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撕脫性骨折就是說人體的腳踝位置周圍的肌肉或者是韌帶猛然的出現收縮的症狀,這就會使得人體的肌肉、肌腱或者是韌帶周圍附近的骨頭出現拉斷、撕脫的症狀。
腳踝撕脫性骨折以後,經過治療一般只會出現兩種結果:第一種結果,骨折的骨頭與骨頭之間距離比較近,那麼骨頭與骨頭的位置對正,那麼是可以癒合的,並且日後恢復也不會很差,預後還是比較好的。第二種結果,骨折的骨頭與骨頭之間距離比較遠,那麼骨頭與骨頭之間是不能對正癒合的,這樣的結果就是比較差的了,對患者的後期治療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腳踝撕脫性骨折以後,患者的肌肉、肌腱以及韌帶周圍的骨頭都是被拉斷的,因此,如果骨頭與骨頭之間不能夠癒合的話,毫無疑問,受傷部位的肌肉、肌腱、韌帶的功能會喪失一部分,甚至有可能是完全喪失。
腳踝撕脫性骨折以後還會存在一些游離性的小骨塊,這些骨塊一般是比較小塊的,因此對患者來說影響並不大,但是如果游離性的骨塊比較大的話,那麼一定要請專業骨科醫生做一些針對性的治療。
腳踝撕脫性骨折以後,治療方法一般是選擇打石膏固定住。
那麼打石膏治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第一,打石膏的患腿一定要時刻注意抬高,這樣的目的主要是在於制動,可以比較有效的消腫以及有利於遠端靜脈的回流。
第二,打完石膏以後,一定要時刻關注自己的皮膚變化,有的人可能會出現皮膚不適的症狀,出現異常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
第三,在打完石膏一個星期以後,需要再去拍一個X光射線檢查,看看患病的骨端有沒有比較顯著的分離和移位。
第四,在打石膏期間患病肢體是不能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