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國博大精深的養生文化中,有一個穴位如同身懷絕技的掃地僧,雖不顯山露水,卻暗藏深厚功力。
它就是位於我們肩膀上的肩井穴。此穴位於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找起來十分方便。
標準定位: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
肩井穴的準確位置圖
肩井穴位於肩胛區,第七頸椎棘突與肩峰最外側點連線的中點,正坐取穴。
所屬經絡:足少陽膽經,系手少陽、足少陽、足陽明與陽維脈之會。
為什麼肩井穴有如此美譽?這要從它所屬的足少陽膽經說起。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下經絡穴位圖,會赫然發現,足少陽膽經是一條很長的經絡,從足部延伸到頭部,所涉及的部位非常廣泛。
這樣就意味著,足少陽膽經是我們人體中一條非常重要的經脈。
那麼,足少陽膽經出現問題,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呢?一句話:膽經堵,全身堵。
第一,關節屈伸不利。
膽經遍布身體重要關節。膽經氣血鬱滯,會讓頸部、肩部、髖部等大關節出現酸乏無力之感。
第二,兩肋悶痛。
肝膽同源。膽經鬱阻,肝經會受影響。肝氣不疏,必然引起兩肋悶脹,患者更可出現口苦咽乾等症狀。
第三,多髮乳腺疾病。
膽經鬱阻,直接影響身體氣機的生發。氣機不暢,影響肝經的通常,會讓乳房疾病叢生。
第四,易患高血壓。
膽經鬱阻,氣鬱久而化熱,傳導給肝經,形成肝陽上亢,從而誘發高血壓。
第五,降低免疫力。
膽經氣機生發為午夜。此時一陽生。一生二,二生三,三才能生萬物。
如果膽經氣血出現問題,不能很好地在午夜生發陽氣,久而久之會影響人體正氣,形成免疫力的低下。
第六,出現煩躁、失眠、口腔潰瘍等上火症狀。
膽有多清,腦有多清。膽主決斷。
當膽經氣血出現了問題,影響清陽之氣對頭的濡養,會出現上火、頭暈等症狀。
總而言之,作為主疏洩的經脈,膽經和身體中的很多方面都有密切關係。
因此,讓膽經通暢起來,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在這裡,我們就得說到肩井穴了。
坐位。先確定大椎穴與肩峰最高點(肩部最高骨)的位置,再取兩者連線的中點,在兩筋之間,按壓有明顯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取穴時一般採用正坐、俯伏或者俯臥的姿勢,肩井穴位於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三中點,肩部最高處)。
肩井穴位於肩上,當大椎穴與肩峰間連線之中點處。或以手併攏,食指靠頸,中指尖到達處是穴。
肩井穴位於肩胛區,第七頸椎棘突與肩峰最外側點連線的中點。正坐取穴。
肩井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筋膜、斜方肌、肩胛提肌、上後鋸肌。有頸橫動、靜脈。分布著鎖骨上神經後支及副神經。
皮膚由第4、5、6頸神經後支重疊分布。肩胛提肌,位於頸椎橫突和肩胛骨內側角與脊柱緣上部之間,由肩胛脊神經支配。
上後鋸肌在前肌的深面稍下方,由第6、7頸椎和第1、2胸椎棘突第2~5肋角的外面,該肌由第一至第四胸神經後支支配。
針由皮膚、皮下筋膜穿斜方肌筋膜及其下方斜方肌,在頸橫動脈的內側,深進肩胛提肌、上後鋸肌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肩胛提肌。
布有鎖骨上神經後支,副神經;並有頸橫動、靜脈通過。
肩井穴意義:膽經的地部水液由此流入地之地部。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涼溼水氣及地部經水。
運行規律:天部之氣化雨冷降,地部經水一是循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體內,二是滲入穴內的脾土之中,三是溢流穴外。
肩井穴功效:疏導水液。肩井穴有通經活絡、豁痰開竅、祛風清熱、活絡消腫的作用。
肩井穴主治項背、胎產、神志等疾病:如肩背疼痛、手臂不舉、頸項強、腰髖痛、中風痰湧、咳嗽氣逆、眩暈、瘰癧、難產、乳癰、胎衣不下、產後乳汁不下等。
現代又多用肩井穴治療乳腺炎、功能性子宮出血、乳腺增生、頸淋巴結結核、中風偏癱等。
肩井穴主治項強,肩背痛,手臂不舉,中風偏癱,滯產,產後血暈,乳癰,瘰癧;以及高血壓,功能性子宮出血等。
循環系統疾病:高血壓,腦卒中;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神經衰弱,副神經麻痺;
婦產科系統疾病:乳腺炎,功能性子宮出血;
運動系統疾病:落枕,頸項肌痙攣,肩背痛,中風後遺症,小兒麻痺後遺症。
肩井穴配足三裡穴、陽陵泉穴治腳氣酸痛;治療乳腺炎特效穴.
肩井穴配肩髃穴、天宗穴,有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主治肩背痺痛。
肩井穴配乳根穴、少澤穴,有消炎通乳止痛的作用,主治乳汁不足,乳癰。
肩井穴配合谷穴,三陰交穴,有活血利氣催胎的作用,主治難產.
肩井穴的作用,就在於以一兩撥千斤的姿態來調節膽經氣血。
對此,《幼科鐵鏡》中說得好:「肩井穴是大關津,掐此開通血氣行,各處推完將此掐,不愁氣血不周身」。
《會元針灸學》 說得更好:「肩井者,在肩部陽氣衝出顯明之處,而通於五臟,推蕩淤血,而生青陽之氣,如泉湧出,以安經絡,以實臟腑,而開陰竅。居肩部飯匙骨,與大筋,共肩夾骨,連項骨,四骨之間,如井之狀,故名肩井。」
簡單來說,揉按刺激肩井穴,可以讓膽經的清陽之氣如泉水一般湧出來,然後將鬱滯的氣血滌蕩開來,令全身的疏洩順暢平緩。
它仿佛人體氣血的一個蓋子,提起來,鬱悶之氣就會宣解。這就是肩井穴的最大妙處。
所以,每天按摩肩井穴是非常好的養生手段。
平時總操作電腦導致肩頸疼痛的人可以揉按,有乳腺增生的人可以揉按,經常生悶氣的人可以揉按,免疫力低下的人可以揉按;
睡眠不好總上火的人更可以揉按,高血壓患者可以揉按,而且最好是一邊泡腳一邊揉按,其中妙處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得到。
注意:肩井穴可揉按,非專業人士不要針刺。每次揉按要配合均勻呼吸,身體坐直,心無雜念,每次揉按36下,每天可以操作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