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柳元《我心燦爛》熱播:把做藝術家當成信仰

2021-01-10 搜狐網
丁柳元:把做人民藝術家當成信仰

丁柳元:把做人民藝術家當成信仰


       搜狐娛樂訊 由於良好的公共形象,2013年至2014年,她連續兩年獲得「最佳青年榜樣」稱號,並摘得第八屆「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稱號。

  由於突出的表演成績,2013年,她獲得「金星獎」最佳女演員獎,「金鳳凰」表演學會獎,她主演的電視劇《江姐》《楊善洲》獲「五個一」工程獎。

  她因為成功出演電視劇《江姐》,電影《我最好的朋友江竹筠》,被譽為「第三代江姐」。近日,她主演的電視劇《我心燦爛》在央視上演。她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青年演員丁柳元。

  剛過而立之年的丁柳元,有著一份與年齡不太相稱的淡雅。「無論世界怎麼喧譁,能成事的人一定是靜心的。」她說。從她身上,你既看不到「圈裡人」常有的浮華氣,也看不到同齡人常有的焦慮感。坐在我面前,身著伴她度過大學時光的休閒衫,說著地道的北京話,丁柳元就像溫婉的鄰家女孩。

  「人無癖不可交。」丁柳元最近痴迷於丹青,就像她之前鑽研篆刻一樣,畫畫已經成了她每日的必修課。無師自通的她,經過幾個月的「閉門造車」,水墨畫竟也筆墨酣暢,構圖虛實相生,頗具古人神韻。她說,演戲是用自己的眼淚流溢他人的情感,而繪畫則是自己「靈魂獨自的修行」。每天拍戲收工之後,她都迫不及待地回家進行「靈魂的修行」,她調侃道,那感覺「就像狗熊回家,找藏起來的一罐蜂蜜。」她還說,書法、篆刻、繪畫作為表演的姊妹藝術,也為自己的主業表演提供了滋養。

  平時的丁柳元喜歡安靜,而在片場,她被人稱為「戲瘋子」。在演江姐的一場戲時,她主動要求導演把自己真吊起來。「那滋味不好受,」她說,「但可以讓自己離江姐更近些。」演完江姐,有不少片商找她演類似的角色,但都被她拒絕了。朋友不理解,現在的新演員都巴不得佔住一個「坑」,成為「某某專業戶」。丁柳元不屑於此,她的理由很簡單,演江姐已經幾乎榨乾了她對於同類角色的靈感,在短時間內她不會有所突破,與其重複自己,不如先沉澱一段時間再說。

  丁柳元經常在路上。有時是旅行,這是她與自己溝通,豐富精神世界的另一種方法。更多的時候,她奔走在公益事業的前線。汶川地震第四天,她主動請纓,到賑災第一線拍攝紀錄片。作為全隊唯一的女性,每天負重徒步7小時以上,走遍了除青川以外的所有震區。2012年,她隻身一人來到海拔近五千米的藏區,走訪了十幾個哨所,與戰士同吃同住,被譽為「高原上最美的雪蓮」。

  她喜歡溫潤的感覺,如果說繪畫是溫潤自己,那麼公益就是她溫潤他人的方式。從2006年起,她每年至少7次赴基層慰問。作為四川形象大使,她多年來為江姐小學捐資捐物。作為「明星在行動」志願者,她長期援助藏族失學兒童。2012年,作為新聞總署扶貧愛心大使的她,在腰部打著「封閉」的情況下,堅持走進山西貧困山區。「有心就有力量,」她說,「只要你有心願,就可以溫暖他人,這並不需要有多少錢或者多大的能力。」

  「做一名人民藝術家是我的信仰。」在軍隊學習文藝座談會講話的發言中,她認為,作為一名部隊的文藝工作者,不同於一般演員,必須要有使命感和擔當責任。因為扮演江姐,她和「第一代江姐」於藍老師有了深入接觸,因為電影《西藏班》,她又與扮演母親的田華老師結緣。老藝術家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執著都深深影響了丁柳元。從影十七年來,她創作主演主旋律作品近四十部,被觀眾稱為「紅色女神」。她說自己不敢當「女神」,但紅色精神「卻像體內流淌的熱血一樣滋養著我。」

  (轉自《 光明日報 》 2014年11月22日 12 版)

  

http://yule.sohu.com/20141124/n406322158.shtml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yule.sohu.com/20141124/n406322158.shtml report 2453 丁柳元:把做人民藝術家當成信仰丁柳元:把做人民藝術家當成信仰搜狐娛樂訊由於良好的公共形象,2013年至2014年,她連續兩年獲得「最佳青年榜樣」稱號,並摘得第八

