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威!美國「大白艦隊」環球航行

2020-12-15 珈藍尊主

|喜歡歷史的朋友點個關注撒|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在經濟上已經迎頭趕上了當時的世界強國英德等國,位居世界經濟大國前列,但是軍事力量與當時的英德日法意等國還無法相提並論,特別是海軍實力,還不足以與之對抗。

而支撐起美國經濟的貿易迫切需要一直強大的海軍為其掃清各種威脅,因此建立一支能夠跨洋作戰的「大海軍」擺在了當時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面前。

羅斯福曾任海軍次長,因此他對此相當積極。在全國上下大刀闊斧地去實施他們的「大海軍」計劃期間,只要是關於海軍的事情,無論大小,羅斯福都熱心參與,甚至連海軍為軍官舉行葬禮這類的事情,他也親自過問。海軍之夢,可見一斑。

1907年,美國海軍建造了20艘戰列艦,並且化零為整,將原來的6支艦隊整合成2支大艦隊,分別為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當時還沒有航母,軍艦種類也較為單一,因此,當時的兩大艦隊主要是各種類型的巡洋艦,兩隻艦隊各配備16艘。

在美國瘋狂發展自己的海軍的同時,日俄圍繞在中國東北的利益展開了戰爭,最終以日本大獲全勝告終。這不僅增強了日本的軍事實力,也增長了日本海軍的囂張氣焰。日本海軍不斷侵蝕美國在太平洋的利益,但是美國海軍主力主要在大西洋,太平洋地區的海軍力量根本無法與日本海軍分庭抗禮。

面對日本的咄咄逼人,羅斯福不敢貿然開戰,畢竟日俄戰爭中俄國海軍被全殲的事實擺在那裡。

思前想後,羅斯福終於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既向囂張的日本人彰顯自己的實力,又能避免避免戰爭,那就是派一支龐大的艦隊全球航行,向日本和其他海上強國炫耀一下美國海軍的強大實力。

一年之後,這隻艦隊現身了。

這隻艦隊由7艘小型雷擊艦(驅逐艦的前身)和16艘精銳戰列艦組成,官兵達1.4萬人,所有艦隻都塗成白色,意喻和平,故人們稱其為「大白艦隊」。明明是炫耀戰力,卻打著和平的旗號,真是諷刺!

1907年12月16日,大白艦隊在美國東海岸漢普頓錨地起航,開始了他的裝X之路。

那時,巴拿馬運河還未開通,因而大白艦隊沿著大西洋一路南下,先後訪問了巴西和阿根廷,隨後穿過麥哲倫海峽北上,到達舊金山後,大白艦隊休整了2個月便又出發了。

在先後參訪了紐西蘭、澳大利亞和菲律賓後,大白艦隊終於到達了這次航行最重要的一站——日本橫濱。

日本高層在見識了大白艦隊後,也終於認識到不能再忽視美國海軍的存在了。日本同意在太平洋上維持現狀,尊重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

離開日本後,大白艦隊跨過紅海,穿過蘇伊士運河抵達地中海。

「大白艦隊」雄壯的氣勢令地中海沿岸國家,尤其是老牌海軍強國義大利和法蘭西震驚不已,連大不列顛也被震撼到了,英國海軍大臣蘭斯多恩不由擔憂起皇家海軍的未來。

不久之後,大白艦隊橫跨大西洋,於1909年2月22日回到美國。

這次航行歷時14個月,航行46000海裡,跨越了三大洋,創造了各項世界紀錄。美國也實現了這次航行的所有目的,更關鍵的是,美國海軍從此走上了海洋第一霸主的開掛之路。

