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也忘不了這樣的野生古樹紅茶:天然杏仁香,世界茶驕傲

2021-02-16 優茶大數據

南嶺茶風第二期:

講述神奇的羅坑杏仁香野生紅茶

躊躇半生,生命中的每時每刻都會發生新的故事。遇見許多人,見過許多事,走過許多路,喝過許多茶,卻獨獨,只會鍾愛一個她。她不是初戀的悸動,是你歷盡千帆之後仍覺得曾經滄海難為水。

當然,我敢保證這絕不是藝術性的文學加工,而是你我在品嘗過純正的杏仁香羅坑紅茶之後都會本能地達成這個共識。從此以後,你仍然會喝到形形色色有著諸多香味的紅茶,只不過你再遇不到這樣的甘美滋味,天然芬芳的杏仁香從唇齒間悠悠綻放,奶韻綿長,茶湯醇甜,回甘力強。你也許不愛杏仁奶,卻一定不捨得拒絕她的杏仁香。

為什麼羅坑紅茶如此自然殊俗?

本文為你一一解密。

茶有多好?喝了才知

▲1

羅坑野生紅茶的品質主要體現在色、香、味、形四個方面。

羅坑紅茶為條形茶,外形緊結;色澤褐潤,帶鋒苗;幹香明顯。

湯色橙紅透亮到紅豔透亮;滋味濃醇甜爽,杏仁香甜潤芬芳,奶韻悠長,回甘力強。茶湯甘美經宿不變;七泡過後仍有餘香。

讓人覺得驚奇的是,泡飲後葉底存放2~3天也不會產生異味或餿酸味。

事實上,羅坑紅茶也最適宜採用功夫茶的衝泡方式,高溫衝泡激發茶香,濃度可依個人喜好酌量增減衝泡時間。泡泡皆有變化,變幻無窮而期待無限。

除了口感的獨特性,另一個不得不說的是她的功效性。關於「茶與健康」的記載,我國從古至今的文獻資料就不計其數,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中就有關於「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的記載。21世紀的今天,我們用權威的檢測手段亦證明了其功效的科學性。

令人驚喜的是,羅坑紅茶中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內含物質特別豐富,維生素、礦物質、生命調節劑和豐富的茶多酚、茶氨酸,茶黃素以及水溶性蛋白、芳香化合物等物質成分,對抗衰老、抗氧化,預防和控制高血壓、高血糖、脂肪肝等均有明顯功效。

下圖為茶葉中常見的功能成分含量及其藥理功效:

(以乾物質含量計算)

下圖為羅坑紅茶與其他茶的內含物質對比:

據相關研究證明,羅坑野生古樹紅茶是一個高胺基酸、高可溶性蛋白的紅茶產品,其常規功能成分均高於其他同類產品,故保健功能十分顯著。

出身高貴,環境成就

▲2

事實上,羅坑高山古樹紅茶之所以有如此獨特的味道和功效,依賴於她的生長環境——韶關市曲江區羅坑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羅坑茶區。

羅坑茶區境內有林地32萬畝,生態公益林28萬畝,山巒疊翠,雲霧繚繞;整體海拔高度在200~1500m之間,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更是多達30餘座,溝壑縱橫,起伏連綿,其最高山峰「船底頂」海拔1568米。

這裡除了野生古樹茶,亦生長著有「中華九大仙草之首」的野生石斛,野生金線蓮等名貴藥材,各種珍稀動植物資源豐富,土質肥沃,生態環境基本處於原始狀態,而野生型茶樹生長的海拔在1000~1200m的原始森林中。

素材來源:中國衛星地圖

紅標為羅坑鎮,可以看見附近山巒起伏,植被茂密

1998年羅坑被劃為廣東省級自然保護區;

2007年3月經國家林業局批准更名為「羅坑鱷蜥省級自然保護區」;

2013年6月升級為廣東省羅坑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同時,羅坑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

