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我們生活的光環境中,除了太陽光為自然光源外,其餘的絕大部分光源為人造光源,而人造光源中LED燈具是現在照明行業的主流產品,與傳統燈具相比,LED燈具有節能環保、壽命長、高能效等特點。隨著LED燈具的廣泛使用,其安全性能的研究也受到人們的熱切關注。
目前,絕大多數的護眼檯燈幾乎都是LED燈,要想真正護眼,除了無藍光、無直射光外,我們還需要了解一個問題—頻閃[1][2]。
LED燈具的頻閃是指在一個開關周期內燈具光通量輸出的波動性,在電源的驅動下LED光源的光通量、照度或亮度隨電流的幅值發生周期性變化,燈具通電後光源隨時間變化呈現快速的、明暗切換的變化,而在通常情況下這種變化是存在周期性的,給我們的感覺就像圖片在閃爍。
閃爍的照明環境會給人帶來一種不舒適感,長時間在這樣的環境中,眼睛極易疲勞並感覺頭暈目眩,隨之而來的就是視力下降,嚴重的會引起偏頭疼、癲癇等疾病。[2]
一般來說,頻閃越低,對眼睛的傷害越小。但實際上,達到絕對意義上的無頻閃是不可能的。研究表明,當光閃爍的頻率較低,即低於100Hz時,人眼可以感覺到光的閃爍;當光閃爍的頻率在100Hz或者更高的頻率下,人眼雖然感受不到閃爍,但仍能引起視覺神經系統的響應。因此,頻閃的危害不僅存在於明顯閃爍的光中,也同樣存在於感覺不到閃爍的光之中。[2]
所以,檯燈要想能夠護眼,頻閃問題是一定要注意並解決的,雖然很多檯燈並不能做到絕對意義上的無頻閃,但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頻閃頻率,對於降低燈光閃爍對眼睛造成的傷害確實具有一定的作用。
那究竟如何辨別檯燈有無頻閃呢?
中央3.15晚會上,有教給大家一個簡單操作的方法,可以大致測出檯燈的頻閃問題。
打開手機攝像頭,並對準點亮的照明產品,觀察手機屏幕中是否出現條紋,從而判斷該產品的頻閃高低。
低頻閃或者說相對無頻閃的檯燈,在鏡頭和肉眼的觀察下相差不大;而高頻閃檯燈,屏幕上則會出現平凡波動的線條。
雖然這個方法測試的結果不是特別準確,但我們能很直觀地看到頻閃,並通過這種方法,選擇更護眼的檯燈!
看似普通的頻閃問題,實際上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當我們在購買護眼檯燈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挑選相對意義上的無頻閃護眼檯燈,雖然很多商家都會說自己的檯燈無頻閃,但我們還是要保持一顆警惕的心,貨比三家後才進行最後的購買,否則,護眼燈也會變成"害眼燈"!
參考文獻:
[1]孫志鋒,林偉堅,羅婉霞.LED燈具的頻閃產生原因和處理措施[J].照明工程學報,2016,27(04):162-165.
[2]牛佔彪.健康照明與無頻閃護眼燈[J].中國照明電器,2015(03):10-13.