相關焦點

  • 「大白艦隊」環球航行嚇傻日本,美國海軍秀肌肉成為海上強權
    2007年12月15日,美國海軍部長唐納德·C·溫特在「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上發表紀念「大白艦隊」環球航行100周年的演講,並將「大白艦隊」環球航行和二戰勝利紀念日等重要事件相提並論。這支由16艘新型戰列艦組成的龐大艦隊的環球遠航為何會受到如此高的評價?軍艦環球航行對美國海上強權的崛起又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 美國海軍的崛起之路,源於力量的展示,美國大白艦隊環球航行秀肌肉
    1907年12月至1909年2月美國為了向外界宣示美國海軍的快速增長的軍事實力,用16艘前無畏艦以及各種輔助的艦船組成的環球編隊訪問其他國家,向強國與自己的競爭國展示自己的肌肉,用特殊的方式揮舞著外交的大棒,特別是在太平洋地區咄咄逼人的日本,這支遠洋航行艦隊的到來猶如一盆冷水將日本人從日俄戰爭的勝利中潑醒,從此日本人對美國人的態度轉了一個
  • 皇家海盜的奇幻漂流:德雷克爵士的環球航行之旅
    德雷克的環球航海路線今天談到環球航海,大家的第一反應是麥哲倫這個名字。不過,歷史上的英國人弗朗西斯-德雷克也有類似的功績。除了是擊敗無敵艦隊的英國功臣,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的另一身份是最早完成環球航行的航海家之一。不同於壯志未酬身先死的麥哲倫,精明狡詐的德雷克通過環球航行名利雙收,讓他以航海家、博物學家的身份名垂史冊。
  • 這次走得遠,052D艦隊「自由航行」,聽說快到夏威夷了?
    這篇報導發布後,有一些媒體甚至推測我國海軍艦艇編隊抵達了夏威夷附近海域進行"自由航行"。(官方發布的編隊航拍圖片)長期以來,美國海軍都打著自由航行的旗號讓軍艦在其他國家周邊海域四處挑事。這裡的"自由航行"其實就是指航海領域的航行自由,各個國家的軍用和民用艦艇都享有這項權利,只要不進入領海12海裡範圍內就是正常的航行活動,一旦進入12海裡範圍內就面臨著嚴重的後果。理論上講只要各國都遵守這條《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的規定,就可以相安無事一切太平。但美國向來認為自己的拳頭最硬,就連聯合國的會費都敢拖欠,更別提一紙《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了。
  • 1000天完成環球航行,青島「獨臂帆俠」歸來
    15日上午,「青島夢想號」雙體帆船環球航行載譽歸來徐京坤媒體見面會在奧帆中心媒體中心舉行。他是繼郭川、宋坤後,第三位完成環球航海壯舉的青島人。青島奧帆城市發展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青島市重大國際帆船賽事(節慶)活動組委會副主席臧愛民向徐京坤頒發榮譽獎盃。
  • 三年完成環球航行!獨臂船長徐京坤回青,四年後挑戰「海上珠峰」
    日前,有著「獨臂船長」之稱的青島航海家徐京坤駕駛「青島夢想號」雙體帆船抵達葡萄牙亞速爾群島,完成了為期三年的環球航行活動,並創造了中國首次雙體帆船環球航行的紀錄,成為繼郭川、宋坤之後,第三位完成環球航行壯舉的青島人。15日,「青島夢想號」雙體帆船環球航行載譽歸來—徐京坤媒體見面會在奧帆中心舉行。據介紹,四年後,徐京坤將挑戰有「海上的珠穆朗瑪」之稱的旺代環球帆船賽。
  • 澳媒:澳準航母艦隊靠近南沙群島,「一度與中國海軍發生對峙」
    【環球網報導記者 徐璐明】近日澳大利亞派出多達5艘軍艦在南海和西太平洋與美國、日本開展聯合演練,澳大利亞媒體最新報導還曝出,澳大利亞艦隊在南海航行期間還一度與中國海軍發生對峙。對峙事件發生時,澳艦船正在南沙群島附近航行。這些軍艦包括「坎培拉」號兩棲攻擊艦、「霍巴特」號驅逐艦、「斯圖爾特」號和「阿蘭達」號護衛艦以及「天狼星」號綜合補給艦,當時它們正在南海參加軍事演習。澳大利亞軍艦7月21日參加美、日、澳海上聯合演習報導宣稱,澳大利亞軍艦沒有進入到南沙群島12海裡以內。
  • 美國海軍海上燃油補給的移動平臺-「亨利J凱撒」級艦隊油船
    海上加油整裝待發「亨利·J·凱撒」級艦隊油船(Henry J.Kaiser class fleet replenishment oiler)是美國於20世紀80年代研製的燃油補給船,一共建造了16艘。武器點評 「亨利·J·凱撒」級艦隊油船是美國海軍的主要燃油補給船,自動化程度較高,補給能力較為出色。歷史回顧 1982年11月,為了能從基地港口到艦隊間穿梭支援航母戰鬥群,並向「薩克拉門託」級和「供應」級綜合補給船進行再補給,美國海軍與阿馮達爾船廠籤訂了首艘船的建造合同。
  • 航海傳奇:80歲航海家駕電動帆船再次開啟環球航行之旅
    後移居到英國,他在30歲時開始航海,直至今天他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已航行了20多萬英裡,包括三次環球航行以及兩次南北極航行和西北航道航行。他不止是航海家,演說家外,他還是國際最佳暢銷書《世界巡航路線》(WorldCruising Routes)的作者,已售出25萬多冊。
