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談「輻射」色變?X光、CT檢查並不可怕

2020-12-26 騰訊網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聽到X光片、CT幾個字,都會聯想到輻射。沒錯,X光片、CT檢查確實有輻射,但它對身體有害嗎?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重慶市人民醫院)醫生告訴你,放射檢查不可怕!

為什麼要做X線、CT檢查?

當醫生懷疑患者有肺部、心臟、腹部、盆腔病變和骨折等疾病時,會要求患者做X線檢查,用於初步評估病情。

CT檢查的應用範圍則更廣,在頭顱、肺部、四肢等部位檢查中,有著明顯優勢,尤其對於胸腹部病變的檢出,其敏感性和準確性均優於X線檢查。特別是肺癌的早期診斷中,CT檢查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意義。

在很多疾病中,X線及CT檢查都有其獨特的作用,患者應該聽從醫生建議,進行全面檢查,更有利於疾病診斷和治療。

一次X線或CT檢查會損害健康?

其實,醫療輻射風險極低,醫學上有專門數值衡量輻射危害,人體只有遭受100mSv以上輻射量時,患癌概率才會明顯增加。我國放射防護標準中規定,放射工作人員每年劑量限值是50mSv,5年內每年接受的平均輻射上限是20mSv。只要接受的總輻射量,控制在安全數值內就是安全的。一次X線檢查含有的輻射劑量遠低於自然輻射劑量,所以,每年體檢一次X線以及CT檢查,對人體基本沒有危害。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輻射?

日常生活中坐飛機20小時,輻射劑量0.1mSv;每天吸20支煙,每年輻射劑量0.5-2mSv;地鐵安檢乘客,每年可能接受劑量

不過,不用擔心,它們含有的輻射劑量非常弱,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輻射分為兩種類型,包括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能量都不高,無法對細胞和DNA造成直接影響,理論上不會致癌。科學家經過大量研究發現,接觸這些輻射並不會增加患癌概率。

但電離輻射卻很危險,可以破壞DNA結構,有致癌風險。電離輻射包括天然輻射和人工輻射,天然輻射來自於宇宙輻射、食品和空氣等天然放射性物質,比如紫外線、鐳-226等。人工輻射來自於放射診療設備。

即使不做放射學檢查,生活中,也無法完全避免輻射接觸,只要規避有風險的電離輻射,保證所受輻射劑量在安全範圍內,可不用擔心對人體有危害。

如何防護電離輻射?

1、屏蔽防護用能夠阻擋電離輻射的材料,來阻隔射線,比如:鉛板、硫酸鋇等。

2、時間防護儘量減少接觸時間,來減少輻射劑量,接觸時間越長,輻射劑量越大。

3、距離防護儘量遠離輻射源,科學研究結果表明,輻射量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如何減少輻射?

在醫院接受放射性檢查時,確認是否為必需檢查項目,避免接受過度的放射性檢查。若必需時,應提醒醫務人員,遮蓋非檢查部位。檢查後多喝水加速代謝,接受同位素檢查或治療的患者,應自覺遠離人群。當遇到核輻射威脅時,將自己隔離在相對安全的環境,避免接觸核汙染物,在接受安檢時,手禁止伸進鉛門帘內取包。

平時保持健康生活,合理膳食,黑芝麻、紫莧菜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綠茶中的茶多酚是抗輻射物質,可減輕輻射對人體的不良影響;辣椒、黑胡椒、咖喱、生薑等香辛料,可保護細胞DNA,使之不受輻射破壞。

文:唐茁月 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重慶市人民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醫師、影像教研室主任、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西部之光」訪問學者。從事醫學影像診斷工作15年,熟練掌握X線、CT、MRI對常見疾病的診斷。對腹部及耳鼻喉頭頸系統的影像診斷經驗豐富,擅長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以及鼻部各類疾病的影像學診斷。

門診時間:周二、周四上午(三院院區)

