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食尋味丨在順德這片桑基魚塘裡,一樹桑葉能做出一桌子的菜!

2021-02-17 德食

「踏青」,在這四月天裡,是很多人心思思的一件事。

有人說,童年時的清明節,一家人去行青,就像出外郊遊一樣。

那個時候,祖墳都在田間,在一片片桑基魚塘間上走過,一腳深一腳淺。

一群小朋友笑著鬧著,桑果、香蕉、木瓜……伸手一摘,便是一口美味。那成熟的桑果味道更是深刻,大家吃得連牙齒都被汁醬染黑,卻一臉樂呵呵。

桑基魚塘這種天然綠色的農業生態模式,早已被順德人所應用,而通過這種方式產出的食材,自是最好的味道。

▲桑葉養生湯

如果想找回小時候在桑基魚塘中穿梭漫步,喝著桑葉白豆湯,吃著各式桑葉美食的體驗,要不,你來這裡試一下?

戳視頻丨人間四月天 桑葉知時節

驅車前往位于勒流百丈村的百丈園,穿過一條條小路的時候,心裡總有點鑽窿鑽罅覓食的興奮。走上堤圍後一路直走,馬上就被那一帶紅色簕杜鵑所吸引,然後,「百丈園」的招牌就出現在你眼前。

六年前,百丈園開業,這裡不僅有餐館,更有那連片的魚塘和桑基。按照傳統桑基魚塘的模式,魚塘裡養著四大家魚、鱔魚、筍殼魚等,魚塘之間的田基上,有些種著芋頭,有些地方則種上桑樹、蕉樹、蔬菜等。

塘泥是天然的肥料,非常適合植物生長。以前,桑葉還用來餵蠶,蠶沙又能用來餵魚,桑、蠶、魚、泥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珠江三角洲有句諺語就說道,「桑茂、蠶壯、魚肥大,塘肥、基好、蠶繭多」。

走在這田基上,前段時間剛種下的芋頭已經開始冒芽,而那桑果早已由紅轉黑,摘一顆放嘴裡,酸酸甜甜的滋味真的是小時候的味道。而這裡的桑葉,已經不是拿來餵蠶寶寶,嗜食的順德人早已將桑葉入饌,創作出一道又一道的桑葉美食,而這四月天裡,更是吃桑葉的好季節。

清晨六七點,負責採摘桑葉的工作人員走入桑葉園,根據多年經驗將桑葉、桑果摘下。

桑葉採摘下來後經過清洗,便可以進行分類:頂端的桑葉比較嫩,可以做湯菜,中間的桑葉屬於「半老」,「體型」較大,可以用來做桑葉扎、桑葉卷,最下面的桑葉則比較老,切開後油炸作為小菜,或者曬乾用來煲湯。

四月天裡,雨水的滋潤讓桑葉的口感也更加好,這時,桑果也迎來成熟的時節,桑葉宴當然少不得它的身影,而且只有當季才有,過了就很難在餐桌上見到新鮮桑果的身影了!

做桑葉扎和桑葉卷,要用從頂端數下去第二三片的桑葉。桑葉扎裡面包著青瓜、玉米、馬蹄等配料,更有煎香了的鵝肝,口感爽脆新鮮。

桑葉卷又是另一番風味,裡面卷著的是五花肉和香芋,有點像傳統的扣肉。而這香芋更是在百丈園裡種植的,帶著香芋獨特自然的味道。

雞是在園內養的雞,魚也是在自家魚塘裡養的魚,所謂「雞有雞味,魚有魚味道」,大概就是這樣的味道吧。值得一提的是,雞肉非常結實彈牙,吃起來口感特別好~

選取小河蝦,剪了須之後調味並加入桑葉汁醃製。

而老桑葉,則切成小方塊後,下油鍋炸,油溫控制是關鍵,不然就容易焦~炸過的桑葉非常脆,和河蝦一起慢炒,加入調料後再小火爆炒,一碟好味的桑葉焗蝦就上桌啦~小編必點!

生菜包,自帶春天氣息。

蕎菜、臘肉、蜆肉、欖仁、蠔豉,傳統的生菜包餡料,在加上炸過的桑葉,非常惹味。配上清脆的生菜,這個春天怎能少了這個菜!

