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兩位70後大叔舉辦連環畫展,上百本連環畫讓人瞬間穿越回到童年

2020-12-21 中國網新聞中心

  窗外北風呼嘯,天氣驟冷。在開封市雙龍巷歷史文化街區東端的23號院的一座古樸挑脊屋舍內,一個別開生面的展覽正在進行中。整潔的屋內,擺放著上百本小人書,瞬間讓一眾70後,穿越回兒童時代。這就是「憶繪」連環畫展,於12月1日開始,將一直持續到春節後,舉辦這次展覽的是開封兩位70後大叔——收藏家許慶海和侯憲勇。兩位老師年齡相仿,收藏小人書已經有將近30年的歷史,家中藏有不少圖書珍本、善本、孤本。12月13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慕名前往展覽現場,一飽眼福。

  「憶繪」連環畫展讓人一飽眼福

  12月13日下午,開封天氣驟冷,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來到開封市雙龍巷歷史文化街區東端的23號院「憶繪」連環畫展現場,許慶海老師正在向前來參觀的民眾介紹連環畫知識。許慶海今年50歲,乳名大海,從小喜歡看小人書,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收藏連環畫,家中藏書6000多冊。「這次拿出來展覽的只是一小部分,連環畫的歷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漢朝。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廣泛使用,有插圖的書本大量出現,插圖的內容生動的表現了書本的精彩內容,受到讀者的歡迎。宋嘉祐八年刊刻的《列女傳》是最早的多幅故事插圖,連環畫的形式已大致成型。截至2018年,中國國家圖書館保存的明代萬曆二十年的《孔子聖跡圖》刻本,就是全本大幅白描的圖畫,詳細描繪了孔子的一生。」說著,許慶海從展櫃中將《孔子聖跡圖》拿了出來,「就是這本,是中國第一本連環畫,我這本《孔子聖跡圖》老版新印。」

  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許慶海,從小家裡比較窮,也買不起連環畫,那時,在開封龍亭附近有一個市場,裡面有擺地攤賣連環畫的,「我喜歡看書,家裡窮也買不起,咋辦呢,就去租書看,那時候開封地面上有不少租連環畫的攤,一毛錢一本,租來看,租也很少租。後來長大了,有一定的經濟支撐,開始收藏連環畫,已經30多年了。70後的童年時代,娛樂項目少,除了小廣播和電影,也就是連環畫了。」許慶海從展臺上拿起一本小人書對記者說,「《少林寺》,改革開放後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動作片,當時一毛錢一張票,票房一個多億。《少林寺》這種就是電影連環畫,直接由電影劇照編集而成。電影連環畫也是一定時代與歷史的產物,現在資訊發達,電影連環畫絕跡了。」記者打開這本小人書,年輕神武英姿勃發的李連杰栩栩如生,瞬間,記者思緒穿越回了那個年代。那個年代沒有普及電視,也沒有美國大片,沒有網絡,沒有抖音,沒有淘寶,沒有拼多多。那個年代陽光明媚,生機勃勃,純真向上,讓人垂涎欲滴愛不釋手廢寢忘食引人入勝的小人書盛極一時。

  連環畫不僅保留歷史還具有特殊的藝術性

  侯憲勇,開封人,今年49歲,綽號大米。跟許老師一樣,極愛收藏連環畫,20多年來,家中藏有不少圖書珍本、善本、孤本。說起連環畫,侯憲勇認為連環畫不僅有很高的歷史價值,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連環畫的作者大都是中國知名的畫家,連畫環界四大名旦朱潤齋、周雲舫、沈曼雲、趙宏本在中國美術界都是非常牛的畫家。連環畫是繪畫的一種,其藝術形式可分為線描、素描、水彩、木刻、漫畫,其中線描連環畫還可分為工筆線描和國畫線描,這本《西廂記》就是典型的工筆線描人物連環畫,非常的精美,這本書的作者是中國知名工筆大師王叔暉。」侯憲勇介紹道。

