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腩是牛腹部靠近牛肋處帶筋、肉、脂肪的鬆軟肌肉,好吃而且有營養。疫情期間,在家裡燉上一鍋軟爛有味的牛腩,暖身又暖胃!
1. 牛腩提供高質量的蛋白質,含有全部種類的胺基酸,各種胺基酸的比例與人體蛋白質中各種胺基酸的比例基本一致,其中所含的肌氨酸比任何食物都高。
2. 牛腩的脂肪含量很低,但它卻是低脂的亞油酸的來源,還是潛在的抗氧化劑。
3. 牛腩含有礦物質和維他命B群,包括煙酸,維生素B1和核黃素。牛肉還是每天所需要的鐵質的最佳來源。
但每次在家燉牛肉,經常硬得嚼都嚼不動,而且很難入味。在飯店吃到又糯又爛的牛肉,總是希望自己也能親手做出這樣的口感,到底怎樣才能把牛肉燉爛呢?讓小菜頭為你支招~
❶ 選肥瘦相間的肉
無論是炒還是燉,選擇肥瘦相間的,就會比純瘦的嫩口。
燉肉不如試試牛肋肉,切滾刀塊燉,油脂豐富,還有燉爛的嫩筋在裡面,口感豐富。還可以選牛腱,前腱更嫩點,後腱也不錯。切滾刀塊、小塊都行。牛腱爛得快,一般明火燉 1 個半小時就熟爛的剛剛好。
❷ 選對部位是關鍵
選對部位是關鍵,其次取決於你的烹飪方式,鮮肉適合炒、燙火鍋,牛腩、大牛腱、尾巴適合燉煮。
❶ 肉的纖維先打斷
用松肉針或者松肉錘,直接把纖維斷掉,之後不論是炒、煎、燉都可以。
也可以用中式菜刀的刀背拍肉或者刀的側面,拍到肉的筋膜散開。
❷ 垂直紋理切肉塊
切肉的時候注意看一下,不要順著紋理切,要和紋理垂直切。
❸ 醃肉有門道
可以用小蘇打粉和澱粉醃半小時以上,就會很嫩的。
醃製時一定要先加調和油,不能下鹽,鹽會脫水,怎麼煮都老!
醃的時候還可以擠點檸檬汁,果酸能破壞肉的組織。
❶ 巧用茶葉,只加開水
如果是燉著吃,用紗布包一小撮茶葉,即可增香又可以使牛肉酥軟得快些,一次性加足水,如果中途必須加水,要加開水,不能加冷水。
❷ 蜂蜜或紅酒分解蛋白
燉時放些蜂蜜或紅酒,這兩樣中含有分解動物蛋白的酵素蛋白酶,可以使肉質鬆軟,但蜂蜜不要等肉湯燙了加,會被分解。
❸ 糖和醋破壞細胞結構
糖和醋能夠破壞牛肉細胞結構,使其肉質軟爛。也可以簡單地放一兩粒山楂代替,效果相同。因為山楂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酶和山楂酸,可促進脂肪分解,同時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而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脂肪。
❹ 用啤酒代替水
我燉牛肉的秘訣是用啤酒代替水,大致比例是兩斤牛肉加一瓶啤酒,即便是牛腱子,兩個小時也能燉爛!
❺ 加黃豆醬、番茄,軟爛又美味
燉牛肉的時候加點黃豆醬,用高壓鍋燉上 20 分鐘,出來以後湯汁特別好,而且特別軟爛。
燉牛肉加番茄是王道,不想讓番茄味喧賓奪主,就加一個半個,牛肉爛得快,還提味。
❶ 高壓鍋
先把牛腩焯一下去血水,放入高壓鍋加開水,上汽後煮 40 分鐘,牛腩就軟糯可口,回味無窮。另外就是熱水要多加,否則容易糊鍋。
❷ 砂鍋
首先選擇帶筋牛腩,下鍋大火鏟,加白酒,香料,糖,辣椒,醬油調味,然後加熱水到鍋中,煮沸後移入缽子,小火慢燉。差不多 1 個小時後放鹽,然後再燉半小時左右,這樣子的牛肉軟糯,肉質彈爽但又不散。
鹽放多少才合適?要不要放糖?生抽老抽有啥區別?醋到底放不放?這些來自做飯時靈魂深處的拷問,讓很多烹飪小白手足無措,並深深懷疑自己做的是不是「黑暗料理」。
不要著急,只要咖喱一出手,這些通通不是問題。咖喱的味道辛辣中略帶微甜,香氣濃鬱,可以有效去除食材當中的腥羶味道。
先在鍋裡炒上洋蔥提味,再放上自己喜歡的蔬菜,土豆、胡蘿蔔是最好的。最後放上一塊咖喱,一碗雞湯或熱水,燉煮的時候就已經香氣四溢,即使你本來沒什麼食慾,聞著這香味也保證食慾大開!
咖喱牛腩當然是咖喱菜中最經典的一道。牛腩不易煮爛,所以記住一定要小火慢燉哦。煮好的牛腩嚼勁十足,又帶著油脂的濃鬱,吃上一塊超級過癮。
牛腩 1大塊,咖喱塊 4塊,洋蔥 1個,胡蘿蔔 1根,土豆 1個,雞湯 1碗
4. 熱鍋倒油,將洋蔥倒入鍋中翻炒至變軟,再倒入胡蘿蔔、土豆翻炒片刻,倒入焯過水的牛腩翻炒
5. 倒入一碗雞湯,再倒熱水沒過食材,大火煮沸後加入咖喱塊,攪拌均勻至咖喱塊融化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