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為非作歹的少年犯,意外披上了神父的服裝

2021-01-12 中國新聞周刊網

  《基督聖體》劇照 圖/豆瓣

 

  文/楊時暘

 

  一身衣裝改變一個人的身份,身份重塑一個人的精神,這就是《基督聖體》所講的故事。別被這個名字騙了,這電影和宗教其實沒多大關係,不過是借神父身份講述一個年輕人脫胎換骨的過程罷了。

 

  從某種意義上,它就是《冒牌上尉》的反轉版。那部著名的《冒牌上尉》講一個落魄士兵偶然撿到一身軍官的軍服,一點點感受到周遭態度的變化,從一個懦弱的男孩變成一個殘暴的軍人。而《基督聖體》則恰恰相反,它是關於一個為非作歹的男孩從少年監獄裡出來,意外披上了神父的服裝,拯救自己也拯救他人的奇妙歷程。

 

  丹尼爾在服刑期間每天都要在一位神父的帶領下祈禱,神父風趣也親切。丹尼爾有些動念想去考神學院,但前科累累的他不可能被神眷顧。假釋之後,他被神父安排到一個鋸木廠工作。路過一座教堂的時候,他聲稱自己是神父,這個玩笑被意外當真,趕上這教堂的神父年事已高,丹尼爾真的開始代理起了神父的職責。

 

  這類電影是最典型的「做戲」,所謂無巧不成書的陰差陽錯,假戲真做。人們都知道這做戲的最終要被戳穿,在這過程中提心弔膽。《基督聖體》的故事步步為營,一方面向前推進,讓男主角在試探中慢慢放飛自我,建立自信;一方面向深挖掘,小鎮歷史上多人死傷的殘忍車禍是多年來不能碰觸的傷。而丹尼爾以闖入者的姿態,以神父的身份,以寬宥為名,竟然解決了這一切,讓真相浮現,讓情緒倒轉。他解放了被仇恨封存的人們,也解放了被悲傷封存的人們。而與此同時,他自己也在迫近那個終將反轉的結局。

 

  這個故事的根基坐落於現實之中,但它從最初就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寓言色彩。觀看者都知道那身「皮」會改變一個人,又都想看看如何改變,能改變到什麼程度,看人性一步步扭曲、異化、墮入深淵,也看人心一次次升華、滌蕩、脫胎換骨。

 

  我們觀看他人,同時也在暗中自省:如果是我們換上了那樣一身衣裝——納粹軍裝或者神職長袍——我們是否會脫胎換骨?到底是什麼力量扭轉了一切?是周遭人們的恭維、恐懼、溜須拍馬讓一個人最惡的部分暴露無遺嗎?是所有人的尊重、崇敬與信任感化了一顆頑石之心嗎?對於改變而言,外界的影響佔多大比例,內心的驅使又是多重的砝碼?

 

  那身衣裝就是個隱喻,隱喻著重來的可能。至少《基督聖體》裡的丹尼爾抓住了那一瞬的光。他在監獄中似乎從未信任過那一套關於救贖的話術,但在這段惡作劇般的日子裡,卻拯救了他人也拯救了自己。他從未如此真誠地面對自己,如此坦誠地面對他人,但他交付的真心卻建立在謊言之上。這算不算騙局呢?從道德層面講,他算是聖徒還是騙子?

 

  《基督聖體》和《冒牌上尉》都在假借身份錯位,講述人性之變,前者向善,後者向惡。現實之中,我們都盼望能見證前者,但遭遇的卻大都是後者的變形。那些在非常時期拿著雞毛當令箭踐踏他人權利又引以為傲的人,不都是一個個「冒牌上尉」嗎?我們又能見到幾個「基督聖體」?

 

  丹尼爾最後還是逃不過被拆穿的命運。雖然人們盼望已完成蛻變的他一直這樣走下去,但最終他還是回到了那片汙髒之地,只能繼續打鬥搏命,直到血肉模糊。人心皆存善與惡,拯救與墮落不過一線之隔,什麼激發了善,又是什麼鞏固了惡呢?值得人們深思。


