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的大山裡,有一支少年籃球隊,這支少年籃球隊的名字叫「涼山黑鷹籃球隊」,他們打球的視頻目前在網絡上獲得了數百萬的點讚。 涼山黑鷹籃球隊的隊員都是一群因籃球夢而走到一起的少年。他們的年齡都在8--12歲之間,他們熱愛籃球而且球技精湛。今年九月,球隊中的四名小球員受邀走出了大山,來到了北京。
北京東單籃球場,籃球愛好者眼中的街球「聖地」。受國內知名街球手、「下站東單」賽事主辦者吳悠的邀請,來自大涼山的歐文惹、科比惹、拉力惹、木呷惹,作為「涼山黑鷹」隊的代表,將在這裡挑戰訓練有素的少年強隊。
吳悠:這幫孩子我最早就是在那些自媒體刷到的,感覺在山區裡的這些孩子打球條件非常差,但是他們的動作一下就吸引到我了,他們會互相競技,期間穿插的那些動作,就像NBA球星那樣,非常好。
吳悠:我覺得對他們來講這也是一個打開眼界、見見世面的一個機會。再有一個就是我想在東單賽場親自驗證下,他們到底是不是厲害。因為我已看到了許多他們的視頻,現在自媒體很發達,很多人通過視頻剪輯以及他的對手,或者說他會有很多方式使比賽變得非常精彩。我也擔心過這幫孩子會不會來到這邊不是這麼回事,或者只會單打獨鬥,真打比賽就不行了。
吳悠:比賽前幾回合,他們就馬上展現出來全場能力,而且他們居然還有戰術,會有第二次的傳切。會讓我感到,我可能初中到高中時才能有這種意識,他們在小學這個階段就已經有了。在網絡上我看到他們很花哨的運球,但在這強強對抗當中,他們會很簡練,為了贏球不會有太多炫技的內容。隊友有機會他會第一時間傳出去,這是完全超越我想像的大局觀。
面對身高比他們高出一大截的對手,黑鷹隊的四個男孩子不亂陣腳,頑強地進行對抗。在「下站東單」賽事中,黑鷹隊與少年強隊的三場比賽,三場勝。他們在場上表現出來的競技能力和戰術素養,徵服了現場所有人 。
這些山裡娃,在北京東單球場贏得了勝利和掌聲,他們在籃球場上的表現,讓現場所有人驚嘆不已,要知道,他們可是來自貧瘠的大涼山。
這些籃球少年,家在四川大涼山腹地的甘洛縣阿沙莫村。異地遷居前的阿沙莫村,四面高山環繞,交通閉塞,生活貧困。
從涼山州首府西昌市出發,開車要5個多小時,才能抵達甘洛縣阿沙莫村的原址。這裡山頂長年積雪,從陡峭的山崖下到村子裡,垂直落差近2000米。兩年前,村裡連一塊水泥地面都沒有,孩子們只能在泥巴地上打球,籃球架也是用一個樹樁撐起來的。
瓦爾阿木,是涼山黑鷹籃球隊的教練,他是土生土長的阿沙莫村人。今年21歲的瓦爾阿木,2018年從成都一所職業院校畢業後,在成都一家汽修廠工作。然而上班幾個月後,瓦爾阿木就辭職回到了家鄉,帶著村裡的孩子打起了籃球,並給這支籃球隊起名「涼山黑鷹」。
瓦爾阿木:因為我也是有籃球夢想的,我在外面打工,還是一直在那邊堅持打籃球。我最初夢想是能打職業籃球,但是沒成功,很遺憾。然後我回村看到這些孩子跟我小時候一模一樣,我就決定別讓他們留下遺憾,盡我的能力去幫助他們,讓他們走得更遠。
起初許多家長並不同意孩子打籃球,擔心打籃球會耽誤孩子們的學習。於是,阿木就把訓練以及比賽時間都安排在放學和周末;另外他還把外出比賽獲得的籃球、球衣和球鞋等獎品,都分配給孩子們。漸漸地,家長們也看到了孩子們參加籃球隊後的變化。
(科比惹)古古羅江子的父親 古古木呷子:以前他在家裡都是不聽話的,以前都是小孩在家裡嘛,只有他到處玩嘛,跑過去跑過來擔心嘛,現在都是每天晚上回來的時候,抱一個球在球場上打球,沒什麼擔心的。
拉力惹(古古拉力子):打籃球讓我認識了很多小夥伴,打球很厲害的,給我帶來了許多快樂。
木呷惹(苟吉木呷):打籃球給我帶來了快樂,打籃球的時候,很開心,跟小夥伴一起玩得很開心。
這些大山裡的孩子,酷愛籃球、崇拜NBA球星,他們還給自己起了「科比惹」、「歐文惹」這樣的外號,「惹」是彝族方言,就是「男孩子」的意思。為了提高球技,許多孩子還從手機、電視裡模仿學習打球動作。
2019年,阿沙莫村整體易地搬遷,住上了樓房。在一家企業的贊助下,孩子們也用上了嶄新的標準籃球場。
這些大山裡的孩子具有極強的可塑性,他們對籃球運動不僅滿懷激情、並且渴望成功,他們的夢想是打職業籃球。
網絡的熱度確實給孩子們帶來了更多的機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到這群大涼山裡的孩子。在北京之行的幾天裡,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訓練系籃球專項的吳悠,也給這些孩子們進行了專業性的指導。
在北京之行的幾天裡,除了打比賽,吳悠還帶著孩子們爬長城、品美食,而孩子們最開心的,則是吳悠教給了他們一些打球的新招式。
吳悠:你真的想成為NBA的球員,那麼你們就要按照NBA球員來去訓練,而不是玩一玩。很多球員會沉迷自己很專長,我運球很好 我只要多運球就會有掌聲。大家喜歡什麼、什麼給我鼓掌、粉絲選什麼我就來什麼?不對,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我要成為更全面的球員。我要清楚我的缺點在哪兒,而不是只抓住自己的一個優點,這樣你們才能成為真正完美的球員。
吳悠:這幫孩子總能不斷超越你的期待,真是肉眼可見的進步。在每一天你都能看到他們的進步,所以我真就樂意教,他們會馬上吸收,並且在比賽當中能運用出來,這真的是天賦。
吳悠:好多人幹直播,就說山村孩子營養跟不上。可能牛奶肉吃得少,就可勁跟我們說給他們點肉點肉,我還真沒少點,他們還真就不太愛吃。他們對自己的飲食已經習慣了,就喜歡吃土豆,對他們來講就是我得趕緊吃飽去打球。
北京之行,讓涼山黑鷹籃球隊被更多的人所知曉,前不久,成都一家籃球俱樂部,帶著俱樂部的小將們,驅車8個多小時,慕名前來和黑鷹隊打了一場比賽。結果以23:51,敗給了這些大山裡的孩子。
自從球隊組建以來,瓦爾阿木帶著這幫孩子,在涼山州7個縣市打了20多場比賽,隊伍也發展到了30多人。阿木沒有固定收入,為了維持球隊的正常開銷,他還借了一些債。好在憑藉球隊自身的實力以及外界越來越多的關注,球隊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瓦爾阿木:一些贊助商,也有一些贊助單位,也對我們有意向來跟我們溝通,說是明年後年我們長期合作來維持這個球隊的籃球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