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偏愛童話類書籍,高中時偏愛勵志類人物故事類書籍,大學時偏愛成功類書籍,現在工作了,偏向於看技術類書籍;
隨著工作的忙碌和日常的繁瑣小事,花去看書的時間都可以數得過來,想努力讓自己去看,卻怎麼都提不起勁來;
無意中聽到樊登讀書會,第一次聽書這種模式還是蠻新穎的,就抱著試試的感覺聽聽,最先挑選的是熟悉的書籍;
聽著樊登的講解,那鄰居大叔叔般的口吻,仿佛正坐著你對面和你侃侃而談;
這本書你看過,也做過摘錄,算是比較熟悉的了,但聽著樊登說出來,就是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
非常精彩,聽到和你感受一樣的地方,仿佛此刻他是你的知音;
聽到他的觀點和你不一樣,又那麼吸引你的時候,仿佛此刻他是你的長者,讓人仰望,流露出敬佩之情;
看書的時候,看完之後,除了做摘錄,更多的時候,我們喜歡去看看書評,看看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看看自己還有哪些沒有注意到,找找感同身受的認同感;
但看寫出來的文章,往往有深刻見解的不多,限於文章的篇幅,往往一篇文章寫不出來很多,而只是某一個點;
再去深挖,也比較繁瑣;
但此時有個人,花個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和您一樣,深入探討說出來,這是一件多麼幸福而美妙的事情啊;
現實環境中,我們已不能像校園一樣,還能找到知心的朋友一起談談名著,談談書感,談談人生,談談理想了
即使是周圍的朋友,也因為興趣,關注點的不同,看的書也不同;
因為樊登讀書會,我又重新愛上了看書,把遺失多年的看書感覺再次找回
因為樊登讀書會,開始看各類不同領域的書籍,而不是目前所需的書籍,擴大自己的閱讀圈
因為樊登讀書會,喜歡上了哲學,也知道了太空人們登陸過太空,才感知道自己是多麼渺小,從而價值觀大變,後面都從事慈善等工作;所以,我們所經歷的那些痛苦,在茫茫宇宙看來,算什麼呢?感覺人生境界的認知又上升了一個層面
因為樊登讀書會,為了能第一時間趁熱讀上裡面的書籍,又了解到閱讀電子書神器,準確說是看掃描版電子書神器,漢王,給自己的閱讀又增加了助燃劑;至此,再也沒有找不到的書,想看什麼書,幾分鐘就可以找到,簡直太棒了
因為樊登讀書會,又增加了對日本人的了解,喜歡他們的高度自律和勤奮;喜歡看他們寫的各類工作技巧相關的書籍;對自己的工作影響非常大,讓自己的工作效率提升2倍以上;
喜歡稻盛和夫,喜歡日本豐田企業精神,後面這個是以後閱讀目標之一,還沒有開始看
——————太多了,影響深入我心,逐漸細節化我的生活和工作中;
總結下,最有價值的點:改變了對傳統閱讀的認知,讓自己重新喜歡上這件事
改變一個行為非常難,讓人自覺去改變也非常難,可能它就剛好是那導火線,碰到本身內在的那團火,就燃起來了!
這個課程適合誰?
1:適合愛閱讀的(首選)
愛閱讀的人心中對同樣喜歡閱讀的人,都自然而然的把對方視為朋友,精神上的益友,那種感覺,就好比我什麼都不說,你都懂過!
如果遇到觀點相投,意見不一樣卻有邏輯道理的來說,就是知音
2:想看書,但看不進去的人
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經過應試教育培訓的我們,看到書就好比看到教科書一樣,產生牴觸或者不好的感覺出來;首先就換個方式,讓人愉快,讓人輕鬆接受,每次想到這個,就是一件身心放鬆的事情;
我想,這可能是樊登讀書會帶給人的另一種特殊感情,讓我們用聽覺,去「看」書;
這個課程有什麼缺點?
平時自己集中看整年的,所以出了內容其餘的了解不多;
1:個人感覺如果能每周多講一本就好啦,這樣就能聽更多的書籍啦
2:也可以採取投票的形式,比如某一類型的書,職場的,可以讓相關職場的人投票,最想聽哪本書,或者心目中最想聽哪幾本書,這樣優先講(不清楚樊登讀書會選書的原則,可能也是採取大數據分析去選書)
如果你是課程策劃人,你會比他講得更好嗎?
剛開始可能不會,不過過了2-3年,也不定呀;
前提是從以下方面去訓練自己,刻意練習!
1:相關學習技能
訓練自己普通話
如何和別人溝通說話 說話的藝術
寫作能力 每天1000字至少 不間斷
書評能力提升 先大量閱讀,每周一次寫作
錄音說話 一周一次
反饋:找專業導師指導/或者去各大平臺發布 去朋友間。對著她們說出來 收集反饋信息。不斷分享
。。。。。。。未完,待續
感謝樊登讀書會,期待未來的自己!
今日感悟:
每個人都缺一個令獨立其思考的房子!
大部分人不能進步,就是一天到晚,根本沒有獨處的機會。
定投*閱讀 第38天
1.鋼鐵是怎樣練成的 P200-P220
2.睡前一分鐘驚人學習法 P20-P40
定投*理財 第23天
穩住步伐,長線持有 !
*定投時間:2021/01/08;第23天(交易日)
*當日操作:買入納指1000股
*當日盈虧:947.4元
*匯總盈虧:3944元
*相關圖表:(四捨五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