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歷史的朋友點個關注撒|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在經濟上已經迎頭趕上了當時的世界強國英德等國,位居世界經濟大國前列,但是軍事力量與當時的英德日法意等國還無法相提並論,特別是海軍實力,還不足以與之對抗。
而支撐起美國經濟的貿易迫切需要一直強大的海軍為其掃清各種威脅,因此建立一支能夠跨洋作戰的「大海軍」擺在了當時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面前。
羅斯福曾任海軍次長,因此他對此相當積極。在全國上下大刀闊斧地去實施他們的「大海軍」計劃期間,只要是關於海軍的事情,無論大小,羅斯福都熱心參與,甚至連海軍為軍官舉行葬禮這類的事情,他也親自過問。海軍之夢,可見一斑。
1907年,美國海軍建造了20艘戰列艦,並且化零為整,將原來的6支艦隊整合成2支大艦隊,分別為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當時還沒有航母,軍艦種類也較為單一,因此,當時的兩大艦隊主要是各種類型的巡洋艦,兩隻艦隊各配備16艘。
在美國瘋狂發展自己的海軍的同時,日俄圍繞在中國東北的利益展開了戰爭,最終以日本大獲全勝告終。這不僅增強了日本的軍事實力,也增長了日本海軍的囂張氣焰。日本海軍不斷侵蝕美國在太平洋的利益,但是美國海軍主力主要在大西洋,太平洋地區的海軍力量根本無法與日本海軍分庭抗禮。
面對日本的咄咄逼人,羅斯福不敢貿然開戰,畢竟日俄戰爭中俄國海軍被全殲的事實擺在那裡。
思前想後,羅斯福終於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既向囂張的日本人彰顯自己的實力,又能避免避免戰爭,那就是派一支龐大的艦隊全球航行,向日本和其他海上強國炫耀一下美國海軍的強大實力。
一年之後,這隻艦隊現身了。
這隻艦隊由7艘小型雷擊艦(驅逐艦的前身)和16艘精銳戰列艦組成,官兵達1.4萬人,所有艦隻都塗成白色,意喻和平,故人們稱其為「大白艦隊」。明明是炫耀戰力,卻打著和平的旗號,真是諷刺!
1907年12月16日,大白艦隊在美國東海岸漢普頓錨地起航,開始了他的裝X之路。
那時,巴拿馬運河還未開通,因而大白艦隊沿著大西洋一路南下,先後訪問了巴西和阿根廷,隨後穿過麥哲倫海峽北上,到達舊金山後,大白艦隊休整了2個月便又出發了。
在先後參訪了紐西蘭、澳大利亞和菲律賓後,大白艦隊終於到達了這次航行最重要的一站——日本橫濱。
日本高層在見識了大白艦隊後,也終於認識到不能再忽視美國海軍的存在了。日本同意在太平洋上維持現狀,尊重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
離開日本後,大白艦隊跨過紅海,穿過蘇伊士運河抵達地中海。
「大白艦隊」雄壯的氣勢令地中海沿岸國家,尤其是老牌海軍強國義大利和法蘭西震驚不已,連大不列顛也被震撼到了,英國海軍大臣蘭斯多恩不由擔憂起皇家海軍的未來。
不久之後,大白艦隊橫跨大西洋,於1909年2月22日回到美國。
這次航行歷時14個月,航行46000海裡,跨越了三大洋,創造了各項世界紀錄。美國也實現了這次航行的所有目的,更關鍵的是,美國海軍從此走上了海洋第一霸主的開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