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了,還能學太極嗎?從零開始學太極,什麼時候都不晚

2020-12-07 娜太極

大家好,我是娜太極,經常有人問我50歲了還能學太極嗎?其實呢,古人有句話叫「朝聞道,夕死可以」,我們學習太極拳,無論是從哪個年齡階段開始都不算晚,只要您開始,真心實意的來學習太極拳,什麼時候都不算晚,我的學員中有很多年齡都是比我要大的,他們練得也很好,我因此呢,也萌發了這樣一個念頭,就是,給大家介紹一下,怎麼樣從頭從零基礎開始來學習太極拳。

那什麼是太極拳呢?我們看太極兩個字,太字,大加一點,為太。極就是沒有極限,就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陰陽辯證關係視為太極。拳者,拳術也,太極拳也就是用肢體的動作來闡釋陰陽原理的一種拳術。

它是一種傳統文化,首先我們在選擇上一定要選擇正確,現在市面上太極拳的練法有這麼幾種,一種是廣場式的太極拳,這個是流傳最廣。,另一種是像國家運動員一樣蹦上去,那麼高跳下來跌叉,非常漂亮的表演式的太極。再一種呢,就是被人們所批判的像馬保國一樣的那種太極。那這三種太極拳呢,都是被人所詬病的,比如說廣場式太極拳,那讓人認為呢,太極拳就是老頭兒老太太玩兒的一種休閒的活動,而國家式的表演式的太極拳難度太大,一般人是練不成的,那麼馬保國似的那種太極拳,大家呢,已經成了一個茶餘飯後的一個笑談,但真正的太極拳不是這樣的,那它呢,是一個集養生,修心,技擊為一體的一個傳統的文化。它呢,是講究師承關係的。不僅如此,他更注重基本功的一個修煉,所以說在這裡首先呢,給大家樹立一個正確的太極拳的一個觀念,希望大家在選擇的時候不走彎路。