春花餅裡的是鯪魚肉,「噠」到起膠的鯪魚肉,非常彈牙,加入桑葉和韭菜後更加香口。外層的是麵包糠,因為油溫控制得好,沒想像中的油膩感,非常香脆。

綠色的豆腐,咋一看,有點暗黑料理的感覺,但是吃起來卻特別好。桑葉榨汁,味道其實不是很濃,廚師別出心裁,加入了雞蛋,這豆腐有了蛋香,味道顯得生動起來~

還是我們熟悉的炸牛奶,不同的是,加入了桑葉汁,吃起來就像把春天含在嘴裡了。

鱔魚喜歡在塘泥裡鑽來鑽去,有了這運動量,肉質自然結實。養了兩年後,起了塘泥養桑樹的同時也把魚給挖出來。用鹽去了鱔魚表皮的粘液,切成一塊塊,醃味後煎香,再加入桑果酒的酒渣果子一起燜。

桑果裡濃濃的酒味,就像青梅酒裡的青梅一樣,果香和酒香融為一體,不吃這個酒渣就可惜了。鱔魚有了這酒香,更不會膩,爽脆的肉質,讓人慾罷不能啊。

這道菜的精粹在於桑果,難也難在桑果。因為表皮非常容易破,廚師選擇用沸水將桑果浸泡片刻,當各種配菜、雞肉炒得七八分熟之後,加入桑果快炒幾下,就可以出鍋了。

如果炒得不好,桑果便會破皮,這樣一碟菜都會染成紅色~說到這裡,真的要給廚師點個ZAN!雞肉配合著桑果吃,清新又香甜,當季美味裡,自然少不了它的身影。

喜歡吃酸甜排骨的小編只能說,這道菜很對我胃口~

這道菜可以用鯇魚也可以用縮骨大頭魚來做,起了魚肉後切成條狀,醃味後蘸上蛋漿,粘上麵包糠然後下油鍋後炸熟。蘸上自製的桑果醬送入口裡,酸甜度剛好,魚柳吃起來味道特別香。然後你會發現,吃著吃著,就停不下來了。

吃完這些菜,再來一口桑葉白豆湯,這桑基魚塘旁長大的小孩特有的童年記憶,一下子就湧現出來。

好雨知時節,即使外面下著小雨,

也阻擋不到我們那顆熱愛覓食的心。

這當季恩物,你怎能錯過?

