1910年湖南長沙搶米風潮的發生,該事件對清末民變產生重要的影響,當時的湖南巡撫岑春蓂將此事上報朝廷,於宣統二年(1910)三月五號、六號《湖南巡撫岑春蓂為省城饑民拆毀教堂警柵事致郵傳部等電》《湖南巡撫岑春蓂為長沙饑民燒毀撫署教堂事致東三省等督撫電》二份電文中寫道:「萬急,郵傳部堂憲鈞鑑……初四日因饑民在南門外排食聚眾
  • 損失達千億的搶米風潮,七十年後仍令老寧波人心有餘悸
    七十年前,浙江寧波曾發生一起搶米風潮,至今仍令一些寧波的耄耋老人記憶深刻,心有餘悸。解放前百姓搶購糧食1948年上半年,寧波市內米價持續上升,升鬥米粒已讓市民們的日子過得惶惶不安,到了6月16日,米價已經漲到了每石一千三百萬,最終釀成寧波全城的搶米風潮。
  • 搶米風潮從何而來?
    大家知道嗎一九一八年八月,在日本爆發了全國範圍的搶米風潮嗎?這次風潮最初是從漁婦搶米引起,各地一般也以搶米形式爆發,所以史稱「米騷動」。下面跟小編來了解一下吧。一九一四年米糧的消費總額為五千四百八十萬石,一九一八年增加到六千零六十三萬石。但是,商人為了謀取暴利,不但不進口糧食,反而把日本和殖民地朝鮮的大米,大量販運到正忙於戰爭急需糧食的歐洲國家;在國內,奸商又乘機囤積居奇。一九一八年春天稻米每升二十錢,到夏天上漲到五十五錢。這樣,大批貧苦勞動大眾,更加無法維持生活。十月革命的影響有如火種落入乾薪,大規模的群眾鬥爭「米騷動」終於爆發了。
  • 百年前長沙爆發搶米潮,清廷借西方軍艦鎮壓,這事就大清幹得出來
    一、長沙城內的糧食與百姓 1910年左右,在湖南一石米可以賣到7000文以上,如果對這個數字沒有什麼概念的話,可以通過比較來感受搶米風潮爆發前長沙居民的生活困境。
  • 宣統年長沙搶米風潮,加速清王朝的倒臺!
    灃州、安鄉、常德、嶽州、寶慶、衡州(今衡陽)等地大批饑民湧入長沙。米價一日數漲。賣水為生的黃某因買不到米,全家投水自殺,激起民憤。4月12日,民眾一百多人搗毀抬價的確房,要求平價。湖南巡撫岑春蓂下令鎮壓。13日,民眾數千人包圍鰲山廟巡警局,傍晚聚至兩萬餘人,擁向巡撫衙門,並當場毆打了巡警道劉承裕。
  • 散文丨唐櫻:長沙文心妙高峰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要完成一部清末長沙搶米風潮的長篇紀實,於是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沿著長沙老地圖留存的長沙七座城門:黃道門、瀏陽門、小吳門、湘春門、潮宗門、驛步門、德潤門,走了大大小小的街巷差不多有近千條,走著走著,我就發現了一個秘密——那些在檔案館和圖書館裡都找不到的老地名,居然都在公交車站的站牌上掛著。
  • 清末仙女廟兩次搶米事件(揚州江都仙女廟)
    史載,光緒二十八年(1902)與三十二年(1906)江都仙女廟先後發生過兩次搶米事件。1902年,江蘇發生了嚴重旱災,數月不雨,米價奇貴。8月,省府要求各縣購米平糶,揚州知府石蘊卿與江都、甘泉兩縣知縣不僅不組織米源,反而受奸商張傳芳的賄賂,還準許其將米外運。如此枉為,導致米價瘋漲,使民眾生活受到嚴重威脅,一片怨聲載道,從而引發了搶米風潮,並因此遭到官府殘酷鎮壓。
  • 1940年成都「搶米事件」真相
    軍事壓力減輕,蔣介石集團開始把關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抗戰陣線內部的政治矛盾上。而此時,由於方針正確、組織有方、行動有力,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武裝力量和抗日民主根據地得到很大的發展,中共中央南方局領導下國統區的群眾抗日救亡運動也更加彭勃。共產黨力量的發展,引起了國民黨頑固派的恐慌和嫉恨。
  • 挪威信義會傳教士鏡頭中的長沙
    十九世紀末,信義會傳入湖南,並在長沙、寧鄉、益陽等地建立教堂,創辦學校、醫院、孤兒院、瞽目院等機構,頗為活躍。 清末長沙挪威國路德教會堂
  • 近代日本文學中的「中國形象」
    對於日本人來說「中國」恐怕從來都不是一個明確的實體她的龐大和複雜使親身體驗到她的存在的日本人也只能觸摸到她的一個微小的局部因而她的整體形象無法建立在某一個人經驗的基拙上。日本人的「中國」來源於日本人對中國的敘事。
  • 近代英國貴族從無視知識文化到極力發展教育經歷了怎樣的轉變?