相關焦點

  • 從零開始學太極!!!
    太極拳在陳家溝世代傳承,自第14世陳長興起開始向外傳播,後逐漸衍生出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多家流派。太極是中國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學思想之一,太極拳基於太極陰陽之理念,用意念統領全身,通過入靜放鬆、以意導氣、以氣催形的反覆習練,以進入妙手一運一太極,太極一運化烏有的境界,達到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目的。
  • 從零開始學太極,必須掌握的概念!
    太極拳是一項普及性很高的運動,很多人即便不會打太極,對太極也有一些基礎性的了解。想要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如何打太極嗎?這些概念您一定要知道。太極拳的性質是什麼呢?太極拳是一門融合了陰陽理論的學說,所以在它的運動過程之中包含了剛柔並濟的特點,兩者互相包含,互相轉化形。
  • 太極掌門馬保國30秒被3次KO,真正的太極宗師70歲擊敗5個日本武士
    近日,太極掌門馬保國30秒被3次KO的視頻火爆網絡,網友紛紛表示這又是一個打著「傳統功夫」旗號招搖撞騙的。但是網上還有一種聲音說,馬保國年近70參與對抗並不公平,對手將近50歲,拳怕少壯,和年輕人打並不佔優勢。
  • 馬來西亞太極教練創辦太極學會多年 曾赴華求教
    中國僑網12月23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來自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巴生的林杜愈已經78歲,是一名太極十八式教練。他學太極氣功超過45年,如今依然堅持練功與教功,好多學生都出來當太極氣功師傅。  林杜愈年輕時從事批發生意,熱愛運動,曾喜歡參加馬拉松賽跑,包括馬拉松賽3次,半馬拉松20多次,以及迷你馬拉松賽等。現在回憶起來,林杜愈對於當年的紀錄感到很滿足。  50歲時,因為工作壓力大、血壓高,醫生建議林杜愈多運動保持健康。他覺得跑步太激烈,於是學習太極氣功,學習了完整的太極十八式。
  • 「太極老人」今年100歲
    耳不聾眼不花 會騎三輪還會用微信 「太極老人」今年100歲 本報訊(記者王琪鵬 實習生王淑菲)昨天上午,月壇公園具服殿前,「太極老人」楊德厚老人帶領著一群學員練起了陳式太極拳。老人雖然有些駝背,但打起拳來虎虎生風,步法靈活,絲毫不輸年輕人。誰都想像不到,老人已是百歲壽星。
  • 宿管阿姨學英語:只要你願意,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俗語云:「活到老,學到老」,是的,生活中,職場裡,只要一個人肯學,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怕的就是自己就給自己設限,年齡、學歷,任何的理由都不是問題,只要你願意,只要你肯努力行動,什麼都不是障礙,你一定會得償所願。1、 任何時候 都要有重新開始的能力之前看到一則新聞,說某地的收費站取消了,政府給收費站的職工一些補償,但是有人不滿意,鬧起來,讓政府給她找工作。
  • 偽文藝青年的太極
    我們村土豪的兒子阿彪就沒有這擔憂,他只要看書超過1小時,他老爸就會驚慌失措地跑來說:哎呀呀,別看太久了,腦細胞都看死了。為了保衛家財不被掠奪,阿彪8歲的時候就被送到華東某武術學校深造,三年之後踢斷了他老爸的肋骨。我看到阿彪穿著武校的燈籠褲回家踢踢打打時,別提有多羨慕。我暗暗發誓,等有一天我有錢了,每頓能吃上方便麵了,就去學武。
  • 野口敦子:情衷太極,只為驚豔永存——《太極的力量》連載
    1982年,隨著中日友好關係的確立,日本一個由太極拳愛好者組成的代表隊第一次訪問中國陳家溝,作太極尋根之旅。而野口敦子,就是隊員之一。那時,才開始習練二十四式太極拳一年的野口敦子對陳式太極拳了解得並不多。
  • 以柔克剛太極拳到底能不能實戰,其實都錯了,這才是真正的太極
    一直以來,太極就好像是神乎其神的一種功夫,近年來關於太極的新聞也層出不窮,什麼太極大師被打假者10秒KO。還有經梧太極第八代傳人閆芳大師的「隔空打牛」、凌空勁」,還有什麼太極的奧義是「以柔克剛、以靜制動、以弱勝強」。其實這些都是被某些有心人用來哄騙世人的套路而已。
  • 《太極張三丰》你不知道的幕後有趣故事
    你不知道的幕後有趣故事: 第一,李連杰是半路出家學的太極拳。在之前他雖然熟悉很多武功,但是並沒有學太極。這首歌叫《隨緣》,有國語和粵語兩個版本,當年剛有mp3的時候,不知道聽了多少遍。那個時候很多武俠歌曲都是黃霑作詞。但這首不是,這首《隨緣》是林夕作詞,羅大佑作曲。不要太經典哦!
  • 【分享】因太極而重生
