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屁股大」不代表「骨盆大」,這不是判斷能否好生養的主要標準。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前幾天去大姨家串門,聊天的時候得知表弟帶著女友見家長了,大姨對這個準兒媳很滿意,性格長相家教什麼的都不錯,還有一點她特別在乎,「小姑娘屁股不小,將來肯定好生養!」
類似的說法想必很多地區有,「女人屁股大好生養」似乎是大家公認的道理。事實上,這句話也確實存在一定道理。
一般來說,「屁股大」的孕婦骨盆也可能比較大,骨盆大的女性在分娩過程中也確實比骨盆小的女性更有生育優勢,生娃也更簡單容易。
但即便如此,「屁股大」和「骨盆大」也不是完全等同的。咱們今天就來說說,「大屁股」和「骨盆」的那些事。
為什麼說「屁股大」不代表「骨盆大」?
一般說來,骨盆大的女性屁股都會不小,但反過來說卻不一定了,因為屁股的大小並非只有骨盆決定,還和覆蓋在骨盆上的臀大肌以及脂肪的厚度相關。
所以說,屁股不能和骨盆畫等號。
至於到了分娩的時候,產科醫生都會給產婦進行骨盆測量,根據所得數據,做出準確評估,看看產婦的骨盆大小是高於平均值還是低於平均值,或者是否存在骨盆扁平等異常情況。
之後,根據對比結果,產科醫生會制定出最佳的分娩方案。
胎兒的大小才是決定能否好生養的主要標準
孕媽能不能「好生養」,骨盆大小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看胎兒的大小。胎兒如果過大,即便是骨盆大的孕媽,分娩過程還是會很艱難。
在醫學標準上,體重超過4kg的胎兒被稱為「巨大兒」。
如果一旦預估胎兒的體重超過4kg,那麼在經過充分的分娩評估後,產婦還是有機會進行順產的,但如果胎兒體重預估超過4.5kg,那麼就不建議順產,而是直接剖宮產了。
不管是懷了「巨大兒」還是身為「巨大兒」,都不是一件安全的事情。
巨大兒在順產時發生「頭盆不稱」的機率會增加,很容易難產;產婦在分娩巨大兒時更容易出現「軟產道撕裂」以及「肩難產」的危險情況。因此,為了保證胎兒順利的分娩,孕媽也能安全健康,醫生都會建議胎兒的體重控制在2.5kg到4kg之間。
想要好生養,孕期飲食很重要
為了防止懷上「巨大兒」,孕媽在孕期主要注意的事情有兩方面,一是控制飲食,二是注意運動。
先說飲食,注意飲食可以很好的控制孕期體重,而在妊娠期,孕婦也需要及時測量體重的變化,正常來講較為理想的增長速度如下:
孕初期前三個月一共增長1~2kg是比較合適的;孕中期的三個月以及孕晚期的幾個月,保證每周增長0.3~0.5kg為宜;總增長保持在10kg~12kg最佳。
孕媽在孕期應該注意糖類的攝入,不能多吃,避免長胖。尤其在孕中期之後,主食中所含的糖類足以支持身體所需。其次還要攝入足夠的優質蛋白質,主要來源於魚肉蛋奶等食物。
除了飲食上要注意,運動上也要非常注意。
想要好生養,孕期運動很重要
適合孕期的運動有好多,比如散步、孕期瑜伽、韻律操、遊泳等等,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孕期散步
這是最安全也最簡單的運動方式,適當的散步有助於增加孕媽的耐力,不僅對分娩有好處,也對胎兒有良好的刺激。
散步時要注意周圍環境,空氣流通好、人少、天氣溫度適宜是最重要的標準,其次最好有人陪著一起,並注意做好防護。
▼孕期瑜伽
這是近幾年流行起來的孕期運動,對胎兒和孕婦自身都很有好處,並且活動的場合比較方便,在家就能進行,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提前找好老師,經過專業培訓才行,以防發生意外。
▼孕期遊泳
孕期遊泳是很好的運動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減輕關節負荷,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對胎兒的神經發育也有好處。並且現在遊泳還是很好的避暑方式。
但遊泳的缺點也很明顯,環境限制比較嚴格,並且門檻較高,安全風險也不低,選擇孕期遊泳一定要有專人陪護,去海邊的時候更要注意安全。
▼孕期運動注意過勞和情緒波動
孕期運動時還要注意以下問題:
運動動作要輕緩,慢慢的開始,緩和的逐步進行,最後安靜的結束;運動時避免出現極度牽引、跳躍、拉拽以及有高衝擊力的動作;運動的時注意動作幅度,做好關節保護,防止關節受損;運動時儘量不要說話,以免出現運動過激,不要過度疲勞;在運動的過程中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防止脫水;運動時長要注意,時間別太長,別太累,注意及時休息。
錦鯉媽咪有話說
孕媽想要好「生養」,除了看先天的骨盆之外,後天的運動和飲食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吃得多不能說明營養就好,孕期雖然需要「補」,但也不能胡吃海塞,不然寶寶和自己都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