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疼、腳麻、走不動,可能是血管堵了!教你自查風險,化險為夷

2022-01-01 丫丫生活苑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年紀一大,走路出現腿疼是常有的事,很多中老年人也不甚在意,覺得是正常現象,多休息就好。殊不知,腿疼不一定是關節問題,也可能是血管堵塞了!

案例

70來歲的葉大爺,以前經常爬山遠足,現在稍微走一會,就需要休息,而且經常腿麻,夜裡還愛抽筋,以為只是年紀大了補點鈣就好,也就沒在意。直到一天起床後,突然眼前發黑,下肢無法動彈,暈倒在地。家人連忙將其送往醫院。

經檢查,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因情況嚴重,必須截肢才能保命!

這兇險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到底是什麼?又該如何預防呢?

1,下肢缺血,暗藏危機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外周動脈疾病中的一種,簡單來說,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就是下肢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流不足、缺血的情況。

據統計,我國目前約有2000萬患者,且每年還會繼續增加約60萬人!當患有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時,會造成肢體血流障礙,早期可能只是下肢酸脹、疼痛、麻木,若缺血繼續加重,疼痛會加劇,可引起行動障礙,甚至有截肢危險!

另外,動脈硬化是全身性疾病,下肢血管也是全身血管的一個「窗口」,還可能預示著身體內其它重要血管出現了問題,如心腦血管、頸部血管和腎血管等。

也有統計發現,在下肢動脈閉塞的人群中,有60%可能合併有心腦血管疾病,容易造成性命威脅!

但因其症狀缺乏特異性,又常發生於中老年人,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因此,當出現以下症狀時,一定要提高警惕!

2,早期症狀早識別四個發展階段,越來越嚴重

1,畏寒、腿涼、疼痛、麻木

下肢會比身體其它部位更怕冷,而且雙腿溫度明顯不一致;發病初始到最後,腿涼、腳麻的症狀會一直存在。

小貼士:老寒腿、腰椎不好也會引起下肢疼痛麻木,要注意區分。

老寒腿等骨關節疾病主要是膝關節疼痛;腰椎狹窄引起的下肢疼痛,表現為整個下肢特別是大腿和小腿外側疼痛麻木,腳痛可以發生在足部的不同部位,有些可伴有麻木。

2,間歇性跛行

走一段路會感到腿疼、痙攣、疲乏無力,休息幾分鐘,症狀消失,再走一段路又會感覺到疼。

這是肌肉向身體發出的警告,提示運動中沒有足夠的血液滿足需求,血管裡可能有斑塊沉積,需要配合藥物治療,並改善生活方式。

若跛行的距離越來越短,表明動脈硬化進一步加重,血管變得更窄,病情惡化,要及時就醫。

3,靜息痛

若出現間歇性跛行時沒有積極治療,就會進而出現靜息痛,即不走路時腿也會痛,夜間尤甚。此時,血管可能完全閉塞,極易發生意外。

4,壞疽

這已經到達最壞的情況。人無法正常行走,小腿或腳趾都已發生病變。

如果只是腳趾或腳壞疽,還是有可能保住腿的;但是如果腿出現了壞疽,那可能只能通過截肢的方式來治療了。

高危人群需警惕

①60歲以上人群;

②有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的「三高」患者;;

③有長期吸菸習慣者;

④有動脈硬化病史的人;;

⑤需長期臥床的人。

以上都是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的高危人群,因此日常一定要特別重視腿部不適症狀,並積極、定期做常規體檢。

3,摸一摸,看一看自查血管堵不堵

人的手腕上能摸到脈搏,其實足部同樣有能摸到的明顯脈搏,而且,我們可以據此來判斷下肢動脈的情況。

1,摸足背動脈

足背動脈在腳背,如果腿腳是好的,會摸到強有力的脈搏跳動,而且隨著心臟有規律的跳動。

2,摸脛後動脈

脛後動脈在腳的內側面,手輕輕放在脛後動脈,就能感覺到脈搏跳動。

3,看雙腿顏色

把腳擱高,角度45度左右,時間2分鐘,然後觀察自己的兩條腿。

如果有一條腿蒼白,甚至有點蠟白,感覺腿的皮膚有點透明狀,等腳拿下去,恢復正常坐姿,這條腿會發生潮紅,就說明這條腿已經發生了缺血症狀。

3,簡單三步,預防病變危機

1,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減少疾病發生的基礎,不論是高危群體或是已病發人群都得及時進行生活幹預,幫助控制或緩解病情。

① 飲食:多蛋白、多維生素、多飲水、少油膩、少刺激,少糖和鹽,合理搭配,為健康打下基礎。

② 運動:每周從事150分鐘以上的體育活動,平時可以多做蹬自行車、勾腳背的動作,能夠鍛鍊下肢,改善血液循環。

2,積極控制原發疾病

對於有「三高」的人來說,一定要積極控制病情——如:用他汀類藥物降低高膽固醇血症、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治療高血壓、用二甲雙胍或其它降糖藥物來控制血糖等。