羅坑屬中亞熱帶溼潤性季風型氣候,全年盛行南北氣流,冷暖交替明顯。

素材來源:雪花巖

氣候溫和溼潤,光照時間長,雨量充沛。

晝夜溫差大,常年平均氣溫為20.4℃,河溪極為發達。保護區森林茂密,各種生物及其構成的亞熱帶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為茶樹提供了優良的生存環境。

羅坑山區春日環境

據一位從小在當地長大,如今已成為專業「制茶人」的賴國清介紹說:「羅坑境內大的野茶樹直徑10~15釐米左右,小的也有4~5釐米;樹高從4~15米不等;樹齡從200~1000年的均有發現。」

杏仁奇香 來之不易

▲3

之前所言,羅坑古樹紅茶因有著辨識度極高的杏仁甜香與奶韻芬芳而受到大眾的痴迷。

可是茶裡怎麼會有杏仁香呢?

是不是添加香精的?

其實,這一切都是意外之喜。

現在野生茶樹資源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了,我國已在11個省區的200多處發現野生古茶樹資源,但是對野生茶樹資源研究的材料都以雲南省的野生茶樹為主。而廣東羅坑野生茶樹種質資源如此豐富,廣東茶葉貿易地位更是全國之最,為什麼缺乏對廣東野生茶資源進行搜集和研究的專業團隊呢?

2012年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飲用植物研究所(茶葉研究中心) 及國家茶葉體系紅茶崗位科學家團隊,為了深入了解廣東地區野生茶樹種質資源生理生化特性,更有效地利用野生茶樹種質資源進行紅茶的育種工作,決定深入羅坑深山秘境,尋覓野生茶樣,並對羅坑茶樹群體進行紅茶種質篩選,再造廣東紅茶新的榮光。

此路漫漫,採摘鮮葉之艱辛不能為外人道也。

山高林密,道路難尋,野生古茶樹更是都生長在高山之巔,一般人幾乎不可能找到古茶樹。而為了提防毒蛇野獸的侵害,當地的茶農都不敢輕易上山,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茶農都得攀爬約五小時才能找到它們的身影。

在整個翻山越嶺的攀爬過程中,不斷有坡度超過80°的地段需要他們手腳並用才能通過。不少古茶樹偏偏就長在泥土淺薄的石頭縫裡、懸崖峭壁上,採茶青時稍有不慎就會掉下懸崖。

我們最可愛的專家團隊還是歷經千難萬險,在羅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找齊14 份種質資源並分區域進行單株試製(編號:SK1- 1、SK1- 2、SX2- 1、SX2- 2、HJY3- 1、HJY3- 2、 LX4-1、LX4-2、JG5-1、NJW6-2、FSP7-2、XD8-1、DBT9- 1、DK10-2 )。

結果顯示,羅坑紅茶的感官品質表現優異,綜合得分均在90分以上。

陳棟(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紅茶崗位科學家)解釋說:深山中的雲霧為野生茶樹提供了生長所需的散射光,多種植被落下的腐葉是古茶樹生長的天然肥料。原始森林晝夜溫差大,糖類物質還有其他的一些代謝物質積攢得比較多,所以野生古茶樹茶葉做成的成茶品質比山下栽培的原茶品質要高出許多。

羅坑野生古樹茶

通過14個樣品的感官品質評鑑,團隊第一次欣喜若狂:除了紅茶常見的花香、甜香,居然還發現了以 LX4-1、HJY3-1為代表的杏仁香型!

