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蘋果智能手錶全球出貨量已超過整個瑞士制表業。2月5日,美國戰略分析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報告顯示,蘋果智能手錶2019年全球出貨量為3070萬隻,相較2018年2250萬隻增幅達36%。而整個瑞士的手錶行業2019年出貨量只有2110萬隻,相比2018年2420萬隻下降了13%。
對於蘋果公司執行長蒂姆.庫克來說,這一天的到來早在預料之中。2017年9月,庫克在第三代蘋果智能手錶發布會上就已宣布——蘋果現在是全球第一大手錶製造商。
在蘋果手表面世短短5年間,蘋果公司真的「戰勝」了整個「鐘錶王國」?
石英表成犧牲品,機械錶影響不大
來自蘋果智能手錶的威脅,象徵著智能手錶時代給以瑞士為代表的傳統制表業帶來的考驗。但這已不是瑞士鐘錶業第一次面臨挑戰了,它又被稱為「石英危機2.0」版本。
上世紀70年代,瑞士傳統機械錶受到了來自日本石英表的巨大衝擊,這場「石英危機」也重新塑造現有的瑞士制表業。
如今,制表業仍然是瑞士第三大出口產業,做工精良的「瑞士製造」最終接納了價廉物美的電子石英表。據瑞士鐘錶工業聯合會(FH)網站介紹,現在瑞士製造的手錶中,有75%是石英表,只有25%是機械錶;但機械錶佔據了總價值的75%。
因此,在專業人士看來,儘管智能手錶對瑞士制表業的影響越來越大,但真正受到衝擊的是價格在500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3570元)以下的石英表。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出廠價低於500瑞士法郎的手錶2018年全球出貨量同比下降了15%,而價格高於3000瑞士法郎的手錶出貨量卻同比增長了11%。
由於蘋果智能手錶的定價約為450瑞士法郎,這給相對低端的石英表造成了一定威脅。
以瑞士鐘錶工業聯合會提供的數據為例,在1986年至2015年間,瑞士石英表的出貨量只有在全球金融危機後的2009年滑落至2000萬隻以下。但在2015年蘋果智能手錶正式面世後,瑞士石英表出貨量在2016年掉落至1843萬隻(總價359億瑞士法郎),且石英表的出貨量還在逐年下降。
但與此同時,瑞士機械錶的出貨量則在2016年小幅回落到693萬隻之後,又再度回升至700萬隻以上,可見機械錶作為瑞士鐘錶業出口的重頭,並沒有受到蘋果智能手錶的太大衝擊。
「智能手錶將在整個手錶市場中佔據越來越多的份額,」瑞士手錶品牌Frédérique Constant執行長皮特.斯塔斯表示,「那些擁有30年歷史的傳統石英手錶瑞士公司,它們正在等待死亡。」
豪華智能手錶難以俘獲人心
伴隨著蘋果智能手錶的成功,一種新的手錶類型在瑞士制表業界中應運而生——豪華智能手錶。
瑞士鐘錶企業吸取了在「石英危機」中反應遲鈍的慘痛教訓,迅速將奢侈品與智能手錶結合起來。包括路易威登、泰格豪雅和萬寶龍在內的國際知名奢侈品牌都推出了豪華智能手錶,以應對智能手錶時代的挑戰。
但據《紐約時報》報導,在最初的銷售熱潮之後,豪華智能手錶的銷量一直停滯不前。
由於廠商發布的數據很少,瑞士奢侈品研究諮詢機構(DLG)通過網際網路搜索量來衡量這些豪華智能手錶的銷售熱度。該機構表示,公眾對豪華智能手錶的好奇心從2015年到2017年有所增長,但目前已趨於穩定。
例如,泰格豪雅專為高爾夫愛好者設計的Connected Modular智能腕錶在2015年推出之後,當年12月谷歌搜索量達35萬次。但這一數字在2019年4月已回落到6萬次。另據瑞士投資銀行馮託貝爾的數據表明,從2017年開始,泰格豪雅智能腕錶的銷售是走下坡路的。
但泰格豪雅智能腕錶的數據已經讓同行業競爭對手望塵莫及。不論是路易威登的Tambour系列,還是萬寶龍的峰會系列智能腕錶,在2017年發布後,谷歌上的月搜索量都從未超過5萬次。到了2019年4月,路易威登智能腕錶的月搜索量降至僅僅1300次。
分析師認為,將奢侈品與智能手錶快時尚相結合的產品讓消費者敬而遠之。來自全球產業分析公司的理查森說,豪華智能手錶好比古董商製作的智慧型手機,他認為,這種「不協調」才是「豪華智能手錶世界的危機」。
智能手錶革命帶來的威脅被誇大了?
究其原因,戰略分析公司最新研報的作者尼爾.默斯頓認為:「這裡有兩個問題。第一是瑞士手錶行業更習慣於機械工程而不是軟體工程,另外是銷售渠道問題。」瑞士名表通常在專賣店、商場專櫃或表行出售,而智能手錶的零售渠道更廣。
瑞士名表行的執行長布萊恩.達菲對智能手錶的衝擊卻不以為然,他認為「智能手錶是奢侈品市場的邊緣化產品」。瑞士名表行作為歐洲最大的奢侈腕錶零售商,在英國開設了125家門店,在美國擁有21家。
據《紐約時報》報導,瑞士名表行最近請顧客做了一項調查,只有1%的顧客認為智能手錶可以代替傳統手錶。「奢侈品是你想要永久擁有的,」達菲說,至於購買智能手錶,則是「買下了一種科技,它總有過時的一天」。
儘管一些報導稱蘋果智能手錶出貨量超過整個瑞士鐘錶業是面臨「危機」的標誌,但大多數鐘錶業權威卻不認同。
「智能手錶革命帶來的威脅被誇大了,」瑞士高級制表基金會主席法比安.盧波接受BBC採訪時說,「智能手錶是機械錶的補充。」
瑞士奢侈品研究諮詢機構相關負責人貝娜迪特.蘇特拉斯也注意到,從2015年起,人們對傳統機械錶的興趣仍然居於高位。「就像電子書和紙質書的關係一樣,」她說,「你總能找到這兩者的受眾。」
「石英危機2.0」並不能像真正的「石英危機」那樣,能夠拖垮整個瑞士制表業。對於擁有近600年歷史的瑞士制表業而言,蘋果智能手錶尚未能敲響警鐘。
記者吳姝
來源: 社科院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