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我們到底為什麼而活?

2020-12-15 是星塵啊

《活著》這本書幾年前就已經看過了,當時只覺得福貴的一生太過悲慘。可這回二刷,感受截然不同。作者在序言裡面說,「旁人眼中福貴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而對於福貴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

這似乎是一種悖論,福貴的一生都活在死亡的陰影之下,父親、母親、兒子、妻子、女兒、女婿,甚至最後孫子都先他而去,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幸福可言呢?

所以有人會覺得,福貴是在倖存而不是生活。這正是我第一次讀這本書所有的感受。可在作者看來,「生活是一個人對自己經歷的感受,而倖存往往是旁觀者對別人經歷的看法」。

是的,我們都是福貴人生的旁觀者,所以我們會覺得他這一生充滿悲慘。可福貴在經歷這些悲慘之後,逐漸達成了與命運,與苦難的和解,於是他會感到幸福。所以作者會說,這本書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

01.被命運裹挾著的人生

事實上,福貴的人生並不具有典型性,換句話說,他的遭遇並不真實。試想一下,一個吃喝嫖賭成性的人,哪會那麼容易地浪子回頭呢?再說,福貴身邊的人先後都離他而去,這樣的遭遇也未免太過刻意。

然而正是在這種極端的環境之下,作者探討的話題才有意義,作者想證明,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繼而得出許多人終其一生去尋求的答案: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我曾不止一次地見過這個問題,人到底為什麼而活?答案五花八分,但卻又似是而非,唯有餘華先生這個答案最能讓我頓悟,人活著或許並不需要什麼額外的意義,我們只是為了活著,僅此而已。

就像是小說裡的福貴,他的一生寫滿了悲慘,年輕時只懂得揮霍家財,結果讓原本富裕的家一貧如洗。

好在之後的福貴洗心革面,有了重活一次的想法,但生活不會因為你的回頭而手下留情。被抓壯丁,母親去世,女兒成了聾啞人,兒子被強迫獻血致死……

福貴的一生很短,但經歷的苦難卻無比漫長,他的人生似乎從來都由不得自己,一直被命運裹挾著走,直到生命盡頭。

02. 一生辜負看花心

二刷《活著》,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並不是福貴,而是家珍,那個用盡生命去愛護丈夫的女人。

家珍是城裡米行老闆的女兒,是上過學的女學生,無意間被遊手好閒的福貴看上,結果成了徐家的媳婦。

按照一般人的邏輯,家珍肯定無法忍受嗜賭如命的福貴,然而小說裡並非如此,家珍死心塌地的愛著福貴,就像張愛玲說的那句話,她的愛情低到了塵埃裡,但卻開出了花。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家珍大著肚子去賭場找福貴,福貴卻嫌她晦氣,讓人把家珍拖了出去,家珍獨自走了十幾裡夜路回家。

很難想像,走在夜路上的家珍,心裡在想些什麼,可以肯定的是,家珍沒有動過離開福貴的念頭。

福貴敗光了家產,徐家落敗了。家珍的父親大張旗鼓地來接家珍回家,不肯讓女兒受委屈。家珍回去了,但生完孩子,立馬又回到了福貴身邊,她有無數次機會讓自己離開福貴,可家珍從沒這麼想過。

要多愛一個人,才能像家珍這樣呢?小說裡多次寫到了一個細節。徐家落敗之後,福貴每次進城,家珍都會仔細地讓他穿戴整齊,不讓人小瞧了他。家珍對自己從來沒有這樣用心過。

當福貴外出找大夫,結果被意外抓了壯丁,在外漂泊兩年後回家時,家珍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你回來就什麼都好了」。

家珍沒有質問福貴是不是又去賭了,也沒有抱怨這兩年她是怎麼撐起這個家的,只是一句簡簡單單的「你回來就什麼都好了」,最偉大的愛情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

或許正是家珍的付出讓福貴選擇了浪子回頭,敗光家財後的福貴確實稱得上是浪子回頭,以前的陋習全都戒掉了,也知道心疼家珍了,家珍患上軟骨病之後,福貴也全心全意地照顧她。

這個時候二人的生活,反而要比從前家財萬貫時好得多。但貧賤夫妻百事哀,生活的重擔不僅壓著福貴,同時也壓著家珍。

在兒子、女兒先後都離自己而去之後,家珍也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生命最後,她對福貴說,「下輩子我們還要在一起過。」

03.生活是自己的感受

序言裡面說,《活著》的靈感來自於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舊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作者因此寫了這本小說。

小說裡的福貴同樣遭遇了一生的苦難,但在生命的最後,福貴反而變得從容了,他可以笑著和旁人講述自己一生的遭遇。在一次次的講述中,福貴似乎就能重新再活一次,他對自己的生活充滿感恩和留戀,對自己的經歷充滿熱情,正因如此,他才能笑著走向生命的盡頭。