");}

相關焦點

  • 知性丁柳元張力十足 塑造《我心燦爛》精彩一角
    丁柳元  搜狐娛樂訊 翻看丁柳元的資料頁面,看到有兩個網友不約而同地在留言板上寫下:「怎有如此精彩之女?」這讓我突然聯想起,前一段日子,有兩個文科生在某群眾,就「燦爛」與「精彩」兩個字哪個更好而較勁。我等理科生自然不會為了摳這兩個字的孰優孰劣便面紅耳赤,但是卻說明了燦爛與精彩之間,仿佛有著一個空間。這個空間需要一個橋梁去銜接。就好像現在的中央8套晚黃金檔,《我心燦爛》詮釋了「燦爛」,丁柳元詮釋了「精彩」。  《我心燦爛》是家庭歷史倫理劇,卻並不狗血。劇集從「文革」末期開篇,以一幅古畫(《清明上河圖》)為軸,扭結起一條小巷中趙、彭、葉三家人的恩怨情仇。
  • 我心燦爛主演盤點
    我心燦爛主演盤點《我心燦爛》該劇講述了主人公趙方圓用自己的一生堅守他對誠信的底線,他和他的家庭歷經三十多年風雨和悲歡離合,信守著這一份珍貴的承諾的故事。在劇中飾演趙家一家之主,心性醇厚善良、信守承諾,內心堅韌。朱剛日堯飾演 趙家仁朱剛日堯,先後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內地男演員。代表作《金婚風雨情》《孔子春秋》《我心燦爛》等。在劇中飾演趙家長子,性格內向,正直善良,是一位好醫生。曹徵飾演 趙家信曹徵,中國內地影視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本科。
  • 曹徵《我心燦爛》收官 堅守信義刻畫時代印記
    曹徵《我心燦爛》劇照曹徵《我心燦爛》劇照  搜狐娛樂訊 由孫豔華導演,王志文、曹徵、朱剛日堯、王思思、丁柳元、艾麗婭、周野芒主演的年代倫理劇《我心燦爛》日前收官。  年代情感劇《我心燦爛》展現了中國社會近三十多年來的發展與變化,在濃濃的懷舊風情下為觀眾娓娓道來了一個關於述堅守與信義的故事。在沉重的時代背景,及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中,在老一輩人的恩恩怨怨外,小輩中趙家二兒子趙家信可謂是劇中色彩人物,角色從翩翩少年到辣手商人,跨越幾十年。
  • 《我心燦爛》熱播 周野芒刻畫悲劇命運小人物
    葉文祥劇照  近日,在亂世背景下探討道德,以平凡中國人對美好道德準則的堅守為核心,由王志文、周野芒、曹徵等領銜主演的年代情感電視劇《我心燦爛》,正在央視八套黃金檔熱播,該劇一經播出就憑藉厚重的歷史背景下,小人物的悲歡離合吸引不少觀眾
  • 《我心燦爛》熱播 應岱臻與周野芒拼戲感觸深
    談到首次「觸電」,應岱臻大曝自己在試戲中的花絮,與《我心燦爛
  • 《我心燦爛》完美收官 王思思感謝導演提攜
    王思思《我心燦爛》演技爆發徵服觀眾王思思飾演趙家慧  搜狐娛樂訊 由王志文、王思思領銜主演,被稱讚為「業內良心劇」的央視年度情感大戲《我心燦爛》日前結束了在央視八套黃金檔的熱播,以極高的收視率圓滿收官。
  • 《我心燦爛》播畢 王志文首次演爺爺
    本報訊(記者 祖薇)曾經出品過《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的著名製片人劉文武,如今正埋頭做「道德文章」:由其出品,王志文、艾麗婭等主演的《我心燦爛》剛剛結束在央視八套播出,平均收視達到了1.04%。與此同時,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昔日以歷史和政治劇見長的劉文武,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拍攝「道德系列劇」。
  • 《我心燦爛》完美收官 春夏演啞女震撼觀眾
    春夏宣傳照(1 /3張)由王志文領銜,鄧安奇、春夏、應岱臻、李昶等共同出演的《我心燦爛》在央視八套首輪播出完美收官,收視率節節高升,更被譽為「業界良心劇」。在這部群像大戲中,新人春夏飾演的啞女趙家好為愛而死,不僅震撼觀眾更是賺足了觀眾眼淚,被導演稱讚「表演自然、質樸」,首度拍攝電視劇就有如此佳績,春夏直言感謝觀眾厚愛,並吐露心聲「並沒有給自己定位一定要做演員」。春夏處女作挑戰高難度啞女近日央視八套年度大戲《我心燦爛》完美收官,獲得了難得一見的超高口碑,在專家研討會上獲得了「該劇足以稱得上是業界良心之作」的讚揚。
  • 朱剛日堯考中戲就因海巖一句話 《我心燦爛》與王志文搭檔
    2014年11月18日,由青年演員朱剛日堯與王志文、艾麗婭兩位戲骨級前輩合作的倫理道德題材電視劇《我心燦爛》正在中央臺電視劇頻道熱播。該劇以古畫《清明上河圖》為故事線索,以趙、彭、葉三家為核心,講述了一個關乎信義與堅守的故事。朱剛日堯所飾演的趙家長子趙家仁一方面有著溫潤如玉的知識分子氣質,一方面繼承了父輩的執著堅守。
  • 《生活像陽光一樣燦爛》熱播 宋佳袁弘演繹逗趣婚後生活
