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林草頭條丨雲南:把「兩山」理念轉化為綠色發展的行動自覺

2020-12-11 澎湃新聞

浙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也是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發源地。十多年來,浙江全省上下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把全省域作為一個大花園來打造,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變「盆景」為「風景」,變「風景」為「錢景」,不斷拓寬「兩山」轉化通道,打造出一幅「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鎮一天堂、一線一風光」的美麗鄉村振興新圖景。

12月3日,雲南省黨政代表團赴浙江學習考察的第一天,就來到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和全國鄉村振興示範村魯家村,學習「兩山」理念如何引領浙江走出一條「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綠色發展之路的實踐經驗。

守護 人與青山兩不負

初冬的餘村,遊客不減,生機勃勃。人們最愛「打卡」的地方有三處:一是村口那塊鐫刻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紅色大字的石碑,二是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來餘村時開會的會議室,三是今年3月底習近平總書記時隔15年再次來到餘村時所參觀的農家樂「春林山莊」。

「15年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我們指明了方向。今年,習總書記再次來到餘村,就好像又給我們送來了一個『大紅包』,讓我們更有信心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啦!」餘村第一個農家樂「春林山莊」的老闆潘春林開心地說。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餘村炸山開石礦、辦水泥廠,雖賺了錢,但環境汙染嚴重。面對遮天蔽日的粉塵和多發的安全事故,餘村人決心關停礦山和水泥廠。可未來究竟路在何方?餘村人十分迷茫。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來到餘村調研,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鼓勵餘村走綠色發展之路。從此,村班子帶領村民封山護水、拆除違建、綠化村莊、美化庭院,動員村民發展生態旅遊和農家樂。

「以前,我一去礦山跑運輸家人就提心弔膽。現在,一家人在漂亮的村子裡開農家樂,能比過去多賺幾十倍。」潘春林是餘村從「賣石頭」到「賣風景」再到「賣服務」的見證者。如今,「春林山莊」客源不斷,潘春林還和村裡人一起經營旅行社、旅遊車隊和布草洗滌公司,成了致富帶頭人。

守住「綠色發展」這一支點,餘村人不斷煥發鄉村振興的新氣象。如今,以村民章蘭芝家「綠緣客棧」為代表的民宿2.0版本,也在餘村萌芽了。落地玻璃的陽光房、慵懶休閒的大露臺……渾身透著設計感的「綠緣客棧」,具備了「網紅」民宿的特質,與村裡傳統的農家樂形成差異,節假日800元一間都「一房難求」,一年能掙40萬元。從設計到經營理念的轉變提升,這一切都緣於章蘭芝從大城市回到鄉村的設計師兒子胡斌。近年來,餘村的蓬勃發展,吸引了許多像胡斌這樣有才華、有見識的年輕人返鄉創業。

放眼浙江,農村「歸雁計劃」正在積極推行中,各路人才紛紛被吸引返鄉投身鄉村建設。開民宿、做導遊,打開庭院展現村莊文化,開啟直播營銷當地特產,人才的回流帶動了產業的創新,昔日的空心村重新成為人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激情和活力。

從生態覺醒到率先啟航,再到加速蝶變,餘村本沒有名勝古蹟、絕美山川,靠著「兩山」理念的引領,修復生態、營造「農家味」,書寫出一份鄉村振興的生動答卷。當下,雲南決戰脫貧攻堅已取得決定性成效,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努力成為中國最美麗省份和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更需從餘村的故事中汲取信心與力量,全力守護好這方綠水青山,堅信「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轉化 用創意「點綠成金」

綠水青山如何變為金山銀山?建設美麗鄉村的「模範生」魯家村,用一輛小火車串起了鄉村振興的大產業,做好了拓寬「兩山」轉化通道這篇文章,成為美麗鄉村的中國新樣板。

2011年的魯家村還是一個沒有特色、沒有產業、留不住人的「空心村」。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展「家庭農場」,新上任不久的村「兩委」班子立刻把心動化為行動,赴臺灣學習取經,立志在魯家村建設家庭農場集群。

在村「兩委」帶動下,魯家村一眾鄉賢湊出300萬元啟動資金,請設計公司對整個村子進行村莊環境規劃、產業規劃和旅遊規劃。繼而,憑藉這3份規劃,村「兩委」遊說四方招商引資,費盡心力後終於開建起18個特色各異的家庭農場,並用一輛觀光小火車將它們串聯起來,將魯家村打造為一個「有農有牧,有景有致,有山有水,各具特色」的田園綜合體,魯家村的集體經濟收入、農民人均收入均呈現出逐年上揚的幸福曲線。

魯家村的成功實踐,是對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一次大膽創新,解讀其發展模式,可為我省大型農業園區或村集體主導下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提供很多啟示。

規劃引領做好頂層設計。魯家村不惜重金聘請專業團隊,按4A級景區標準對全村進行規劃。先期設置的18個家庭農場,分別以野山茶、特種野山羊、蔬菜果園、綠化苗木、中草藥材等為主題,沒有一家重複,且為做大白茶、花卉等綠色農產業奠定了基礎。