書裡面說,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生活的種種遭遇,只有親歷者才有評判的資格。

在孫子死後,福貴只剩下了自己一人,他後來買了一頭老牛,那頭牛有好多個名字,福貴,家珍,鳳霞,有慶……似乎家人們又用另一種方式回到了福貴身邊,經過過無數次死亡的福貴,在這頭老牛的陪伴下,平靜地走向自己的死亡。

相關焦點

  • 人一輩子活著到底為什麼?
    契訶夫的原話俄羅斯著名作家契訶夫說:「我們的事業就是學習再學習,努力積累更多的知識,因為有了知識,社會就會有長足的進步,人類的未來幸福就在於此。「人一輩子活著到底為什麼?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多人都問過自己,很多人也問過別人。很多人也在夢裡心裡暗暗地在問自己,特別是當人遇到挫折的時候,或者遇到不順的時候,都會想人活著到底為什麼。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裡,在不同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答案,不一而終。人活著到底為什麼?
  • 我們為什麼而活著?餘華的《活著》告訴我們:只要活著就贏了
    我們為什麼而活著?這是一道人生哲理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活法,所以每個人的答案都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帶大家一起走進餘華的《活著》這本書,看看文中的主人公為什麼而活著?他的人生哲理又能給予我們一種什麼樣的啟示。在談這本書之前,我先問大家兩個問題:第一,你是否可以快速由奢入儉?第二,你是否可以在親人都離去後,一個人苟活於世?我想,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天吶!那何止是痛苦,簡直是太痛苦了!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活著》中主人公富貴的一生。
  • 終將死去的你,到底為什麼而活著?
    生在世上,我們時常會捫心自問,我們為什麼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其實這個問題也困擾著研究世界與探討生命的哲學家們,作為唯心與唯物兩大基本派別的哲學家們,或許能從各自的角度出發,對世界以及生命做出某種頗有說服力的解釋與描述,但始終無法指明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 人為什麼活著,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引言人這一輩子,到底為了什麼呢?如果要我說實話,那我回答你:人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既然來了,就得活下去,為活著而活著。1.人是為了體面地活著而活著。無數人與你一起活著,但活的樣子不一樣。但你得活著,低賤地活著。你扭轉不了乾坤,你得習慣憋屈地活著。3.人是為了活成想要的樣子而活著。
  • 活著活著又活回去的我們
    我以為21世紀已經過去了好遠,曾經的封建社會,甚至我們父輩的那些陳舊觀念都已經煙消雲散。殊不知,還根深蒂固的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這個世界並沒有我想像中開放和自由。魯迅的《故鄉》,結尾是這樣寫的: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我們的後輩還是一氣,宏兒不是正在想念水生麼。
  • 人到底為什麼活著?餘華的《活著》讓我看到了最好的答案
    我為什麼要活著?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疑問?我有過。很多人說:人到中年才發現,生活真的太累了。生活不緊不慢的過著,身邊的人來了又去,一切都與我們年少時的憧憬相差太多。但是,縱然生活有一百種不如意,我們也得咬緊牙關,堅持到底。就像餘華筆下的「福貴」一樣,縱然命運跌宕起伏,老無所依,孤苦一生,但是他仍然在努力的活著。
  • 別問活著為什麼,既然活著不可選擇,那就儘量找點意義吧!
    整夜失眠夢還多,問自己到底要什麼,為什麼孤獨為什麼痛楚,又是為了什麼不認輸?活著為什麼,有誰能告訴我?每個清晨到日落,倦了累了又不能說!活著為什麼,有誰能告訴我?沒有答案和結果,找不到曾經的快樂……活著為什麼?到底為了什麼?如果我可以選擇,寧願做一隻飛蛾!《活著為什麼》是由大歡做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
  • 人為什麼活著?活著又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活著?活著又是為了什麼?這是一個說大很大的話題,說小也小的話題,為什麼活著,每個人又每個人的答案。那麼我為什麼活著?01 我想我是為了活著而活著尼採說:"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電影《肖申克救贖》安迪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生而為人,要麼忙著活,要麼忙著死。但活著,就是生命本身的意義。正如餘華說: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
  • 人到底為誰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人到底為誰活著很明顯這位朋友提出這個問題處於一種個人感情的糾葛之中,所以才會問為「誰」活著。因為一般在沒有外因的情況下,思考這個哲學問題,我們一般會提出的是:「人是為什麼活著」,而他將對象指定為「誰」,可見處於感情矛盾之中,畢竟人是產生感情困惑的主體。
  • 死是必然,活又不易,人為什麼要活著?生命是用痛苦來結束痛苦
