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人能擁有百達翡麗,只不過為下一代保管而已
━━━━━
從1960年到21世紀初,瑞士手錶都是高端手錶的代名詞,是身份的象徵,手錶製造商將自己產品的LOGO印在錶盤上,到了今天我們還能看到這樣的手錶。但是由於錶盤太小,很多手錶上只印有瑞士製造。
瑞士公司堅持製造傳統手錶,然而早在上世紀60年代日本就有了第一代電池腕錶,在手錶界投下了枚重彈,在隨後的幾年中瑞士手錶行業失去了幾萬的就業機會。新的電池腕錶成本更低,在這種情景下手錶價格下跌,為了在這種環境中生存下去,瑞士手錶必須創新。
而後,瑞士手錶不再注重複雜的計時功能開始注重手錶設計,加入時尚元素,成為自我表現的手段。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電池手錶也逐步退出舞臺,取而代之的是新一代的智能手錶或者智能手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APPLE WATCH。
據海外研究機構和瑞士表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四季度蘋果智能手錶AppleWatch的出貨量首次超過瑞士手錶的出口量。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公布的數據顯示,得益於去年9月發布的Apple Watch Series 3出色表現,Apple Watch去年的出貨量同比增長54%,達到了1800萬塊,其中四季度出貨量達到800萬塊,同比增長32%。與此同時,整個瑞士手錶行業去年四季度的出口量為680萬塊,首次被蘋果手錶超越。
Canalys高級分析師Jason Low表示,蘋果幾乎已經贏下了可穿戴手錶的戰爭。當前, Apple Watch最大的對手可能就是小米旗下的小米手環。在去年第三季度,Apple Watch的市場佔有率是23%,而小米緊隨其後,為21%。華米科技是一家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也是小米生態鏈上重要一環,華米科技在智能可穿戴技術領域有著豐富生物特徵識別經驗和運動數據驅動的公司,旗下主要產品正是小米品牌的智能手環及智能秤。
如今看來,穿戴設備只有與前沿科技結合才有出路,只有蓋頭換面成為智能穿戴設備才能謀求到更好的發展,如谷歌的智能眼鏡。
其實,就連股神巴菲特也曾出手投資智能穿戴。去年,伯克希爾哈撒韋旗下Richline集團發布一款智能首飾Ela。據悉,Ela不僅是一款珠寶首飾,還能使佩戴者能設定顏色和振動提醒,收到來電和簡訊時通過改變顏色、振動通知使用者。
其實讓可穿戴設備回歸「可穿戴」屬性,而不是一個新奇科技產品,給「可穿戴」產品添加不增加違和感的智能功能,就會錦上添花,才會在市場中大放異彩。
━━━━━
━━━━━
本文由ACCA地帶(微信號:zbctzh)原創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