「杏仁香」古樹種質屬於世界首見。

為了對羅坑古樹茶在加工過程中所產生天然杏仁香的穩定性進行跟蹤觀察,檢測其與杏仁中相似的化學物質,探明其產生杏仁香的機理,團隊又開始了第二次漫長而艱辛的實驗研究。採用頂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結合氣質聯用技術(GC-MS) ,對羅坑不同各種野生茶樣本香氣組成進行了鑑定和統計分析。

杏仁茶香,世界獨有

▲4

我們知道,茶葉香氣物質是一組複雜、龐大的數據群,科學家團隊通過主成分分析可將主要成分抽取出來,結合香氣物質的呈香特徵綜合判斷茶葉的主要香氣物質。

最後,他們在羅坑野生紅茶中共鑑定出66種香氣化合物,主要包含醛類、醇類、酯類、酮類和烷烴類等;醇類和酯類是主導香氣物質種類。SPSS軟體從66種香氣化合物中提取了6個主成分,其中前5個主成分的累積貢獻率達97.80%,能夠反應出羅坑紅茶的香氣特徵。

聚類分析的結果表明,7 個不同地域的羅坑紅茶香氣類型可分為兩類:

一類具有顯著的杏仁香特徵,另一類具有紅茶典型的甜香特徵。

通過實驗樣品的數據顯示,參考Lu X, Lee J, Zhang G., et al. HS-SPME GC/MScharacterization of volatiles in raw and dry-roasted almond(Prunus dulcis) [J]. Food Chemistry, 2014, 151(15): 31-39等文獻資料,醛類等幾大物質按一定比例的協調統一正是形成杏仁香的主要原因。 

科學家團隊連續幾年對近百個產品的研究取樣,他們終於探究明白為什麼不是所有山頭的野茶樹都具有杏仁香氣。

經專家研究發現,整個羅坑只有兩個區域的老樹有這個風格。這兩個山頭是非常封閉的山頭,同一群落、種性單純。相互之間的資源交流較少,從而形成「各群落擁有各自獨特的香氣風格」的特徵。

如移到區域外雜交,則會失去這種風格。

羅坑茶產 · 歷史悠久

▲5

事實上,我們翻閱歷史資料後驚訝地發現,廣東省韶關市曲江縣羅坑鎮的茶產歷史十分悠久,僅在1200多年前唐代最少就有兩處關於韶關產茶的記載。

茶聖陸羽在《茶經 · 八之出》中道:「茶產韶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而羅坑鎮自千年以來就是韶州主要的茶葉產地;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也曾在收到好友寄來的韶州黃茶之後,賦詩《奉和周二十二丈,酬郴州侍郎。衡江夜泊,得韶州書並附韶州生黃茶一封,率然成篇代意之作》作謝。

宋代,出身於韶關的名相餘靖創作了許多制茶、品茶的詩作,如《和伯恭自造新茶》就寫道:「郡庭無事即仙家﹐野圃栽成紫筍茶」,描繪了自家園圃種茶的情景。可見宋代韶關茶文化之盛;

清道光緒年間進士黃培嶸等人編修的《英德縣誌》中記載:「茶產羅坑、大埔、烏泥坑者,香古味醇,如樸茂之士,真性自然殊俗」;光緒、宣統年間的《曲江縣誌》和《韶州府志》記載:「茶產羅坑、大埔、烏泥坑者,色紅味醇,經宿不變」。

解放初期,羅坑茶廠產品以遠銷海外馳名東南亞一帶,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80年代後期停產。

1999年出版的《曲江縣誌》中記載:「羅坑茶:為羅坑鄉瑤族地區特有產品。生長於海拔千米左右的深山中,又稱高山雲霧茶。具有色澤柔光、香氣濃鬱清長、味甘色清的特點,耐於衝泡,有「七泡有餘香」之譽。」

當地瑤族同胞說,傳統的羅坑茶於清代就由外地茶商收購,銷售至廣州、珠江三角洲及東南亞地區,並受到他們的喜愛。

從今天開始,我們真心祈願歷史名茶,不再蒙塵;南嶺茶風,自此不同。

羅坑紅茶杏仁香,標準數據來解密

▲6

為了探究優質羅坑紅茶的奧秘,建立標準化數據評定,科學家團隊對14個樣本進行了18種胺基酸組分、8 種可溶性糖組分、6 種兒茶素組分的分析;以及茶葉主要生化指標的數據檢測。  

