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8月10日報導稱,沙特大幅上調了8月份對亞洲地區的原油官方銷售價格,漲價力度超市場預期,這也意味著,沙特正在高調的發動新的價格戰。對此,路透社稱,這一決定可能為美國原油生產商提高在亞洲的銷售打開大門,因為即便算上較高的運輸成本,來自美國的頁巖油仍比類似的中東原油要便宜得多。
海關最新數據顯示,中國6月份原油進口跳增至5318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34%,更是超越5月創下的1130萬桶/日的紀錄高點,藉助低油價的優勢,中國在第一季度的戰略和商業庫存補給率增加了一倍,路孚特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把戰略石油儲備提高到5.03億桶,預計2020年中國的儲備能力利用率將突破90%,據行業網站OilX數據,近兩個月以來,中國買家從沙特的原油進口量增了80萬桶/日,從伊拉克的進口量也增加了40萬桶/日。
這主要是因為,路透社稱,在新冠病毒對世界需求造成嚴重影響並導致石油價格下跌後,中國煉油廠擴大了石油儲存能力以便利用這一價格低的優勢,中國買家正在大量購買戰略石油儲備,儘管,其採購量超過了實際需求。另外,由於人民幣原油期貨的利差和中國煉油廠復工後產能的增加,中國的原油進口量從4月起開始躍升13%。
不過,隨著油價上升,中國可能略為縮減用於戰略及商用儲備的採購,但隨著美國原油重拾競爭力,中國買家或許會增加採購數量。不僅於此,路透社在數周前稱,人民幣原油期貨在國際上的存在感不斷上升,很有可能會先從俄羅斯及安哥拉等產油國開始實施。至此,意味著原油貨幣石油人民幣正在悄然升起。
目前,在上海交易的人民幣原油期貨合約已經成為亞洲交易量最大的原油期貨,最重要的,隨著人民幣國際化不斷深入,這將逐漸替代部分亞洲市場或削弱石油美元的市場份額。高盛在一周前發表的最新報告中警告美元或失去全球儲備貨幣地位,美國經濟和貨幣寬鬆政策正在引發貶值擔憂,這可能會終結美元在全球外匯市場的主導地位。
同時,盛寶銀行報告稱,目前,許多產油國非常樂意以人民幣的形式進行交易結算,這不僅有助於從主要的國際基準手中爭奪部分石油定價權,而且還可以促進人民幣在全球貿易中的使用。
不僅於此,目前,中國、俄羅斯、伊朗及歐洲多國為繞開或放棄美元結算石油採取了一定的現實步驟,同時,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上市二年多以來成交量表現強勁,定價功能已經在亞洲市場顯現,中國客戶也和一些國家進行原油交易時甚至已經開始部分使用人民幣結算。
根據上期所二周前給到BWC中文網記者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累計成交量6568.31萬手,日均成交量增長約31%,這其中,國際投資者日均交易量佔比約16%,截至目前,有60個國際經紀公司推出人民幣原油期貨交易服務,而去年只有45個,這些交易者來自包括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等19個國家和地區。
同時,人民幣原油期貨也開始帶動歐美等國際市場夜盤的活躍度,據INE最新數據顯示,外國投資者對人民幣原油期貨興趣陡升,在過去的12個月中,交易額幾乎增加了一倍,同時,中國客戶也和一些國家進行原油交易時甚至已經開始部分使用人民幣結算,且事情取得了新進展。
據俄衛星通訊社7月30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顯示,英國石油公司已經在近日向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的交割倉庫運送了一船原油,我們注意到,這是自2018年3月石油人民幣推出以來,西方發達國家主要石油公司首次參與人民幣原油期貨的實物交割。
據路透社稱,人民幣原油的國際市場佔有率已經超過6%,比如,在推出的頭一年,其表現已好於布倫特原油,後者在1988年首次推出那年從佔主導地位的WTI手中才佔得3.1%的份額,而人民幣原油期貨僅用了很短時間就迅速躋身世界原油交易所前三之列,最新的成交量更是杜拜的49倍,該外媒更是直言不諱的稱,不論是俄羅斯還是杜拜,此前對石油美元發起的挑戰都失敗了,但中國成功做到了迄今為止別人徒勞嘗試的事情。
對此,摩根大通期貨執行長Rochelle Wei進一步表示,隨著中國繼續開放期貨市場並推出新品種,將會有更多海外投資者加入,據上期所給到BWC中文網的消息顯示,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已經在6月10日發布了低硫燃料油期貨合約及相關規則,該合約的推出,將更好地滿足產業鏈企業的風險管理需求,並有助於構建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我們查詢美國期貨業協會2019年的統計也印證這個結論,人民幣原油期貨成為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貨。
與此同時,中國也正在穩健地推進更大範圍的金融市場開放,使人民幣成為可自由使用的國際貨幣越來越接近,這也意味著進口原油的溢價情況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更代表著將有更多投資湧入中國經濟。
以上正在持續發生的事除了使得美債和美元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作用和份額下降外,對美債經濟和石油美元來說,也有可能是讓美元感到措手不及的,換言之,貨幣流動到哪裡,哪裡就是一片經濟繁榮,同時,貨幣更是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經濟信用,而美國高企的債務問題始終是壓在美元身上的陰影,只不過現在沒有發作而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