架構科學保證持續發展。魯家村「公司+村集體+農場」的經營模式,讓農田變農場、小村變景區、村民變股民。他們與當地知名旅遊企業共同投資組成了農業發展公司和旅遊公司,前者負責運維田園綜合體的各個場地,後者做好營銷吸引客源。之後又成立了鄉土職業技能培訓公司,為村幹部、創業者、就業者提供鄉村旅遊培訓。

合作分紅調動積極性。魯家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利益分配機制,村集體、旅遊公司、家庭農場主按照約定比例進行利益分配,村民再從村集體中享受分紅,確保了各方的積極性。

在浙江採訪的過程中,記者發現了「無中生有」一詞在之江大地使用的頻率很高。了解了魯家村的故事後,才明白為何這個詞總是被當地人自豪地提及。無文化資源、無產業支撐、無山水風光……沒有「先天優勢」,卻能「後發制人」。魯家村,正是憑藉「無中生有」的創新精神,搬山、造水、串景,壯大集體經濟,把「含綠量」點化為了「含金量」。

融通 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2018年,浙江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榮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中的「激勵與行動獎」。習近平總書記對此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浙江「深入總結經驗,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不斷譜寫美麗中國建設的新篇章」。

多年來,浙江積極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勇於嘗試、大膽創新,為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輸出了許多明晰的思路和務實的舉措:

一張藍圖。踐行「兩山」理念,浙江省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把「千萬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龍頭工程和民心工程來抓,實現從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到美麗鄉村建設,再到深化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升級版的邁進。

規劃引領。浙江省制定出臺了《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計劃(2018-2022年)》,把全省農村作為一個大景區、大花園來規劃統籌、整體推進、分類施策、因村制宜,把「盆景」變為「風景」,實現鄉村整體美、城鄉全域美。

突出特色。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絕不能搞單一模式、千篇一律、千村一面,而是要立足實際做好產業文章、特色文章、改革文章、優勢文章。近年來,浙江各地湧現出土地綜合整治型、舊村特色改造型、拆遷重整型、旅遊帶動型、產業融合型等多種鄉村振興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共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大膽創新。為解決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用地難、用地貴問題,加速鄉村三產融合發展步伐,浙江省借用工業「標準地」概念,推出首個農業經營性項目「標準地」,即拿出用地指標,作為以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為基礎的休閒農業、農業科技服務、農產品營銷服務等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項目建設用地。這一政策創新,減輕了農業主體資金壓力的同時,還盤活了閒置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現了增收。

成果共享。安吉縣餘村正在分批推進「推倒自家一堵牆,共賞院內一方景」的庭院開放示範工作,讓手工藝品、農特產品更快融入「共享經濟」,讓更多人共享發展紅利。更重要的是,類似餘村、魯家村這樣的先行示範村,也基於「推牆共享」的理念,不斷將自己的成功經驗輸送向全省甚至全國,讓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成為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新畫卷。

15年來,浙江通過守護、轉化、融通,讓「兩山」理念從新思想新理念、變成了新常態。

作為中國生物多樣性的天然寶庫,雲南提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這「三張牌」,為的就是讓「綠色」成為鄉村振興、產業升級、經濟發展的鮮明底色。

學習浙江、尋找差距、增強動力,將「兩山」理念轉化為綠色發展的行動自覺,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大膽創新突破,雲南正當其時。

