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路上 這些籃球少年們走出大山 「打」出了一片新天地

2020-12-12 四川在線

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的大山裡,有一支少年籃球隊,這支少年籃球隊的名字叫「涼山黑鷹籃球隊」,他們打球的視頻目前在網絡上獲得了數百萬的點讚。 涼山黑鷹籃球隊的隊員都是一群因籃球夢而走到一起的少年。他們的年齡都在8--12歲之間,他們熱愛籃球而且球技精湛。今年九月,球隊中的四名小球員受邀走出了大山,來到了北京。

北京東單籃球場,籃球愛好者眼中的街球「聖地」。受國內知名街球手、「下站東單」賽事主辦者吳悠的邀請,來自大涼山的歐文惹、科比惹、拉力惹、木呷惹,作為「涼山黑鷹」隊的代表,將在這裡挑戰訓練有素的少年強隊。

吳悠:這幫孩子我最早就是在那些自媒體刷到的,感覺在山區裡的這些孩子打球條件非常差,但是他們的動作一下就吸引到我了,他們會互相競技,期間穿插的那些動作,就像NBA球星那樣,非常好。

吳悠:我覺得對他們來講這也是一個打開眼界、見見世面的一個機會。再有一個就是我想在東單賽場親自驗證下,他們到底是不是厲害。因為我已看到了許多他們的視頻,現在自媒體很發達,很多人通過視頻剪輯以及他的對手,或者說他會有很多方式使比賽變得非常精彩。我也擔心過這幫孩子會不會來到這邊不是這麼回事,或者只會單打獨鬥,真打比賽就不行了。

吳悠:比賽前幾回合,他們就馬上展現出來全場能力,而且他們居然還有戰術,會有第二次的傳切。會讓我感到,我可能初中到高中時才能有這種意識,他們在小學這個階段就已經有了。在網絡上我看到他們很花哨的運球,但在這強強對抗當中,他們會很簡練,為了贏球不會有太多炫技的內容。隊友有機會他會第一時間傳出去,這是完全超越我想像的大局觀。

面對身高比他們高出一大截的對手,黑鷹隊的四個男孩子不亂陣腳,頑強地進行對抗。在「下站東單」賽事中,黑鷹隊與少年強隊的三場比賽,三場勝。他們在場上表現出來的競技能力和戰術素養,徵服了現場所有人 。

這些山裡娃,在北京東單球場贏得了勝利和掌聲,他們在籃球場上的表現,讓現場所有人驚嘆不已,要知道,他們可是來自貧瘠的大涼山。

這些籃球少年,家在四川大涼山腹地的甘洛縣阿沙莫村。異地遷居前的阿沙莫村,四面高山環繞,交通閉塞,生活貧困。

從涼山州首府西昌市出發,開車要5個多小時,才能抵達甘洛縣阿沙莫村的原址。這裡山頂長年積雪,從陡峭的山崖下到村子裡,垂直落差近2000米。兩年前,村裡連一塊水泥地面都沒有,孩子們只能在泥巴地上打球,籃球架也是用一個樹樁撐起來的。

瓦爾阿木,是涼山黑鷹籃球隊的教練,他是土生土長的阿沙莫村人。今年21歲的瓦爾阿木,2018年從成都一所職業院校畢業後,在成都一家汽修廠工作。然而上班幾個月後,瓦爾阿木就辭職回到了家鄉,帶著村裡的孩子打起了籃球,並給這支籃球隊起名「涼山黑鷹」。

瓦爾阿木:因為我也是有籃球夢想的,我在外面打工,還是一直在那邊堅持打籃球。我最初夢想是能打職業籃球,但是沒成功,很遺憾。然後我回村看到這些孩子跟我小時候一模一樣,我就決定別讓他們留下遺憾,盡我的能力去幫助他們,讓他們走得更遠。

起初許多家長並不同意孩子打籃球,擔心打籃球會耽誤孩子們的學習。於是,阿木就把訓練以及比賽時間都安排在放學和周末;另外他還把外出比賽獲得的籃球、球衣和球鞋等獎品,都分配給孩子們。漸漸地,家長們也看到了孩子們參加籃球隊後的變化。