根據科學家團隊公布的各項數據,我們擬定的羅坑紅茶優茶標準如下:

優質羅坑紅茶的茶氨酸應佔胺基酸總量50%以上;胺基酸總量應在41.2mg/g以上。

「非葡萄糖組分/葡萄糖組分」比值越大,活性糖的藥理價值就越高,一般認為這一比值大於3的中藥材才具有較高功能活性。

優質羅坑紅茶能夠降血糖、治療糖尿病,其活性單糖比值應當大於3.

在 14 個紅茶樣品中檢測了GA、EGC、DL-C、EGCG、EC、ECG 6個兒茶素組分含量,其中EGC含量最高,在15~60mg/g,約佔6種兒茶素重量的40%左右;優質羅坑紅茶兒茶素總量應在60.0mg/g以上。

 紅茶樣中主要生化成分含量(%)

The content of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s in black tea

品系

茶多酚

胺基酸

咖啡鹼

可溶性糖

兒茶素

水浸出物

SK1-1

17.517 G

4.188 CDE

4.045 DE

4.131 AB

8.100 B

36.306 CD

SK1-2

9.945 A

4.333 E

3.878 CD

4.734 DE

9.963 CDE

39.252 FG

SX2-1

16.821 FG

4.521 F

2.724 B

4.138 AB

9.788 CDE

35.005 C

SX2-2

14.004 E

4.224 DE

2.370 A

4.359 C 

9.687 CD

32.249 B

HJY3-1

16.795 FG

4.138 CD

3.798 C

4.158 AB

8.812 BC

35.565 C

HJY3-2

12.173 BC

4.102 CD

3.694 C

4.879 FG

6.521 A

28.371 A

LX4-1

11.638 B

5.954 I

4.445 F

4.824 EF

11.053 E

40.659 GH

LX4-2

17.448 G

3.708 B

2.455 A

4.686 D

10.865DE 

38.453 EF

JG5-1

12.827 CD

5.140 H

4.134 E

4.242 B

10.049.CDE

41.066 H

NJW6-2

9.648 A

4.635 FG

5.321 G

4.670 D

9.545 C

37.301 DE

FSP7-2

16.060 F

4.672 G

3.834 C

5.558 H

10.156 CDE

33.100 B

XD8-1

13.468 DE

4.692 G

2.418 A

4.107 A

10.059 CDE

32.899 B

DBT9-1

16.088 F

3.373 A

2.488 A

4.125 AB

9.839 CDE

41.113 H

DK10-2

17.035 FG

4.056 C

2.430 A

4.969 G

10.028 CDE

33.182 B

註:顯著性水平:0.05;相同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不同字幕表示差異顯著

Significance level:0.05; The same letters indicat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samples,and the different one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m.

優質羅坑紅茶茶多酚含量應當在16%以上;胺基酸含量應當在4.3%以上;咖啡鹼含量應當在3.7%以上;可溶性糖含量應當在4.6%以上;兒茶素含量應當在9.9%以上;水浸出物含量應當在36%以上。

參考文獻:

王秋霜、劉淑媚、姜曉輝等,《廣東羅坑野生茶樹群落紅茶香氣物質鑑析》

王秋霜、吳華玲、姜曉輝等,《基於多元統計分析方法的廣東羅坑紅茶 香氣品質研究》

姜曉輝、吳華玲、陳 棟等,《羅坑野生紅茶感官審評及其生化組分研究》

姜曉輝,操君喜,吳華玲等,《廣東羅坑古茶樹群落紅茶感官品質及其生化組分研究》

《杏仁味的羅坑紅茶想見不容易》,每日農經

《曲江羅坑:生態香茶「綠銀行」》,南方日報

吳華玲、姜曉輝、陳棟等,《廣東創新紅茶與中國代表紅茶產品的養生功能成分比較分析》

Lu X, Lee J, Zhang G., et al. HS-SPME GC/MScharacterization of volatiles in raw and dry-roasted almond(Prunus dulcis) [J]. Food Chemistry, 2014, 151(15): 31-39 