責任編輯:郭銀雙

相關焦點

  • 一個神父的心聲
    看望病人,自然免不了閒聊幾句,哪位臥病在床的老人深情注視著我說:「神父!你們每天都沒有事做吧?一個人在堂裡呆著,多寂寞!多可憐……沒事多陪陪我們吧!」老人家說道:「在我們這裡多住幾天多好!」 ?這裡說明可憐與寂寞不只是神父,而反射出老人的孤獨與寂寞,無人照顧的可憐處境更需要子女的幫助與陪伴。神父無事可做——這是許多老教友的觀點。
  • 神父的一番話,讓他成了驅魔人——《陰曹使者》
    眾所周知,最好的神父或者是驅魔人的誕生地為梵蒂岡,而在那個地方存儲著世界各地的靈異事件的卷宗案例。而每一部與邪魔有關的電影中的驅魔人大都來自此處,這是一個固有的邏輯,而他的驅魔辦法無外乎用聖水,用十字架,然後就是不斷地誦讀聖經中的段落(具體因人而異)等,最後,妖魔邪祟總是會被驅趕出凡間的肉體。這是一個固有的邏輯。
  • JOJO:如果喬魯諾參戰,能否打敗神父?
    今天來說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那就是如果喬魯諾參加石之海的決戰,能否幫主角團打贏普奇神父呢?我本人對「命運論」是非常反感的,誠然,喬斯達血脈會簇擁神父上天堂,所以喬魯諾不可能戰勝命運擊殺神父;但命運論也要講基本法啊,哪怕神父有命運加持,殲滅主角團也要穩紮穩打,見招拆招,抓住時停的冷卻期迅猛出擊;要是一句命運論就完事了,那還不如直接讓主角團意外淹死。
  • 法國開審神父長期性侵案「黑袍下的罪惡」終於揭開
    【編者按】1月14日,備受輿論關注的法國天主教神父涉嫌長期性侵未成年人的大案終於開審。由於種種原因,教會性犯罪長期被「遮蔽」,但在全球範圍內公眾包括受害人、受害人家屬的不懈追問,揭開教會性犯罪的巨大黑洞。當日,涉嫌「20年如一日性侵男童」的前神父普雷納(Bernard Preynat)供認其被指控的性侵未成年人罪行。
  • 《抖音》樓上神父別彈了神父換碟是什麼梗
    抖音樓上神父別彈了神父換碟是什麼梗?相信大家在刷抖音的時候,視頻裡配的BGM特別與視頻不符合時,評論中經常會出現「樓上神父別彈了神父換碟」這種評論,很多的網友不知道這個梗是什麼意思,下面就和小編我一起來看看吧。
  • 一個法國天主教神父,被稱為法國的良心、窮人的老爹、善良的化身,創造了一個法國傳奇
    一個法國天主教神父的故事,震撼、溫暖、有趣,他被稱為法國的良心、窮人的老爹、善良的化身,創造了一個法國傳奇。1954年冬夜,一位貧窮的女士被人從出租房趕了出來,凍死在巴黎街頭,他憤怒了!雖然,那時候他們還只是懵懵懂懂的孩子,或者不諳世事的少年,但是在父母的督促下,他們穿好棉衣,和父母一起拿著衣物、鞋子、棉被、食物,冒著凜冽的寒風走向捐贈點。「當時,我走得慢了些,卻受到了父親的責罵,說我沒有良心,被魔鬼遮住了眼睛。」一位法國老人回憶說。
  • 神父就該禁慾不婚嗎?西方文學中,神父也有曠世絕戀
    提到神父,我們的腦海裡就會出現這樣一幅畫面:在莊嚴的教堂內,一對新人正在舉行婚禮,為他們主持婚禮、代表上帝給予新人最真摯祝福的人就是神父。我們中國人大多是無神論者,對神父感到有些好奇:神父是一種什麼樣的職業?神父為新人主婚,他們自己可以結婚嗎?
  • 「漲知識」天主教的神父必須戴上「羅馬領」的23個原因
    羅馬領」預防混亂的訊息;在一些可能被連累的情況下,其他人都能明白神父的用意。例如,一個神父要去一個販毒和娼妓流行的地區作牧民的探訪。這個羅馬領」能給每個人一個很清晰的訊息;他是以基督之名來為病人和有需要的人服務;相反如果一個神父穿著平信徒的衣服來到這個地區,可能引發起無謂的推測。6. 羅馬領」令其他人避免在言語、衣服、和行動上放肆和能提醒別人公眾禮儀的需要。
  • 禮儀知多少之十——你注意到神父舉行彌撒時穿的衣服嗎?
    神父:這種衣服叫「祭衣」,解說為舉行祭司活動之主持人——司祭所穿的服裝,通常也有叫「祭披」。我們都知道,各項各業都有外在的服裝作為自己單位的標記,當我們在路上看到警察,首先會從服裝去辨認這些人的真實身份,是交警?是民警?是特警?是保安類等等。因此,在我們天主教會裡舉行禮儀時,神職人員是該有相稱的禮服,因職而異,也不是隨便穿的。
  • 【問問神父】64|神父為什麼不能結婚?
