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大成就者(四十七) | 羅侯羅:返老還童的老頭

2021-03-01 朝聖五臺山


 傳 奇 正 文 


賤民種姓的羅候羅在卡瑪魯巴出生、長大、衰老。年老的他,無法再控制身體作用,使得家裡面的人對他惡言、惡行相向,生活過得頗為悲慘。他開始擔心自己的下一生,就到火葬場去逛逛,希望能遇到一位上師。有天,一位瑜伽士攔住他,問他在做什麼。

他傷心地告訴瑜伽士:[我青春的那輪滿月己經被老年的星辰巨龍所蝕。子孫和親戚們都虐待我,我唯一希望的,只是能安祥地死去。]

瑜伽士說道:[你年紀已大,生、老、病三苦洪流必然已降臨在你身上,現在死亡的洪流也將到來,難道你不想為死亡做些準備嗎?]

[我當然想,]老人急切地接口。[但有誰願意教像我這樣一個糟老頭子呢?]

瑜伽士便唱道:

本淨心性永不老,

信心真財絕不消,

若能虔誠修儀軌,

應依我語行此道。

於是瑜伽士便給予灌頂及秘密種子的開示:[觀想頂輪上有個[阿]字,[阿]字向上化現出一個月輪,再想像心中對於一切現象的造作,都進到月輪之中。]

不二了悟之巨龍,蝕去主客造作輪,

頂上大樂輪之處,秘密輪之精華中,

流出空樂一味流,摧毀身心諸怨敵,

如來功德齊現起,唉呀!無死真神奇!

透過這種禪修法門,主客二元之月逐漸被不二了悟之輪所蝕去。不二實相的甘露由淨門流出,充滿老人全身,使他成就十六歲的少年身。他證得[大手印成就],在教化卡瑪魯巴的人們後,以肉身抵達空行樂土。

羅候羅

 儀 軌 部 分 


羅侯羅所修的圓滿次第法,觀想虛空(法身)中現起一個[阿]字,[阿]字是無生之音、諸音之本,代表報身的空性本質;再由[阿]字中出現一個月輪,這個月輪代表化身的爭性。此法要點大部份仰賴這些符號的力量。乍看之下,這些符號似乎沒什麼意義,但經過幾年的修行,喚出符號的實相力量後,瑜伽士只要一開始禪修,觀想這些符號,就能喚起如來三身,開始[惹呼]的作用。[心對一切現象的構設]是指三界、身口意,以及最基本的主客二元對立。心中的二元概念,基本上包括我和我所的能知所知,自己、敵人,劊子手和犯人,我們、他們,善惡,對錯,好壞,智慧無明,肯定、否定,存在、不存在等種種二元、對立見。月輪(或秘密圓)中,納進所有概念與思維,而代表法身清淨意識的惹呼,就將此月輪寸寸蝕去。太陽、月亮與惹呼在密續中代表右脈、左脈及中脈。蝕去日月的龍星惹呼,象徵日月合一。清淨意識的氣溶去日月偏極的業劫氣,不二之覺蝕去心的二元造作。

有幾種修法的目標,都在於讓頂輪上的月輪降下甘露。要達到這個目標,可以用臍輪空行之火將之熔化,也可以透過密輪上升的明點加以引發,再不然就是觀想白色的[嗡]種子字,要能了解甘露流注的方法,就必須先將月輪視為固定的想法與成見、概念等,這些熔化後,往下流入身心之中,此時流下的甘露乃空樂不二之流,也就是在清除心靈垃圾後,頂輪現出的經驗本性。甘露充滿全身,摧毀四魔之力,分別是[五蘊魔],[煩惱魔],[死魔]和[天魔]。五蘊魔是指五蘊力,也就是定義出自我孤島的原動力;煩惱魔是指貪、嗔、痴、慢、疑五欲之力,對於密續行者而言,它們是不可靠而力量又很大的伴侶;死魔是指死亡,暗示著對於止息具有恆常的恐懼力量;天魔是指貪慾,亦即無法舒解的基本性慾。這四種被視為惡魔,平息這四魔後,如來的功德就自然生起。由於身體的概念與心靈的二元作用已經摧毀,因此就成就了光明身。

 歷 史 部 分 

羅侯羅又稱為羅侯羅巴札,這是常見的佛教行者之名。第一位羅侯羅是釋迦佛的兒子,他是位比丘,出生於月蝕的時候。大乘導師羅侯羅巴札也被稱為大婆羅門薩惹哈,他是龍樹菩薩的老師,第二佛龍樹菩薩日後造論中觀見,可能也是受到這位上師的影響。這位羅候羅寫過一首偉大的般若佛母贊,光憑此事,就讓他永垂不朽。他是卡尼卡二世時代的人(西元一一九年)。另外也有位羅候羅巴札被認為是大成就者薩惹哈,那就是在那爛陀大學為龍樹菩薩成就者剃度的方丈。但薩惹哈自己也有個教授師名叫羅侯羅巴札。同一個時期,密集金剛傳承的創始人佛陀聖智,也有班智達弟子叫做羅侯羅巴札。聖天在那爛陀的時候也有個弟子叫這名字,而後接受聖天加持成為傳承持有者。那爛陀最後一位方丈稱羅侯羅師利巴札,西藏比丘達馬斯瓦明在十三世紀的時候,發現他藏在寺院的廢墟裡,躲避土耳其士兵的攻擊。