本公眾號未署名文圖作者請與本報聯繫,以奉稿費。

相關焦點

  • CT、核磁、X光的區別,講得太到位了!
    我們在醫院檢查的時候,有的醫生會說:你先拍個x光,查出來有必要我們再拍個ct。這讓很多小夥伴們一頭霧水,為什麼照了x光,還要照ct?為什麼不能直接拍ct呢?這些令人一頭霧水的問題,今天我們一一解答。
  • 醫生讓病人拍X光,不擔心輻射致癌嗎?提醒:或與你認知的不一樣
    去醫院有過檢查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醫生在診斷病情時會建議患者進行「x光」檢查,通過檢查報告來進一步判斷身體情況。但是民間關於x光的傳言卻有很多,甚至說x光具有一定致癌性。所以當聽到需要照x光時,心裡總是充滿了恐懼。
  • 看病做檢查,輻射到底有多大?!兒童和孕婦呢?
    經常有家長告訴我們,因為擔心拍片或ct有輻射,很糾結是否給寶寶做這些檢查。今天我們口袋育兒(IDkoudaiyuer)就用權威數據,把「醫療輻射」這個問題說清楚。 1|輻射的單位我們生活的環境,時時刻刻都處於輻射之中。
  • 從醫生的角度講:患者做x光檢查時,家屬應不應該在檢查室陪同
    眾所周知:X光檢查是現代醫學影像學檢查的基礎,也是影像檢查中最為常見,最為普遍的檢查,同時也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一項檢查。為什麼說大家熟悉呢,因為每年體檢最重要的一項就是x光胸片檢查。因此大家也對這項檢查,了解比較多,其中最關心的就是它的輻射影響,對人身體的危害程度。因為大家沒有經過醫學疏導,單純從網上查閱,或者道聽途說,比如:x光是一種射線,是一種輻射,對人身體危害巨大之類的,所以好多人對這項檢查可以說是避之不及,能離多遠就離多遠。但病痛是時刻圍繞每一個人的,特別是年紀大的老人。
  • 做了CT、X光檢查後,多久可以做試管嬰兒?
    「做了CT檢查,會影響做試管嬰兒嗎?」 「照完X光,多久可以做試管嬰兒?」 >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並不是很了解,那麼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做了X線、CT檢查多久後可以啟動試管嬰兒促排?
  • 輻射是一樣令人聞之色變的東西,喝茶竟也能防輻射?
    輻射是一樣令人聞之色變的東西,吃什麼穿什麼可以防輻射也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小約也打算借著這個話題,和大家聊一聊什麼是輻射,什麼樣的輻射是有害的。專業術語小約就不用了,簡單的說,輻射是一種電磁能量,世界上所有物體,只要溫度不是絕對零度(大約是-273.15攝氏度),都會源源不斷的釋放輻射。無論是人體本身,還是房屋電器,天上的太陽,更是一個超級大的輻射源。因此,我們一定要先有基本概念,一是萬事萬物都帶輻射,二是只有有害輻射需要防護。我們並不需要「談輻射色變」。那麼如何區分生活中容易遇到的、需要避免的輻射源呢?
  • 宜賓CT DR X光室鉛板廠家
    檢查核實各方面數據;硫酸鋇射線防護板在戰線和工業探傷方面大量應用,用標準規範的硫酸鋇射線防護板為人類造福,給戰鬥在放射線檢測的醫護人員提供一個優質無汙染的環境,真正不在受到輻射和鉛粉粉塵的多次用說用鉛和硫酸鋇粉做射線防護,沒有其他替代鉛和硫酸鋇粉做射線防護的材料使用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老教授也希望有一個產品可以有規範標準,質量穩定,可以替代鉛和硫酸鋇粉做射線防護工程的新型環保材料。
  • X光 CT B超 核磁共振 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
    去醫院看病,「CT」、「核磁」、「X光」、「B超」等這些醫學檢查名詞對於人們來說並不陌生,但是這些常用醫學影像設備,卻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今天雲姐姐就給大家來做個科普
  • 檢查結果顯示「肺部有陰影」,這是癌症嗎?醫生提醒:有四種可能
    在肺炎檢查的過程中,就可通過x光片看到肺部片狀陰影,同時患者還會伴隨發熱、咳嗽、呼吸不暢等症狀。原發性肺癌的x光片中肺部陰影呈現出圓形或類似圓形的狀態,在陰影邊緣有明顯毛刺、不規則表現。患者多伴隨長期咳嗽、咯血、血痰、胸悶氣短等症狀。而轉移性肺癌是由其他部位的癌變細胞引發的癌症,x光片下能看到單個或多個的圓形清晰陰影。
  • 體檢拍片會有輻射嗎?專業醫生教你X光線、CT、核磁、B超的區別!
    體檢拍片會有輻射嗎?專業醫生教你X光線、CT、核磁、B超的區別! 這些最常見的檢查 常常被人傳言輻射大 事實上是這樣嗎?
  • X光、CT、B超和磁共振,該做哪個你真的懂嗎?一句話解釋清楚它們的區別!檢查再也不花冤枉錢!
