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鰭閃電發酵」,冬棚養蝦「穩水」神器

2020-12-09 網易新聞

(原標題:「藍鰭閃電發酵」,冬棚養蝦「穩水」神器)

「閃電」防控冬棚倒藻,養殖成功關鍵,速度了解體驗!

冬棚養殖雖然利潤高但是周期長,風險高,養殖難度大,做好冬棚水質穩定是確保冬棚成功的關鍵!

冬棚池塘水沒穩住,倒藻的後果很嚴重

「倒藻」就是養殖水體中的藻類大量或全部死亡,導致水色驟然變清、變濁甚至變紅。養殖初期個體尚小時水色會變清,相反則會變濁。其中變濁又有黃濁、白濁和粉綠色混濁之分。如果處理不善;「倒藻」會導致魚蝦缺氧、發病甚至大量死亡。

在冬棚養殖過程中,池水突然變清了?或者水體發黑變渾,水體粘稠度增大、泡沫多,池塘四周形成一層油膜,這時候我們一定要特別注意及時處理,當然預防更勝於處理!

一、冬棚水質管理難的原因

1、冬棚通風差、光照差,空氣交換量少

棚內需要保溫,棚內空氣對流差,內部氣壓較低,空氣流通極為不暢。如果天氣很好、棚內溫度高,光照適宜時,可以適當的把棚的四周掀開,加強空氣對流,改善棚內空氣品質。

2、水溫低、氣壓低、溶氧低

由於受冷空氣影響,光線弱,水溫低,藻類光合效率低,水體溶氧減少;

3、亞硝酸鹽偏高、氨氮偏高、硫化氫偏高、

由於水溫低,光線弱,池塘自淨能力差,有機物積累發酵,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持續偏高。池塘碳氮比失衡,菌藻繁殖受到抑制。

二、冬棚池塘易倒藻

1、天氣驟變會尤其是降溫或者陰雨後,池塘的水溫和pH值發生變化;

2、氣溫低,溫差大,光合作用弱,影響有益藻類的生長和繁殖;

3、冬棚養殖,棚內氣壓不足,溶氧受限,藻類生長緩慢;

4、使用大量的消毒殺菌類、殺蟲劑、重金屬鹽類產品,藻類難以生長;

5、水體的肥度不夠,有機質過少,碳氮比失衡,總鹼和微量元素不足,水體營養不平衡;

三、閃電處理、穩定水質

1、每周使用一次「閃電發酵」補菌補碳,補充水體營養,保持菌藻平衡;

2、多開增氧機攪動池水,預防池水分層。

3、「閃電發酵」液,及時補充活性強的EM菌,提高水體中菌的活性,提高分解有機質的能力。

4、定期補充適合低溫生長的藻類,如「硅藻源」,保持水體藻相優良,防止有害藻,如「藍藻」的爆發。

閃電發酵是什麼?

閃電發酵(EM菌)為一種混合菌,由雙歧桿菌、芽孢菌、酵母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組成。其群體作用是降低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質的數量,調整養殖生態環境,增加水中溶氧量(氧氣),促進養殖生態系中的正常菌群和有益藻類活化生長,保持養殖水體的生態平衡;

閃電發酵的特點

1、菌種優化,發酵迅速,節省成本;

2、複合菌種,產酸少,不會影響水體pH;

3、操作快捷,1包,1斤,20斤水,12小時20畝;

一包閃電發酵(100g)+配合20kg水+1斤紅糖,發酵12小時後打開發酵桶會有一種酒香味,一包「閃電發酵」可用於20-30畝池塘。

閃電發酵的作用

1、控制水環境中氨、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含量;調控養殖池微生物生態結構。

2、定期拌服EM菌,提高水產養殖動物的攝食量;促進動物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

3、能夠及時降解、轉化池塘中的有機物;提高水體自淨的能力,提高水體透明度,優化水體藻相

4、穩定重建腸道有細菌群;抑制病原弧菌等有害菌群增殖,迅速緩解各類腸炎症狀。

5、抑制有害藻繁殖;特別是藍藻的爆發,延緩藻類老化過程,維護水體菌相平衡;

藍鰭閃電發酵具有快速改善穩定水質,複合乳酸菌配方,菌液不過酸同時富含雙歧桿菌,具有突出的保護魚蝦腸胃的作用(拼手速9.9包郵領取體驗)