◎文章版權歸優茶大數據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編輯:優茶大數據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發表你的【茶態度】,歡迎茶友們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野生古樹紅茶上市|來自深山野林的氣韻,凜冽而迷人
    一直以來,森林野生古樹茶深受茶友們的青睞,有野性的茶總是帶著獨特的性格和韻味,吸引茶友們的注意。潤元昌野生古樹紅茶,自2015年推出後便獲贊無數,備受好評,幾個批次上線後相繼賣斷,深受消費者的喜歡。最新一批的野生古樹紅茶延續經典好品質,實力回歸。
  • 古樹紅茶為什麼比普通紅茶貴?
    本期話題: 如何鑑別古樹紅茶 紅茶,是適合任何年齡與季節都能飲用的一類茶,因為性質溫和而獲得廣大茶友的喜愛。古樹紅茶,是紅茶當中的珍品,又是這些年很受資深茶友好評的茶品。那麼,古樹紅茶如何與普通紅茶區分?
  • 古樹紅茶是什麼茶 古樹紅茶有幾種
    最近幾年古樹紅茶在茶葉市場上異軍突起,成了很多品茶人的最愛,那麼古樹紅茶到底是什麼茶呢?很多人對古樹紅茶都是一知半解,了解的並不深刻,也不知道他屬於哪個產業種類,更不知道它可以分為哪幾種,今天會對古樹紅茶做詳細介紹,能讓大家對這種精品茶葉有更全面的了解。
  • 滇紅專題|⑥ 金芽都不是野生古樹紅茶
    滇紅金針首先,滇紅金芽或金針都不是野生古樹紅茶。野生的古樹茶,管理非常疏放,不會像人工茶園種植的那樣整齊肥壯、外觀漂亮,這一點跟普洱生茶類似,野生古樹都不會是單芽茶,因為採摘成本太高經濟效益太低,難免得不償失。其次,看茶不能光看外表。雖知「金玉其外」,多的是「敗絮其中」!很多低價滇紅金芽外表看起來直挺挺的金毫閃閃,漂亮得很,但一上手掂量都是輕飄飄的感覺,沒有一點身骨。
  • 古樹紅茶的保質期多久?
    我們都知道,古樹紅茶茶系屬於滇紅茶,是選用了雲南南部及西南部等地的生存300年以上的野生喬木古茶樹的鮮葉作為原料而製成的茶葉。因為古樹不多見,且年歲在300年的更是稀少,所以古樹紅茶的數量也是稀缺,但因為品質高,所以擁有著很多的「鐵粉兒」。除了日常的買茶、喝茶之外,其實最關注的,也是茶葉的保質期。
  • 真正的古樹紅茶和普通紅茶,各方面什麼區別?
    隨著茶葉的廣泛普及,有著越來越多的愛茶人士。其中古樹紅茶受深受茶葉愛好者的喜愛,古樹紅茶韻味獨特,並且作用也不小。但是,大部分人在選購古樹紅茶上就犯難了,不知道如何與紅茶區別開來。那麼,就這個問題,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下古樹紅茶和普通紅茶的一個區別。
  • E茶談雲南古樹茶之「鳳慶紅茶」
    滇紅茶是雲南紅茶的總稱,分為滇紅工夫茶和滇紅碎茶兩種。紅工夫茶芽葉肥胖,金毫暴露,湯色紅豔,香氣高醇,味道稠密。滇紅工夫茶於1939年在雲南鳳慶首先試製成功。雲南產茶歷史悠久,唐宋時普洱茶就已大量出產,至今普洱沱茶、餅茶、方茶、緊茶仍有適當數量的出產與銷售。雲南是古茶樹分布最多的地方,樹齡千年以上、樹高數十米的大茶樹仍有不少數量。從這些大茶樹演化選育出的雲南大葉種是製作紅茶的優良品種,茶多酚含量高,多酚氧化酶活性強,芽葉肥胖,羽毛多,製作出紅茶,金黃毫多而暴露,味道濃醇鮮爽,是我國出口紅茶的姣姣者。
