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艾灸法則都是用溫熱法,是直接作用在經脈和穴位上的療法,俞穴具有「井、滎、輸、原、經、合」的不同性能,再由於取穴的不同,就可以同時具有溫補和疏導兩種功能。
雖然在施灸的時候暫時有燥熱或痛熱的感覺,但在4小時內就可以解除,這就是經脈被疏通的表現。如果施灸者能夠根據俞穴的不同性能進行隨症取穴施灸,就不會出現錯誤。
注意:施灸者要精通經絡學說,不可死認一兩個穴位而蠻幹。
第一步,從疏通膀胱經入手
為什麼要從膀胱經入手呢?先觀察一下膀胱經巡行的路線和穴位的名稱,膀胱經從頭走足,貫穿人體,在人體背部有連著各個五臟六腑的俞穴,這些俞穴是五臟六腑映射到膀胱經上的排毒通道。也就是說疏通膀胱經可以顧及到五臟六腑,無論你身體什麼問題什麼毛病,特別是慢性病,只要疏通膀胱經,就會得到一定的緩解。第二步是重中之重。為什麼把這四條經絡放在一起,中醫講肝腎同治,有肝病的基本都是因為腎不足以養肝木,腎水不足,又會導致不能壓制心火。
而且腎與心同屬少陰經,另外腎乃先天之本,也就是說腎就是人體冉冉的小太陽,如果這先天之本的小太陽隕滅了,那麼人生也就走到了盡頭。
所以這萬病都可以從腎上找到根源,所以第二步一定是以腎為主。因為腎經、肝經、脾經都在腿內側,一般情況都是這三條經絡可以一起疏通。
第三步,心包經
這條經絡放在這裡是因為心臟病一般發病較晚,很多人可能到晚年才會有症狀顯示出來,所以可以暫且放在第三步進行調理。但如果有的人心臟病很明顯,就要提前按摩心包經了。其他的經絡日常可以作為輔助作用。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再疏通其他經絡,比如您想美容或者有胃病,那就多疏通胃經。如果您只是在家自我艾灸調理,那麼就選擇上面幾條經絡,針對性的在施灸穴位點按或者循行該穴的局部經絡按摩,或者刮刮痧,時間10-15分,這樣通過灸前經絡疏通,增加了經絡氣血運行,活血化瘀,再艾灸的話艾火尋經更通暢,推動身體陽氣運行,使艾藥性到達病灶處。掃碼關注
了解更多中醫艾灸健康養生知識
⊙註:本公眾號為中醫健康知識交流共享平臺。文章僅供學習參考,如涉及用藥療方,請在執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供交流學習使用(非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往期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