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燙傷請牢記,「衝-脫-泡-蓋-送」五法。
● 衝:燙傷後,應立刻將燙傷部位用流動清潔的冷水(自來水)衝洗30分鐘左右,這樣可以散去燙傷部位熱量,減輕患者疼痛(別怕浪費水啊,也千萬別直接上冰塊);
● 脫:如果燙傷部位有衣物,要在冷水中小心地去除衣物,必要時用剪刀剪開衣物,一定別硬脫。(千萬別自行弄破水泡啊);
● 泡:當燙傷者疼痛明顯時,可用乾淨的冷水繼續浸泡燙傷部位,10-30分鐘,可以緩解疼痛,減輕燙傷程度;
● 蓋:使用藥店賣的乾淨無菌的紗布(或棉質布類),覆蓋患處(注意不能緊),保證燙傷部位清潔,減少外界汙染刺激,以免感染;
● 送:前面步驟處理完後,如是嚴重燙傷還必須及時送醫。就醫途中可以繼續冰袋冷敷(得用毛巾包著,不能直接接觸皮膚)。避免使用偏方,以免影響醫生的判斷。
上面的男孩雖然被燙傷,但無疑他是幸運的。燙傷的急救方法適合所有人,真心希望大家能轉發傳播出去,人人皆知,造福更多人。
尤其是家長,也許你的一個小小的動作,就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可生活中還有那麼多不是很幸運甚至是不幸的孩子,燙傷本身並沒有很嚴重,卻因為家長的錯誤救治方式、輕信偏方而遭受更大的痛楚,甚至失去生命。
2019年6月13日晚上10點多,上海市奉賢區。
4歲的男孩童童被剛出鍋的米線燙傷,童童爸用據說治療燙傷非常靈的土方——白酒澆在燙傷皮膚上,慢慢的孩子不哭了陷入沉睡中……
就醫後診斷孩子大量酒精中毒!
2018年11月21日,廣東中山市博愛醫院。
一名小朋友被開水燙傷,家裡老人聽信偏方認為「貓毛可以促進傷口癒合」,於是把家裡一隻貓的毛全都剪了下來,敷在了孩子的燙傷部位。
偏方並沒有如願以償,反而引起感染。
2017年,湖南省兒童醫院。
1歲的小琪琪不小心打翻一杯開水,全身出現大面積水皰,部分水皰破裂。孩子家人說抹上食鹽能消毒,琪琪媽不顧女兒愈發悽厲地哭喊,將食鹽撒在女兒的傷口上……
等孩子被送到湖南省兒童醫院時,哭得已沒有力氣,她全身傷口上均可見一層白白的食鹽。入院後不久,醫生就下了病危通知。
這些新聞看的人真是既憤怒又心疼!
燙傷在生活中防不勝防,而在網上隨手一搜,什麼塗牙膏、抹醬油、沾白酒、撒麵粉、敷癩蛤蟆皮……處理燙傷的辦法,五花八門。
育兒路上各種「偏方」,可能是上一輩還沒有科學育兒經驗的老人出於對孩子的愛,但在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情況下,那些所謂的經驗不僅不能幫助孩子還可能害了孩子。
當真的發生了不可挽回的錯誤時,那些血淋淋的例子告訴我們這世上沒有後悔藥。
大家不要以為新聞事件離我們很遠,其實這些奇葩的事情就在身邊。
在我們的真實粉絲的真實生活中,有很多比新聞中更玄乎的偏方出現。
學完上面的急救措施,我們再來看看如何有效預防寶寶燙傷,保護孩子免受傷害。
做到以下8點,有效預防寶寶燙傷:
1、家中飲水機一定要上鎖,或者放在寶寶不易碰到之處。冬天使用取暖器,要注意安全。
2、給寶寶洗澡時先放冷水,再放熱水,給寶寶洗澡前用手試水溫。
3、廚房是最容易發生燒燙傷的場所,不要讓寶寶在廚房玩耍。注意關好廚房門(特別是做飯時)防止寶寶的突然闖入。微波爐中取出食物時,確保寶寶不在周圍。電飯煲等熱容器當盛有熱的食物時不放在地上和低處。端熱湯上桌時注意防止寶寶突然跑過來撞到。
4、教育兒童不要玩火。點火用具放在孩子不能取到之處。煤氣不用時關掉開關,以防孩子模仿點火。
5、白熾燈、射燈等打開時溫度都很高,不要讓寶寶摸到。家裡最好用溫度不高的節能燈、日光燈。
6、給寶寶玩電動玩具時,要檢查其電路和電池的完好。不要邊充電邊給孩子玩充電式玩具。
7、選購安全的煙花爆竹,不要讓兒童單獨燃放煙花爆竹。
8、教給孩子消防和急救常識,讓他學會保護自己。
願我們的孩子們,都遠離燒燙傷,遠離意外傷害!
推薦閱讀
嶽陽市二人民醫院兒科大型公益講座——關愛兒童 助力成長 走進湘一南湖學校
關於兒童與幽門螺桿菌感染,你了解多少?
嬰幼兒發展圖譜
嶽陽市二人民醫院第二屆醫師節慶祝大會掠影
長按關注我們,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