  • 古樹紅茶和普通紅茶有何不同?如何鑑別古樹紅茶?
    紅茶(Blacktea),屬全發酵茶,經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等一系列工藝精製而成。其實,古樹紅茶和普通紅茶的加工工藝是一樣的,都是全發酵茶,區別主要是茶葉採用鮮葉不同。其實只要是茶葉都是可以製成紅茶的。普通紅茶的茶樹,樹齡都是在幾年到十幾年左右,而古樹紅茶,是由上百年的古樹茶為原料做的紅茶。古樹茶最多的地方,也是在雲南,這是產地與原料的界定。
  • 為何說古樹紅茶是紅茶中的「男子漢」?
    原創 | 義芳君說茶:古樹紅茶到底有什麼特點?這篇文章給你講清楚了近年來,隨著雲南普洱茶的走紅,味濃香鬱的雲南紅茶(簡稱「滇紅」)也逐漸走進入人們的視線,並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推崇。有人說,如果說其它紅茶是秀氣俊佳人的話,那麼古樹紅茶就是帶點男子漢氣息的紅粉佳人,女性特有的柔姿中帶有一股濃醇的韌勁。為什麼這麼說呢?古樹紅茶屬於滇紅的一種,即茶葉原料採自古茶樹,經由工夫紅茶的製法,精製而成的優質滇紅。與一般的滇紅原料主要來自臺地茶不同的是,古樹紅茶採用的原料多是兩三百年以上的古茶樹。
  • 古樹紅茶的特點及功效
    古樹紅茶很多人都聽說過,知道它是一種比較名貴的紅茶,是採集樹齡超過300年的古老茶樹的鮮嫩茶葉製成的精品紅茶,衝泡後滋味甘醇,但對古樹紅茶的具體特點人們了解得還不全面,今天我會對此做詳細介紹,同時也會讓大家對古樹紅茶的功效有更全面的了解。
  • 一壺湯色亮麗,品性溫和的野生紅茶,讓您喝茶不再將就!
    紅茶的鼻祖在中國,世界上最早的紅茶由中國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發明,名為「正山小種」。屬於全發酵茶類,是以茶樹的芽葉為原料,經過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製而成。因其幹茶色澤和衝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茶。
  • 綠茶買嫩,紅茶買香,白茶買老,普洱買古樹,這是指南還是誤區?
    你買的是茶,喝的是茶。所以,應當以茶葉的品質為主,不能本末倒置。聽了他的一番話,深以為然。然而,他緊接著提到的一番買茶「心得」,卻讓人暗暗吃驚。他說,綠茶買嫩,紅茶買香,白茶買老,普洱茶買古樹。《3》買紅茶,越香越好?不,這樣做的風險很大。很多時候,聞起來特別香,茶香濃鬱發衝,聞久了會膩的紅茶,品質往往不高。而產區好,工藝到位的紅茶,茶香往往是淡雅、純淨的。
  • 古樹茶是野生的嗎?喝普洱茶搞不清楚這個概念,容易被忽悠
    正因為大眾對於人工的誤解,導致茶商們都紛紛古樹茶前加上了野生二字,來顯示自家原料的高貴難得。但實際上野生的未必就是好的,你喝的古樹茶也真不一定就是純野生的。從《雲南省古茶樹保護條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官方對古茶樹的分類和定義:有三類茶樹可以稱之為古茶樹:分布於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樹、半馴化的人工栽培型野生茶樹、人工栽培百年以上的古茶園中的茶樹。
