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一個朋友說,每當有人讓她推薦杭州的民宿時,山舍總是那個基本不會出錯的答案。現在,請你閒下來,聽我聊聊住後感:不會出錯的答案,亮點在哪兒。
1. 山舍開業於2014年,三年多的「老店」,依舊有這麼好的呈現,可見平時維護是用了心的。
額外提一點,如果民宿的材料是實木為主,那麼會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木頭這玩意兒,年頭越長,越有吸引力。
木頭嘛,時間久了,就成老木頭了。
2. 好的設計師的好作品不會過時。
張健在浙江的民宿圈應該是人盡皆知,除了山舍,你應該還聽過蜜桃小院、虛谷、喜舍,這些都是他的作品。
▲舊門板和行李箱,都可以掛在天花上做裝飾
好的設計師,我們之前說過,在你日後5年10年甚至更久的歲月裡,每天都為你多賺很多錢。
3. 咖啡館既可獨立,又和民宿相輔相成。想要在民宿裡玩社交,公區的設計是不可略過的環節。
4. 民宿的溫度感很重要,這點山舍做得非常好。
我認為,民宿的溫度感,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物理的溫度,山舍是地暖配空調,這點不用多說;二是視覺感官上的溫度,一方面跟照明設計有關,山舍的光線都是暖光,亮度適中,讓人感覺恰到好處(有不少民宿的燈光過暗,導致整體感覺顯得陰冷);另一方面和所用物品材質和色調有關,山舍以實木為主,muji風總是能給人更溫暖的感覺;三是服務的溫度,這個接下來講。
5. 山舍的管家們給人的感覺非常舒服,時刻面帶笑容,就跟自己朋友一樣。
配比接近1:1,管家們跟公司上班一樣有雙休。這樣高的服務人員配比,會極大減少犯錯的可能,是服務質量的重要保障。
我們之前舉過海底撈的例子,高配比的員工非常耗成本,只有極好的收益才能支撐。放在民宿裡,就是極高的入住率和高房價,保證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如此形成良性循環。
所以,極高的管理智慧+高比例的員工配比,這二者缺一不可,莫幹山有名的西坡,為什麼很多人專門去學,還是學不會,道理就在這裡。
6. 細節基本都考慮到了,舉幾個例子,房間裡的Marshall音響,臘八節的臘八粥早餐,雪天在院子裡鋪草墊以防止打滑,歡迎賀卡/水果/零食等等。
▲管家在雪天的清晨鋪草墊
7. 標識系統。
我住民宿,很喜歡觀察標識系統做得怎麼樣,包括樓層標識、空間功能劃分標識、方向標識、門牌、卡套、溫馨提示等等,山舍都做得不錯。
好的標識系統,一來設計感強,大家都喜歡美觀的東西(據我觀察,這是一個引起傳播的大點);二來,會自發為客人解決很多潛在問題,解決問題的另一面,注意了,意味著為民宿的管家們節省了很多的時間和麻煩,這樣就可以將更多時間投入到更有價值的事情上。
比如,圖中間這個白色布袋,既可以用來裝吹風機,又可以用來裝一次性拖鞋,好看又大方;
再看山舍的這一套vi提示,右邊的服務指南就達到了我們上面說的為管家節省時間的效果;中間的入住體驗反饋表則表明了山舍仍舊不斷精進自己的決心;左邊的請勿打擾和床品更換牌,以前我見到的都是很厚重的,基本是木頭或者亞克力牌,山舍這裡給了另一種解決方案。
8. 山舍明顯已經在走多元化玩法的路子,如最近和藝術家張樂陸,合作的為期一個月的 「山舍有貓」 的畫展。
這套畫作非常有意思,可以像人一樣生活和旅行的可不止只有青蛙,這隻黑貓我覺得要精彩好玩得多。
這種跨界玩法,國內有不少優秀的民宿在嘗試了,未來幾年,我們應該會看到很多成功的案例。其實這每一次的嘗試,都要承擔試錯成本,需要極大的見識和勇氣,希望大家不要覺得 「不務正業」 ,都多點耐心。
這算是我做的第一個案例分析,也是入住後的感受。如果大家喜歡的話,接下來我會做更多這方面的嘗試。
有的朋友說案例分析要好壞都講,我覺得,分析好的就行了,壞的就略過吧,否則別人一句 「你行你上啊」 ,我就徹底招架不住了。其實國內的民宿,如果硬要從挑刺的角度去寫文章,每一家都能給挑出毛病來,或多或少而已(我願意用所有身家和你打賭任何一家民宿或酒店),這和人無完人的道理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