惹呼是個阿修羅,海洋大變動之後,他偽裝成天人,混在天人的隊伍中,等待分一杯甘露。日月二神將他的把戲告訴毘溼奴大神,大神就斬下惹呼的頭。但惹呼仍然不死,住在天上,不時吞下日月做為報復。他是龍頭星,第八行星,魔空中重要的一份子,羅侯羅則是摧滅惹呼的人,乃佛教比丘的名諱。

羅侯羅出生地卡瑪魯巴是著名的四大空行聖地之一,也是性力派的古聖地,位於阿薩姆省高哈提的附近。據說這是印度境內至今仍修持初期佛教密法的唯一聖地。

羅漢羅候羅

相關焦點

  • 八十四大成就者(六十一)|畢克薩那巴:二齒成就者
    依循奧妙的淨喜與無可比擬、難臻的心性廟堂合一之道,具足圓滿平衡力的瑜伽士,因上師口訣之恩成就悟境。華子城有個低種姓的人,把父母留下來的遺產都揮霍光了,結果只好從城鎮到村莊地四處乞討。有天,他什麼都沒討到,就走向一個無人之地休息,困苦境遇壓迫著他的心。
  • 八十四大成就者(六十二)|迪裡巴:貪食的商人
    經過九年禪修,油商結合生起、圓滿次第,成就妙果。源源不盡之光從他身中散發出來,充滿各方天空。國王聽說油商證果,就派一位臣子過去證實。迪裡巴唱道:[如果衡量財富的標準是無盡大樂的話,我就是個無與倫比的國王。]人們對他生起信心,他也根據弟子們的根器給予每個人應機的教法。多年之後,他帶著許多侍從,抵達空行樂士。
  • 【十大弟子傳•羅侯羅】不識父親的孩子
    當然,這時耶輸陀羅妃心中,比什麼人都急於要見佛陀,但是,為了禮法、為了自尊,她不得不忍耐著。她走到宮中的一座高樓上,想從門窗的隙縫中先見一見被人迎接的佛陀。  正在這時,十多歲的羅侯羅走來,對耶輸陀羅說道:  「媽媽!爸爸回來了!祖母(憍曇彌)叫我告訴你!」
  • 八十四大成就者(五十七) | 尼爾古那巴:開悟的低能者
    19世紀唐卡:第二排左尼爾古那 儀 軌 部 分 尼爾古那是另一位被上師從悲慘命運中拯救出來的成就者。這些未來的成就者在未遇到上師前,或是處於沮喪狀態,或是厭倦了生命,做出種種不合宜的事,使得傳記中一致出現低調的味道。
  • 八十四大成就者|(五十七)尼爾古那巴:開悟的低能者
    19世紀唐卡:第二排左尼爾古那儀軌部分尼爾古那是另一位被上師從悲慘命運中拯救出來的成就者。這些未來的成就者在未遇到上師前,或是處於沮喪狀態,或是厭倦了生命,做出種種不合宜的事,使得傳記中一致出現低調的味道。
  • 古印度八十四位大成就者的教誨
    9 Goraksha 郭阿恰、果繞夏、克拉克薩尊者 大成就者牛護 不朽的牧童 師38阿津達巴上、中、下三士根性,各有其因素業力之故,自在無礙的果報是十分稀有難得的。以菩提心恭敬依止左喇噶,以此因緣力作為六根、六識、六塵等十八界的種子,以空智不二見證得如意無死甘露法門,是三界希有勝王。"
  • 八十四大成就者之咕嚕甘巴力巴傳 | THE SIDDHA KAMPARIPA THE BLACKSMITH
    在沙裡布札的人們都認為:「我們的鐵匠必然是個成就者。」 人們在驚訝之餘,甘巴力巴大師的名聲也就傳遍各地。       大師在利益了許多眾生之後,自己敘述了證悟的過程,即身回到了卡雀空行淨士。
  • 八十四大成就者(二十三) | 卡札巴:幸運的乞丐
    恆能如此禪修觀,成就徵相將漸起,即身成佛必無疑。]卡札巴不太了解這首偈文的意義,瑜伽士就進一步為他解釋:[造惡源於缺少覺照,因為缺少覺照,所以就有了各種迷惑和過錯。若能了解,一切生命、現象都是大手印,就不再有犯錯的可能了。晝夜不斷禪觀喜樂,就是將一切事物當成是慈悲之流。而所有經驗本具的喜悅之性,自然地從慈悲之流中生起。
  • 八十四大成就者(四十三)|梅扣巴:怖畏目上師
    期望用理性哲學的方法來研究成就者的經驗,就意味著不了解密續的本性。密續並不是一種探尋大小宇宙理性模式的哲學,而是實修的技巧,讓人體會諸法一味。心性是沒有實體的不二虛空,諸法如幻,因為無實境中不會生起實體。像這樣的開示,並不是一種需要加以印證的假設或推論,而是行者對於秘密體驗所做的描述。修觀自心本性的瑜伽士所體驗到的[根本]就是空性。
  • 清涼泉水 八十隨好
    清涼泉水            八十隨好        八十隨好?謂諸佛指爪狹長薄潤,光潔鮮淨如華赤銅,是為第一。