    因太極而重生作者:山東濟寧  薛言省我叫薛言省,男,1958年生,山東濟寧人。兩年前的現在,我都不敢想像還能以這種健康的狀態、快樂的心態與大家分享練習太極拳的心得。我從事過很多行業。以前的我可以說一心撲在事業上,感覺自己身體還不錯,忽視了健康。
  • 50知天命, 還沒練太極那就虧大了
    真的,假的;美的,醜的;善的,惡的;甜的,苦的.都見過,都嘗過。成功與失敗,愉悅與苦痛,都化作了深刻的理解。但到了五十歲,也不得不承認,身體素質下降了,有些年輕人做的運動,我們不能跟著做了。研究發現,50歲後,運動方式對關節和骨骼健康至關重要。短跑、跳躍等高衝擊運動易加劇中老年人關節磨損,相反,太極等低衝擊運動則非常適合50歲前後的人群。
  • 不識此門無以入太極
    覺和相應,不僅限於拳術,生活裡隨處都有,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以開車為例,車在行進中,我們也要有覺的狀態,這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對周邊車內車外都要有覺察。然後和這輛車產生連結和相應,什麼時候剎車?什麼時候踩油門?什麼時候換擋?等等,慢慢做到人車合一的狀態,合一就是連結。
  • 尋找陳家溝的故事④|文旅產業謀轉型,「武太極」引爆「文太極」
    小村莊或將迎來大變化趙錫在一家門店門口擺攤,他以前也在陳家溝學拳,如今已經在附近擺攤十多年。他面前放著懷山藥、懷牛膝、懷菊花、懷地黃等溫縣特產,這些也被成為「四大懷藥」。「你們怎麼這個時候來啊?我這兩天也準備歇了,要天暖和的時候來,人多熱鬧,還有表演」他說,這片商業區冷了好久了,好在地價升值了很多,而且「申遺成功了,馬上就要熱鬧起來了吧,再說印象太極一開始演,投資那麼大,還不得拼命想辦法宣傳領人來?」
  • 太極與太極球(四)
    大家不要因為這個太極球看不到就不相信。大家如果得到了,就要把它肯定下來,自己去用。特別是可以跟自己畫的太極球結合起來,並且像養寵物一樣起上一個自己喜歡的名字,跟它進行心理交流。它可以自由地穿越時間、空間障礙,具有能量攜載、清陰排濁、保護和護衛自己等等功能。太極修身當中有一個練習使用太極球的基本功,就是揉拉太極。
  • 差之毫厘、失之千裡,話太極.
    作為徒弟是最怕捏架子的,因每一次捏架都都要累的半死,身體和心靈上都要承受脫胎換骨的苦中作樂的改變,如電腦換晶片和系統軟體一樣。道家有句話說:要想脫胎換骨,先得心死而神活。「捏架」也是我們的老祖宗,古之聖賢根據宇宙和人體科學發明的,改變人生的方便法門。捏架也就是正架,此過程是師徒心靈交流的時候,是師口傳心授的時候,拳經云:「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
  • 太極推手
    ,都離不開太極拳的指導理論。三、隨曲就伸學習太極推手的過程往往是先學太極拳,一式一式串成套路,在練盤拳架的過程中練出紮實的根基,練的是知己的功夫。拳架練熟了就開始學習如何拆招,用心體悟太極拳每一式的用法。陳炎林老前輩早在1943年出版的《太極拳刀劍杆散手合編》一書中,將太極拳每一式的應用拆解成對練套路以供後人習練。招式會用了,師傅開始餵手進入感知勁力階段。
  • 同是10秒被KO 雷公太極談馬保國:我是天真,他是病態
    廚師和健身教練失敗後去了成都教太極,「把以後想的太多,有用嗎」九派新聞:你是怎麼接觸到武術的?雷雷:我3歲開始學遊泳,因為太瘦了,必須要鍛鍊一下。我2歲得肺炎,三四歲的時候大概只有二三十斤,很瘦的。學完遊泳,就開了脾胃,能吃飯。
  • 雅太極養生館2021年收費標準
    本館本著將太極融入生活,追求雅致生活的健康理念,本著以武入道、弘道養正,堅持弘揚太極養生、文化養生、中醫養生的修學理念,以雅言、雅樂、雅太極三項修煉為基礎,來體證太極文化、開發太極智慧、體悟聖賢大道。待他中途休息時,我過去問他,您是哪位大師的嫡傳弟子,他沉吟半晌,「什麼嫡傳弟子」,出於禮貌,他過了一會補了一句「我跟陳正雷學的」。我又問,「您會推手嗎」,他答道,「不會」。十有八九,這個老頭也是從光碟上學會了套路,搖身一變就開始授拳。  自學太極拳的拳友充其量是在做做太極操。這類群體學歷較高,有較好的自學能力。他們想當然地認為,太極拳像一般的人文社會學科,可以自學。
  • 太極養生:二十四式太極拳(動畫演示)
    點擊上方藍色字中醫思維十可快速關注二十四式太極動畫演示太極是漢族武術之一。並非是指目前所見單純的太極拳套路,而是由太極、兩儀、無極,等不同層次的拳術、功法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內,由動至靜,從初級到高級,動靜結合,內外兼修完整的太極體系。主要包含有太極拳、太極劍、兩儀拳、無極功。太極拳譜有左龍右虎之稱(此條在拳譜中適用),話說:「太極拳法意相連,招招式式細經研。守定中宮無極勢,無形無象養真元。太虛太極吳有象,陰陽動靜操做拳。」所以學太極一定要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