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大洗牌」,佐丹奴、班尼路、真維斯現狀一家比一家難

2020-12-06 網際網路新快報

俗話說,時尚是一個輪迴的圈。當下所謂時尚潮流也會有經受不住時間考驗的那一天,曾經被70、80後視為「白月光」的佐丹奴、真維斯、班尼路品牌當時紅極一時,然而時過境遷,現在的時尚圈主流已經是90、00後的天下,這些外來快時尚品牌也早已被「後來者」趕超。現在要說起佐丹奴、班尼路、真維斯這三個品牌的現狀,那可是一家比一家還難。

「中年危機」、「艱難自救」、「破產清算」

佐丹奴成立於1981年,至今已有四十一個年頭,在1991年陸續來到香港、大陸市場,可以說是最早一批開創中國服裝連鎖店的外來品牌,在最頂峰時期佐丹奴門店數量超過兩千六百家,2013年更是打破了58億港元的銷售額記錄。不過2017年起,曾經在服裝行業叱吒風雲的佐丹奴便開始出現下滑趨勢,2019年佐丹奴全球總銷售額48.52億港元,同比下降11.9%,今年一季度受到疫情衝擊更是下滑了34.6%,銷售額僅有10.57港元。這個41歲的服裝品牌正在面臨著「中年危機」。

提起了佐丹奴,就必然少不了班尼路這個品牌,這兩個服裝品牌就像現在的肯德基與麥當勞一樣,只要一家出現,另外一家就會在不遠處出現。與佐丹奴一樣,班尼路從香港進入大陸市場,90年代到21世紀初是班尼路的高光時期,火爆程度相當於現在的ZARA、優衣庫,全國範圍內開了四千多家門店,無獨有偶,到達頂峰的班尼路很快就開始走向下坡路,2011年起開始出現「關店潮」,六年時間裡,四千多家門店僅剩一千多家。令人驚訝的是,班尼路在經歷幾年的掙扎自救之後,不斷創新產品,調整定位,終於在這兩年營業額有所回升。

真維斯也曾經被譽為「牛仔褲之王」,1993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之後,以國際品牌形象贏得80後青睞,2013年鼎盛時期,真維斯在全國範圍開了兩千多家店,創下50億營收記錄。好景不常在,2013年之後真維斯便觸頂反彈,隨後的四年從50億營收逐漸掉到16億,甚至在2017年全年虧損4509萬元,最終在2020年1月破產清算,終結牛仔褲之王的時代。

這三家外來時尚品牌沒落的原因極為相似,首先最重要的是設計與研發創新不足,服裝潮流一直在變化,消費者的審美也在變化,這些老品牌因為設計跟不上年輕人的審美腳步,最終被優衣庫、Zara等新品牌取代也不足為奇。其次,線上渠道布局欠缺也是一個致命原因。這些品牌一直以線下經營為主,在國內電商發展得如火如荼時候沒有抓住時機,守舊的銷售方式也是最終被後來者居上的重要原因。

如今的優衣庫、ZARA等快時尚品牌以定位平價、上新快的優勢,已經成為了新一代年輕人的寵兒,不過服裝行業永遠不缺後來者,現在火爆的品牌也要吸取前輩的經驗,保持創新,否則很有可能也會有被「後浪」推翻的時候。

