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底有多愛養寵物?瞧瞧一家調研機構早前公布的《2014—2019中國寵物市場調查研究預測報告》就一清二楚啦。報告指出,中國今年至少有1億隻寵物,廣東省佔全國寵物數量的10.62%,江蘇省緊隨其後,寵物數量佔10.40%。報告還指出,狗與貓佔據了城裡人所養寵物的8成,除此之外,人們最愛養的寵物竟然是——龜!
除了狗貓
龜成為城裡人第三愛寵
在城市中,市民最常養的寵物為狗狗和貓貓,那大家最喜歡養的第三大寵物是什麼呢?記者走訪過程中,不少市民都認為是魚或兔子。但據數據統計顯示,除了狗和貓,龜才是城裡人的第三大愛寵。
據《報告》顯示,在城市的養寵人群中,有61.74%的人養狗,有19.13%的人養貓,有6.09%的人養龜。那除了這些,城裡人還養什麼?魚、兔子、鳥類、鼠類等也是不少城市居民的選擇。
寵物作為老人的陪伴,越來越常見了,那養寵物最多的人群是老年人嗎?NO!
《報告》顯示,養寵人群中,25—30歲養寵物的人最多,佔養寵人群的37%,25歲以下的人佔13%,31—35歲的佔24%,36—45歲的佔18%,45歲以上養寵物的人最少,只佔8%。而從養寵物的人群受教育程度上來看,大學本科學歷的寵物主最多,佔39%,其次為大專佔32%,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人最少,只佔8%。
「我家的烏龜年紀比我還大。」80後的小潘告訴記者,他家的烏龜買回來時有十幾歲,現在他30歲,烏龜都快50歲了,「因為我自己比較喜歡,關注得也比較多,我身邊有朋友會養各式各樣品種的烏龜,有金錢龜、鱷龜之類。」
養寵故事
捨不得殺,烏龜養了兩年多
前年春節前,好友給盧女士送來一隻胖烏龜。因為不知道怎麼宰殺,盧女士考慮索性先養幾天再說,「沒想到,這一養就是兩年多。」兩年多來,這隻烏龜似乎已成為家庭一員。有一次,盧女士老公把烏龜放到樓頂陽臺上曬太陽,到了晚上卻不見了蹤影,一家人怎麼找也沒找到。盧女士說,那幾天,看到平時放烏龜的盆裡空空的,心裡就像少了什麼東西,會產生掛念,「不知那個小傢伙現在在哪裡?」也不知奇蹟是怎麼產生的。一個多星期後,盧女士在陽臺下水道口又發現了那隻烏龜。盧女士說,經過這次變故後,原本不太安分,每天想跑出去「躲貓貓」的小烏龜似乎安靜了許多。
盧女士告訴記者,「有時沒時間照料,只餵些米飯,沒想到吃了幾天米飯,再給它小魚小蝦時,它居然不聞不問,一點也不碰,仿佛成為了一個素食愛好者。」不過,餵養了兩年多種種食物,小烏龜最愛的食物還是蝦。「尤其是鹽水大蝦,每次家裡做鹽水大蝦都給它帶一份。」
都說烏龜生活在泥塘裡,但盧女士發現烏龜是很愛乾淨的傢伙,「一旦盆裡的水髒了,或者有了汙垢,它就掙扎著要爬出來。如果換成乾淨水,它就會很安靜。」
養寵開支
11%家庭養寵年花費超萬元
隨著市民對養寵的重視,寵物在美容、食物、醫療等方面的開銷也越來越大。那養一隻寵物,一年花費大約是多少呢?
據統計顯示,中國養寵物的家庭每年在寵物方面花費1000—3000元的最多,佔32%,其次是花費5000—10000元的家庭,花費3000—5000元的家庭佔19%,花費10000元以上的家庭佔11%,而花費1000元以下的家庭最少,佔9%。東艾寵物醫院的醫生霍小東介紹,養貓狗的消費主要集中在貓糧、狗糧、防疫針、看病等方面,如小貓拉稀比較嚴重的話,需要輸液,一周的花費可能會有上千塊;寵物狗出門遛,洗澡的頻率比較高,與其他狗或是大自然接觸可能會生病或發生撕咬傷,或是誤食牙籤之類,這種可能會需要外科手術,也需要一定的費用。
寵物醫生
「呆萌」烏龜也會營養不良
不少養寵愛好者告訴記者,現在不僅是貓狗會被主人帶去寵物醫院看病,人們印象中最好養的烏龜也會被帶去看醫生。隨著養烏龜當寵物的人群增多,烏龜也是寵物醫院的常客。
據介紹,烏龜常生的病包括細菌感染和營養不良,前者的表現是不進食、精神不濟還拉稀,後者表現為龜殼的某一部分發白、發爛等,「第一種情況說明細菌感染導致了腸道炎症,一般用抗生素藥水給烏龜泡一泡就好,嚴重的需要打針。」第二種情況說明烏龜缺磷、缺鈣等微量元素,這是飲食不當所致。
提醒廣大龜友,養烏龜適合餵活食,如蝦、小毛蟹、龍蝦等甲殼類食物可以幫助補充烏龜殼的營養,魚蟲、小魚、蚯蚓、雞肉等也不錯。如果想要省事,可以餵龜糧,但不要用魚食替代龜糧,這會導致烏龜微量元素攝入不足。
圖文均來源於網絡
古語有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所以,關注我們吧~把你看到的分享出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