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學習會上,首任上紐大校長分享辦學經驗

2020-12-23 政協頭條

「合作辦學,最可貴的是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卸任上海紐約大學校長一職40天的俞立中,昨日走進上海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第二期「學苑·畫出同心圓」學習會講壇,與近百名來自教育界、科技界、醫衛界的委員交流他「首任上紐大校長」的心路歷程。市政協副主席方惠萍、張恩迪出席學習會。「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速變化的世界,教育工作者得做好準備:讓學生走出校門後從事目前不存在的工作,使用至今還未發明出來的技術,以解決我們現在從未想到的問題。」以「中外合作辦學初心何在」開場,俞立中描繪了未來教育藍圖:身處全球化時代、信息化時代、知識經濟時代,教育的最主要功能不是傳授過去的知識,而是給予學生觀全球的視野與終身學習的能力,「願意並善於開展多元文化溝通,理解並能展開國際合作」。為此,上海紐約大學開設的課程從名稱開始就區別於本土高校的課程。一堂「當城市遇到海洋」課,涉及經濟、人文、地理等多種學科,學生還會在其中思考人與自然的聯繫。「學生擁有跨文化的理解、溝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這也是一種特質。」俞立中說,從上紐大走出去的學生都有比較積極的價值判斷和人生態度。在普遍恪守利己的社會環境中,無論面對什麼困難,他們常常抱有一種積極的態度。「搭建多元文化平臺,也是合作辦學的意義之一。」俞立中說,通過跨文化平臺,各國學生在溝通、交流、碰撞中實現融合;而不同文化視角的碰撞也會激發出更多的創新意念,這也是教育國際合作的價值和意義。拓展視野,理解多元文化,提升跨文化溝通、交流、合作的能力,也會使學生更關心全球問題,參與全球問題的解決,以更開放的心態、寬廣的胸懷去承擔人類社會進步的責任。同時,中外合作辦學不僅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具有全球視野的國際化創新人才,還通過這個平臺吸引了很多優秀的國際學生。他們在中國的學習經歷,使他們更了解真實的中國,成為連接世界和中國的新生代橋梁和紐帶。8年摸著石頭過河探索合作辦學的生動故事和心得體會,深深吸引與會委員們。「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如何更好銜接?」「在本土教育體制中如何借鑑合作辦學經驗培養國際視野?」「在一個共同搭建的教育平臺,東西方辦學者怎樣合作?」多位委員踴躍提問,俞立中一一作答。「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學習不只是發生在課堂裡,大學不是學習的終點,專業未必是終身職業。」學習會尾聲,俞立中以這4句話概括他的教育理念,並以「教育,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與委員們共勉。「國際視野、終身學習,這對委員履職也很有啟發。」「大呼過癮」的市政協常委方奇鍾,希望未來「學苑·畫出同心圓」平臺能繼續帶給委員啟迪與思考。