「閃電發酵」超級活性EM菌

活動說明

廈門藍鰭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回饋廣大養殖戶,現限量9.9元包郵領取千億級EM菌「閃電發酵」(先到先得,數量有限,單個帳號最多只能領取一包)。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南美白對蝦冬棚養殖畝產突破1500斤,畝利潤最高可達35000元!
    前期我們中國水產養殖網也專門報導過,這位經驗十足的養蝦人之前被安徽長豐縣當地養殖戶聘請為技術指導員,在安徽這樣的內陸地區土塘純淡水養殖畝產都能達到1000斤,贏得了當地養殖戶的讚賞和肯定。隨著安徽地區氣溫逐漸降低,大大小小的養殖戶都已經結束養殖,開始曬塘準備來年養殖了。黃族成也回到自己的家鄉廣東,開始這一年末的冬棚養殖。小編之前聽過江蘇如東地區小棚養殖非常厲害,不知道這廣東地區的冬棚模式究竟如何?
  • 日本的野心:「押寶」藍鰭金槍魚
    為了一條藍鰭金槍魚,日本苦心鑽研了32年時間回到1970年,當時日本的近畿大學剛開始致力於攻克藍鰭金槍魚的全人工養殖技術,但難度比想像中高很多,一連養了好幾批都沒什麼收穫。前者是「人工繁殖+後期養殖」,後者則是單純的「蓄養」,兩者有本質上的不同。在苗種繁育技術沒被攻克之前,日本的漁業公司都是從海洋中捕撈藍鰭金槍魚幼苗,然後將其轉移到大型網箱中放養,這種方式可以理解為「半人工養殖」。目前,澳大利亞、韓國、西班牙、克羅埃西亞等國依然延續著這種傳統的養殖方式。
  • 藍鰭金槍魚如何成為高奢產品
    當時選擇捕捉藍鰭金槍魚,並不是因為其好吃,而是因為其艱難捕捉,所以能夠捕捉到藍鰭金槍魚可以成為炫耀自己技藝高超的資本。幾千年前的漁民們捕捉藍鰭金槍魚的時候,把船組成一個船陣,然後把網連到一起,合作去捕撈藍鰭金槍魚,其目的是藍鰭金槍魚腹部的脂肪層,其他部分不受歡迎就被丟棄掉。幾千年過去了,這一傳統也被延續了下來,現在在西班牙南部,每年在藍鰭金槍魚的遷徙路線上,還會保留這種原始的捕撈活動。
  • 黃鰭金槍魚和藍鰭金槍魚的區分
    金槍魚是世界漁業經濟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魚類,主要分藍鰭金槍魚和黃鰭金槍魚兩大類。首先藍鰭金槍魚和黃鰭金槍魚的區分絕對不是看尾部的尖鰭,其實藍鰭和黃鰭的尖鰭都是黃色的,它們倆的區別主要是看身體側面的部位,藍鰭身體呈黑青色,深藍色或者發青色,而黃鰭中間呈明顯的黃色,這是它們最大的區別,第二個就是藍鰭金槍魚的頭會比較大,身體會更長一些,黃鰭金槍魚相對來說頭部要小很多,第三就是它兩側的側鰭,黃鰭金槍的鰭很長,而藍鰭金槍的鰭很短,這就是藍黃鰭的一個區分了
  • 科普大拖羅,魚中鑽石藍鰭金槍魚
    篤元祖居酒屋邀請您前來體驗頂級刺身料理——藍鰭金槍魚!<中拖羅> 即吞拿魚的中腹部,雖然脂肪沒大拖羅般豐盈,但照樣油香四溢,肉較有質感,會越嚼越出魚味。<赤身>字面意思指紅色的魚肉,也指魚背部,油份不足但是口感清爽。既有魚生爽脆的口感又可以體驗魚肉的鮮美。
  • 「蒙古包」養蝦,不足4個月3.6畝豪賺80萬!
    中國水產頻道原創報導,  帆布池養殖冬棚蝦,又是一個模式升級的成功案例  初看時,以為是一個個海邊白色的蒙古包,再看時,原來是一個個蝦池子,裡面養著密密麻麻的南美白對蝦。  傅斌超將帆布池搭建成單獨的保溫棚,像一個個「蒙古包」,不同的是,他使用的並不是一體式的大棚,這樣大大減少了投資成本。第一批投苗時間為2月2日,第二批投苗時間為3月9日,放苗密度為1000尾/方(相當於66萬/畝),養殖周期110天左右,捕大留小,分批出蝦,從40-50頭起捕,最後出蝦規格13-15頭。