    最近朋友圈瘋狂轉發的一個科普貼中用來比喻常見的這幾種檢查方式的:壓扁的麵包代表X光、切片麵包和ct同理,B超就像挑西瓜、核磁共振就像喝前搖一搖。說到這裡,大家對這四種影像檢查應該有一定的了解了,可是還有一個問題,大家一定很想問,就是這些檢查會不會有輻射呢?
  • 手機、行李安檢儀、X光的輻射有多可怕?5個真相告訴你
    來源:人民網說起輻射,想必你並不陌生。
  • 兒童因治療需要多次拍X光,對健康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現代社會,現代生活帶來了各種各樣的一些輻射,很多輻射是人造的,也就是說在以前的傳統社會裡是不存在的,隨著現代生活各種新技術,新設備,新能源的出現,最新的輻射就產生了,這其中就包括了醫療輻射,最常見的醫療輻射就是拍攝x光。
  • 得了骨科疾病是拍X光片好,還是做CT、磁共振檢查好?
    在門診經常會遇見到一些骨科患者,要求拍個片子檢查一下,看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得了什麼病。有的患者要求醫生拍個普通X光片,不想做CT或者磁共振檢查,覺得CT、磁共振檢查太貴了,不想花冤枉錢,有的患者上來就要求醫生做核磁共振檢查,認為越貴的檢查效果越好。
  • X線、CT、B超、磁共振,哪些有輻射?你不一定知道!
    簡而言之脫離「劑量」談輻射損傷,都是耍!流!氓!無論是對於成人,還是胎兒,接受到的輻射必須達到一定程度,才會有損傷。胸部普通CT檢查的輻射差不多為2-5mSv,胸部低劑量CT檢查的輻射劑量大約是0.2-0.5mSv,差不多是X線的10倍。CT最常用在頭部、胸部、腹部和脊柱疾病的檢查方面,有些四肢和骨骼問題用X線檢查看不清楚時,也可以選擇做CT。
  • 睡覺時手機放多遠沒輻射?邊充電邊玩,輻射更大?終於有答案了
    在手機依賴程度如此之高的現在,關於手機輻射的說法,也是越傳越魔性。手機輻射真的這麼可怕嗎?今天就徹底剖析一下。輻射,說白了就是一種能量的傳遞,一般可以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是指輻射能量足夠高,可以把原子電離,比如核輻射、CT檢查等。這些容易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損傷,比如導致細胞癌變、不孕或者引起胎兒的死亡和畸形等。
  • X光、CT、核磁和B超,輻射有多大?會致癌嗎?醫生告訴你答案
    作者:鮑哲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60醫院骨病科檢查越做越多,對輻射可能給身體造成危害的擔憂也與日俱增。「X光、CT、核磁和B超,這些檢查都有輻射嗎?有什麼區別?對身體是否有傷害?」今天,我們就為大家解答:影像檢查中,有關輻射的那些疑問。病史資料、體格檢查和影像學診斷可以說是當今骨科醫生看病診斷的三大法寶,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影像學檢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在很多疾病的診斷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 醫院裡不同檢查到底有多少輻射?這張排行榜一目了然!
    是不是有點出乎意料聽起來很可怕的「核磁」竟然沒有輻射 其實對於各種檢查X 光、CT、B 超、核磁……大家多多少少有些恐懼好像只要是拍片就是吃輻射啊只要是輻射就是傷害身體啊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醫院的常規檢查中,B超、核磁共振(MRI),是非電離輻射檢查手段,沒有輻射。而X線、CT、PET-CT,則會產生電離輻射。先不要談輻射色變。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接受電離輻射。
  • 5G來了,比4G輻射更大?
    醫院CT、DR檢查中所產生X射線,核醫學科所使用的放射性核素等都是電離輻射;而生活中接觸的可見光、紅外線、無線電波、微波等,屬於電磁輻射。下面這張圖是電磁波譜圖,展示出不同的電磁波處於什麼頻段。任何能發光發熱的東西都有輻射,只是能量和密度不同。根據普朗克公式,為普朗克常數,為電磁波的頻率,是光量子的能量。頻率越高,電磁波的能量越大。
  • CT檢查知多少?這些知識你一定要了解
    有人說做CT有輻射有害健康真是這樣的嗎?輻射安全又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這些話題!CT是利用X射線進行成像的影像設備,檢查適應範圍較廣,頭顱、五官頜面及頸部、胸部、腹部及骨骼肌肉系統(包括脊柱、椎間盤、長骨、關節等)等多系統疾病均可行CT檢查。檢查方便、迅速,是腦出血、腦外傷的首選檢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