對於「三高」的積極控制,能有效預防或延緩下肢缺血的發生。

3,保護血管,改善血液循環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營養素能夠起到保護血管的作用,因此可以藉助它們的力量:

①花青素:是強有力的抗氧化劑,能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免受氧自由基的攻擊,保護血管。

紫甘藍、藍莓、葡萄、桑葚中的花青素含量較高,可以適當多吃。

②蝦青素:天然蝦青素能夠通過降低壞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並增高好膽固醇,來幫助改善血脂,預防動脈硬化。

紫菜、海帶、沙丁魚、金槍魚、北極貝等中有豐富的蝦青素。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腿疼、腳麻、走不動,可能是血管堵了!專家教你自查風險,化險為夷
    殊不知,腿疼不一定是關節問題,也可能是血管堵塞了!網絡圖×70來歲的葉大爺,以前經常爬山遠足,現在稍微走一會,就需要休息,而且經常腿麻,夜裡還愛抽筋,以為只是年紀大了補點鈣就好,也就沒在意。直到一天起床後,突然眼前發黑,下肢無法動彈,暈倒在地。
  • 腿疼、腳麻、走不動,可能是血管堵了!專家教你自查風險,化險為夷~
    殊不知,腿疼不一定是關節問題,也可能是血管堵塞了!70來歲的葉大爺,以前經常爬山遠足,現在稍微走一會,就需要休息,而且經常腿麻,夜裡還愛抽筋,以為只是年紀大了補點鈣就好,也就沒在意。直到一天起床後,突然眼前發黑,下肢無法動彈,暈倒在地。家人連忙將其送往醫院。經檢查,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因情況嚴重,必須截肢才能保命!這兇險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到底是什麼?又該如何預防呢?
  • 腿疼、腳麻、走不動,可能是血管堵了!
    殊不知,腿疼不一定是關節問題,也可能是血管堵塞了!近三年,長沙87歲的吳大爺遇上一件怪事兒:他的右腳會不斷「長大」。他左腳的鞋41碼,右腳卻要穿43碼。不斷變大的右腳,讓吳大爺買鞋子非常不方便,平時走路也感到困難。後來吳大爺到醫院就診,才知道自己得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這兇險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到底是什麼?
  • 腿疼、腳麻、走不動,可能是血管堵了!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年紀一大,走路出現腿疼是常有的事,很多中老年人也不甚在意,覺得是正常現象,多休息就好。殊不知,腿疼不一定是關節問題,也可能是血管堵塞了!案例70來歲的葉大爺,以前經常爬山遠足,現在稍微走一會,就需要休息,而且經常腿麻,夜裡還愛抽筋,以為只是年紀大了補點鈣就好,也就沒在意。
  • 1分鐘能測出你的血管堵了沒,做好這幾點遠離下肢動脈堵塞!
    腳是人體的末梢,血管一旦出現問題,它最先有感覺的。最開始有兩個感覺:腿有點怕冷;走路較遠的話,一隻腿易疲勞而出現酸痛。
  • 雙腿出現這6個表現,說明血管可能不通暢,當心是堵的信號!
    ■雙腿出現這6個表現,說明血管可能不通暢,當心是堵的信號!●走路不穩:日常生活中,有些上了年紀的朋友,會出現跛行的情況,腿腳走路不穩當。●雙腿顏色不一樣:日常生活中,倘若你發現自己的一條腿在抬起來以後出現發白的情況,並且摸起來比較冰冷,把剛剛抬起來的腿放下來,會出現明顯的發紅,並且溫度也有所增加,這說明剛抬起來的腿很可能是出現了堵塞;平時在家可以把這個當成一個實驗的方法,看自己的腿部是否有堵塞。
  • 身上3處疼,可能是血管堵了!做6件事不給血管「添堵」
    好的血管口徑大,管壁光滑、柔軟,彈性好,輸送血液的能力也最強。可有些人的血管不免讓人捏一把汗,就像家中的自來水管一樣,用的時間長了,管道內壁就要結垢、生鏽,逐漸導致管道受阻而無法供水。一旦血管堵了,就可能出現器官缺血,引起各種不適,甚至危及生命。
  • 身體血管堵不堵,摸摸這裡就知道了,及早發現為好!
    如果腿蒼白,甚至有點蠟白,皮膚呈現透明狀。等腳拿下去,恢復正常坐姿,腿又會變成潮紅,而不是正常紅。這就說明腿已經有了缺血症狀。這時,需要到醫院血管外科做相應的檢查,一般通過動脈測壓、B超等檢查,就能診斷出腿部血管的厚度、斑塊的位置等。
  • 【學員交流】靜坐腿麻怎麼辦?
    學員A:老師,請教您一下,您說靜坐腿麻了是不動啊?還是可以換換啊?