來源:雲南日報

記者:唐薇 閔楠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各地林草頭條丨雲南:把「兩山」理念轉化為綠色發展的行動自覺》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各地林草頭條丨西藏:山青草綠生態美
    近年來,我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貫徹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觀念,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全力推進生態修復治理,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為建設美麗西藏創造了良好生態條件。
  • 各地林草頭條丨湖南竹林面積居全國第二位
    各地林草頭條丨湖南竹林面積居全國第二位 2020-11-11 14: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地林草頭條丨不讓「綠色」在洪澇中褪色——湖北省林業系統生產...
    各地林草頭條丨不讓「綠色」在洪澇中褪色——湖北省林業系統生產自救見聞 2020-07-31 1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地林草頭條丨海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
    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為優,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城鎮內河(湖)斷面達標率87.0%,同比上升8.5%。近岸海域水質穩中向好,水質保持優級。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對海南而言,這是決心更是行動。 今年6月下旬,習近平總書記對海南自由貿易港生態環保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 各地林草頭條丨龍江森工精誠攬人才
    各地林草頭條丨龍江森工精誠攬人才 2020-12-22 13: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兩山」理念引領鄉村生態振興
    生態永續需要人類的呵護,人類發展離不開生態的支撐。生態振興是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實現生態振興,必須堅持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念引領,必須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行動指南。「兩山」理念引領鄉村生態振興首先應堅持「生態優先」。
  • 「兩山」理念的科學內涵及重大意義
    可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既要強調生態環境的價值轉化,又要強調經濟活動的綠色轉型。  無論是「兼顧論」「前提論」還是「轉化論」,始終不變的一條主線是妥善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妥善處理好「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關係,妥善處理好生態保護與經濟建設的關係。在這些關係的處理中,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 推動綠色發展(137)丨未來,雲南生態文明建設有新目標(雲南發布)
    2020年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考察雲南時指出,只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鍥而不捨,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思路一變天地闊觀念一轉氣象新42%居全國首位以綠色能源為驅動的綠色鋁、綠色矽等先進位造業快速發展壯大
  • 內蒙古綠色發展「基因」越植越厚——農牧業和林草綠色發展專題...
    去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關係,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戰略定位、體現內蒙古特色,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強化舉措,狠抓落實,各項工作取得紮實成效。
  • 甌江時評 | 在踐行「兩山」理念中遇見美好生活
    15年前,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縣餘村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之江大地的「兩山」實踐之路由此啟航。15年來,山林更綠,湖水更清,鄉村更美,生活更富裕,「綠色浙江」的生態底色不斷賦能美麗浙江、美好生活的發展成色,綠色化理想不斷照進生態富民的現實,浙江人民在山川秀麗、景美人和的美好生活中收穫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 回眸「十三五」丨踐行新發展理念 讓「綠色烏審」名片更加閃亮
    「十三五」期間,我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全面推進林業草原生態建設,切實加強森林草原資源保護,深入推進林業改革,著力發展生態產業
  • 各地林草頭條丨陝西:水到萬物生
    今天,我們推進黃河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正是要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轉化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動格局,讓美麗中國處處彰顯多元之美,和諧之美。 記者的話 一群與大山為伴的人,除了要面對大自然的挑戰,還要承受外人無法想像的孤獨,有時在山裡一待就是十天半月,自嘲從事這份工作就得嘗嘗「失聯」的滋味。他們樂觀且堅韌、質樸而執著。老同志的職業生涯即將落幕,年輕人的職業生涯已經開啟。如同自然界的新陳代謝一樣,巡護員隊伍也在「新陳代謝」。
  • 【龍灣區】以「兩鏡」論「兩山」——以人為鏡 引領新時代綠色發展
    15年前習近平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經過15年的實踐檢驗,現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 15年來,社會各界對於「兩山」科學內涵的認識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多地認識到「金山銀山」就是經濟建設成果的形象化比喻,而「綠水青山」就是生態環境或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形象化比喻。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踐行「兩山」理念 建設美麗中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積極探索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相輔相成的高質量發展,「兩山」理念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從今天(12月2日)起,《新聞聯播》推出系列報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聚焦各地綠色轉型中的生動實踐,講述藍天碧水間的幸福故事。
  • 王順發:突出跨海統籌 拓寬「兩山」轉化通道
    住龍作為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之一,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王順發一行圍繞紅色文化挖掘、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康養文化發展及促農增收等重點工作,先後考察了住龍鎮紅色遺址修復項目、4A級景區創建招商引資項目、社交電商村項目等,就打造紅綠融合發展「重要窗口」進行現場辦公。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踐行「兩山」理念 建設美麗中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積極探索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相輔相成的高質量發展,「兩山」理念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從今天(12月2日)起,《新聞聯播》推出系列報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聚焦各地綠色轉型中的生動實踐,講述藍天碧水間的幸福故事。
  • 5年來全省推廣轉化82項林草科技成果
    為全面提升生態安全屏障質量,促進林草業良性發展和永續利用,我省加大林草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力度,5年來,全省林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廣82項,推廣示範面積15.78萬畝,繁育優良苗木2900餘萬株。  為解決林草業發展的重大問題、關鍵技術難題,我省加大林草業相關科技成果徵集力度,充分做好成果儲備工作,並取得新進展。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共計徵集林草相關成果356項。與此同時,我省以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範資金項目為抓手,充分發揮技術推廣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探索基地建設與項目研究相結合的機制,提高我省整體科研轉化能力。
  • 李永福:踐行發展新理念 篳路藍縷譜新篇
    宜昌市發改委(長江辦)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3次重要講話精神,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正確處理「五大關係」,踐行「五大」新發展理念,以篳路藍縷創業精神和砥礪前行工作作風,奮力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一、踐行新發展理念進入新境界。
  • 砥礪奮進又五載 長風破浪續新篇——我省林草事業發展紀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生態發展理念已深深根植於我省人民的心中。作為生態建設與保護的主力軍,我省「林草人」時刻不敢懈怠,緊緊圍繞「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修復治理布局,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力構建「三屏四群五區」林草生態建設新格局,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助力山西轉型發展蹚新路提供良好的生態支撐。
  • 踐行「兩山」理念 建設美麗中國 | 一程山水一路歌
    在抉擇的十字路口,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來到餘村考察,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總書記說要知道放棄,要知道選擇。」時隔15年,鮑新民仍然記憶猶新,為了這裡的山山水水,安吉和餘村走過了艱辛的探索之路。「兩山」理念因礦而起,如今已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