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聰明的人更懶惰,但是懶惰的人不一定就是聰明人。比爾蓋茨曾說過,自己更喜歡懶惰的人,因為這些傢伙總是能找到更加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美國佛羅裡達州大學的研究員們通過試驗證明,人類的懶惰是一種高智商的生物行為,高智商的人,除了鍛鍊身體,一般很少去幹體力勞動的活,但是他們在時間打發上顯得很忙,從來不會感到無聊,他們總是有做不完的事。而不像一些勤勞的人,他們在無事可做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是用來勞動。
高智商的人真的更懶嗎?很顯然這些數據並不代表全部,為了證明這一點還需要更多的數據,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現象確實很常見,那些高智商的人,在忙得著賺錢,確實很少運動,只有到周末才會進行更多的活動,這也證明了科研人員的觀點。
一個很搞笑的故事,說的是一位億萬富翁叫彼得擁有絕對的超高智商,他讓助理收集有關農作物的數據,然後分析芝麻收成與蝗災的關係,而且從中發現了商機,他意識到,印度尼西亞的芝麻期貨價格被低估,當即大量買進,從中大賺了一筆,成為了矽谷的大佬。
有一次,彼得去非洲旅遊,車子在路上遇到了一頭獅子,不停地追擊他們的車,他們的車又是敞篷跑車,是旅遊區為了方便旅客準備的,一車人嚇得要死,導遊匆忙拿出槍來開了一槍,沒有打中獅子,獅子被槍聲嚇跑了。不過這一槍也把富翁彼得也給嚇跑了,彼得由於平時缺少鍛鍊,不喜歡運動,非常懶,很少走路,到哪裡都開著自己的代步車。他在逃跑的途中,由於心跳過快,導致猝死了。懶惰的人都基本缺少鍛鍊,這樣也非常不好。
人類因為懶惰,馴養了牛,來為我們耕田。人類因為懶惰,發明了機器來耕田。古代的馬車,現在的火車、飛機,還有美團外賣,哪一個不是為因懶惰而生的?
懶惰可以使人效率更高
這裡所說的懶,並不是不計後果,什麼事都不幹,而是思考更加方便、高效的方法,來解決各種問題,留下更多的時間做其它的事情。
在學校看到很多同學,非常的勤奮,晚上加班熬夜,到11:00,甚至在路燈下寫作業,這是一種損害身體的低效的方式。他們習慣了以多甚少,笨鳥先飛,勤能補拙的學習方式。他們從來不去研究如何掌握方法,來提高學習效率。不管做什麼事,都是有一個最直接、最簡單的辦法,其實低效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
由於工作時間過長,休息的時間過短,人的情緒就會越來越焦躁,心情就會非常的糟糕,緊張,而且還完不成任務,甚至沒有時間和朋友交流。但社會不會因為你的勤奮而表揚你,而因為你做出的成績表揚你。這其實是用自己的勤奮來掩蓋自己解決問題能力的不足。
有些人喜歡晚上思考,解決問題,有些人喜歡清晨工作解決問題。所以說高效原則要結合自己的精力巔峰,進行合理利用,用最少的時間達到最好的效果。制定計劃,思考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一個小時的計劃,足以抵得上5個小時的行動。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高效率加上勤奮,那麼你所做的事情會讓你能夠更加接近成功的目標。懶惰是人類進步的動力,因為懶,所以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生命的意義,來計劃如何改造地球,人類才成為了地球的主宰。
文章為作者原創,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