相關焦點

  • 順德菜為什麼那麼好吃?因為順德人對魚有一百種吃法
    這種傳統的生產模式在廣東順德的歷史上被演繹得淋漓盡致。也正因為這「桑基魚塘」模式,曾讓順德變得富甲一方。在過去的數百年間,順德人利用得天獨厚的條件,創造了非常可觀的財富。他們挖塘養魚,然後塘基種桑、桑葉養蠶、蠶沙餵魚,最後又把魚糞和塘泥用作桑田的肥料。不僅如此,順德人還會在塘埂上散養家禽,塘埂邊種植蔬菜,把桑基魚塘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 呢個千畝大農莊,迎來第二屆桑基魚塘文化節啦!你仲唔抓緊時間?
    大家還記得的CCTV熱播的美食特輯《尋味順德》中出現過的「太子皇金鯇」嗎?這就是太子農莊的產品。下魚片,蓋上蓋子默數30秒,打開蓋子~漂亮的「魚肉花」出現在我們眼前!!水魚當然是超級美味的,自己魚塘裡養殖的水魚那就更加贊的沒話說了!整體晶瑩剔透似翡翠。肉質非常爽滑,而且吃起來,能清晰品嘗到水魚本身的鮮甜滋味,正!
  • 【呂行】尋味順德: 舌尖上的報復
    (圖片來源於網絡)在從廣州南到順德的和諧號上,收到順德朋友發來為我們私人定製的美食攻略,心中一暖,有「老司機」開道尋味,何患覓不到佳餚?先上一張順德美食地圖:在這兩道菜裡,能感受到順德人對食材的挑剔和講究。而伴隨著火鍋底料出生,二十多年無辣不歡的呂小姐,這次舌尖上記憶,是顛覆式的體驗。
  • 德食課堂丨下雨天了怎麼辦?宅在家裡做道菜,想著你
    下雨天了怎麼辦,我好想你,只好宅在家裡,好好做頓飯,把愛揉進飯裡,送到你的胃裡!Hello,德食課堂又和大家見面啦!有粉絲說好久沒見到課堂小編了,其實是因為德食課堂之前搬去了順德美食節現場了,吸引了超多吃貨過來圍觀!
  • 快把《尋味順德》第一集的美食地點說出來,我們還能做好朋友!
    正如片中所講,順德,一個古老與現代奇妙交融的地方,這片土地最負盛名的,永遠是美食!蘋婆燜雞是每年夏天順德人的應節菜式。將雞切成寸段,加入鹽、糖、米酒醃製15分鐘。將蘋婆煲熟,雞塊煸炒出香味,再同燜20分鐘就可以了。蘋婆香糯,肌肉鮮嫩,很多順德媽媽都會做這道菜。
  • 桑基魚塘,有我童年的美好,有我們不怕困難的記憶!
    桑基魚塘,有我童年的美好,有我們不怕困難的記憶!#(音頻僅供非商業行為使用,違者將追究其法律責任)佛山有片地,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都稱這片區域為「世間少有的美景」。這裡由約千塊四五畝大小的方格形「迷你」魚塘而組成,阡陌縱橫的魚塘,自然、清靜。
  • 德食尋味丨它是順德美食界的百歲長壽老人,皮膚緊緻又嫩滑
    吃完一隻還想再來一隻,真正的「好食到停唔到口」!其實魚皮角早在清代就有了,它是雲吞的改良版,卻又獨立於雲吞、餃子的一個存在,無不體現著順德人「食不厭精」的飲食習慣。但也可能因為一百多年來,魚皮角一直扮演平平淡淡的角色,加上機器取代人手,很容易叫人遺忘這一味鳳城特產。所以近年來,一些飯店熱衷於重現魚皮角這類傳統順德菜的製作過程,喚起人們的味覺記憶。而大門公飯店就是其中之一。
  • 尋味順德24h,給年夜飯一點靈感!
    網上流傳的順德美食地圖陳曉卿團隊拍攝的紀錄片《尋味順德》雖然只有短短3集,卻讓順德瞬間穩居「為了吃值得一去的城市」榜首。這家私房菜出品的就是順德特有的桑拿雞、桑拿魚菜式。店面雖然不大,但很多本地人從小吃到大,可見有多正宗。
  • 買一斤送一斤丨桑果成熟時,陽春三月你絕對不容錯過的紫色盛宴!
    據小資妹了解在均安南沙島上的太子休閒農莊坐擁廣東省最具規模的300畝連片桑基魚塘景區。畢竟擁有65年悠久歷史的廣東省倫教蠶種場與太子休閒農莊合作栽培的它,不僅以達到飲用水採集標準的西江河水與魚塘底含有豐富有機質的肥沃塘泥養育成長在廣東省最具規模的桑基魚塘景區。
  • 美食示範店豬肉婆:穿越歷史尋味古老順德味
    順德豬肉婆私房菜成立於2009年,2016年入選中央電視臺CCTV製作的《舌尖上的中國》,打響了豬肉婆名號。先後獲得「中華餐飲名店」、「中華金廚獎」、「順德美食示範店」、「佛山市粵菜名店」、「黑珍珠餐廳」等稱號,是央視《尋味順德》及「十二道鋒味」拍攝基地之一。