相關焦點

  • 曾經的名牌佐丹奴、班尼路、真維斯,如今怎麼進入比」慘」模式?
    也許,國外快時尚品牌的進駐、電商渠道的崛起讓服裝行業感受到了一次「洗刷刷」的品牌衝擊,也讓服裝人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服裝市場始終是新舊交替的時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產品設計不能更新換代、品牌影響力消退、跟不上零售趨勢等等,會被新一代的年輕人逐漸「拋棄」。
  • 又一服裝品牌沒落:曾與真維斯、班尼路齊名,如今被4600萬元收購
    其中,真維斯在關掉1300多家門店之後,最終在2020年1月份宣布進入了破產程序;而班尼路則從曾經的一線服裝品牌掉到了十八線,近些年來一度關掉了近3000家門店,頹勢難掩。而就在近日,又有一個知名的老牌服裝品牌賣身了,它就是與真維斯、班尼路齊名的堡獅龍。
  • 真維斯,班尼路,佐丹奴等大牌,因何在我們的生活中消失匿跡了
    今天鴻運哥跟大家聊一聊,一家倒閉的童年回憶,<真維斯>,服裝業的一大巨頭真維斯日前在本部澳大利亞宣布倒閉,是的,你沒看錯,真維斯這家一度火爆全球以製造牛仔褲為主的服裝大牌就這樣突然倒閉了,徹底走入了蒼茫的暮色中。
  • 佐丹奴、班尼路、真維斯……那些年,我們曾經追過的「大牌」
    一次飯局時聊天,說起當年差點把自己那件佐丹奴供起來的事。一次他媽媽要把他的佐丹奴拿去洗,他連忙大聲阻止:「放下!大牌你不知道怎麼洗,該洗壞了!另一個將佐丹奴視作大牌的人說出來你們都不信——他就是郭敬明,那個以炫耀奢侈品為己任的郭敬明( ⊙ o ⊙ )真是妥妥的黑歷史~
  • 真維斯,亡於「背離時尚」
    近日,據澳大利亞《每日郵報》報導,著名服裝品牌真維斯澳大利亞公司已宣布進入自願託管程序,開始進入破產清算流程。很多中國消費者誤以為真維斯是國產品牌,但該公司在全球多個國家都有業務。據悉,真維斯位於澳大利亞以外地區的業務不會受到此次託管的影響。然而,真維斯在中國的業務也好不到哪裡去。真維斯衰退真維斯是一家主打牛仔和休閒服飾的傳統服裝品牌,最早成立於1972年的澳大利亞西部城市Perth,之後花了二十年時間,發展成澳大利亞著名的服裝品牌。
  • 真維斯倒閉之後,你還記得當年穿過的那些品牌嗎?
    2004年,真維斯銷售突破18億。無論是銷售金額、還是店鋪規模,真維斯在中國內地的休閒服裝行業均名列第一。和真維斯有相似外國血統的中國品牌,還有一家叫做班尼路。在2006年的電影《瘋狂的石頭》裡,黃渤扮演的毛賊就曾經用很誇張的與其說出:「牌子,班尼路!」
  • 美邦、班尼路、真維斯…當年的「潮牌」,現在怎麼樣了?
    而美特斯·邦威,也與它的代言人一樣,在十四年裡經歷了同樣的蛻變過程,一度成為中國內地第一休閒服裝品牌。美邦的專賣店,最多時超過5000家。不論是一線大城市,還是縣級市,小城鎮,都能看到它的門店。其中,美邦在2007年,於上海南京東路步行街開設的9000平方米旗艦店,可以說是它最為風光的象徵。光是一年的租金,就要花掉3300萬。
  • |真維斯|班尼路|美特斯邦威|楊勳|快...
    目前,真維斯在澳大利亞有146家門店,將近1000人的僱員都面臨著失業的風險。始創於1972年的真維斯,是澳大利亞的最負勝名的服裝品牌,其店鋪一度拓展到全球的各個角落,在澳大利亞、俄羅斯、中東、紐西蘭等地,都備受熱捧。而在中國,真維斯更是一度廣受熱捧。提起「真維斯」這個名詞,相信對於70、80、90後而言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眾多「小鎮青年」的共同回憶。
  • 佐丹奴班尼路慢慢遲暮 誰還在專賣店停留駐足
    、傑克·瓊斯、美邦、森馬、真維斯、以純、班尼路……ring a bell?那些年我們追過的時尚服裝品牌如今都深陷關門潮。如今,越來越多佐丹奴班尼路慢慢遲暮 誰還在專賣店停留駐足的國際時尚輕奢品牌進入國內被捧為衣櫥新寵,感嘆下變化,也禁不住感嘆下飛逝的時光。
  • 真維斯與港資服裝品牌的集體「中年危機」
    真維斯的「高光時刻」 真維斯官網顯示,1972年,該品牌在澳洲開設服裝連鎖店,專門銷售休閒服裝。 同樣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來自廣東惠州20歲的小夥楊勳和哥哥楊釗遊泳到香港,在製衣廠工作近10年。
  • 「東莞牛仔一哥」真維斯
    真維斯始於1972年 是創立於澳大利亞本土服裝品牌之一 知名的產品包括牛仔系列和孕婦系列 1975年 年僅23歲的楊勳和他的哥哥楊釗 在香港成立了一家代工廠
  • 「牛仔褲之王」真維斯破產清算 記憶裡的青春品牌還能走多遠?
    「真維斯、班尼路是回不去的青春。」……連日來,微博上有關「真維斯破產關停1300家店」的話題引來1億閱讀,不少網友感慨真維斯給自己留下的青春記憶。  近日,創立於1972年的澳大利亞零售服飾品牌真維斯宣布進入破產清算管理程序。據悉,管理人員將研究重組或出售真維斯的所有選項,該品牌將同時尋求有強烈意願的收購方或投資方。在進行破產管理程序期間,真維斯將會繼續運營。
  • 服裝行業又洗牌?4個很多人都買過的品牌衣服,如今卻要被迫關門
    對於服裝行業來說,也是如此。人們追求時尚的腳步不斷地在往前走,再加上網際網路和電商行業的發展,服裝行業經常出現一些大大小小的洗牌是很正常的事情。最讓人們感受最深刻的要數2012年的「大洗牌」了。2012年正是我國電商行業快速發展時期,給予服裝品牌門店的生存帶來巨大挑戰。
  • 被遺忘的班尼路、佐丹奴、森馬等品牌現在過得如何?
    平價快時尚品牌渠道下沉,網購分食中低端服飾主要市場份額,在前有狼後有虎的局面下,對很多「80後」、「90後」消費者而言,曾是青春時尚的代名詞的班尼路、佐丹奴(需求面積:60-120平方米)、森馬等品牌近年來在一二線城市主流商圈幾乎很少見到它們的身影。如今它們過的如何,它們又真的走到盡頭了嗎?
  • 艾格破產,1折甩賣求變現,網友唏噓:那些年的真維斯、ESPRIT…都去...
    小觀查詢時尚類網站,不少服裝業內認為,艾格和ESPRIT一樣,曾經是西方服裝時尚文化在中國大陸的啟蒙者和傳播者,在中國服裝行業的發展史上有重要的意義。 但2015年後,艾格就一路頹勢。
  • 當年令年輕人瘋狂的高街潮牌—班尼路、美特斯邦威現在咋樣了?
    2018年,這些曾經被廣大的青年人譽為時尚與潮流象徵的服裝品牌們在被國外快消品牌以及輕奢、潮牌的擠壓下,正在逐漸變的消沉。郭敬明曾在《你的一生如此漫長》中如此描述班尼路留給他的記憶:「我念初二了。我有了第一雙LINING的運動鞋。我開始覺得佐丹奴和班尼路是名牌的衣服。那個時候還沒有美特斯邦威也沒有森馬。
  • 班尼路2.5億賣了,這些年倒下的服裝企業為何輸?
    在匯聚年輕人的西單商圈,曾在多家商場開店的班尼路目前僅存一家位於西單大悅城地下二層的店鋪。根據德永佳中期財報顯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班尼路門店總數減少36家至2849家,2012年公司門店數為404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