(科比惹)古古羅江子的父親 古古木呷子:以前他在家裡都是不聽話的,以前都是小孩在家裡嘛,只有他到處玩嘛,跑過去跑過來擔心嘛,現在都是每天晚上回來的時候,抱一個球在球場上打球,沒什麼擔心的。

拉力惹(古古拉力子):打籃球讓我認識了很多小夥伴,打球很厲害的,給我帶來了許多快樂。

木呷惹(苟吉木呷):打籃球給我帶來了快樂,打籃球的時候,很開心,跟小夥伴一起玩得很開心。

這些大山裡的孩子,酷愛籃球、崇拜NBA球星,他們還給自己起了「科比惹」、「歐文惹」這樣的外號,「惹」是彝族方言,就是「男孩子」的意思。為了提高球技,許多孩子還從手機、電視裡模仿學習打球動作。

2019年,阿沙莫村整體易地搬遷,住上了樓房。在一家企業的贊助下,孩子們也用上了嶄新的標準籃球場。

這些大山裡的孩子具有極強的可塑性,他們對籃球運動不僅滿懷激情、並且渴望成功,他們的夢想是打職業籃球。

網絡的熱度確實給孩子們帶來了更多的機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到這群大涼山裡的孩子。在北京之行的幾天裡,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訓練系籃球專項的吳悠,也給這些孩子們進行了專業性的指導。

在北京之行的幾天裡,除了打比賽,吳悠還帶著孩子們爬長城、品美食,而孩子們最開心的,則是吳悠教給了他們一些打球的新招式。

吳悠:你真的想成為NBA的球員,那麼你們就要按照NBA球員來去訓練,而不是玩一玩。很多球員會沉迷自己很專長,我運球很好 我只要多運球就會有掌聲。大家喜歡什麼、什麼給我鼓掌、粉絲選什麼我就來什麼?不對,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我要成為更全面的球員。我要清楚我的缺點在哪兒,而不是只抓住自己的一個優點,這樣你們才能成為真正完美的球員。

吳悠:這幫孩子總能不斷超越你的期待,真是肉眼可見的進步。在每一天你都能看到他們的進步,所以我真就樂意教,他們會馬上吸收,並且在比賽當中能運用出來,這真的是天賦。

吳悠:好多人幹直播,就說山村孩子營養跟不上。可能牛奶肉吃得少,就可勁跟我們說給他們點肉點肉,我還真沒少點,他們還真就不太愛吃。他們對自己的飲食已經習慣了,就喜歡吃土豆,對他們來講就是我得趕緊吃飽去打球。

北京之行,讓涼山黑鷹籃球隊被更多的人所知曉,前不久,成都一家籃球俱樂部,帶著俱樂部的小將們,驅車8個多小時,慕名前來和黑鷹隊打了一場比賽。結果以23:51,敗給了這些大山裡的孩子。

自從球隊組建以來,瓦爾阿木帶著這幫孩子,在涼山州7個縣市打了20多場比賽,隊伍也發展到了30多人。阿木沒有固定收入,為了維持球隊的正常開銷,他還借了一些債。好在憑藉球隊自身的實力以及外界越來越多的關注,球隊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瓦爾阿木:一些贊助商,也有一些贊助單位,也對我們有意向來跟我們溝通,說是明年後年我們長期合作來維持這個球隊的籃球比賽。