  • 30年稱老樹,100年為古樹,千年僅存不多,雲南古樹茶你知多少?
    關於雲南的茶,很多人會質疑:那麼多古樹茶,是吹牛的吧?不可否認,市場上到處充斥著的「古樹茶」,確有水分。但是,雲南是中國乃至世界古茶林保存面積最大、古茶樹和野生大茶樹保存數量最多的地方、是世界茶文化的「根源」,這點不須置疑。
  • 《老徐鑑茶》第313期:2019鳳慶古樹紅茶品鑑報告(廣東茶友寄)
    今天給各位帶來的是廣東茶友的2019鳳慶古樹紅茶的品鑑報告。大家都知道雲南鳳慶紅茶可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紅茶之一,當然這並不是說凡是鳳慶紅茶都能達到這個高度的品質。最為有名的是鳳慶茶廠出品的滇紅,不知道這位茶友的是否是滇紅紅茶,並且還是古樹紅。下面我們就來品一品這茶的品質如何。
  • 叄杄二紅茶|源自3200年茶祖古樹茶產地——滇紅之鄉的茶香風味
    比黃金更珍貴的頂級名茶不止這一個,更有同樣來自世界滇紅之鄉的叄杄二紅茶系列。  叄杄二創始團隊憑著對茶的一腔熱血與鍾愛,秉著一個茶人的初心,在雲南這片土地上培植優質上等紅茶,讓每一片茶葉純樸天然,茶葉入口香甜而味醇。
  • 探尋深山野生古茶樹
    在雲南,在臨滄,以優質名茶著稱,最著名的以野生古樹茶為主,老寨冰島享譽全國!基地古樹茶,更是藏在深山老林裡的精靈!臨滄的白茶採用雲南大葉種古樹春茶來製作,大部分白茶都是用夏茶和秋茶一起做的,為了能喝到更好口感的白茶,一般選用春茶來製作,經萎凋、乾燥而成,不炒不揉、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茶葉的原味,白茶口感清新、花香蜜香濃鬱,茶湯金黃透亮 、用普洱的春茶原料製作白茶的少之又少,這也是這款白茶的一個優勢。白茶是經典,紅茶更是人們的最愛!
  • 帕沙古樹紅茶,百年古樹賦予的穩重與醇厚香濃
    ▲ 圖片:2020古樹烘紅紅茶,以乾燥的方式不同,一般分為曬紅與烘紅,而紅茶應該是我們的紅茶愛好者品飲最多的紅茶類別,也是市場佔有率最大的紅茶。▲ 圖片:陰晴難測的高海拔山區近年來,曬紅茶,特別是傳統普洱茶茶區的原料製作的曬紅茶因其同時具有越陳越香的潛質而備受追捧。
  • 小茶控品鑑包の古樹曬紅:不倫不類的紅茶 "曬紅"初體驗
    經了解是傳統白茶工藝(天然日曬)與曬青工藝融合演變的,由於帶有紅茶的特徵,所以歸類為紅茶?反正我也是看懵了,它是普洱茶?紅茶?還是白茶呢?三不像?很多人稱它為普洱紅茶(既有普洱的陳化屬性也有紅茶的特徵)。也有很多人提議把它歸類為全新的茶類,就像坊間炒得沸沸揚揚的把普洱作為第一茶類來看待一樣。
  • 古樹茶屬於什麼茶?它的特點和功效是什麼?
    喜好雲南普洱茶的冤家,必然會有聽到大樹茶,古樹茶,老樹茶,喬木茶,臺地茶,灌木茶等等。在這些當中,古樹茶是外面最好的一種,那古樹茶屬於什麼茶呢?今日我們就一起來理解一下吧!古樹茶屬於什麼茶觀點古樹茶普通是指發育了百年以上的老樹茶,基本上散布在雲南的版納茶區,普洱茶區有古樹群落,數目非常稀少。古樹茶普通發育在人跡罕至的深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