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時何,過年成了婚姻好壞的一面鏡子,婚姻幸福的夫妻總能很好處理怎麼過年,去誰家過年的關係?婚姻不幸福的夫妻,總是在過年期間鬧得別彆扭扭,甚至因為一些小事搞得要離婚。
張帆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娃,上有兩個哥哥,下有一個妹妹,他的父母砸鍋賣鐵,把他培養到城市裡讀大學,找了工作,他是全家人的希望,更是父母的寄託。
雖然張帆出生在農村,但是能說會道長得也算帥氣高大,經過苦苦的追求,他終於跟城市裡的小玲結了婚,小玲跟張帆恰恰相反,幾代生活在城市,她是家裡的獨女,父母的掌上明珠。
起初小玲的父母非常反對他們的婚事,因為社會上太多的關於鳳凰男跟城市孔雀女分分合合的故事,然而小玲總是認為人可以改變婚姻,可以將一個不完美的人改變成為一個有責任的男人。
愛情是盲目的,也讓不少女人義無反顧,但是婚姻是兩個家庭之間的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關係。
就比如春節過年來說吧,小玲跟丈夫張帆商量,認為自己是獨生子女,過年應該在城市陪陪父母,熱鬧熱鬧,等到其他的節假日再回到農村,一塊跟婆婆家熱鬧,畢竟丈夫還有幾個兄弟姐妹。
張帆的態度很堅決,他就一個道理,女人結婚了就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過年要到婆婆家,否則就是不孝,就是兒媳婦的錯。
小玲拗不過張帆倆人鬧得不可開交,像這種為了婆婆家的事,他們之間沒少鬧矛盾,不是小玲事太多,而是丈夫張帆太苛刻,他總是把他的父母和家庭放在第一位,從沒有考慮過小玲和他父母的感受。
最後還是小玲的父母出面,讓小伶妥協,跟張帆回農村老家過年,再回農村老家之前,小玲的父母特意叮囑她到了農村,一定要多忍一些,儘量哄婆婆開心。
小玲開著父母的車子,顛簸了幾個小時,終於到了婆家,當鄰居恭維車子真好時,張帆非常高傲,好像車子是自己買的。
男人好面子,小玲沒有計較,可是讓小玲受不了的是她來月經,到農村還要幫著婆婆做年夜飯,收拾餐桌洗碗,刺骨的涼水讓她直哆嗦,而丈夫張帆卻說城裡女人真嬌氣,農村哪個女人不是這樣?
身體上的冰冷和痛苦,小玲還能勉強忍受,但是精神上的折磨讓她怒了。
婆婆和婆婆家人都沒有因為小玲是新結婚給過年紅包,反而張帆要求小玲要給他的媽媽、哥嫂、妹妹妹夫以及他們的孩子們包紅包,按照他老家的風俗,紅包都不超過60塊錢,但丈夫張帆讓小玲給媽媽2000元,給她哥和妹一人500元,給孩子們每人1000元。
紅包算下來就近兩萬塊錢,小玲認為紅包這是一種禮節,沒有必要這麼浪費,同時他們現在的婚房還是自己父母交的首付,每月還要還貸款,平常都是自己的父母來支持生活。
可丈夫張帆卻不這麼認為,他吼著對小玲說「過年給我媽紅包,怎麼了?」他從來不去想過兩萬塊錢,相當於他小半年的工資。
丈夫還給小玲下了命令:「要是不給這些紅包,那你就回家,省的在這丟人現眼」,本以為婆婆會考慮他們的實際情況,去鎮壓一下丈夫張帆,讓小伶意外的是婆婆卻說:「你們城裡人真小氣,不就是給點紅包嗎?真摳門」。
到農村婆家過個年,小玲儼然就是一個外人,更好像是到農村扶貧,忍無可忍的小玲,一氣之下開著車子,除夕夜當晚就返回了城市父母家。
車子剛啟動,小玲多麼盼望丈夫可以理解,讓她留下來,認識自己的好面子是不對的,可丈夫和丈夫家人卻像仇人一樣,非常冷漠,好像他們快樂的春節,因為小靈玲的一走給打壞了。
小玲終於懂得了什麼叫頭也不回,不過在半路上,她還是希望丈夫能回心轉意,讓自己回來,畢竟除夕夜從婆家生氣,回到娘家會給父母增添很多的煩惱,但丈夫更像是把她忘了,一家子人又接著吃喝團聚著。
凌晨四五點鐘,小玲,終於回到了她和丈夫的新房,心冰冷冰冷的,直到上午九點多鐘,婆婆才打來電話,表面上是認錯,但更像是數落小玲的不對,而電話中也能聽到丈夫在吼著:「搭理她幹嘛?過不了就離婚」。
或許是張帆聲音太大,婆婆趕緊捂著電話,但是電話中依然傳來婆婆的聲音:「你就不能假裝認個錯,要不然房子咱們可買不起,我們以後到城裡沒地住啊!」
聽到這些,小玲毫不猶豫地掛斷了電話,並把跟丈夫家的一切聯繫都拉黑了,她思考了一個上午,同時也跟父母交換了意見,起草了離婚協議書,只等著丈夫張帆回來去辦手續。
對於張帆這樣的男人,我只想說一句話:「餘生不知道跟誰過,那就不要去結婚,禍害別人」。
今日話題如果遇到張帆這樣的鳳凰男,你會堅決離婚,還是願意去適應?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