相關焦點

  • 蒙自市2020「研學逐夢前行走出大山看世界」公益研學實踐圓滿完成
    能量中國平臺(通訊員:徐開 劉源)為加強蒙自市鄉村學校少年兒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從而引導他們自尊自信自立自強,養好良好品德,樹立高遠志向,蒙自市教體局、蒙自市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於2020年11月27日到29日舉辦了蒙自市
  • 西吉網紅籃球少年喊話姚明:歡迎來到我們大山
    &nbsp&nbsp&nbsp&nbsp央廣網北京10月6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奔跑是少年的天性,無論在大山深處還是田間巷口,運動總能激蕩起少年臉上的陽光,積蓄向上的能量。在一些貧困地區,「奔跑」也改變著很多少年的命運。
  • 無奮鬥不青春 | 逐夢路上河池法院青年幹警的擔當與執著
    執行工作雖然辛苦,加班加點更是常事,但這些困難卻難不到我們年輕的幹警們,心中滿滿當當都是如何儘快兌現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執行永遠在路上責任一直扛肩頭▲南丹法院青年幹警凌晨出動開展執行工作▲鳳山法院青年執行法官開展執行工作,向被執行人的母親耐心釋法說理。
  • 如何看待高考時走出了大山,畢業分配時又回到了大山?
    時值軍校招生又加畢業分配季,媒體推出這樣的內容其意義再明顯不過:上軍校不但能夠改變大山孩子的命運,還能把他培養成一名素質全面的優秀軍官,等待祖國的挑選。第二,即使真的存在「重回大山」,今天的主人公也完全不同於曾經的少年。這不只是身份的區別,而更是自身價值的改變與體現。四年前的少年,走出大山是為了改變個人命運包括家庭命運,而四年之後已經成為準軍官的少年,就因職業使命而肩負起與國家民族命運相連、改變歷史的神聖職責。
  • 獨臂少年張家誠的逐夢之路
    籃球場上,這位少年身手敏捷,面對比自己高的對手,也毫不怯懦,運球、過人,一氣呵成。炫目的花式動作也讓人稱絕,但仔細一看,他的右袖空空如也,少年是怎樣練就如此高超的球技呢?兩年前學校開展了籃球興趣班,雖然僅僅開辦了10天,卻徹底改變了張家誠,自此愛上了籃球這項運動。開啟了他的逐夢之旅。由於身體條件,起初的拍球、運球對張家誠來說是很難的,但為了證明自己與別人並沒有什麼不同,他刻苦練習,制定詳細的訓練計劃,在網上搜索訓練視頻。兩年來,打壞了三個籃球,穿壞了七雙籃球鞋,家中到處都是他打球的印記。
  • 他是籃球明星,籃球寶貝們卻在一個晚上被……
    清晨,明媚的太陽高高升起,溫暖的陽光照射過來,透過白淨的玻璃窗籠罩在chuang上的少年身上。  少年懶洋洋的翻了一個身,睜開了惺忪的眼睛,緩緩的伸了一個懶腰。  「哎,又是一天,真的好無聊啊!」少年嘴中喃喃的說道,然後不情願的站了起來。
  • 為了孩子們走出大山的希望 | 扶貧日曆雲上行
    為了孩子們走出大山的希望 | 扶貧日曆雲上行 2020-06-26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漫畫美學的跨界之美|傳統漫畫如何走出一片新天地
    卡通動漫作品裡面,擬人化的造型,以及配合故事的敘述性,所形成的誇張的變形美學,會在本世紀形成視覺造型美學的新主流。她的註解給我原本的點滴認知做了更為全面而新穎的闡述,也讓我對漫畫之於其他藝術門類影響的感受清晰了許多,她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詮釋「動漫美學」,同時也身體力行地推廣動漫美學概念,給年輕藝術家以更高的平臺去展示。
  • 四川「雲端」足球隊:學生2700米「雲端」踢足球 架起走出大山橋梁
    【解說】5月14日下午,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阿並洛古鄉海拔2700米的高山上,一群孩子正在在裸露著泥土的足球場上,奮力追逐著滾動的皮球,一場男女混合足球賽正在這裡進行。這些小球員所在的瓦吾小學,因一年四季被雲霧繚繞,也被當地稱作「雲端小學」。正在球場上指揮小球員們進攻退防的曲比史古,是瓦吾小學的校長,也是這所學校唯一的公辦教師。
  • 灌籃高手後最強籃球漫畫終於動畫化,籃球少年王們穿的什麼鞋?
    其實早在2014年,《籃球少年王》就有動畫化的傾向,但作者日向武史老師認為,動畫化的結局和他設想的初衷並不符合,拒絕了這一提議。經過了5年的沉澱,日向武史老師終於和製作公司達成一致,後者將會更好地還願《籃球少年王》的故事。
  • 張家城走進廣東宏遠籃球俱樂部 獨臂籃球少年單挑球星
