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小王在大眾點評上收到了同城一開鎖公司的私信,邀請他為店鋪寫一條好評,對方承諾會支付薪資。
閒來無事,小王洋洋灑灑100字杜撰了一個故事:今天忘帶鑰匙了,臨時找了一家開鎖的,師傅查了身份證很負責,很快就打開了,還教我如何保養鎖芯,體驗度很好云云。
開鎖公司確認收到好評後,付給小王幾十元的報酬。
商家此後按照同樣的方式,邀請了幾位博主為其撰寫好評。商家的評分因此逐漸升高。後來,那些按圖索驥在平臺上找開鎖公司的普通用戶們,則根據評分排行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他們的服務。
這樣一套流程一氣呵成,在大眾點評上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連接起了從商家、平臺、到大V和用戶,他們成了這跟隱形繩索上的螞蚱,彼此約束、相輔相成。
除了開鎖公司,小王還代寫過美容機構、餐廳、健身房的好評。內容沒有統一固定的標準,他只需遵循「吹彩虹屁」的條規,全方位地使勁誇。
在大眾點評上,像小王這樣的博主有很多。他們的砝碼,是長年累月寫點評積累的等級數。
在2020年之前,這樣一個從LV1-8的等級生態體系是根據用戶的貢獻數值形成的。平臺設定了每個等級所需的固定貢獻值,比如寫一篇優質點評(3圖+100字)是35貢獻值,每日貢獻值上限為140。
小王說,如果每個月寫4條優質,堅持3-4個月,基本就可以到4級。
等級越高就可以享有越多的特權。
用戶宋細胞很看重這個等級,因為以前有VIP會員的特權可以兌換。比如LV7的用戶,能享有538元租車滿減、3次電影票退改、457元的高鐵貴賓廳,看起來都是實實在在的優惠。
但除了這些明面上的好處,等級等同於在商家面前靈活的選擇權和絕對的權威性。小王的級別較高,他說之前去一家餐廳,告訴商家自己是高等級用戶,對方就會給更多的折扣。「如果口頭提出要點小優惠,他們是會同意的」。
大V們也願意為了這些小利埋頭狂寫。按一位博主的說法,雖不是明確衝著利益而去,但也會無法抗拒一些小恩小惠;而且他們會在意自己的榮譽感,比如點讚數和粉絲數,它代表著在點評社區中能受到多少尊敬和仰慕。
商家賴帳的情況也有。
一位受訪者被邀去寫點評,事先約定好餐標120元,待到好評完成後返款。但第二天評價寫了,卻被店家單方面告知錢不能退。投訴無門,只能吃啞巴虧。
不過,在商家身上,也存在被變相要挾的情況。
經營一家韓式料理的店主說,為了讓好評率更高,會發放現金券給這些用戶。這種無奈何的小幅「賄賂」,其實也與一般商戶做打折、提升服務的商業邏輯大同小異。只是一旦利益牽涉變了味,就會產生更惡劣的後果。
他們店就曾有大V不配合寫點評反而變本加厲索要免單等服務,威脅如果不給就寫差評。
不過,大多數「要挾」的界限都相對模糊。
8級用戶「喵了個咪」說,如果提了自己是大V,聰明的商家馬上就明白是什麼意思,會很自然地說要給打折。這更近似一種雙方協商的默契。她說,「我這是否算要挾,好像也不算,因為雙方溝通得很和氣。」
基於此番情形,這種暗地裡約定俗成的機制,有兩面性。商家們有時也深受差評之害。那些刻意而充滿攻擊性的評論,成了許多商家不約而同遭遇的「劫」。
經營日韓料理的兩家店主,都曾受到惡意中傷。這些差評,有些來自用戶,有些來自同行,分辨不難,做久了就知道,都靠經驗和感覺。
這些惡評細化到方方面面,且涉及到食物的專門術語和具體形容。「只有業內人士才會這麼了解」,韓料店的老闆說。
商家們常用的處理方式是去平臺申訴,但通常都無功而返。某店主一次甚至提供了錄像設備和其他證據,最終卻不了了之。
有些大V用戶們貪圖商戶小利、與人為惡,引起利益衝突,原本是「雙贏」的好事,最後反倒兩敗俱傷。有人瞄準了商家和個體大V們的利益關係,成就了自己的商機。
將點評產業集成系統、做成外包服務的,是這麼一群隱藏在角落中的「仲裁機構」。
南風窗找到一家從事運營服務的中間商了解後發現,刷好評的服務運作體系業已成熟。
對方告知,如果是到店打卡不體驗,這種情況被他們稱作「寫手只合佣金」,也就是除了事先商定好的報酬,大V不參與其餘商家的優惠活動。
還有另一種,一般需要7天時間招募大V,且需他們到店體驗,耗時相對較長。
而這樣的一單生意,分餐飲和非餐飲兩種標準,報價與用戶等級成正比關係。比如V1-4級的用戶,寫一則優質點評為40元,相應的,V8的用戶則是80元。
探店分為「有體驗」和「無體驗」兩種。有體驗的V1-4級為45元,無體驗的為85元,V8的用戶薪酬則翻了一倍。
與之相比,非餐飲類的價格則更高。
能在短時間內招募到如此多的大V,非一日之功。
據另一家同類公司的工作人員說,公司有專屬的魚池任務,會有當地的大V主動報名,可以直接配合商戶到店打卡寫好評。
同時,公司還可以通過提高權重和增加流量補給,提高商戶的曝光量。
他透露,因為公司做了很多年的運營服務,所以積累了一定的渠道,形成了自有的達人平臺。
自古都知眾人拾柴火焰高,這也是達人們獨到的找錢活路。
「喵了個咪」說:「一般用戶有門路的話可以加某些內部群,商家會自己給你弄霸王餐(免費試),讓你寫好評。」不過這種情況都是面向散戶,不持久,只可以賺點零花錢。
相比分散的個體戶生意,黑產寫一單的報價由幾十到上百。如果是吃了白嫖餐,需要把相應的點評發到群裡,給對接人確認之後返回餐費。
這樣的合作統一性較高,且成系統,而且能確保拿到回扣。且通過商戶和公司的對接,消息來源更為緊密、及時。
系統化管理帶來的益處,仿佛網紅經濟公司籤約的博主們,獨立且有穩定的利益關係,只要有源源不斷的商戶,就不愁沒地展露自己的文筆和p圖技術。
不過這樣的合作多少也有限制。據一位博主說,規模化的探店打卡,一般有一定程度的限制,比如人家讓吃多少就只能吃多少,不同的餐廳有幾種規格的餐食檔次,他們通常只能吃最低價位的。而中間商們,通常都是左手在大V的金沙中撈一把金子,右手還不忘從商戶的牙縫裡摳一摳。
據一個第三方公司的工作人員展示,每天都會有客戶要求給其他商鋪刷差評,其中以餐飲類商家居多。
韓食餐廳的老闆說,他們也找過第三方公司刪差評,據她「保守估計」,10條中大概刪1-2條。
工作人員調侃:競爭這麼激烈,就沒有想提升自己店鋪的老闆嗎?