  • 為什麼蹲久了會腿麻?別把腿麻不當回事,這幾種情況需警惕.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壞習慣,就是在蹲著上廁所的時候追劇、看書、玩遊戲……不知不覺十幾分鐘過去了,這時若是起身,迎接你的必然是一陣癢疼交加的酸爽——腿麻。而人們對這種感覺卻無可奈何,只要動彈一下,腿就像針扎了一樣,不過一會兒就消失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蹲坑或趴著睡覺時長久保持一個姿勢,壓迫到了腿部。這個時候腿部的血管和神經也受到了壓迫,進入了一種缺血缺氧的狀態。
  • 不愛吃糖和鹽,血管就不會堵?你吃的這些調料也有堵塞血管風險
    而血管發生堵塞也多是因為我們的飲食習慣並不是那麼好導致的, 尤其是喜歡吃高糖類與高鹽類食物的人應該更是容易被血管堵塞這樣的現象所糾纏。不過,除了以上食物以外,其實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經常吃的很多調味品也是造成人體血管堵塞的「罪魁禍首」。不愛吃糖和鹽,血管就不會堵?
  • 血管堵不堵,看3個地方就知道,4招疏通血管,改善血液循環
    血管堵,百病生,人到了一定年紀,一定要加倍關注血管的健康問題,尤其是40歲以上的人,血管本身就已經處於一個「走下坡路」的趨勢,如果再不注意養護血管,不注意關注血管健康的話,就很容易「招惹」上腦梗、心梗等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
  • 血管堵,腳先知,血管「堵塞」的4種跡象你中招了嗎?
    一旦體內血管堵塞或狹窄,會使血管彈性降低,容易導致血管疾病。血管的「堵塞」常見的4種跡象,你中招了嗎? 1、雙腳發冷、發麻出現腳冷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有的人身體一直有熱量溫度,所以也不怕冷。如果你的雙腳一直是發冷的跡象,可能是寒性體質原因。除了這些原因,如果您經常感到腳冷,可能是血管阻塞。
  • 為何經常腳麻,這些原因不可忽視
    生活中,如果站立時間過長、不正確睡姿、如廁蹲久了等這些情況,都可導致手腳發麻。那麼你知道還有哪些原因會引起腳麻嗎?
  • 藏生堂課堂--腳冷,腳抽筋,腳麻,走路腳會疼,無法舉腳尖,不容小覷
    生病不必摸額頭,腳會告訴你!腳麻可能跟糖尿病、深部靜脈栓塞、椎間盤突出有關;腳抽筋,可能缺鈣或磷、身體脫水、靜脈曲張……你的身體狀況如何,腳會「說」給你聽。如果你的腳經常出現這些症狀,當心,健康正在拉警報。
  • 晚上睡覺腳冰涼,可能血管堵塞!做好3個字,血液乾淨又健康
    血管是人體非常重要的運輸通道,一旦出現堵塞,就會給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影響,比如睡前出現的,鑽被窩很久腳依然冰涼,沒有一絲暖意的時候,其實就很可能是血管堵塞。在睡覺時,血管堵塞的人,其實一般都會有3個表現,如果大家注意一下,就可能會發現了,其中腳冰涼,就是其中一個!
  • 想要走路腳不疼,學學這4招
    別急,今天教您4招「練腳神功」,今後走再多也不怕腳疼了。一般腳疼常和腳底的一根「筋」有關,此筋學名「足底筋膜」。足底筋膜的主要作用是維持足弓的高度,腳踩地的時候,足弓變平,足底筋膜會被抻開;腳抬起的時候,足弓復原,足底筋膜又被壓縮。所以在你走路、跑步或者站立的時候,這根筋就會被反覆拉扯。
  • 腿麻能嚴重到什麼程度?腿麻如何快速緩解
    等回過神來,已經過去了十幾分鐘,這時若是起身,迎接你的必然是一陣癢疼交加的酸爽――腿麻。 有人把這種感覺形容成「有千萬隻螞蟻在腿上爬」,還有人提出了更加形象的描述:腿上布滿了電視機的雪花屏,滋啦滋啦不停跳動。 而人們對這種感覺無可奈何――動彈一下,雪花點效果立刻疊加。只能在原地齜牙咧嘴地,等雪花點消失。
  • 雙腳涼麻痛,走不動?小心是隱藏的糖尿病足!四個自查方法,遠離截肢...
    乾性壞疽02乾性壞疽的特點由血管閉塞引起,從裡往外爛。腳沒有破皮看不出情況,但裡面已經病變,之後腳的顏色慢慢開始變化,直至腳發黑壞死,有截肢的風險。乾性壞疽與下肢動脈閉塞有關老糖友因為長期血糖高,全身血管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硬化,導致下肢血管閉塞,血液流不出去,就會出現乾性壞疽。這種乾性壞疽容易發生在兩個部位,一個是前腳掌,另一個是足跟。前腳掌患者更多。
  • 艾多美魚油教你10秒鐘就能判斷你的血管堵沒堵!快學一個動作,讓全身血液流通~
    你的血管堵塞了麼?不如跟著來測試一下血管的健康狀態。血管好不好,摸摸腳背就知道足背動脈的搏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管健康狀況。足背動脈的搏動強度因人而異,有些人搏動很強,有些人似有似無,主要與天生差異或腳的胖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