  連環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集繪畫、文學、裝幀於一體,具有其特殊的藝術性。由於這種體裁的作品直接面對普通大眾,對讀者的文化層次要求低,因此創作上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對於研究者而言也具有相應的史料價值。中國的連環畫按藝術形式分為,線描連環畫:線描作品傳承自中國古代的繡像,用清晰的線條勾畫出人、事、景、物。素描連環畫:用素描的手法,不用線條,採用明暗對比、透視等方式進行描繪。水彩連環畫:傳自歐洲的水彩畫,畫筆水分的多少、濃淡產生明暗、潤溼和融合的效果。木刻連環畫:最早用刀刻木板後再拓印,由於木板在拓印一定數量的紙張後就不能使用,所以早期木板作品成本較高,且印數較少,2000年後的收藏價值也被炒得很高。後期的木刻連環畫,多採用木刻的形式來表現內容,而不再真正以木刻的方式製版印刷。漫畫連環畫:漫畫的形式在西方國家十分流行,1930年代傳入中國,對人物形象表現誇張,比較著名的作品有《王先生》和《三毛流浪記》。「彩色連環畫製作的工序更為複雜,一幀圖畫要經過七版上色,才能達到繽紛多彩的效果。在連環畫繁榮的歷史時期,人們的娛樂生活相對簡單,連環畫寓教於樂成了許多青少年乃至成年人重要的讀物。由於連環畫的藝術表現形式多樣,題材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和一定的歷史時期特色,使其與其他國家的漫畫作品有著很大的區別,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表現力。」

  小人書展示了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蘊

  開封是一座古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與開封有關聯的小人書所講述的內容也是包羅萬象精彩紛呈。以解放開封為素材繪製的《戰龍亭》,以北宋歷史為主要創作素材的《楊業歸宋》《陳橋兵變》等等,將厚重的歷史用連環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通俗易懂寓教於樂。

  「看看這套《戰龍亭》,一共有兩個版本,這套《嶽飛傳》一共有15本,還有這套《楊業歸宋》,講的都是跟開封有關的故事。而《楊業歸宋》跟前一段熱播劇《燕雲臺》所反映的故事是同一個時代,燕雲臺中大遼蕭太后蕭燕燕的主要對手就是楊業楊家將。」侯憲勇介紹說,這些小人書不僅有一定的歷史價值還有一定的經濟價值,比如這一套《嶽飛傳》一共15本,品相好的現在一套大概要賣到5000元,而在當時他買的每本5毛。「在收藏市場,一套60本成書於20世紀60年代初的《三國演義》曾經拍賣了一百多萬元。這次展覽,前來參觀的市民也有想買的,但是我們不賣,這次展出的只是我們倆收藏中的一小部分,以後有機會了,會將一些珍藏本拿出來,讓大家欣賞。」

  隨著時代的變遷,印刷技術的提高,現在的連環畫印刷效果更精美,更利於收藏,侯憲勇告訴大家,雖然現在的娛樂形式多了,有了網絡,資訊也發達了,但小人書仍然有其獨特的收藏價值。