  • 這幾種觀賞蝦很容易養,你連蝦都養不好,還想養魚?
    不過,現在觀賞蝦已經開始流行,成為水族的新寵之一。可能有人會疑惑,養蝦?蝦不是我們平常拿來吃的嗎?其實不然,觀賞蝦一般體型不大,顏色靚麗,是有別於我們平常的食用蝦的。並且觀賞蝦,外觀多樣、價格親民、色彩豐富。最重要的是觀賞蝦飼養簡單,還具有較強的繁殖能力,所以,養蝦可以讓玩家體會到繁殖的樂趣,也就是玩家經常說的「爆缸」。
  • 一張棚一茬蝦賺了21萬,連續5茬成功!今年這裡賺錢的不足30%,一個新入行的蝦農為何如此亮眼?
    水產養殖網了解到,最近兩三年,海南海品蝦苗在日照濤雒地區的表現還是比較搶眼的,2020年投放海品蝦苗的養殖戶賺錢比例大概在70%左右,遠高于濤雒地區的平均水平,這一次我們拜訪的養殖戶王老闆,入行儘管只有兩年的時間,但他選擇使用海品蝦苗之後連續5批蝦全部養成功,在4月份蝦價比較高的時候,一張棚養蝦純利潤達到了20萬元。
  • 天王表藍鰭系列:「海底追光者」新品7月27日即將震撼登場
    潛水者呼喚探索、追尋、沉入海洋下面,夢想著做深海裡的「藍鰭」。為了這份勇敢與熱愛,天王表致力於在潛水錶領域深耕和創新。經過不懈努力,藍鰭系列全新潛水錶終於問世並將於7月27日19:30以雲發布會的形式,在天王表旗艦店淘寶直播間正式對外發布。
  • 空降藍鰭金槍魚!還原純日式吃法,口水已流三千尺 ~
    在日本,「藍鰭金槍魚解體秀」是人氣超高的美食表演處理一條藍鰭金槍魚是一個神聖、華麗且充滿儀式感的過程通過「物盡其用」表達對一道珍貴食材的敬意對藍鰭金槍魚而言 ,toro(大腹)中最為肥美、豐厚的肉入口即化的部位當屬「O-toro 一尾金槍魚大腹是十分稀有的!
  • 硬核科技來襲,天王表藍鰭Pro 海底追光者正式發售
    天王表全球執行總裁鄧光磊與其團隊在雲發布會上與大家分享了新款藍鰭Pro的很多細節,包括核心優勢、技術保障、穿戴體驗等等。據悉,天王表此次發售的新款藍鰭Pro海底追光者系是繼2019年天王表推出的100米藍鰭系列防水產品之後的又一大佳作,是在綜合收集粉絲對之前產品的反饋後,考慮到年輕人的使用場景充滿不確定性後,加入了多個主動性和運動性防水的設計,在外觀方面也做了極大的升級的新產品。
  •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大鰲「一隻蝦」助力村民養殖致富
    隨著無人機升空,一片片蓋著白色保溫膜的冬棚逐漸出現在電腦屏幕上,一望無際的冬棚之下,藏著江門市大鰲鎮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的關鍵所在——對蝦。  掌握成熟越冬蝦技術  養殖戶實現增收  近日,大鰲鎮豐秋水產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劍秋帶著筆者走進了他的養殖場。
  • 藍鰭金槍魚被稱為刺身中的勞斯萊斯,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而狹義上的金槍魚就是指金槍魚屬,有50多個品種,比較常見的品種為藍鰭金槍魚、黃鰭金槍魚、大目金槍魚、長鰭金槍魚等。藍鰭金槍魚在眾多品種的金槍魚中,以藍鰭金槍魚為尊。藍鰭金槍魚,別名黑鮪魚,擁有硬骨魚綱最龐大的身材,成年魚通常體長2米,最長可達4米以上;平均體重約為250kg,有記載的最大的一條重達679kg。由於藍鰭金槍魚是溫血動物,並且常年生活在溫度極低的深海中,必須在水中不斷快速移動才能保證自己的氧氣儲量,一旦停下很快就會窒息而死。所以,它的肌肉組織十分強健細膩,肉質鮮美細膩、油脂豐富,生食口感