    完善的設施、敞亮的球場、揮汗如雨的球員,尤其是飄揚在球館上空的九面總冠軍旗幟,讓這位近日火遍大江南北的少年不自覺地微微張開了口。這是一次乾脆利索的「約見」。「最近我要見一位大人物」——CBA首位「萬分先生」、九冠王廣東宏遠籃球俱樂部總經理朱芳雨前天在其個人抖音上神秘兮兮地寫下這段話。事實上,他要見的人並不神秘,畫面正是那位得到包括庫裡等眾多籃球巨星關注的獨臂籃球少年張家城。
  • 龔思友:走出大山,擁抱幸福
    得益於國家的扶貧政策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傾心幫扶,我家已實現脫貧,同時我也順利上了大學。西安村是息烽縣境內西望山脈深處的一個小村莊,山高坡陡,道路蜿蜒曲折,經濟發展相對滯後,鄉親們接受教育程度有限,有的鄉親一生在瘦薄的土地裡拼命「刨食」,但生活依然清苦。對我而言,貧窮是刻入骨子裡的記憶,走出大山,是我一直最渴望實現的夢想。但從懂事開始,我家就是低保政策重點照顧戶。
  • 侗族姑娘吳鳳英:以樂築夢 助力侗鄉兒童走出大山
    中新網貴州從江10月26日電 題:侗族姑娘吳鳳英:以樂築夢 助力侗鄉兒童走出大山  作者 瞿宏倫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高增鄉,有一支名為貴州從江雲上侗寨小歌隊,歌隊由16名平均年齡在9歲的侗族孩子組成。  自2014年成立以來,歌隊的高光時刻是2019年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的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
  • 超炮:天賦夢路篇開啟,可以夢到炮姐和食蜂的卡片,心動了沒?
    通過之前的宣傳PV就能知道,自16話開始,將會是新的篇章—天賦夢路篇。仿佛是為了慶祝新章節的開播,又或是為了給觀眾製造一種熟悉的感覺,本話中出現了很多讓人懷念的場景。比如說炮姐和食蜂女王的日常鬥嘴、白井黑子再一次表現出「黑子行為」,結果不出意外地被炮姐一腳踢開。諸多的場景都在詮釋著同一個事實—炮姐又回來了!
  • 海拔3000米的大山女子搖滾樂隊,打起架子鼓農民父親大讚太霸氣
    但在遙遠的雲貴高原,卻有一群面孔樸實的孩子組成了大山裡的搖滾樂隊。他們超燃的演出圈粉了無數觀眾,更是引來央視新聞、中新網等十多家媒體追蹤報導。孩子們靠音樂成功出圈,甚至讓痛仰樂隊也奔赴大山和他們一起搖滾,徹底釋放了大山裡的音樂激情!
  • 13歲中國獨臂少年籃球追夢
    視頻裡,一名獨臂籃球少年運球的手速和過人的敏捷,讓NBA球星史蒂芬·庫裡震驚了。6月4日,#庫裡尋找獨臂籃球少年#的話題迅速衝上微博熱搜,閱讀量接近3億。  「他的名字是張家城,今年13歲,來自廣東雲浮。」1.3萬熱心網友在庫裡微博下留言,幫助庫裡找到小張。46.8萬網友點讚,驚嘆於熱愛能夠創造的奇蹟。
  • 走出大山再回到大山 重返家鄉只為書聲琅琅
    「我也是山裡的孩子,知識讓我有了走出大山的能力,更可以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韋君玉是這樣回答的。   這算得上「現身說法」。韋君玉是大瑤山中一名語文教師,也是從大瑤山走出的女大學生,她選擇回到大山,是想為山裡的孩子們教授知識、傳遞希望。
  • 臘肉、蜂蜜、土雞……這些貧困地區農產品走出大山、走進商場
    主辦方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4日14時21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買年貨,助扶貧。主辦方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活動旨在讓更多市民感受來自大山的優質農產品,也為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提供大規模展示和銷售的機會,幫助當地農民增收致富。除了在商場提供展實體示平臺外,龍湖還通過業主APP向業主推薦這些優質農產品,真正實現了線上線下全覆蓋的「消費扶貧」。
  • S.K.Y天空少年首單《BURN》酷我音樂高燃來襲
    天空明淨,少年無邪。夏日喧囂,蓄勢待發。還記得在這個夏天的《少年之名》中最新出爐的國內偶像男團S.K.Y天空少年嗎,9月20日,S.K.Y天空少年首支成團單曲《BURN》酷我音樂獨家高能首發上線啦,李希侃、左林傑、胡文煊、郭震、左葉、鄭人予、林陌7位青春洋溢的少年,用最火熱的激情,最躁動的鼓點,最炸裂的舞步,迸發出最熾熱能量,向世界宣告少年們正式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