  • 完成環球航海壯舉後 徐京坤立下新「航標」
    在短暫的休整後,2019年1月23日上午,「青島夢想號」雙體帆船環球航行(海南)起航儀式在海南陵水清水灣遊艇會舉行。「青島夢想號」從海南清水灣再度起航,繼續環球徵程,經過越南、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斯裡蘭卡,進入印度洋,繞過非洲好望角後,回到加納利群島。全程3.4萬海裡,途經40多個國家和地區。
  • 回擊美國自由航行,戰機掛重磅航彈巡邏,發現越界軍艦直接空襲!
    美軍驅逐艦 進入2020年以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艦隊頻繁打著「自由航行」 的旗號,開始在黑海、波羅的海地區巡邏甚至進行大規模海上軍事演習,美軍驅逐艦甚至一度行駛到距離克裡米亞半島僅有
  • 在南海攪局挑撥後 美國又派軍艦到南沙群島製造緊張
    【環球網報導記者 徐璐明】在美國國務院13日發表涉南海聲明後,美軍驅逐艦14日在南沙群島開展了所謂的「無害通行」航行活動。美國太平洋艦隊7月14日在其官網上發布消息稱,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拉爾夫·詹森」號當天在南沙群島開展航行活動。
  • 自由航行淪為笑柄,航母遭大批艦艇圍堵火速撤離
    俄媒指出,美國一貫鼓吹的「自由航行」淪為笑柄,被伊朗這個中東強國狠狠打臉。同時,伊朗此舉也讓日印澳等一眾追隨美國「自由航行」的國家看到了伊朗保衛主權的決心和底氣。美國最初於1979年提出「自由航行」的概念,聲稱為了給過往船隻提供便利,打著保護貿易暢通,維護海上秩序的幌子,行擅闖別國領海之實。
  • 「獨臂帆俠」徐京坤環球航行載譽歸來 將駕船挑戰「海洋珠穆朗瑪峰」
    駕駛「青島夢想號」完成環球航行 在記者採訪環節,問其下一步打算時,徐京坤表示,當前環球巡航之旅已經完成,下一步的計劃就是開始極限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的籌備工作,打算在2024年徵戰有著「海洋珠穆朗瑪峰」之稱的法國旺代帆船賽。這項賽事始於1989年,每四年舉行一次,參賽者需要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進行的不間斷單人環球航行。
  • 麥哲倫艦隊的水手:淡水、野味、土著美女,靠岸必須享受
    他們不會想到,3年後回到西班牙時,艦隊只剩下一艘船18名水手。 今天咱們聊聊,在這趟艱難的航行中,水手們難得的「享受時刻」。 大家絲毫不用懷疑,那時候海上生活的痛苦。雖然剛出發時所有人都充滿了激情,但很快底層水手就能感受到,在船上的每一天都很難熬。
  • 從西伯利亞艦隊到太平洋艦隊,俄羅斯的遠東海洋夢
    這支艦隊官兵在路上就聽說了第一分艦隊被日軍擊潰的消息,還聽到了日軍派軍艦航行北歐的謠言,使得士氣大挫,還沒遇到日軍艦隊就胡亂開炮。等到在對馬海峽真正遭遇了日軍艦隊後,結果可想而知:8艘鐵甲艦沉沒,28艘大型軍艦被擊傷,其餘的幾艘分別突圍到海參崴和馬尼拉。
  • 美國欲在印太重建第一艦隊,澳媒獻殷勤:讓美國海軍賓至如歸
    美國想擴軍,澳媒獻殷情 布雷思韋特決定重建第一艦隊的想法,引發了澳大利亞媒體的濃厚興趣。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在3日的報導中分析,即使作為一支遠徵艦隊,第一艦隊仍將需要來自美國盟國的支持,以便獲得補給維持戰鬥力。
  • 末日孤艦 美軍艦再創航行記錄 中國能學到什麼?
    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海軍大批戰艦趴窩,待在港裡,往日光輝不再。更有軍艦因為船員感染新冠疫情差點引發譁變。在今年1月中旬,美國新冠疫情並不嚴重的時候,隸屬於大西洋艦隊的艾森豪號航空母艦和聖賈辛託號巡洋艦出發進行航行任務。
  • 美國誤炸日本「阿波丸」號,北京人頭蓋骨等巨大寶藏沉睡臺灣海峽
    戰爭初期,日本在東南亞菲律賓強行登陸,與美國軍隊展開了連番惡鬥,連戰連勝,迫使7.6萬美國守軍投降,日本全面佔領了菲律賓等東南亞各國。在日本佔領區內,盟軍戰俘和美國僑民達17萬之多。日本軍隊對他們進行殘酷統治,非打即罵,肆意虐殺,毫無人道主義,被餓死、累死和殺死的盟軍戰俘竟然有1.5萬之多。美國政府一直想解救這些飽受屈辱的戰俘,但一直未能成功。
  • 美英艦隊進入俄家門口,攜帶了致命的武器,俄不淡定了
    圖為美英艦隊駛入巴倫支海據美國海軍研究協會網站報導,5月4日,美軍戰艦進入巴倫支海,這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海軍首次進入這片海域。這一戰鬥小組的成員包括3艘美國軍艦和一艘英國護衛艦——來自美國海軍的「波特」號驅逐艦、「唐納德庫克」號驅逐艦、「羅斯福」號驅逐艦和英國皇家海軍的「肯特」號護衛艦。這是冷戰後美國海軍第一次在巴倫支海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