  • 【國廣•悠遊時光】藍鰭金槍魚之夜 | 視覺與味覺的極致體驗
    不是每條金槍魚,都是藍鰭金槍魚有著嚴格的等級分明制度,大致上可分為:藍鰭金槍魚>大目金槍魚>黃鰭金槍魚>長鰭金槍魚藍鰭金槍魚 或叫黑鮪是金槍魚類中生長速度最慢也是體型最大和壽命最長的一種
  • 6·12藍鰭金槍魚日:中國綠髮會邀您共同關注海洋「大熊貓」
    2017年6月12日,中國綠髮會成功推動國內電商平臺巨頭下架了其所售藍鰭金槍魚,敦促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藍鰭金槍魚的生存贏得喘息之機。由此設立的藍鰭金槍魚日,以加強公眾對這一瀕危海洋物種的認知,並加強提升保護意識。2020年6月12日是第四個藍鰭金槍魚日。處於海洋生態鏈頂層的藍鰭金槍魚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穩定起著至關重要作用。
  • 價值500萬的藍鰭金槍魚,被日本大廚切開後,才知為何能賣出天價
    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吃的一種美食,我最喜歡吃的就是海裡的魚了,因為海裡的魚身上沒有那股泥土的腥味,那種河裡的魚,不管是什麼魚,都帶有一些泥土的味道,特別不喜歡這個味道,所以一直都不喜歡吃,海裡的魚,種類也有很多種,有些魚身上都沒有魚刺,所以吃起來特別過癮,有一種魚,被稱作是世界上最貴的,就是價值上百萬的藍鰭金槍魚
  • 世界各國的頂級食材:韓國高麗參,美國藍鰭金槍魚,中國呢?
    世界各國的頂級食材:韓國高麗參,美國藍鰭金槍魚,中國呢?澳洲皇帝蟹通常每隻重達6斤左右。每隻重10斤-15斤的也不在少數!又一款重量級的高端食材!雖然名字與帝王蟹差不多,但它們是不同的兩種蟹!韓國高麗參高麗人參又叫做朝鮮參,是朝鮮半島出產的人參的一種,還有分太極參以及水參,形狀為長柱狀,表面是紅棕色的,有光澤,不容易折斷而且比較平坦,味道比較微苦,後味比較甜,是帶根莖的根加工而成的。高麗人參茶是常見的保健茶飲品,其功效與高麗人參的營養物質有密切聯繫。
  • 以前沒人吃餵貓的藍鰭金槍魚,如何被日本人吃成奢侈品?
    事實上藍鰭金槍魚的身價,是從近半個世紀以來才推到如此高度,從半個世紀以前往前追溯,藍鰭金槍魚都不是一個讓人喜歡的食物。當時選擇捕捉藍鰭金槍魚,並不是因為其好吃,而是因為其艱難捕捉,所以能夠捕捉到藍鰭金槍魚可以成為炫耀自己技藝高超的資本。
  • 美的微晶冰箱星耀灰國美首發,77公斤北海道藍鰭金槍魚24小時原鮮接力挑戰成功
    發布會上77公斤日本北海道藍鰭金槍魚空降現場,與首發的美的微晶冰箱星耀灰BCD-511WGPZM內封存的24小時微晶藍鰭金槍魚現場進行原鮮對比。在中國家用電器檢測所副總工程師吳曉麗、日本料理廚師辻村拓先生以及一眾行業專家、媒體嘉賓、高端用戶的共同見證下,美的冰箱北海道藍鰭金槍魚24小時原鮮挑戰宣告成功。
  • 呼籲北京華聯下架瀕危物種藍鰭金槍魚相關產品
    藍鰭金槍魚被稱為「海洋中的大熊貓」,由於生長緩慢和過度捕撈,如今全球藍鰭金槍魚的數量已經大大減少。歐盟漁業專家警告說,如果不限制捕撈,藍鰭金槍魚可能會滅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已將藍鰭金槍魚列為:極危(CR)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