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1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5年前,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縣餘村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之江大地的「兩山」實踐之路由此啟航。15年來,山林更綠,湖水更清,鄉村更美,生活更富裕,「綠色浙江」的生態底色不斷賦能美麗浙江、美好生活的發展成色,綠色化理想不斷照進生態富民的現實,浙江人民在山川秀麗、景美人和的美好生活中收穫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幸福感源於環境的蝶變,從「髒亂差」到「綠富美」,從汙水橫流、粉塵飄散、過度開發、滿目瘡痍到萬山滴翠、層林盡染、魚翔淺底、繁星閃爍,變化在原本不盡如人意的每個角落裡悄然發生。不用奔走他鄉尋找詩與遠方,之江大地就是一個千姿百態的大花園,「人人成園丁、處處成花園」讓美好生活推門可見、觸手可得。無論是「滿堂花醉三千客」的西子湖畔,「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若耶溪,還是「朝弋林中禽,暮釣溪上魚」的江南秘境,「詩畫浙江」大花園的幸福美麗畫卷無處不在。
生態「綠富美」離不開生態環境保護與整治的「快準狠」,從2003年啟動「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以來,「千萬工程」不斷深化,「811」生態環保三年行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劣Ⅴ類水剿滅戰、全面實施大花園建設行動計劃接續而來,力度之大、範圍之廣、行動之堅決,讓無數生態環境的改善和蝶變出乎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一以貫之的執行力,不斷加碼的約束力,讓生態環境得以改善,也讓生活質量得以提升,麗水赤石通過環境衛生大改善、城鎮秩序大提升從環境整治鄉變成網紅小鎮,金華浦江的「牛奶河」經過治理重新變成了清澈的「母親河」,湖州市吳興區東林鎮的龜鱉養殖棚實現全面「清零」,成功轉型培育生態高效農業模式。在2019年度法治浙江建設群眾滿意度調查結果中,依法執政「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獲最高分,90.7%的社會公眾給予正面評價,群眾在生態環境保護的決心、改變與成果中見證著生態環境的美麗蛻變,也見證著美好生活的發生。
15年來的不懈探索,「兩山」理念的生動踐行,讓鄉村掙脫落後的枷鎖,讓資源擺脫無盡開採而後枯竭的命運,讓美好無限延伸,打破了城鄉二元對立,也打破了發展的桎梏和偏見。客運班車「村村通」、20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廁所革命」下的美麗公廁……鄉村的「顏值」和「硬體」在提升,「內涵」也在不斷豐富。在「兩山」理念的指導下,杭州臨安通過舉辦中國最美稻田藝術季,將村落景區與高雅藝術相結合;蓮都古堰畫鄉不僅有千年古樟群、千年古鎮、千年青瓷古窯址、千年古碑刻群,還有將詩意風景與美學高度融合的巴比松油畫,以及在此基礎上打造的小鎮藝術節、油畫產業群、青年「創客」群體。
幸福感不止於目之所及的美好與便捷,更在於「兩山」通道打通後,由「生態資本」轉化為「富民資本」的民生紅利。老屋換新顏,「土貨」變「金名片」,「山景」變「錢景」,農文旅融合發展撬動新變化,豐富了「兩山」實踐,也開闢了「兩山」新路徑。遂昌大田村依託良好生態環境,建森林溫泉、辦農家樂民宿,成為全國首個GEP、GDP雙核算村,村民因此能獲得貸款便利和利息優惠;蓮都下南山古民居群通過「古村+眾創」的網際網路分享模式,從荒廢已久到重獲新生,激發了古村的活力也帶動了發展的人氣;湖州安吉發布《「兩山銀行」試點實施方案》,通過籌建「兩山銀行」,拓寬生態資源變資產、資本的轉換途徑,構建生態產品價值高水平實現機制。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15年,我們找到了從美麗生態、美麗經濟,到美好生活的實現路徑,惟願下個15年這條路走得更堅定、更執著,讓我們在碧水藍天、山幽鳥鳴中收穫更多生活小確幸,民生大幸福。
作者:藍煒
原標題:《甌江時評 | 在踐行「兩山」理念中遇見美好生活》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