    導讀: 由天津天逸盛華文化傳播、喀什飛寶文化傳媒、霍爾果斯中視精彩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趙軼超執導,徐蕊任製片人,魏京那、付嬌嬌擔綱編劇,宋佳、袁弘領銜主演,劉芸、塗松巖、李萍、郭凱敏、張植綠、張潘靚子、房子斌、鄭奇、呂雲驄出演的都市情感喜劇《生活像陽光一樣燦爛》正在東方衛視熱播。
  • 不要把信仰掛在嘴上,哪怕是信仰愛情
    那麼,信仰是什麼?信仰就是比現在活得好一點,而且,不是物質上變得更好,而是精神上變得更好。信仰是一種超越物質的嚮往,它不一定是佛教,不一定是基督教,不一定是天主教,它甚至沒有任何名字。做一個好人,本身就是一種信仰。你爸爸會不讓你做個好人?你媽媽會不讓你做個好人?你老婆會不讓你做個好人?如果你想做好人,他們會跟你絕交?我不相信。絕對不會這樣。
  • 這群成都藝術家剛去了,讚不絕口!
    但是這一周的經歷給予我的體會是難以描述的,也是前所未有的。泰國街頭普通市民自然流露的虔誠和當地藝術家熱情樸實的接待,讓我們不由得讚嘆信仰帶給人的巨大力量。泰國人民因為內心有信仰,自然流露出待人接物的修養和態度。而泰國的藝術家們也因為有信仰,創作了思考生死永恆輪迴,盪氣迴腸且能量巨大的藝術作品。
  • 大宋周刊| 生而為藝術家,我很抱歉
    我做我的藝術家關社會什麼事?這就是我想說的,做我自己和做藝術家是一回事。另外我不是很贊同這個題目,有點藝術家賣慘的嫌疑,而我更喜歡堅強的東西,我就是一路拼殺出來的。。。或者可以把我剛才的話發了嗎?然後我再發您照片?【正版】我覺得藝術家沒有什麼好抱歉的,沒偷沒搶沒叛鍋,有什麼好抱歉的?!
  • 周笑莉新劇央視熱播,51歲珠圓玉潤風韻猶存,曾是微胖女演員代表
    文\娛鋪子周笑莉新劇央視熱播,51歲珠圓玉潤風韻猶存,曾是微胖女演員代表央視八套《有你才有家》正在熱播,任程偉首次擔當導演,他也憑藉自己在演藝圈多年的人脈找來了不少好友參與演出,像黃志忠、胡軍以及周笑莉等實力派演員
  • 信仰與敬畏之心,我們還有嗎
    我先說!!!!這些傳統民族節日——蘊含著中華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因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而慶祝傳統民族節日,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我承認,我其實首先想到的不是這個,注意!是首先,作為一個文科生,我也是能想(背)出上面那些的QAQ。真實的我,最先想到的是——吃+放假我可以罵我自己,但是別人不能!嚯嚯嚯嚯哈哈哈哈哈哈我不信!你們有的娃不是想的這兩件事?
  • 青春不僅是一段時光,更是一種信仰!
    在青春的世界裡,沙礫要變成珍珠,石頭要化做黃金。青春,能讓枯枝長出鮮果,能讓沙漠布滿森林。大膽的探索,不倦的思考,不停的追求,這就是青春的美麗,青春的魅力,青春的歡樂,青春的本分。 (感謝大家來看我的文章,我會每天發一篇哦!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記得幫我點讚或關注哦!)
  • 中國人的「信仰」是什麼
    何謂信仰,信仰應該人人都有嗎?在很多人眼裡,信仰除了是平時堅持的一些操守以外,更是人在遇見困難時第一個所能依託的對象,因為很多人都會把信仰首先當成是寄託,當成是比自己強大的對象,似乎這個對象能夠幫自己解決很多事情。
  • 致敬誠品創始人吳清友,一個文人的誠與信仰
    這是一個病人與一家書店的故事,也是有關「誠」與信仰的故事。通常,公司做年度計劃都會沿用去年業績,但這本書講了一個新的概念:當你做一個新計劃,可不可以把一切想法歸零再去考慮呢?它讓我自問兩個問題:一、不做原來的行業,我做什麼?第二,生命歸零,我又期待什麼?我有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而手術在當時是很危險的。
  • 「大藝術家」與「大人格者」——我讀豐子愷之五
    故大藝術家必是大人格者。」我特別摘出他的「大藝術家必是大人格者」這句話,並作為專門話題來討論,一者是贊同此說,即深信「大藝術家」與「大人格者」之間,確乎有內在的必然聯繫;再者,我以為這在當下仍然具有予以特別關注的必要與意義。在此話題中,大概首先會引起人們疑問的是,何為「大藝術家」?何為「大人格者」呢?
  • 著名表演藝術家田成仁仙逝,曾主演《籬笆女人和狗》等多部熱播劇
    韓志君繼續寫道:去年,中央電視臺「向經典致敬」為老人家做專題,我去站臺,沒想到那竟是與他的永訣。田老師一路走好!您是永遠的茂源老漢,您會活在中國藝術史上和廣大觀眾心中!據悉,著名表演藝術家田成仁,1926年4月2日出生於遼寧省莊河市,畢業於中國戲劇學院。仙逝時,享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