    英國貴族自出現到發展至今已經有1千多年,而他們能夠長久存在並得到發展的主要原因就是能夠順社會發展對自己各方面的傳統意識進行轉變。他們在中世紀時熱愛戰爭崇尚武力,無視文化教育與學習,到了近代他們改變了對學識的看法,進入學校接受教育。
  • 我夢想的中國——三十年代知識界對未來的展望
    第四,知識分子肯到民間去,使全國民眾都能受到教育,不要只管自己享樂,也不要只管喊口號。  第五,每個人都有職業,無不勞而獲的人。  施蟄存(現代雜誌主編)  我夢想中的未來中國,卻與每一個小百姓所夢想著的一樣,完全一樣!是一個太平的國家,富足,強盛。百姓們都舒服,說一句古話:「熙熙然如登春臺。」
  • 近代早期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的多層次治理
    近代早期(即16—19世紀)的德國也被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是這一時期歐洲最為重要的國家之一,由領地國家和帝國城市構成。到1800年,在其疆域縮水不少的情況下,仍然還有68.7萬平方公裡的領土,統轄了2900萬人口。
  • 2020年高考歷史熱點:近代中外女權運動
    《萬國公報》是中國人最早創辦的報刊B.晚清知識分子通過報刊實現了言論自由C.知識界的宣傳呼籲迫使清政府革除陋習D.隨社會發展知識界對婦女問題漸趨重視【答案】D【解析】中國人最早創辦的報刊是《昭文新報》,不是《萬國公報》,故A項錯誤;晚清知識分子通過報刊實現了言論自由與史實不符,因為封建專制的言禁傳統扼殺了言論自由,故
  • 「原創」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
    近年來,雲南省民族中等專業學校在長期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民族職業教育工作新經驗、新做法,在民族文化繁榮、民族教育振興、民族幹部培養、民族關係的和諧等方面開展一系列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雲南省民族中等專業學校是唯一一所省屬民族類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結合在校民族生比例達70%以上的實際,把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作為首要任務,創造一切有利條件,做好組織保障、制定工作規劃、形成教育氛圍、做好民族傳承和彰顯教育特色等工作,社會反響較好,在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中起到示範和引領作用,為推動區域文化發展和邊疆繁榮穩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 澤被鄉裡,迴響至今——紀念近代「教育救國」思潮旗手李端棻
    但教書育人的職業選擇,只是理解近代教育的一個側面;從民族復興的百年曆程回望,面對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瓜分豆剖、滿目瘡痍的「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教育成為一代知識分子眼中救亡圖存的歷史選擇,李端棻挺立時代潮頭,成為「教育救國」歷史思潮的一代旗手。「教育救國」雖然潮起潮落,終未站在挽救國運的歷史舞臺中央,卻開啟了五四運動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也為今天復興路上的「科教興國」「教育強國」奠定了根基,塗抹了底色。
  • 精品路線丨民族工業一日遊,感受津城近代工業之魂
    從洋務運動到解放戰爭,幾乎每一個重大歷史節點,天津都會出現其中,而在這眾多歷史中,不得不提的便是天津的工業史,你了解近代工業嗎?天津的近代工業始于洋務運動之中,而這座城市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則成就了其發展各色工業的基石。今天小津便帶領著大家一起,開啟民族工業一日遊,讓我們更加了解天津工業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