這切實驗證了一件事——在大眾平臺上,評論就是身家性命。
表面上看,大眾點評的確花心思整治刷好評、惡意差評的現象。
大眾點評的客服人員說,平臺採取嚴厲的監管機制,如果用戶舉報或投訴商家刷好評和刪差評,平臺會發送一個專門的連結給投訴者,他們可在線上傳評論截圖等憑證。經平臺調查確認後,針對商家有相應的處罰,嚴重的情況會直接取消商家資格,採取下架停業和罰款等措施。
同時,平臺對商家的嚴苛標準,的確也成了無形中壓垮商家的一根稻草。
新店沒有消費記錄和評價,在平臺上擁有的曝光量是極低的。平臺為了避免熟人刷單,規定不允許商家發布店員、家人和朋友的點評。記者詢問客服人員平臺如何區分評論來源,對方回答是根據系統審核來判定。但具體的審核標準,不得而知。
這的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斷了商家們累積評論的途徑,因為規定一旦被平臺檢測到,會直接閉店處理。
但開業時間長久,也並不等值於很高的關注度。一店主說,自己家的店開了4、5年的時間,還是只有幾百條評論,評論的人數也就是平時的客人中的10%。
而平臺上的「黑珍珠、必吃、網紅榜單」,全都依附於評分、等級和評價。這就逼迫了商家不得不「走捷徑」。
按第三方的成果展示,他們公司幫助某新開業店鋪短時間內提升到銀牌商家,還有一個月衝進前10的例子。
如果能夠速成,那商家們為何不劍走偏鋒?
暗地裡的產業生態根深蒂固,並且愈發花樣百出,現在就連平臺也是這場遊戲中的必要一環。
筆者以籤約為由,問詢到一家「官方招募」達人探店的公司。商家信息是由大眾點評平臺方提供,任務完成之後需寫優質好評。
而他們旗下簽約的達人隸屬於大眾點評官方孵化的合作對象,和商家背地裡找大V相比,這就屬於正當的商業操作。南風窗聯繫了平臺的客服,他表示想要申請成為達人或者需要達人點評服務都可以聯繫由平臺專人運營的MCN服務。
可他們所謂官方招募的人員與高等級用戶並無明顯差異,即便是應募標準,也只要求在平臺上發過不少於3篇點評,報酬為200-4000/篇。而大V們都是踏實努力地寫大量的點評積累,才坐到了如今的位置上。
目前平臺修改了等級評分規則,原先的貢獻度指數不再納入核定範圍,而是根據評論內容對非商家和大V的普通用戶是否有參考價值。評論的常見標準有比如被評為優質點評,以及瀏覽和點讚的數量等。
簡言之,很多用戶一直寫,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升級。升級門檻變高,以往的大V用戶們也因此變得物以稀為貴了。
不僅如此,在一二線城市網紅新興店競爭激烈,但商家與商家之間在品類的區分上很難做出差異化的效果,刷好評又因平臺算法和監測而受限,因此,一些開業年限較久的商家就使用平臺的霸王餐活動和發VIP券這種「合規」的刷單方法招來客戶。
「喵了個咪」說,商戶會維持穩定在某個分數階段,如果分數降低、客流量下降,可能就做點霸王餐邀請用戶寫個好評。
現在也誕生了「V聚會」這樣的形式,商家會正規地邀請V用戶去吃宴席,例如請20人,分2桌。可實際為了拉攏這些大V,商家還會暗地裡額外贈送福利。「喵了個咪」說,她去吃某V聚會,商家上菜慢,大家不滿意,後來商家表示給每人送一份免費烤鴨,發送到他們的帳戶,之後可以再來吃一次。
環環相扣導致評論注水太多,很多都已不具備最初的參考價值。大眾點評的普通用戶Ellen說:「現在打開平臺,不知評論孰真孰假。」用戶小李則認為大眾點評早就不是一個大眾軟體了。
只能說,如今的大眾點評已不可同日而語。
南風窗新媒體 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歡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簡歷:newmedia@nfcmag.com
『2021年·愈日曆』治癒上線
隨心所·愈 點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