    因此對於神父不能結婚的問題,為很多人來說,是非常難以理解的。也有些人很想知道個種的原因。那麼在此,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教會的教導。一、神父獨生生活的傳統獨身生活的傳統,是從新約慢慢開始形成的。在舊約中,人們沒有過獨身生活的傳統,大家一致認為,多子多孫是天主的祝福,結婚而無子女,被看成是天主的一種懲罰。
  • 神父與婦人過海關
    從瑞士出發的一個航班上,一位年輕婦人問身旁的神父:」神父,能幫一個忙嗎?「」當然。我能為你做些什麼?「」是這樣的,我母親生日快到了,我為她買了一隻昂貴的電吹風,包裝還沒打開,可能過不了海關檢查。「」神父,以你那張誠實的臉,沒人會懷疑你的。「當他們到達海關,婦人讓神父走在前面。工作人員問:」神父,你有什麼需要聲明的嗎?「」從我的頭到腰這部分,我沒有任何需要聲明的。
  • 天主教神父主要性虐案
    國際檔案  天主教神父  主要性虐案  美國:自1992年爆發此類醜聞以來,美國已有一萬多人針對神父對兒童性虐待提出起訴,教會為此已經向受害者支付了20億美元。  加拿大:2009年9月,新斯科舍地區的大主教雷蒙德·拉海因為擁有和進口兒童色情材料而被捕。
  • 與神父做同行
    這次我總算聽明白了,「你是位神父!天主教神父!」怎麼最近忽然感覺神父到處在?一位來訪者的男友,是退出修會的前神父。上周六參觀賽珍珠(Pearl S. Buck)在賓州的故居,了解到她的父母都是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在中國幾十載的傳教士。看的一出英劇《倫敦生活》,直譯原名Fleabag的話,可以表述為「諸事不順的人」。
  • 趙小棠的「婚紗寫真」火了,披上頭紗後,意外成全網最美新娘
    既然是婚紗寫真,當然要搭配頭紗才完美,趙小棠披上頭紗後,清絕的氣質,精緻的五官,營造出出一種朦朧夢幻之美,原來趙小棠的造型表現如此優秀,冷豔中帶著甜美,清新又不失高級,首次嘗試婚紗造型就意外成全網最美新娘!
  • ◈人世間◈免費給援交少女、犯罪少年、黑幫孩子做飯的婆婆,40年不打烊:犯過錯的孩子們,也正餓著肚子呢
    免費給援交少女、犯罪少年、黑幫孩子做飯的婆婆,40年不打烊:犯過錯的孩子們,也正餓著肚子呢Edit | 覺悟之旅:犯了錯的孩子,很容易再次犯錯, 可這樣就該被放棄嗎?40年前,婆婆的工作是在保護司當志願者,幫助少年犯回歸社會。在開展工作不久,她就發現一件事:飢餓和孤獨,是很多孩子作惡的源頭。
  • 因在博白兩鎮為非作歹,兩名「黑老大」各獲刑25年
    該組織還肆意插手民間糾紛,多次聚集數十人,實施了多起聚眾鬥毆、尋釁滋事等案件,在當地為非作歹、欺壓殘害百姓,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去年3月28日,玉林市、博白縣兩級公安機關聯合行動,成功打掉了該團夥。
  • 「村長」糾集閒散人員為非作歹欺壓鄉裡 14人涉黑案一審公開宣判...
    法院經審理查明,本世紀初,被告人謝雨行、謝劍文在深圳市龍華區(原寶安區)大浪街道一帶,糾集了大量社會閒散人員,逞強鬥狠,為非作歹,多次實施故意傷害、非法拘禁等違法犯罪行為,形成了以謝雨行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雛形。
  • 同性戀神父犯下了什麼「罪」?
    神父格雷戈裡·格瑞坦。「全身超過90%燒傷、癱瘓、同性戀,你會選哪一個?」美國神父格雷戈裡·格瑞坦(Gregory Greiten)回憶道,自己17歲在神學院受訓時,老師曾經問過每個人這樣一個問題,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排序。在場的所有人都回答了前兩者,「同性戀」這個答案從未被說出口。他們稱這個遊戲為「生命遊戲」(The Game of Life)。迫於社會和家庭壓力,同性戀群體常常被形容為生活在「柜子」裡,勇敢表明自己的性取向則被稱為「出櫃」。
  • 【友 · 聽】《美好的故事》——清初的外籍高官南懷仁神父​
    少年時代的南懷仁在根特的教會學校中學習數學和天文學,他於1641年9月29日入耶穌會,那年他只有十八歲,畢業後。曾隨傳教團去美洲新大陸。回國後,又被派往中國傳教,1657年8月25日,他與衛匡國取道葡萄牙,從裡斯本乘三桅帆船出發。在途中,同行的三隻帆船先後遇難,而南懷仁一行,則從大西洋繞過好望角,橫渡印度而達南中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