相關焦點

  • 小人書,大世界——開封倆大叔舉辦連環畫展
    整潔的屋內,擺放著上百本小人書,瞬間讓一眾70後,穿越回兒童時代。這就是「憶繪」連環畫展,於12月1日開始,將一直持續到春節後,舉辦這次展覽的是開封兩位70後大叔——收藏家許慶海和侯憲勇。兩位老師年齡相仿,收藏小人書已經有將近30年的歷史,家中藏有不少圖書珍本、善本、孤本。12月13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慕名前往展覽現場,一飽眼福。
  • 第六屆全國架上連環畫展(西寧站)開幕啦
    2020年11月28日上午10時,由中國美術家協會、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青海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西寧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委會、青海省文化館、青海省美術家協會、西寧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的光輝歷程 紅色經典——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第六屆架上連環畫展·西寧站在西寧當代藝術館拉開帷幕。
  • 連環畫_中國網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行,連環畫也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1987年,連環畫家賀友直受法中友協的邀請在法國昂古萊姆舉辦了個人作品展。現狀:上世紀90年代以來,連環畫風光不再,青黃不接,越來越走向「文物」。據了解,如今還在連環畫領域堅持的藝術家與三四十年前連環畫鼎盛時期相比,比例為1誜100。在賀友直曾工作過的連環畫重鎮——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已經沒有一位專職的連環畫師。
  • 一圖勝千言:連環畫繪本大展在在廣州南沙區圖書館展出
    一圖勝千言:連環畫繪本大展在在廣州南沙區圖書館展出金羊網  作者:朱紹傑  2020-12-18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朱紹傑12月18日,「百年敘事——中國連環畫文獻展暨首屆中國繪本雙年展
  • 《歌頌家國情懷 致敬戰「疫」英雄——連環畫作品展》在國家圖書館...
    主辦方供圖為致敬所有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勇士們,12月3日至17日,《歌頌家國情懷 致敬戰「疫」英雄——連環畫作品展》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展覽,展覽中連環畫作品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並重,旨在用藝術的力量致敬每一位最美「逆行勇士」。
  • 每天一本童年回憶——小人書、連環畫推薦
    連環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瑰寶 小人書——童年記憶、成長時光 連環畫——知識寶庫 藝術長廊 教育殿堂
  • 汪曉曙:回歸藝術本體,重振廣東連環畫創作的輝煌
    汪曉曙:回歸藝術本體,重振廣東連環畫創作的輝煌金羊網  作者:朱紹傑  2021-01-10 日前,「百年敘事——中國連環畫文獻展暨首屆中國繪本雙年展」在廣州南沙區圖書館拉開帷幕。
  • 我的大開本連環畫情結
    記得最早買到大開本(32開)連環畫是劉繼卣繪《武松打虎》。報紙,彩印,石家莊大眾出版社出版。薄薄的二十幾頁一本書,十分珍愛,另一冊是由在北京上學的堂叔送我的一本由北京人美社印行的《童工》,路坦,賁慶餘繪,大32開宣紙本。這是一本特價書,才五分錢。對這兩本我童年時代所擁有的大開本連環畫冊,至今記憶猶新。
  • 匠心打造原創連環畫 「最小書店」暗藏運河文化大文章
    這本巨著的作者、國家圖書館原館長詹福瑞、國家博物館原館長呂章申都光臨過這個書店。但是,這些書和以上300多冊文化書籍都不出售,也不借閱,只能在店裡面看。書店中間有個玻璃柜子,裡面展示著十二生肖以及各種節氣的畫稿。
  • 「陰丹士林」連環畫(圖)
    忽然間大雨傾盆,四口人被淋得像落湯雞,再看他們的各色衣服依然光鮮。「哎呦,不好了!」不知從哪來的飛鷹正撞到螺旋槳上,飛機下墜,光頭先生與妻兒迅速打開「救命傘」逃生落地。隨著「啊」的一聲,父子倆不偏不倚掉在了賣雞蛋的攤子上,只見蛋液四濺,攤主驚慌失措連叫「真晦氣」,路人旗袍小姐卻忸怩偷笑。
  • 光輝歷程 紅色經典——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第六屆全國架上連環畫...
    (圖片來源網絡)一本本小小的「娃娃書」牽動著我們兒時滿滿的回憶相信這是幾代人揮之不去的記憶……時光迴轉兒時看「娃娃書」的小夥伴已為人父母那些回不去的童年2020年11月28日—12月15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青海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西寧市委宣傳部主辦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中國美協連環畫藝委會
  • 天水畫家王連城——連環畫講述《國士良醫鍾南山》的故事