  • 尋味順德丨製作「菊花水蛇羹」這道菜的第一步,居然是種花..…
    順德的花基魚塘蜚聲南粵,順德的「一花」與「兩家」(家電、家具)齊名。陳村素有「百花村」的美名,明末清初大學者屈大均在《陳村口號》一詩中用「漁舟曲折只穿花,溪上人多種樹家」描寫花鄉的景觀。順德詩人張錦芳曾以「戶以花為業」來描寫陳村人種花的普遍性。
  • 玩轉南海第七站|桑基魚塘長什麼樣?來西樵就知道了
    古色古香仿若穿越時空的國藝影視城,還有保留完整的桑基魚塘,是珠三角地區最好的「桑基魚塘」區,高空俯瞰下,景色十分壯觀。昨天,南方+介紹了西樵山的風光,今天為你帶來西樵山下的美麗風景。目前不少影視劇組在這裡取景,在一些大熱的影視劇裡,也能看到國藝影視城的場景。來這裡,十分適合凹造型,不過一定要帶上一個會拍照的小夥伴。
  •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但概括而言,或從根本上說,順德廚藝就是「精」「巧」二字。長期以來,作為鳳城廚師群眾基礎的「魚塘公」(養魚農民)不僅能切「輕可吹起,薄如蟬翼」的魚片,而且「天下最會烹魚」(美食散文家沈宏非語),他們的燜魚絕活被命名為「魚塘公燜魚」。
  • 德食尋味丨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這道始制於清代的鳳城小吃
    吃完一隻還想再來一隻,真正的「好食到停唔到口」!其實魚皮角早在清代就有了,它是雲吞的改良版,卻又獨立於雲吞、餃子的一個存在,無不體現著順德人「食不厭精」的飲食習慣。但也可能因為一百多年來,魚皮角一直扮演平平淡淡的角色,加上機器取代人手,很容易叫人遺忘這一味鳳城特產。所以近年來,一些飯店熱衷於重現魚皮角這類傳統順德菜的製作過程,喚起人們的味覺記憶。而大門公飯店就是其中之一。
  • 尋味順德(15)丨深藏水鄉的順德味道
    順德桑麻村在大自然的饋贈下一向土地肥沃、作物豐饒 以盛產口感沙甜、皮色墨綠油亮的黑毛節瓜而聞名
  • 【阿多私房菜】綠色食材 健康「桑拿」尋味系列4
    看了《尋味順德》的精彩片段相信有好多的粉絲都想立刻來「尋味」我們德食小分隊為大家謀福利本期將送出特色蒸鰂魚一份!《斐嘗德食》美味不停!第四季「尋味系列」開播啦!!~        這一季,我們《斐嘗德食》將沿著央視《尋味順德》的腳步,品味片中特色美食!聆聽他們尋味之外的故事!
  • 新春福利丨假期將結束,美味不打烊,讓我們繼續一段順德美食之旅吧!
    野雞卷用靚料精製而成:用貼皮可見毛孔眼的一層背脊豬鬃肉,片得其薄如紙,加玫瑰露酒和冰糖醃製成晶瑩的「冰肉」,上放一層裡脊薄肉,捲成圓筒形,蒸熟,入冰箱冷藏,切棋子形油炸至半沉浮起即成。據了解,過去在順德的大小宴會上,幾乎都少不了這款名菜,特別在中秋節這款名菜是必制的,順德人稱這款名菜為「中秋疊肉」,以北滘製作最佳。碧江金樓、簡竹居牌坊及六角亭、西海抗日烈士陵園、分布各村落的古宗祠
  • 順德美食攻略,再尋味順德
    順德是世界美食之都,中國廚師之鄉,嶺南粵菜之源。「食在廣州、廚出鳳城」,順德名廚輩出,順德美食名揚天下,說起順德均安蒸豬、煎魚餅、雙皮奶、陳村粉、倫教糕、雞仔餅……小編都流口水了,一起來再尋味順德。長期以來,大批具有濃濃水鄉味、田園味、自然味、家常味的順德原生菜傳至嶺南、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大大豐富了粵菜菜譜,其中不少佳餚已經成為公認的經典。對於這些順德美食瑰寶,粵菜的精華,對其起源、傳承、發展的脈絡作一次系統梳理,於是編撰成這本書。本書收錄了160多則順德美食故事,讓讀者了解順德美食經典的來源、演變、特點等。
  • 豬肉婆私房菜在順德華僑城隆重試業
    雖然很多菜式都來自於普通食材,經過順德廚師手中,就能製作出一道道美味可口的家常菜,體現出順德人對飲食的不斷追求和工匠精神,值得一試。豬肉婆私房菜(華僑城店)舊日的順德景象順德,別稱「鳳城」,建縣於1452年(明景泰三年),境內河網密布,水路交通發達,孕育著名的桑基魚塘,盛產中國四大家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