  • 大成就者拉珂修明迦羅公主: 烏金國的瘋狂的公主
    (Lakshminkara Shri, 大成就者 #82).美麗的珂修明迦羅公主是偉大的國王因札菩提的姐姐,後者統治烏金國土地中的香巴拉王國。     「印度教和藏傳佛教傳統中有84個大成就者……他們在八至十二世紀在印度蓬勃發展。基本上,這八十四名印度男人和女人的生活充斥著故事,表明了他們的信仰。
  • 八十四大成就者(二十三)|卡札巴:幸運的乞丐
    成就了大手印就不再需要人身的上師了。覺知諸顯即空的不二智能能夠自動給予加持和鼓舞,瑜伽士所感知到的一切都成為道上的教法。卡札巴的金剛歌中提到:[赤子無邪之心,就是通向無二證悟之道。]因為小孩沒有那些會生成罪惡感、分別、偏見的道德觀念來限制。
  • 【八十四大成就者(八十三)】咕嚕沙母達傳
  • 「往事」回味八十年代「四大件」 作者:張正明
    回味「四大件」作者:張正明收錄機,自行車,縫紉機,手錶,也稱 「四大件」。「四大件」是八十年代初期流行於城市和鄉村的一種新穎時髦的家庭生活物品。「四大件」也許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相對陌生了;但對於生活在八十年代初的人們來說,稱得上是一種追求物質生活的時髦。流行於八十年代初和九十年代未的「四大件」,又稱「三轉一響」,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大多數家庭所希望擁有的四件家庭物品;也是那個年代青年人談婚論嫁時必備的家庭物品。
  • 八十四大成就者傳 • 香底巴傳
  • 返老還童、青春永駐、長生不老的秘密
    佛陀釋迦牟尼告誡我們,若你們還有「壽者相」,就成不了菩薩。 仙人老子指引我們要「復歸其根」「復歸於嬰兒」「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強梁者不得其死,我將以為教父」。答:返老還童,復歸於嬰兒。 請大家注意,「返老還童」的意思不是讓我們的肉體再變成小孩子模樣,而是說我們生命的靈體回到小孩子的心靈狀態,不要被「壽者相」束縛,不要認為自己四十歲五十歲了,就不能玩耍,不能哭鬧,不能耍小孩子脾氣。返老還童的第一步就是要努力做到純樸、真實、順性、自然。
  • 這個經常客串電影的胖老頭可不簡單,去世時轟動了整個香港娛樂圈
    一個胖胖的老頭,連走路都是問題,但是卻非常的德高望重,走到哪裡都會受人歡迎。很多人都以為他是一個「群演」,因為在香港的諸多明星中,根本找不到他是「何許人也」。其實,這個胖胖的老頭可不簡單。現在來說,他是大導演王晶的父親,放在以前那就是叱吒香港的「巨導」王天林。
  • 星太奇:神奇照相機闖禍,星太奇「年近古稀」,集體返老還童?
    小桂子這時候才跟他們解釋清楚,原來這個不是什麼單純的相機,而是一個時光相機,昨天拍照以後,他們就會變成了老頭,自己現在有辦法了,決定要用返老還童相機拍一下就好了。但是讓小桂子萬萬沒想到的是,星太奇是復原了,但是只是復原到了幾秒鐘,直接就是變成了一個嬰兒樣子,接著就是看到自己的朋友們全部都是變成了一個嬰兒,手忙角落的。
  • 返老還童?67歲鍾鎮濤曬近照比兒子年輕,前妻因缺錢開始賣貨
    返老還童?還是如此的年輕帥氣和年輕時候相比沒有絲毫的改變,很多人看到之後都紛紛調侃,這是返老還童是逆生長的樣子嗎?之前他們為拿樂隊一起重聚,其中的幾位成員譚詠麟,彭建新,陳友等人,他們都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年齡的增長,臉上的皺紋越來越多。
  • 香港歌壇四大天王的由來!
    香港四大天王是指香港流行文化的其中一個現象,代表人物為九十年代香港最受歡迎的四名男歌手: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按年齡由大至小順序排列,排名不分先後),四人於八十年代先後加入娛樂圈成為歌手及演員,在九十年代初期各自冒起,並於1992年同時被傳媒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