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慢慢的開始注重養生了,大部分年輕人不太關注血糖問題。大概到了50歲,各種疾病的集中爆發才會更加關注這個問題,其實血糖問題,越早注意越好,讓生活質量更高。
很多中老年人因發現同齡人陸續出現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問題,才開始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定期去醫院做各種體檢,才會格外關注血糖問題。
「三高」的發病率目前在我國比例還是很高的,發病的同時還伴有多種併發症,其中屬糖尿病的併發症最多,「三高」疾病的致死率致殘率遠遠高於癌症,所以很多中老年人談「三高」色變。對於正常人來說,血糖值保持標準是多少?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看看你血糖是否在標準區間內。
一般有兩個標準,一個是餐後血糖指數,一個是餐前的血糖指數,這兩個數字是最能體現血糖是否在標準範圍內的數值。如果超標,糖尿病已經悄悄的盯上了你,這時候要及時控制,必要時及時就醫。
正常血糖值是多少?醫生提醒:若保持在此範圍,基本不用擔心
1、進食前進行檢測--餐前血糖
8小時內無進食,如果餐前血糖指數已超過7,說明你的血糖值已經處於高危險區域,一定要及時控制。
正常的空腹血糖值應該是4~6之間。
2、進食後進行檢測--餐後血糖
餐後血糖較比餐前一般數值會高,餐後兩小時左右的血糖值,在6.5~8.5左右。
正常值
餐後2小時血糖:小於7.8mmol/L
當餐後血糖超過11.1mmol/L時,這時要特別引起關注,可誘發多種併發症,如四肢麻木、腎臟病變、心腦血管病變等.
血糖該怎麼控制及調理?日常做好這3點
1、保持好的心態
當我們進行自行檢測時,因血糖數值偏高,不要著急,也不必鬱悶,要保持好積極健康的心態,及時就醫聽從醫囑,按照醫囑定時定點吃藥,控制飲食,這樣才不會降低自身抵抗力,讓疾病沒有翻身的餘地。
2、少吃多餐
對於控制血糖的來說,吃飯是門學問,應採取少吃多餐的方法,建議每餐攝入的主食量不要超過200克,控制碳水的攝入量,多吃糙糧、蔬菜、少食高糖類水果。
3、多喝水
當出現血糖偏高的問題,我們應該及時控制血糖,避免轉化成糖尿病或其他併發症,除了要控制飲食以外,也要放鬆心態、多運動、注意多喝水,更有利於血糖值穩定。
如果在喝水的時候,加入一些花草茶,效果更佳,既能有助於清除血管垃圾,提高自身代謝,而且還能有助於穩定血糖。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曾說過,苦丁、蒲公英、羅漢果等食材放在一起熬水喝,有疏通活絡,活血化瘀,清除血管垃圾的作用,有助於穩定血糖,其原理如下:
苦丁:祛溼毒,祛溼火,清頭目,活血脈
羅漢果:止咳化痰、活血潤肺、殺菌消炎、治便秘
蒲公英:疏通活絡、清熱解毒,清除血管垃圾
如果你覺得按照方子熬製茶水太麻煩,那小編給你介紹一款同食材茶包,此茶包選材精良、配比科學、獨立小包裝更便攜,出門帶上兩包,隨時可以衝泡。
如果有需要的朋友,點擊下方小卡片即可
結束語:如果你在自我檢測中發現了血糖問題,嚴重者請及時就醫,在醫生的建議下合理服用相關藥物,以此來穩定血糖,另外調整自身飲食結構,戒掉糖含量較多的食物,不要因小失大,當一個人在醫院的時候,才發現一切都不重要,唯有健康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