相關焦點

  • 上紐大創校校長卸任,探索中外合作辦學10年,他說「知道自己要什麼...
    而與外界的焦慮觀望不同,在上海紐約大學的校長辦公室,首任校長俞立中則在從容不迫的舉止中,顯得溫和而謙遜。我們的對話就從社會最關心的,上紐大第一批畢業生開始…上紐大的第一批畢業生,如今怎樣了?當時間倒退回2017年的5月28日,這是上海紐約大學第一批「拓荒者」--261名本科畢業生參加畢業典禮的日子。在上紐大這片試驗田,第一批畢業生們感受著紐約大學全球教育體系與多元文化融合辦學的氛圍,經歷了大量考驗綜合能力的實習,與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
  • 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視察組來我市專題視察
    (實習生 付芸熙 巴中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江)12月1日至3日,全國政協委員、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教育學會會長朱之文率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專題視察組,來我市開展「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改善情況」黨外委員視察活動。
  • 上紐大 幫中國留學生線下複課
    眼下正是上海紐約大學(以下簡稱上紐大)的期中考試季,近五千名大學生將在這裡經歷個人展示、小組項目等不同形式的考核。這一學期,這座位於上海浦東的年輕校園格外有活力。來自紐約大學、紐約大學阿布達比分校的2300名中國籍本科生和800名中國籍研究生,通過紐約大學的「Go Local」(就近入學)計劃,成為上紐大的社區成員。
  • 梧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召開首任黨委書記任職大會
    中國教育在線訊   10月10日上午,梧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在行政辦公樓二樓第一會議室召開幹部任職宣布大會,宣布學校首任黨委書記易鋒同志的任職。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組織部部長唐春燕、梧州市兩新黨工委專職副書記覃家強、梧州市教育局黨組成員、總督學王劍彪、梧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首任黨委書記、督導專員易鋒等出席會議。
  • 童世駿接棒上海紐約大學校長:「深知國際和平和中美友好的重要性」
    中新網上海6月1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紐約大學第一任校長俞立中1日正式卸任校長及上紐大理事會理事長職位。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終身教授、前校黨委書記童世駿接棒成為第二任校長。童世駿說:「從我個人經歷中,我深知教育事業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深知國際和平和中美友好的重要性。」
  • 上紐大校長童世駿憶恩師:高考前他寄來油印資料
    上紐大校長童世駿憶恩師:高考前他寄來油印資料 兩周前,上海紐約大學校長童世駿去看望了自己的中學恩師——曾在虎林中學擔任語文老師的錢承傑老師。
  • 北大首任校長孫家鼐的書法,可以作為字帖進行臨摹學習,高古醇厚
    在全國高校中,北京大學可以說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學府,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有一定的影響力,而北京大學的歷任校長,個個也都是飽學之士,不僅學識淵博,有遠見,而且還都能夠寫的一手精美的書法,尤其是北京大學的首任校長,其書法可以作為字帖進行臨摹學習,他就是孫家鼐,提到孫家鼐這個名號,想必在當今書壇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 在浸潤式學習中為教師校長「賦能」!上海連續七年推進「赴外籍人員...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上海市教育綜合改革要求,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校長、教師隊伍,向國際學校展現上海教育的友好態度與發展新風貌,12月4日,由上海市師資培訓中心主持的2020年「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教師赴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夥伴研修」啟動會在上海市師資培訓中心召開。
  • 「湖湘名校長論壇」:合作辦學的「驚嘆號」與「思考題」
    繆雅琴表示,集團化辦學對教育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目前望城引進名校的開放態度,是值得肯定的。在現在的基礎上,學校的發展要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發展公平而優質的教育,讓優質教育惠及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實現全面發展,讓每一個學生的潛能都得到充分挖掘。
  • 上海市政協舉辦讀書分享會,董雲虎出席
    東方網12月4日消息:昨天,市政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主題讀書分享會在黃浦區思南文學之家舉辦,近百名市、區政協委員和基層代表共聚一堂,深入交流閱讀《基層協商民主與基層政協》一書的思考體會。市政協主席董雲虎出席。
  • 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辦學七十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大益陽客戶端訊(記者 劉吉 通訊員 王紅雲 莫蓉)12月19日,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辦學七十周年紀念大會暨「健康中國·益陽」行動啟動儀式在益陽碧桂園鳳凰酒店舉行。市委副書記黎石秋在大會上講話,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周奎致辭,校長劉柏炎主持。
  • 上海理工大學校長丁曉東赴中英國際學院召開創新創業工作研討會
    上海理工大學校長丁曉東赴中英國際學院召開創新創業工作研討會 http://www.huaue.com  2021年1月8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上海光華學院劍橋國際中心雷冬冬校長專訪:校長需要以身作則,才...
    校長領導力是此次調研的重點環節,國際學校校長作為掌舵人不僅需要具備一系列超越普通教師能力的素質,還需要具備強有力的領導力、品牌意識、創新意識以及優質教育教學人才的鑑別與吸引能力。校長領導力是學校辦學成功的關鍵所在,本次百校調研團隊專門對上海光華學院劍橋國際中心雷冬冬校長進行了專訪。
  • 貴州省貴陽市政協用心打造「書香政協」把學習思考化為履職本領
    人民政協報訊(記者 黃靜)「在政協的學習給予我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也讓我參與抗疫行動時在組織力上有良好發揮。」日前,在貴陽市政協舉辦的「書香政協」讀書心得分享會上,作為貴州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領隊的貴州省貴陽市政協委員劉輝談起自己的感受。
  • 湖北省政協辦公廳與武漢大學籤署合作協議 共建「湖北省政協委員...
    人民政協網武漢11月30日電(記者 毛麗萍)11月19日下午,湖北省政協辦公廳與武漢大學共建「湖北省政協委員培訓基地」合作協議籤署暨揭牌儀式在武漢大學舉行,雙方表示將在政協委員學習培訓和理論研討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 2020亞洲教育論壇開幕 大咖雲集共謀教育未來之光
    11月14日,2020年亞洲教育論壇年會開幕式在成都錦江賓館召開,來自30多個國家、800餘位教育精英匯聚成都,交流經驗、研討學術,兩天10個分論壇,共襄一場學術盛宴。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牛清報在會上發言,他代表成都市人民政府對大家蒞臨蓉城表示熱烈地歡迎。成都素有天府之國的美譽,自古就是一座教育名城。
  • 全國知名校長夏美絲任校長
    引人關注的是,金華市民熟悉的名師、名校長,省特級教師、原金華市東苑小學校長夏美絲已出任該校校長。這所學校就是金華新紀元雙語學校,位置就在市區賓虹路上。 夏美絲是全國知名校長、全國三八紅旗手、浙江省特級教師、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勞動模範、浙江省教育改革實驗先鋒校長。我們一起來聽聽她對這所學校的介紹。
  • 上海中醫藥大會今天召開,普陀區中心醫院範忠澤教授榮膺「上海市...
    區人大教科文衛委主任委員張文強、區政協教科文衛體委主任李月華,區中醫藥事業發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管領導,區衛生健康委主任鄧海巨、副主任奉典旭,區屬各醫療機構和社會辦醫療機構分管領導等共30餘人參加分會場會議。
  • 當了32年校長的他,為何轟動了南昌教育界……
    不能當了校長,學校的老師都不認識幾個。所以在擔任三中校長的一年多時間,我就聽了兩百多節課。」許建成表示,在校長崗位上奉獻了32年之後,給了他一個堅定的認識,那就是好學生要上好學校,好學校更需要好老師。一個優秀的學校除了具備這些條件外,還需要一個優秀的團隊和成熟的校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