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節因為一場新冠肺炎的肆虐而擱置,有人奔赴抗疫一線與死神爭分奪秒;有人堅守崗位為防護病毒添磚加瓦;淄川區洪山鎮洪山小學的師生們積極響應上級號召,除了上好直播課、完成自主學習以外,還積極參與家務勞動,用自己的雙手營造家庭溫馨環境的同時體會不一樣的勞動智慧。
「特殊時期沒法按時開學,老師和同學們在家完成課業的同時,我們希望大家可以多參與家務勞動,提高勞動意識、養成勞動習慣的同時,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勞動態度和良好的勞動習慣,這對學生身心發展和學校的教育理念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洪山小學負責人這樣說。
1、 制定勞動計劃,做父母的小幫手
學校號召各班班主任通過視頻家訪的形式了解學生在家學習、生活等情況,提倡大家安排好作息時間的同時制定勞動計劃,把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列出清單,並在父母的幫助下做成勞動評價表,保證完成家務勞動的同時能夠日有所進,越來越好。
2、 享受勞動過程,做父母的小棉襖
隨著復工大潮來臨,家長們紛紛投入緊張的工作中,洪山小學的孩子們在家裡完成課業的同時,紛紛成為父母的貼心「小棉襖」:拖地、洗碗、疊衣服、擦桌子……有計劃的家務勞動既能消除學習的緊張感,又能得到很好的勞動體驗,在課堂之外體會小小的成就感,這對學生來說,可謂一種很好的鍛鍊。
老師們當然也不例外,除了每天的報表、上課、檢查作業之外,在家打掃衛生、整理家務、做好飯菜、照顧孩子,將一天的時間安排得既合理又充實,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勞動榜樣。
周校長說:「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於某件事情的熱情是比較短暫的,因此我們號召老師們把自己每天做家務的照片或小視頻發到班級群中,用榜樣的力量引導學生,這樣師生齊努力,家務勞動變得更加快樂而有意義。」
3、 挑戰勞動難度,做勞動的小能手
等到日常家務做得越來越好、「勞動秀」越來越棒時,洪山小學的老師們開始再出「奇招」,用自己的「勞動處女秀」有目的性的引導學生挑戰自我,做一件從來沒有做過的家務勞動,如:蒸饅頭、做菜、洗衣服、做蛋糕……這樣稍微拔高一下難度,學生的勞動興趣變得更加濃厚,挑戰更有動力。
五年級一班的楊尚儒媽媽激動地說:「我兒子從小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是家裡名副其實的小皇帝,學校這個家務勞動課讓他瞬間變了一個人,短短一個星期就學會了掃地拖地、擦桌子,這一周竟然學會了兩個簡單的炒菜,還會自己洗衣服了,這樣的變化太讓我驚喜了!」
4、 享受勞動成果,寫自己的小心得
有播種就有收穫,有付出自然就有體會。在家戰疫,體驗勞動、享受成果的同時,很多學生都有不一樣的心得體會。他們用文章、用手抄報、用詩歌等方式表達出來,讓我們看到了純粹而豐碩的「果實」:二年級的公富政畫了一幅畫送給媽媽並告訴她「以後家裡我來拖地」;四年級的黃佳微調皮地說:「我學會了西紅柿炒雞蛋,以後媽媽加班我不用挨餓了」;一年級的閆新鈺同學說:「我現在知道什麼叫『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了,因為做飯真的太辛苦了」……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表情達意,訴說著勞動的艱辛和快樂,天真可愛的小臉上讓人有別樣的觸動。
著名教育家陶行說:「人生兩件寶,雙手和大腦,一切靠勞動,生活才美好。」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源泉,更是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勤勞的中華民族用勞動創造了五千年燦爛的華夏文明,塑造了屬於自己的勞動美德,相信疫情散去、繁花更勝時,我們的學校、我們的老師和學生都能交上一份令人滿意的「抗疫」答卷,讓勞動教育貫穿每個人的生命和心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路燕 通訊員 朱豐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