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對混好的標準都不同,有人說無論是市長,還是清潔工,只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幹出名堂來,都叫混得好。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價值,同樣是一根繩子,綁在白菜上就是白菜價,綁在螃蟹上就是螃蟹價,可又怎麼比呢?
我們就以世俗的眼光去定義混得好,通常在體制內比官職,在企業比收入高低,我一個朋友開公司年入幾十萬;
但是老公一個月只有10000不到,還是團級幹部,但是她倆感情很好,從來不會因為老公掙錢不多,看不起老公,不是所有職業都以收入高低來衡量的。
無論是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混得好的人,無非是能做到這3點:
【一】肯吃苦,不挑活
肯吃基、不挑活,是一個職場人比較重要的品質,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隨著年紀增長,年紀越大,越難。
對於職場新人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衡量一個新人是否能獲得領導認可,看的就是你對工作的態度,是否能吃苦,幹事是否麻煩、靈活;
其實細細看,那些混得好的人,也具備這樣的品質。多年堅持的好習慣和優秀的職業素質,對工作有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
讓他已經形成了自我的高要求,無論領導安排的活再苦再難,他都不輕易抱怨,吃苦耐勞,也會無私的幫助同事,人緣好。
【二】聽上級,懂下級
混得好的人,多是情商高的人。他們往往擅長聽懂上級的話,又能理解下級的苦,夾在中間去協調上下級的關係,其實很不容易。如果沒點腦子根本玩不轉,甚至弄得裡外不是人。
比如我們部門5個人,按理說有個部門負責人,但是大家都不願意做領導,老闆拿大家也沒撤,最終形成有什麼事情直接向老闆匯報,導致老闆也很頭疼。
因為我們5個人都不喜歡管理,都喜歡做業務,索性約定都不當領導,領導自然沒辦法。
要說管也沒啥好管的,每個人自覺將業務做好,也沒啥可管的,一旦管了反而遭到在家排擠。
其實早前是有部門經理的,可是大家看到他對上對下,幹得太受夾板氣了,其它人他工資也並不比我們多多少,進來一個比較厲害的人,業務能力還行,情商高特別高。
從大企業跳過來,幹過保險培訓,發現他還真有一套辦法將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不得不說,做好管理是不容易的,也體現出了他的高情商力。
【三】有主見,行動派
領導都喜歡說幹就幹的員工,最怕任務布置下去,員工個個無精打採,完全沒有戰鬥力的樣子。
一個有執行力的員工,領導用起來省心、用起來性價比也高,如果每個人都能行動力強,正如一個狼性的團隊,一定是高效的行動派。
有自己獨立的想法,領導規劃戰略,戰術層面無需領導手把手教,其實工作上不是每一件事情領導都知道怎麼做的;
有時候也需要下面人先做,根據做的情況,領導再進行調整。如果你的執行力強,效果明顯,領導必然會以你為大家行動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