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活如此忙碌,就是鐵打的身體也吃不消,難免會做出一些不良反應(亞健康,生病等),聰明的人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想去運動,卻發現時間過於碎片化,零零散散.甚至把人逼到半夜健身的地步,也有人一大早摸黑起來跑步。
也正是這個原因,有人提出:一天當中究竟什麼時間運動最好?
晨跑是很多人的習慣,我們談談晨跑的優劣。
好處:
1、經過一夜的睡眠和能量供應,人體血糖濃度比較低,人體儲備在肌肉和肝臟的糖原不象白天那麼多。而我們也知道,運動時通常都是先用糖元(血糖)作為能量,然後脂肪燃燒供能比例增加,對於減肥的人來說,可以很快進入到脂肪燃燒供能的階段,有助於用較少的時間來完成減脂。
2、可以幫助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
不足:
1、人體血液比較粘稠,對於有心腦血管問題的人來說,是個不利因素;而血糖低遭遇高運動量,會導致暈厥。
3、凌晨(清早),是心臟發病的高峰期,此時劇烈運動,會加大血液循環的負擔,這種急劇的變化會導致心臟猝死情況的發生。
4、人體生物鐘處在低谷,身體機能比較差,而人體的肌肉、關節從放鬆狀態急速進入緊張強力狀態,一時也難以適應,容易發生運動傷害。
方案:
起床後立即飲用一杯溫的蜂蜜水,或是飲用溫的白開水後,吃一點水果(如蘋果)或一小撮葡萄乾。進行充分的熱身活動,把人體肌能喚醒,調動肌體的興奮性,使心臟慢慢提速。
起床半小時後,開始跑步。運動時強度不要太大,最好以慢跑為主,控制運動時間,30-60分鐘為宜。回家後,20分鐘食用早餐。早餐食用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適量的蛋白質。
午後14點至19點,可以說是運動的黃金時間。此時,人體的血糖平穩,心臟跳動和血壓也最為平穩,人的需氧量和吸氧量在這個時間段也比較高。另外,人體生理功能處在最佳狀態,人體耐力上升,肌肉溫度高,血液粘滯性最小,關節 最靈活,注意力比較集中。另外,運動完之後,正好可以按時進食晚餐,時間統籌比較合理。
如果能抽時間在這個時間段運動健身是最好的選擇,可以進行強度較大的運動,也能有效預防意外傷病的發生。
方案:
1、運動前1-2小時,可以吃一些低GI(低升糖脂數)和低脂肪的食物,進食GI低的食物,能讓人體內的脂肪供能提高15%以上,低脂肪則有利於體內激素的產生,有利加速脂肪分解。如:兩片全麥麵包+脫脂牛奶,一杯燕麥片+一個水果(梨或蘋果等)。
2、運動後的晚飯(至少半小時之後),要有碳水(除了主食,水果和蔬菜要多吃),還要少脂、高蛋白。
晚上是不是不能運動?並不是。
比如說7:30或8:00要運動,你需要至少一個小時前要先吃晚餐,可以是低GI的碳水和豐盛蛋白類食物。如半根玉米+半個饅頭+西蘭花+雞肉,小碗糙米飯+蔬菜+魚蝦+榨果汁,如幾片全麥麵包+雞蛋+沙拉(少油少脂肪的醬)。
如果晚飯後運動,不能太晚,因此,睡覺前至少一個半小時要停止運動,防止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影響睡眠,而睡眠一旦不好,就會導致新陳代謝降低,反而不利於減脂,由此我們推理出:最晚開始運動的時間為8:00點,最晚結束時間為9:30(不含洗漱時間,指純運動時間)
另外,晚上室外跑,要選擇路燈光線明亮的地方,防止路面不平並因看不清道路發生扭傷。
方案:
主要是飲食方面。雖然吃過晚飯,但中高強度的運動後,仍然需要補一些碳水化合物用於恢復體內血糖和糖元,以及較為豐富的蛋白類食品用於肌肉生長合成。
蛋白質是運動後(特別是中高強度)必須要攝取的,一方面用於肌肉生長,另一方麵食用蛋白能加強新陳代謝。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很多,大家也都知道,不作過多介紹,但如果此時有蛋白粉衝泡一杯,絕對是個不錯的主意。沒有蛋白粉,喝杯牛奶或豆漿+兩個蛋清(跟碳水一起混著吃就行),這樣也可以放心的美美的睡一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