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放下兩年多的大同玉寫作,最近一段時間以各種形式又走進了我的視線。有大同玉愛好者加好友的,有尋找進貨渠道的,還有看到朋友佩戴的大同玉後也想買的,還有評論大同玉文章的。回顧兩年前的時光,大同玉大概就是我一生的緣分了吧。
在公號平臺收到一個評論消息通知,打開以後居然是寫在大同玉的文章下面。兩年多了還能收到評論,說明我寫大同玉的文章還在推薦中。不由得有些感慨,在網際網路時代,時光流逝了,足跡卻不會被磨滅。
打開評論內容如下:「說出大天來,它也就是個玉髓。永遠不能登大雅之堂!」,再看評論人的名字應該是一位女性了。
這句話乍一看是沒有任何問題,大同玉的確是一種玉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四大玉,它應該在玉石的範疇裡面。但是你對它欣賞和它的貴賤等級是兩碼事,至於大同玉登不登上大雅之堂那更是另外一回事了,評論有些偏頗。
細究她的評論,我只能是淺笑著說,又一個把情懷和生意弄混的讀者。
對於大同玉我不是專家也不是經銷商,我寫得大同玉文章只是站在我的立場上,把情懷當成主色調的一種欣賞類型文章,這些文章雖然不是專家權威,也別把我對大同玉的情懷抨擊得一無是處。
情懷和生意是兩碼事兒,情懷和權威更是兩碼事。把玩的玉石和作為商品流通的玉石很顯然也是兩碼事兒。
02
人每做一件事情總會有起因有緣由的,寫大同玉同樣如此。
兩年前初見大同玉時我有點被驚豔到了,喜愛之情油然而生。大同是玉髓也罷是瑪瑙也好,總之它就是一塊值得被欣賞的石頭。
一塊石頭按結構和成分可以分成很多種類,它們本身沒有靈魂,有的只是日月大地附著在它們身上的表象。這種有著表象的石頭可以墊腳,可以蓋房可以鋪路,也可以用來雕琢欣賞。
欣賞和實用是石頭的兩種歸屬,不能用大雅之堂來區分。玉石是石頭中的精品,當你把它當成賞心悅目之物時就是賦予了它靈魂。有了靈魂的玉石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稀、奇、精、美之分。一塊玉石遇到的人不一樣,欣賞的角度會不一樣。欣賞玉石沒有固定的標準,只有欣賞者的角度和視線。
如果說你遇到的玉石有了高低貴賤之分,有了幾個等級和狀態之分,說明這塊玉石正在作為商品流通,說白了也就是生意人為了交易方便人為地制定了一些標準而已。
玉石文化貫穿在中華文化的始終,玉石交易也盛行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之中。
玉石生意是玉石製造和流通的一個環節,它必須有價值和衡量的標準才能方便給玉石打上烙印,在這個環節中它的高低貴賤說明它只是一種商品,這不是玉石的最終歸屬。玉石只有到了最終的歸屬地也就是欣賞它的人手裡,才能算是真正地具有了靈魂,玉石的靈魂是人在把玩和喜愛中賦予它的,它的溫潤,它的內涵為人所開發和喜愛。
人與玉石的相遇也是冥冥之中的緣分,跟男女相遇找對象是一回事。常聽人說如果我當初沒有跟你結婚,我現在就不會活成這個樣子,仔細回味一下你真的能有當初嗎?如果你的當初改變了,你周圍的人和事還能是現在的樣子嗎?
一對男女結婚以後,幸福還是不幸福與男人女人的身份地位,長相沒有任何關係,只與他們相互之間的包容度有關係。比如最近跳舞很火的農村小英夫妻,沒有華麗的演出服,沒有精緻到極點的妝容,你能說她們一家不幸福嗎?
一塊玉石當它有了最終的歸屬以後,那是它和你的緣分,哪兒還有高低貴賤之分呀,它是一塊寶,是喜歡它的人的寶。
盤玉玩玉的過程就是愛玉之人和玉石溝通交流的過程,也是愛玉之人賦予玉石靈魂的過程。
03
大同玉的產地在大同火山群在泥河灣,它在大地之母怒吼時的火焰中誕生,又在古人類賴以生存的泥河水中冷卻凝固,它吸收百萬年的日月精華,在新時代的大同人,陽原人,內蒙人共同開發和打造中成玉,成型,美的個性美的獨特。
「說出大天來,它也就是個玉髓。永遠不能登大雅之堂!」你有點說過了。
大同玉登不登上大雅之堂,不能由生意人說了算,也不能由評論的人說了算。它在大同人的心中在喜歡它的人心中,以它自己的姿態呈現著,不要用玉髓一說輕賤它。
兩年前大同玉的寫作就結束了,兩年以後還有評論和因為大同玉找到我的朋友,在這裡由衷地感謝你們的閱讀,感謝你們認可!同時也感謝網際網路的偉大,把我的足跡留在了網絡世界,留在了時空隧道。
每一段過去都是成長路上的墊腳石,都是自強不息的見證,更是我退休生活的充實,謝謝你我的讀者。
再說一些題外話,玉石把玩是一種精神和物質上的享受,不要忽略了你的物質基礎,玉石再好不能當飯吃。
在寫大同玉的那段時間裡,苦辣酸甜什麼滋味都有。有人提醒我說應該去拜訪一下大同玉的權威人士,於是我就去了。見過幾位以後,有專業知識的增長,有精品大同玉的賞析,還聽到了許多有關於大同玉的故事,受益良多。
同時也收到了一些質疑,你憑什麼寫大同玉?你拍攝的大同玉都不是精品,寫的文章沒有給大同玉市場帶來任何好處,誰讓你寫這些的?收到這些質疑以後我沒有反駁過,按自己的節奏該寫就寫,該停就停。
看似精品的大同玉都擺在精緻的櫥窗裡面,等哪一天它們有了歸屬也就會有了靈魂。有了靈魂的玉石與大雅之堂沒有關係,只是跟喜歡它的人有關係。
寫到這兒輕輕地告訴你一聲,對不起,我不是大同玉的生意人,更不是誰聘請的大同玉代言人,我只是一個欣賞大同玉的自媒體寫作者,僅此而已。
美在於發現在於感受,大雅之堂高高在上有幾個人能進入其中,踏踏實實活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