    回到人始終會死的,為什麼還要活著。實際上並沒有複雜,人一旦有了七情六慾,就必定有活著的理由。簡單說,活著就是為了欲望,欲望不斷放大迭代。人生寥寥數十載,在每個時期,不同階段,為什麼要活著的理由都不同。這是人最底層的活著的理由,其次才是上面提到的為了欲望活著。佛怎麼做?為了解脫七情六慾的苦惱,脫離生死的界限,佛說:無生無死,無悲無苦,無欲無求,是忘記一切悲苦的極樂世界。《莊子》說:生亦何歡,死亦何懼!但我們都是俗人,嚮往成佛成道的境界,卻又不得不活在當下現實的誘惑裡。然而,人為欲望而活,人生十有八九不如人意。
  • 我們艱辛的活著,到底為了什麼
    人來到這世界上有二個狀態,活著,或者死亡。死亡就是萬籟俱寂,除了慢慢腐朽,再沒有別的可能。活著的理由千奇百怪,大致有這麼幾種可能。1.活著就是為了活著,純屬生物本能這是一句廢話,也是一句大實話。為什麼剛剛生下來的小寶寶很快就會吃母乳,學會說話走路卻要幾個月之久?因為肚子餓是剛需,不吃就會S,必須學會吃奶。這是人體一代代傳下來,烙印在人體裡的本能。本能驅使人活著,維持機體活力。
  • 人為什麼活著?他們這樣說
    人為什麼活著?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但是人生就是一段旅程,也許走著走著就迷茫了,我為什麼要進行這段路程,那麼長,那麼遠,生活那麼累,有時候似乎選擇放棄來得更加容易,很多時候選擇放棄都比堅持容易,但是為什麼還是有人選擇堅強地走下去,有什麼理由去堅持。
  • 人活一輩子圖個啥?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人活一輩子圖個啥?這個問題在幾個月之前我思考出一個答案,那個就是自在,開心。但是昨晚我突然有了新的覺悟,在我們追求快樂和開心的心情之下,原來還有更本質更明朗更清晰更形象化的東西!
  • 人們為什麼活著?生活的目的是什麼?
    為什麼活著?生活的目的是什麼?這是一個大大小小的話題。為什麼活著?每個人的答案。那我為什麼還活著?我要我是活著尼採說:「一個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的人可以活著。」活著是件美好的事。為了生活,我們可以做美夢,我們可以看到美麗的風景,我們可以追逐我們想要的,我們可以享受我們想要的。要活下去,沒有特別的定義,而是要給你一個正常的、流動的生活。至於如何流動,我們需要你用心對待生活。
  • 生活中我捫心自問:人為什麼活著?
    但是,人為什麼活著這個問題人類思考了幾千年,卻始終沒有給出一個充分的答案,只能是各自對該問題的理解不同回答各不相同,也就是說在人為什麼活著這個問題上,人類還沒有找到公認的公理,又怎麼能夠從正推法中推論出結果呢?既然我們不能從正推法中得出人為什麼活著的答案,那麼我們不妨試試用反證法來尋找一下。
  • 《活著》:活著的三個層次,人生在世要活得明白點,越早明白越好
    但是,縱然生活有一百個磨難,我們也得咬緊牙關堅持到底。也有人說,如果你已經體會過生命的無常,就一定要讀餘華的《活著》。體面的活著不坑蒙拐騙就是「體」,不卑躬屈膝就是「面」。徐富貴的前半生,雖然大家表面見了他都畢恭畢敬的,但其實徐富貴活的並不體面。每天猶如行屍走肉一般,沒有為家庭,為社會帶來任何價值。
  • 活著且活得精彩,人為什麼要活著?——曼瑜天雅
    人,應該為夢想而活,為價值而活。人生,沒有什麼既定的命運。所謂的宿命論,不過是意志薄弱的人給自己尋找的一種藉口。人活著,絕不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而是活得精彩,敢拼,肯付出,人人都可以活得精彩。在人生面前,我們有兩種選擇,精彩或者不精彩,而在我們努力拼搏的道路上,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精彩!不要把名、利、權當作目標,而是看作一種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式。所以,你可以選擇和追求成為一個有錢人,但有錢人絕不是價值的代言詞;我們對待這個世界既熟悉又陌生,我們熟悉存在的這些事物,可是卻不能理解有的事物為什麼會存在。這就是世界的奧妙之處。
  • 若你吃盡人間苦楚,可曾問過自己,此生,你到底為了什麼而活著?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難得走到今天,若你已經吃盡了人間苦楚,可曾問過自己,這一生,你到底為了什麼而活著?人為什麼活著人到底為了什麼而活著?有人說,為了父母。有孝心自然是一件好事,可是父母終有一天會離我們而去,真到了那一天,你又該如何自處?有人說,為了妻子(丈夫)。
  • 活著到底是為什麼,為什麼感覺做什麼都很難,看完此文你就明白
    我時常在想我們活著到底為了幹什麼,為什麼每天那麼累的去工作,為什麼每天受別人的指手畫腳,為什麼工作中都在勾心鬥角,為什麼你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別人卻要坑害你。真的,現在社會上有很多壞人,如果你非常好的話,你就不適合在社會中生活,但是那些壞人並不知道自己壞。
  • 經典《活出生命的意義》: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我們不能選擇未來要面對的災難,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心態和行為。是時候,該閱讀並思考生命的意義了。他的作品《活出生命的意義》銷售超過千萬冊,獲選為」美國有影響力的十大圖書「之一。推薦理由病毒蔓延的今天,為什麼我們還有對這個世界溫柔以待?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呢?生命到底有何意義?餘華在《活著》序中寫道:「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那活著的本身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