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旅是許多買摩託車的車友的一個重要理由,相比於賽道的速度與激情,摩旅給人一種仗劍天涯,頗有一股浪子的氣質,正是這種感覺迷住了很多車友。當你看著視頻中其他車友帥氣的照片分享時,你的內心是羨慕嫉妒恨的,羨慕對方可以買車,恨自己為什麼不在那張照片中。也正因為如此,買車打算摩旅的朋友首選都是跨騎車,甚至會有踏板車不能摩旅的說法,今天小編我就跟你們說說,踏板到底能不能摩旅。
無論是摩旅還是這些年國內火熱的跑步,都有這麼一群人是唯裝備論天下的。早年間,這些人混跡攝影論壇、戶外徒步登山板塊,如今他們又將這股子風潮帶到了摩旅這個圈子。踏板能不能摩旅呢?一言以蔽之,必須能!!!
對於摩旅而言,裝備重要嗎?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裝備後面的那個人。主觀上而言,跨騎摩託進行摩旅會更有優勢,無論是通過性還是續航裡程也更適合,更不要說那些專為摩旅而生的ADV車款、休旅GT車款。反觀踏板摩託,更多是當時為了通勤代步設計,但在如今的川藏線上,依舊活躍著許多騎踏板走摩旅的大神。
踏板摩託雖然通過性方面不如跨騎摩託,誕生在儲物豐富,而且上手容易,對於大部分車友,尤其是油離配合操作不習慣的車友而言,很舒服。給油就走,收油就停的動力控制體系,在山坡極多的川藏線,踏板甚至是充滿了優勢。記得曾經在某老鳥說,對於絕大部分人而言,在山路上,同排量的跨騎未必跑得過踏板摩託,畢竟大部分人都不會壓彎。
雖然踏板摩託續航不及跨騎,但常規300km+的續航也能夠滿足大部分人的騎行計劃,畢竟那種荒無人煙的戈壁灘撒野肯定是不適合踏板的,我們的重心應該放在公路旅行這塊。畢竟對於摩旅而言,「旅」字是關鍵,而非摩字;既然是旅行,怎麼舒服怎麼來。更何況對於摩旅而言,我們不是去做一次修行,也不是一定要水鳥、非雙、Vstrom、TRK這類重型越野車型,也不一定非要三箱、馱包,各類電子產品、春夏秋冬服裝完善必備。
說走就走,是踏板旅行的特點,不用準備複雜的功課,也不用太多準備行李物品,畢竟踏板雖有座桶空間,但不能裝備三箱,這也就意味著你的隨身物品都是使用頻率極高的摩旅用品,而非一些增量裝備。
在17年有車友騎著巧格i踏板,國慶7天外加3天請假,一路從北京騎到青海並環湖,沿途經過了蘭州、銀川等城市。18年也有網友騎著50cc的踏板摩託,一路從安徽直奔成都;19年,網友騎著新款的本田XADV開啟了川藏線。時至今日,踏板摩託也開始推ADV車款,就是看中了踏板騎行感受舒適,且操控方便的特點,既能高速馳騁,也能休閒遛彎的特性。
雖然依舊有人覺得摩旅還是跨騎好,但踏板也是一個很棒的選擇。只要你有一顆摩旅的心,騎什麼並不重要,縱使自行車、徒步,那也是一種旅行。你說呢?
歡迎留言討論及分享!!!
作者: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