    王連城,1962年生,清水縣人,職業畫家,甘肅省美協會員。2011年開始從事連環畫創作,同年參與編創隴東革命故事連環畫叢書《紅色南梁》中《西北紅軍的搖籃》章節。王連城:去年10月,我參加人民美術出版社舉辦的第二屆新連環畫創作高級研究班,期間聽說中宣部等部門表彰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在我國各行各業具有重大貢獻的「最美奮鬥者」,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術委員會、人民美術出版社和海豚出版社,計劃用連環畫的藝術形式創作這些共和國最閃亮的「星」。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牽動著每個人的心。
  • 論連環畫中古代人物的服飾表現
    繪製古代人物形象及其服飾是連環畫創作中的重要內容,筆者在研究和閱讀了很多經典連環畫作品後認為,連環畫中古代人物的服飾表現崇尚線條自然隨和,整體造型又極富創造性連環畫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畫像石、北魏敦煌壁畫等,是用連續的畫幅來敘述故事情節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之一,其集繪畫、文學、裝幀於一體,起源較早、興盛於二十世紀,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 連環畫《媽祖》背後的創作故事
    這一次,張向陽承擔了連環畫《媽祖》第4冊《湄嶼飛升》和第11冊《分靈寶島》的繪畫主筆工作。2017年上半年,他在接受出版社委託的創作任務後,花費將近半年的時間,搜集素材、實地採風、速寫畫稿,進行了前期大量的創作準備和積累工作,之後,他便開始了第一本《湄嶼飛升》的連環畫繪製。
  • 這種大本的連環畫在九十年代很是流行
    作者 |老鄭門外漢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今天終於買了幾本大開本的連環畫,這種大本的連環畫在九十年代很是流行,我一直記得當時哥哥看的包公案,在工資為二三百元的時候,這種精品裝的連環畫是很貴的。今天竟然完整購買了一整套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和《東周列國志》,《說嶽全傳》是一本,《楊家將》是未裁版本(品相太差了),半套(4本)《天龍八部》,還有一本五十年代商務印書館的繡像《三國志演義》,還有一些社會小說和著作。還有兩本紀念攝影圖冊,品相都很好,90年印的《英雄的豐碑》和91年的《中國戰洪圖1991》,裡面都有關於英勇的解放軍面對天災和戰爭時奮勇向前的英姿。
  • 1961年彩色版連環畫《買鳳凰》,發行了50000冊
    內頁1《買鳳凰》這本連環畫採用國畫的傳統線描技法,敷上淡彩繪製完成。畫中的人物、場景繪製很用心,線條流暢、構圖精美、配色悅目,很有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這樣讀者看完整本連環畫也不會覺得畫風差別大,而出現「跳戲」唐突感。
  • 《新兒女英雄傳》《白毛女》這些新時期連環畫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開國大典舉辦的當月,新中國的少年兒童就有了自己的組織——中國少年兒童隊。不久,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又通過了《統一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確定每年的6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兒童節。此時,中國少年兒童隊隊員已發展至四十七萬八千餘人。在這次會議上,郭沫若作了「為小朋友寫作」的專題發言。他說,少年兒童工作是樹人也是建設新中國的基礎工作。每一個人在少年兒童時代都有很大的可塑性,像一團黏土似的,要想塑成什麼樣就可塑成什麼樣。人的少年兒童時代是人的春天,我們應在春天搶著播種,加強少年兒童工作。
  • 首發丨四大名著連環畫再出山,千幅名家繪圖,讀書人的傳家寶!
    80後有娃的家長表示「童年回來了」,「要給孩子搞一套」。90後及00後同事認為,自己小時候如果有這麼一套連環畫,語文和歷史還能多考個幾十分,說不定就上了北大清華。個別老謀深算的同事,甚至暗搓搓研究起了四大名著連環畫的收藏價值,準備入手等升值。懂行的人都知道,連環畫現已稀貴,而四大名著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
  • 四大名著連環畫再出山,千幅名家繪圖,讀書人的傳家寶!
    《三國演義》20冊:桃園結義、董卓進京、虎牢關、鳳儀亭、小霸王孫策、白門樓、煮酒論英雄、白馬坡、千裡走單騎、戰官渡、三顧茅廬、長坂坡、群英會、赤壁大戰、定軍山、走麥城、火燒連營、空城計、二士爭功、三國歸晉楊志賣刀、智取生辰綱、大鬧五臺山、火併王倫、宋江殺惜、獵虎記、鬧江州、殺四虎、枷打白秀英、清風寨亂判葫蘆案、寶玉初會黛玉、王熙鳳、元春省親、黛玉葬花、拷打寶玉
  • 上海書畫三傑,以連環畫、插畫聞名畫壇-海上畫派大師程十髮
    海上畫派是隨著中國近代上海成為商埠後,文人墨客們寓居上海而逐漸形成的。海上畫派是一個十分有影響力的大畫派很多海上畫派的畫家在中國近現代繪畫史上都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的。海上畫派的代表有公認的"海派四傑"蒲華、任頤(任伯年)、虛谷、吳昌碩,還有趙之謙、黃賓虹、吳湖帆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